第6章 (6)
賈敏害怕賈玥傷眼,故沒有讓賈玥看書背誦,而是賈敏念一句,賈玥跟着念一句……所以,賈敏的教導,黛玉也聽得到,只不過賈敏和賈玥都以為黛玉在玩耍而已。
如今,黛玉見賈玥得到了賈敏的誇獎,便搖着手中的玩具,對賈敏叫道:“母親,玉兒也會背了,你也誇誇玉兒吧!”
賈敏心情正好,她以為黛玉不過是聽了幾耳朵,會背幾句而已,便逗黛玉道:“玉兒背給我聽,若是能全背下來,我也誇你!”
賈玥饒有興趣地看着粉團似得黛玉,想要看黛玉一會兒背不出來的樣子……等林妹妹長大以後,他将今日之事當做童年趣事告訴林妹妹,看林妹妹羞愧的樣子。
讓我們原諒賈玥的惡趣味吧,三頭身的林妹妹,實在是不能讓賈玥把她當做女神,産生自慚形穢的感覺!
事實證明,賈玥錯了,錯的離譜!
豆丁林妹妹,也是賈玥需要仰望的存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黛玉坐在床上,搖着小腦袋,口中慢慢地背着《三字經》……賈敏臉上的笑容凝固了,賈玥臉上的笑容也凝固了!
黛玉才剛滿周歲,吐字不是很清晰,話說得也很慢,但她背得确實是《三字經》!
轉眼間,黛玉已經背了大半了,卻還一字未錯!
賈敏站起身來,看着黛玉認真的小臉,心中的驚訝無以複加!
賈玥也站起身來,看着小小的绛珠仙子,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又過了一會兒,黛玉背到了“戒之哉,宜勉力”,她含笑看着賈敏,粉嫩的小臉上清晰的寫着“求表揚”這三個字。
賈玥被打擊到了……
要知道,穿越者擁有的福利之一,便是穿越者可以将自己僞裝成一個“神童”。
Advertisement
作為僞“神童”的真穿越者,最苦逼的事情便是遇到了一個貨真價實的真神童!
☆、16女權
自從黛玉完整地背出了《三字經》之後,賈玥便多了一個同學。
賈玥四歲,黛玉兩歲,賈玥的年齡是黛玉的兩倍,可卻和黛玉學一樣的東西,黛玉學得還比賈玥快……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賈玥的真實年齡是黛玉年齡的十餘倍,他可不想輸給一個剛學會說話的小丫頭……就算她是绛珠仙子林妹妹也不行!
賈玥是一個非常自律的好學生,非常的刻苦,也非常的努力,如今,他更為刻苦努力了!
賈敏明白“貪多嚼不爛”的道理,賈玥雖然天資聰穎,但賈敏并沒有增加他的功課,反而在賈玥完成功課後,讓賈玥放松身心,給賈玥說一些歷史風俗。
至于黛玉,她雖然比賈玥還要聰穎,但畢竟還是一個幼童,像小豬一樣吃了睡,睡了玩,才是她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女孩子自然要讀書明理,可既然不用和男人一樣參加科舉,出仕做官,也就不需要那樣拼命了。
當初在榮國府時,賈玥跟着賈瑜一起聽賈母講故事,從那些故事中了解了一些關于這個世界的歷史風俗,只不過了解得不全面而已。
如今,在賈敏的講解下,賈玥對這個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本朝開創之前的歷史,和賈玥知曉的中國歷史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明朝滅亡後,本朝興祖皇帝起于草莽,将本應入主中原的滿洲鞑子趕出了山海關,于神京稱帝,建立了本朝!
現代人經常用“三妻四妾”和“一夫多妻”來形容古代的婚姻制度,實際上,這是非常不正确的,準确的說,應該稱為“一夫一妻多妾”。
妻和妾之間的地位有如天淵之別,由于“男尊女卑”,妻子的地位是低于丈夫的,但對于家中的其他人來說,妻子擁有和丈夫同等的地位。
至于侍妾,“妾通買賣”,在中國古代,妾的地位等同于貨物,是可以随意發賣的,在唐朝時,嫡妻甚至可以将侍妾生的孩子一起發賣,世人也覺得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了明朝,雖然庶出子女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妻和妾,嫡出子女和庶出子女之間的地位,依然有着天壤之別。
至于“寵妾滅妻”,在清朝之前,如果有男人敢寵妾滅妻的話,是會被其他人瞧不起的,前文說過,侍妾的地位等同于貨物,或者說,是寵物。
會有人愛上自己養得小貓小狗,然後冷落自己的妻子嗎?
“妾乃賤流”、“妾通買賣”、“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唐律疏議》
在唐宋時期,侍妾等于物品屬于人盡皆知的常識,更被寫進了律法,如果有男人将侍妾升為妻子的話,那他就觸犯了刑律,一旦事發,夫妻要一起服刑一年半,服刑過後兩人的“夫妻關系”卻依舊不會被法律承認!
滿清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清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和中原漢族相比,滿清的婚姻制度非常的愚昧落後,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度。
滿洲皇族男子可以娶多名妻子,雖然只有一個是嫡妻,但嫡妻和其他妻子之間的地位差距很小,嫡出子女和庶出子女的地位差距也不大。
被榮國公賈代善砍下頭顱的滿清大貝勒代善,是滿清上一代統治者努爾哈赤的嫡子,可繼承皇位的卻是代善的庶弟皇太極。
據說,還是代善主動退讓,讓皇太極登上皇位的……當真是千古未聞之事!
在賈玥了解的歷史中,姬妾地位的提高發生于清朝。
因為嫡庶差別不大,所以圍繞皇位發生的鬥争異常的殘酷!
清朝國祚二百六十八年,得到善終的皇後,少之又少!
嫡子繼位者,少之又少!
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崇尚漢學,實行“嫡長子皇位繼承制”。
在康熙年間,嫡福晉和側福晉的地位有了高下之分,可是,清朝皇室的嫡福晉和側福晉皆由禮部冊封,有朝廷定制的朝服……嫡福晉能把側福晉賣了嗎?
至于“嫡長子皇位繼承制”……康熙晚年時,廢掉了太子,請注意,這個太子是他唯一的嫡子,在康熙崩逝後,承繼皇位的是一名庶子。
廢掉無大錯的太子,卻只圈不殺,在太子未死的情況下,傳位于庶子。
這也就是在清朝,要是唐朝、明朝,文武百官都不會同意的!或者說,一定會有禦史撞柱死谏的!
滿清鞑子入關後,便開始了血腥的屠殺!
濟南大屠殺,一百萬漢人被屠殺!
揚州大屠殺,八十萬漢人被屠殺,發動者是和碩豫親王多铎!
嘉興大屠殺,五十萬漢人被屠殺!
汾州大屠殺,四十萬漢人被屠殺!
廣州大屠殺,六十萬漢人被屠殺,發動者是兩個漢人,滿清“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
四川大屠殺,五百四十萬手無寸鐵的漢人百姓死于滿清鞑子的馬刀下,發動者是“情深如海”的滿清攝政王多爾衮和清朝歷史上有名的“賢後”——孝莊文皇後!
滿清鞑子轉戰燒殺三十七載,方初步平定了中國,短短三十餘年間,約有三千二百六十五萬人死于鞑子的馬刀下,中國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
抗日戰争期間,中國的人口有四萬萬,死于日本鬼子槍下的中國人民有三千五百萬人!
明末清初之時,中國的人口有五千萬,死于滿清鞑子刀下的中國人民有三千二百六十五萬人!
滿清鞑子僅比日本鬼子少殺二百三十五萬人!
“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不随本朝制度剃發易衣冠者,殺無赦。”
“一人不剃發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
“剃發、改裝是新朝第一嚴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論紳士軍民人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動! ”
“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
這就是當時中國土地上的景象!
滿清統治者殺光了所有敢于反抗他們的漢人,打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魯迅先生說:“滿清閹割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康熙廢太子時,不重嫡庶的滿人無所謂,看重嫡庶的漢人,要不就是死了,要不就是順從了……
“奴才”沒有權力過問“主子”的事務,原因就是這麽的簡單!
在這個世界中,歷史的拐點出現在明末,滿清鞑子打進了山海關,歷史中不存在的興祖皇帝舉義旗,興義兵,驅除鞑虜,保住了錦繡山河。
本朝興祖雖然是大明最正統的繼承人,但起兵之前只是一個山野村夫,妻子是一個大字不識,姿色普通的村姑。
興祖皇帝登臨九五之後,卻并沒有抛棄相濡以沫多年的發妻,更沒有廣納嫔妃,終其一生,只有一妻!
興祖皇帝在臨朝三十年之後,崩逝于乾清宮,興祖皇後于同日自缢于坤寧宮,生死相随!
興祖皇帝崇尚“強漢盛唐”,致力于提高女子的地位,廢除了“纏足”等陋習。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纏足”這種陋習已經變成了一種可怕的習慣,興祖皇帝下達“放足令”後,反對者中有男人,也有女人。
是的,有女人誓死不放足,寧死不願,自缢于房梁之上!
為了徹底廢除“裹腳”這種陋習,興祖皇帝下達了鐵令——若宗族中有婦女纏足,則該宗族的男丁不得參加科舉,不得為官!
而後,興祖皇帝将“纏足”定為了一種刑罰,寫進了《大明律》,興祖皇帝遺訓:“朕之子孫敢有恢複‘纏足’陋習者,不得入皇陵!”
因為朝廷更替帶來的戰亂,禮教和程朱理學對女子的束縛皆被削弱了許多,社會風氣非常的開放。
本朝創立之後的前三十年,是大明女子最幸福的時期,長安街經常可以見到鮮衣怒馬的貴族女子,唐時盛行的馬球也成為了大明女子的最愛。
興祖皇帝之女,華陽公主曾經像盛唐時的太平公主那樣,參與朝政!
可惜,這樣的盛景只是昙花一現!
興祖皇帝崩逝後,程朱理學重新成為社會主流思想,興祖皇帝之孫,當今聖人繼位後,将理學奉為經典,如今,曾經馬踏長安街的大明貴女,再一次被關在了後院中,大門不能出,二門不能邁。
雄才大略,戰無不勝的興祖皇帝,也有無能無力的時候,興祖皇帝為了鞏固女子地位而頒布的諸多法令,雖然沒有從《大明律》中删除,卻也變得形同虛設……
不過,萬幸的是,“纏足”這種陋習徹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再也不能殘害女人了!
本朝初年的這段歷史,是如今的統治階層竭盡全力想要抹去的。
賈敏之所以和賈玥說起這段歷史,是存了其他的心思的……賈敏想在賈玥思想還未成型之前,向其中灌輸一些“尊重女子”之類的內容。
聽了賈敏講述的歷史,賈玥心中出現了一條驚人的想法——“興祖皇帝不會也是穿越者吧!”
☆、17揚州
興祖皇帝改變了歷史,統一了天下,致力于提高女子的地位,廢除了“纏足”等陋習……興祖皇後是一個大字不識,姿色普通的村姑,興祖皇帝卻對她不離不棄……
賈玥心中的震驚無以複加,在知道了興祖皇帝的故事後,他心中産生的第一個念頭是——“興祖皇帝是一名穿越者!”
可是,興祖皇帝一沒有抄襲詩詞,二沒有做出一些驚世駭俗的事情來,賈玥不确定興祖皇帝是不是穿越者……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興祖皇帝是一個偉人,一個超越了時代桎梏的偉人!
聖人之所以突然下旨命林如海出任巡鹽禦史一職,是因為在去年,有人彈劾前任巡鹽禦史貪贓枉法,列舉了十條罪證,經查證,證據确鑿!
然後,前任巡鹽禦史瞬間從權勢滔天的朝廷大員,變成了可憐兮兮的階下囚。
巡鹽禦史的位置空缺了,無數官員想要将這個肥缺收入囊中……
再然後,巡鹽禦史這個大餡餅就落在了林如海頭上。
前任巡鹽禦史,也是聖人的心腹臣子,巡鹽禦史一年一任,他卻連任了三年,可見聖人對他的信任,可誰能想到……
林如海知道,聖人對朝政已經快要失去控制了!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船已行至江南,距離揚州不過幾日的行程。
林如海站在船頭,任憑清風吹拂他的黑發和衣擺,任誰見了,也要稱贊一聲:“好一個風流倜傥的美男子!”
林如海雖然臉色平靜,嘴角含笑,一派名士風範,可實際上,他的心中極為憂慮。
就在不久之前,林如海得到了有關兩淮鹽政的準确消息,比他想象得要有糟糕得多!
聖人對林如海極為信任,不僅讓林如海擔任巡鹽禦史,還讓他兼任兩淮都轉鹽運使,最後還升他為正二品的蘭臺寺大夫。
要知道,就算是“兩江總督”,也不過是一個正二品的官職,除去南京六部,林如海算是江南地區品級最高的官員之一!
就在不久之前,對于即将執掌的兩淮鹽政,林如海還是有一些底氣的。
可是如今看來,兩淮鹽政的棘手程度,遠超他的判斷!
在江南地區有影響力的地方官員有——
一名正二品總督,數名從二品巡撫,數名從二品布政使,數名正三品按察使,還有數名位卑權重,執掌兵權的節度使。
如今,以上官員中,除了少數屬于聖人的官員,其他官員分屬不同的陣營,相互敵對,目的卻是相同的——為他們背後站着的皇子從大明最富庶的江南撈錢!
這些官員大都和鹽商和鹽政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另外,在林如海即将上任的鹽課衙門中,有忠順王的人,有其他皇子的人,有甄家的人,還有“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人……
林如海是一個清官,也是一個好官。
在林如海出仕前,林家雖然已經沒落了,但依然擁有無數的良田、店鋪、古董,等等,價值約莫百萬之數。
豐厚的家産,讓林如海擁有了做清官的底氣,林如海為官十餘年,曾經造福過一方百姓,也曾經彈劾過貪官酷吏!
林如海明白“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沒有做官場中的異類,三節兩壽之類的灰色收入,林如海都沒有拒絕,但是,他敢拍着胸脯發誓,他從沒有搜刮過民脂民膏!
眼睜睜地看着本應進入國庫,造福百姓的鹽稅收入,成為權貴們奢侈的享受,成為皇子們争權奪利的經費……林如海做不到,林如海的良心會不安!
可是,林如海不是将大義看得比親情還要重要的僞君子,在林如海的心中,妻子兒女的分量更重!
林如海有一個同窗好友,在聖人廢太子時,他為了大義,直言上疏,觸怒了聖人……他本人和他的長子被斬首示衆,他的子侄被流放了三千裏,他的妻女被貶為官妓!
林如海和他不同,林如海不會為了虛無缥缈的大義,讓自己的妻子兒女受到連累的!
所以,林如海只得苦笑,希望永遠到不了需要他抉擇的那一日,希望新皇以一位心胸寬廣的明君……
幾日後,船到達了揚州碼頭,林如海等人棄船登岸,碼頭上早已站了一群穿着官服的男子,一見林如海的官船,都迎了上來。
領頭的是一名穿着四品補服的中年男子,他便是揚州此地的父母官,揚州知府。
揚州是大明一等一的繁華之地,能出任揚州知府的官員,都不是簡單的人,不過,知府是正四品的官員,但在林如海這位天子近臣,正二品大員面前,揚州知府也要收起鋒芒。
就在林如海帶着兒子和揚州知府等人寒暄之時,賈敏也帶着黛玉和賈玥下了船,然後,林家随船的下人開始卸東西。
賈玥年紀幼小,又不會騎馬,所以他依然跟在賈敏的身邊,和賈敏、黛玉一起坐車。
巡鹽禦史是兩淮鹽區的最高鹽務專官,在揚州擁有獨立的辦公衙門——兩淮巡鹽察院署,又被稱為鹽課禦史衙門。
衙門前面自然是巡鹽禦史辦公的地方,後面則是巡鹽禦史及家眷居住生活的地方。
一路無話,到達鹽課禦史衙門後,賈敏帶着兩個孩子去了位于衙門後面的宅邸。
賈敏知道巡鹽禦史是天下間一等一的肥缺,鹽課衙門富得流油,她知道鹽課禦史的宅邸一定不差,卻沒想到修建得如此的好!
這座園子的占地面積極廣,比神京中的林府還要大上一些,裏面有假山奇石,有泉水花卉,竟是一座極為淡雅秀美的江南園林!
雖然比不上榮國府的奢華富貴,但卻別有一番江南水鄉的味道。
根據賈敏了解到的消息,前任巡鹽禦史被聖人關進了大牢,這座園子已經空置許久了,可這裏并不顯得雜亂無章,房舍中也沒有灰塵,顯然是有人經常整理。
一般官員上任,都是先住在當地驿站,命人收拾好住處後,在帶着家眷入住。
不過,林如海當得是巡鹽禦史,住得是鹽課衙門,自從林如海的下屬得到林如海離京上任的消息之後,便命人将鹽課衙門後面的園子修繕清理後,而後命他們的妻子估摸着林家人的喜好,對園子進行了一番布置。
什麽?你說若是林家人不喜歡他們的布置怎麽辦?
若是林家人不喜歡的話,就重新布置,鹽課衙門有的是銀子,再有,之前打造的那套家具可都是用得好木頭,擺放得物件也都價值不菲,林大人不可能把這些用銀子打造的物件全都扔掉吧,十有八九會收入庫房,他們的目的也算是實現了。
這樣雅致整潔的園子,沒有人會不喜歡。
呼吸着濕潤的空氣,看着眼前玲珑小巧的景致,賈敏很是喜歡,可心中卻并沒有歡喜。
以小見大,從這座園林中就可以看出,鹽課禦史衙門當真是富得流油,可是,為什麽他的夫君告訴她,鹽課衙門上繳的鹽稅正在逐年減少……
賈敏到達園子後沒過多久,便有四名嬷嬷來給她請安,兩名是揚州知府夫人派來的,兩名是林如海的屬官的妻子派來的。
兩撥人的說辭都幾乎相同,無非是——
“林夫人初來揚州,我們家太太想來給林夫人請安,卻恐打擾到您,于是派了我們幾個來,向您告罪,等您安頓下來後,我家太太再來請安。”
“我家太太派了幾個熟悉揚州本地的管事來,您要是有用得到他們的地方,不要客氣,能幫到您是他們的榮幸。”
賈敏雖然心中為夫君擔憂,面上卻沒有露出來,而是笑着讓謝過了兩位夫人的好心,命人給這幾名婆子準備賞賜。
幾名婆子連聲說“不敢”,賈敏又說道:“都收下吧!”
婆子們才惶恐地收下了賞賜。
林如海如何和揚州本地官員應酬,林家的管事如何在揚州的店鋪采買,我們暫且不提,只提賈敏如何收拾園子。
這座宅邸是一個五進的院子,占地面積極廣,賈敏不僅不用擔心住不下的問題,反而還要再買一些丫頭小子,才能填滿園子。
林如海潔身自好,沒有侍妾,沒有庶子,林家的人口極少,賈敏完全不用在分配住處上費心思。
林誠、林諄和林諾的年紀都大了,所以每人都分得了一處院落,黛玉才兩歲,依然跟着賈敏住正院。
至于賈玥,賈敏想到賈玥的身子不是很好,便将賈玥安置在距離正院極近的一座小院中,方便她就近照顧。
感情都是處出來的,賈敏和賈玥之間的血緣關系極淡,都快要出了五服了,不過,經過這半年的相處,賈敏對賈玥這個乖巧懂事,好學自律的孩子,倒是産生了一些喜愛之情。
賈敏做了十幾年的當家主母,管家的能力很是出衆,沒過幾日,就将園子收拾得井井有條。
而後,賈敏命人寫了帖子,邀請揚州城內的官員夫人小姐們來家中賞花。
賈敏是二品诰命夫人,是揚州城內品級最高的女子,其夫是蘭臺寺大夫兼巡鹽禦史,沒有人敢不給賈敏面子。
諸女眷見到賈敏時,都不敢相信眼前這名二十餘歲的絕色少婦,就是已經年近四旬的賈敏!
不過,賈敏身上的二品诰命服做不得假。
諸夫人心中暗道:“怪不得林大人守着發妻好好過日子,林夫人真真是天下間少有的美人!”
看着年輕美麗、夫妻和睦、兒女雙全的賈敏,諸夫人心中的感情極為複雜,有羨慕,也有嫉妒,但都不敢在臉上表現出來,都笑着和賈敏說話談天。
賈敏沒費多少力氣,就融入了揚州本地的夫人圈子。
☆、18瘦馬
達到揚州後,賈玥的生活和以前并沒有什麽不同的,聽賈敏講課,完成功課,鍛煉身體,陪黛玉玩耍……
如今,林如海忙着整頓兩淮鹽政,賈敏則相對清閑一些,在将家中事務處理完之後,賈敏便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兒女身上。
林誠、林諄和林諾三個男孩子,都在林如海的安排下,進入了書院,開始了學習生涯,每日早出晚歸,很是繁忙。
賈敏是慈母,心疼兒子們,但卻沒有拉兒子們的後腿,只是默默地為兒子們安排好一切和生活有關的事務,讓兒子們沒有後顧之憂。
所以,賈敏身邊就只剩下賈玥和黛玉這兩個孩子了,賈玥雖然也到了進學的年紀,但身子不是很好,所以林如海和賈敏商議了一下,決定暫時不令賈玥進學,而是由賈敏教導。
前文說過,賈敏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女子,但賈敏是女子,不用參加科舉考試,她雖然熟讀四書五經,但卻不懂八股文之類的東西。
教導賈玥識字背書,賈敏完全沒有壓力,至于四書五經等科舉必考的內容,賈敏不是不懂,而是不敢教,她沒有考過科舉,害怕把賈玥這棵好苗子引上彎路。
林如海的意思是,等到賈敏為賈玥打好基礎後,再将賈玥送到書院去學習四書五經等內容。
賈敏也是這樣想的。
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
江南地區有許多大商人,他們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地位卻極為低下,為了保住擁有的財富,他們只得依附于官員,每年都給各級官員送上豐厚的孝敬,換取官員們的庇護。
本朝鹽法沿襲明制,鹽商想要販賣食鹽,就必須向鹽課衙門交納鹽課銀,領取鹽引,然後才可以販賣食鹽,鹽商們如果想要擁有世襲的販鹽特權,就必須向朝廷交納巨額的銀兩。
本朝立國已近百年,江南地區頗有幾家世襲百年的大鹽商,他們擁有如海潮般的財富,在江南有着盤根錯節的關系,為了好看,也為了有底氣,幾大鹽商世家的家主都為自己捐了官身,在低級官員面前也不需要跪拜行禮。
甚至于,有些低級官員還要對鹽商阿谀奉承,換取鹽商們的支持。
不過,在鹽課禦史面前,鹽商們依然沒有底氣,要知道,鹽課禦史主管兩淮鹽政,就算是毀掉一個承襲百年的鹽商世家,對于鹽課禦史來說,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鹽商們對付鹽課禦史的手段,和他們對付其他官員的手段是一樣的,那就是拉他下水!
上一任鹽課禦史,是倒在鹽商們的金錢攻勢上的,倒在往水裏撒金葉子的豪邁上!
上上任鹽課禦史,是倒在鹽商們的美色攻勢上的,倒在耗費千金培養出來的,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身懷名器的揚州瘦馬身上!
金錢和美色,鹽商們的手段簡單而有效,無數官員被鹽商們拉下來水,被迫和主動的變成了鹽商們的保護傘!
對于新任巡鹽禦史林如海的履歷,鹽商們在林如海上任前,就已經摸清楚了。
清官?鹽商們表示無壓力,上一任巡鹽禦史也是一個清官,還不是被他們拉下了水,愛上了往水中撒金葉子的感覺!
在鹽商們的認知中,這個世界上沒有清官,只有好名的官員,他之所以不堕落,是因為你給他的孝敬不夠多……要知道,鹽商可都是些窮得就剩下錢的人!
專一?林如海和妻子伉俪情深,十餘年都未曾納妾?鹽商表示無壓力,我們手中有揚州瘦馬!
上上任巡鹽禦史也是一個好名的,為了好名聲守着一個黃臉婆過了幾十年。
于是,鹽商們細心準備了兩名揚州瘦馬,都是按照權貴人家培養大家閨秀的方法培養出來的,品貌俱佳,氣質出衆,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更懂得各種勾引男人的淫巧手段。
鹽商們将這兩名瘦馬送給了上上任巡鹽禦史,和他那年老色衰的糟糠之妻相比,這兩名瘦馬簡直就是天仙一般的美人,可是為了名聲,他忍痛拒絕了。
鹽商們表示理解,然後貼心地為上上任巡鹽禦史準備了一個小院,将兩名瘦馬安置在那裏,然後将這處院落的地契送給了上上任巡鹽禦史。
沒過幾日,上上任巡鹽禦史就去了那個小院,和兩名“大家閨秀”共度了良宵,得到了極致的享樂,從此流連忘返……再然後,和鹽商們勾結在了一起。
不過,上上任巡鹽禦史運氣很好,他平安地從鹽課禦史的位置上升官了,帶着糟糠之妻和兩名瘦馬高高興興地上任去了!
這一日,賈玥坐在特制的小案子旁邊練字,練毛筆字,寫出來的字非常大,也非常的難看,難為他了……賈玥才三歲,就算是用簽字筆寫字,也不見得寫得好看,更何況用毛筆寫字。
賈玥“專心致志”的寫着毛筆字,不敢擡頭看賈敏的表情,小臉通紅通紅的。
賈敏坐在一旁,手中捧着一部古籍孤本,含笑看着賈玥通紅的小臉。
小孩子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又是剛開始練字,要是能寫出一筆好字來,那就是妖怪了……有什麽好害羞的!
對于這名弟子,賈敏非常滿意,好學、自律、聰慧……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這時,一名穿着體面的嬷嬷掀開簾子,從門外走了進來,正是賈敏的陪房郝仁家的,他的丈夫郝仁是林家帶到揚州的管事之一,她也跟着來到了揚州,在賈敏身邊伺候。
郝仁家的走到賈敏面前,給賈敏行禮,臉色有些難看,一邊用眼睛看着賈玥,一邊張口說道:“太太,鹽商張家聽說您身子有些不适,所以派人送了一些人參藥材來,還送了兩個丫頭來伺候老爺和您!”
郝仁家的在“伺候老爺”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賈敏心思一轉,就明白了其中的內涵!
賈敏臉色不變,口角含笑地對賈玥說道:“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玥兒,你已經練了半個時辰的字了,起來活動一下,去看看你妹妹,可好!”
賈玥聽見了郝仁家的說的話,他不是真正的三歲兒童,自然知道郝仁家的話中的意思,賈玥什麽也沒有問,老實地沖着賈敏行了一禮,退出了房間,去找黛玉去了。
等到賈玥出了房間,賈敏臉上溫和的笑容瞬間消失了,她冷聲笑道:“帶上來,我看看他們給老爺準備得是什麽樣子的人!”
對于鹽商給鹽課官員送揚州瘦馬的行為,賈敏也略有所耳聞,可賈敏沒想到鹽商們這麽等不及,林如海才上任不到一個月,他們便給林如海送來了美人兒!
郝仁家的領命而去,過了一會兒,簾子再一次被掀開,兩名美人兒袅袅婷婷地走了進來,剎那間,屋子裏好似一下子亮了一般。
芙蓉如面柳如眉,水蛇腰,削肩膀,真真是兩名絕色佳人,那通身的氣派……賈敏若不是知道這兩人是專門培養出來得揚州瘦馬,怕是也會認為兩人是官宦人家的小姐。
甚至于,有些官宦人家的小姐還不如這兩人呢!
這兩個美人走路真好看啊,那身姿……賈敏雖然不喜她們,卻也承認她們的身姿具有非凡的美感!
關于揚州瘦馬的身姿,這其中倒是有一個典故。
當年興祖皇帝廢除了“纏足”陋習,将“纏足”定為一種刑罰,自此以後,只有犯了淫罪的女子,才會受“纏足”之苦,自此開始,大明女子皆将“纏足”當成奇恥大辱。
不過,喜歡金蓮的變态官員還是有的,也自然有投機者知法犯法,從民間賣一些貧家女,自小纏足,等到長成以後送給官員,供他們淫樂。
他們顯然忘記了,興祖皇帝手中有錦衣衛!
興祖皇帝在從錦衣衛處得知了這種事情後,雷霆大怒,派出錦衣衛血洗了京城——凡是買賣貧家女“纏足”之人,淩遲處死!凡是家中有小腳侍妾的官員,一律罷官,情節嚴重者,斬首示衆!
自此,官員們都被吓破了膽,即使興祖皇帝崩逝了,為官者也不敢納小腳女子為妾……生命和享樂,還是生命更重要!
後來,随着程朱理學的複興,大明女子再一次被關進了後院中,“纏足”陋習卻并沒有得到恢複!
揚州瘦馬中最出色的的女子,都會被鹽商送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