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女兒從口中吐出了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
賈敏将那塊寶玉拿到眼前一看,心裏就覺得不好,于是,賈敏強打起精神來,對産房內的接生婆等人下了封口令。
然後,賈敏讓心腹侍女去找林如海,讓林如海将接生婆、嬷嬷等知情人暫時看管起來,林如海不知何故,但她和賈敏做了十幾年的夫妻,這點默契還是有的,林如海馬上命人封鎖了消息。
賈敏見事态得到了控制,才放心地昏睡了過去。
因為賈敏的警覺,“銜玉而生”這條消息并沒有傳出林家,但是,賈敏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她在事态穩定後,吩咐心腹侍女将這件事告訴了賈母。
賈母得到消息後,自然為自己女兒“兒女雙全”而高興,然後随口将“銜玉而生”這條奇聞告訴了身邊的人,再然後,榮國府上下全都知道了,寧國府上下也全都知道了……全神京的人都知道了!
賈敏還以為自己将這件事瞞得非常好呢……結果,當她發現不好時,“林家小姐銜玉而生”這件傳聞已經人盡皆知了!
賈敏做了十幾年的當家主母,手段很不一般,當下将所有知情人控制住,挨個排查,然後派出了可靠的家丁在神京中搜尋傳出傳言的源頭……賈敏在得知傳聞是從榮國府傳出來的之後,整個人都懵了。
看着皇後娘娘賞賜下來的東西,賈敏雖知道賈母不是故意的,但心中還是對榮國府産生了一絲隔閡。
賈敏雖然是賈家女,但嫁入林家十餘年,林母對她極好,林如海對她非常的敬重愛惜,賈敏很早就完成了從“賈家女”到“林家婦”的轉變。
在賈敏的心中,林家是排在賈家前面的,只不過不到需要取舍的時候,看不出來而已。
就在這時,一個穿着體面的中年婦人從門外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這個中年婦人的丈夫叫郝仁,她們家是賈敏從榮國府帶到林家的陪房。
一見郝仁家的,賈敏就知道榮國府有事發生——賈敏身邊的丫頭,還有陪房都在榮國府有親戚,榮國府發生的事情可以通過“親戚關系”這條渠道傳進林家。
賈敏上沒有婆婆看顧,下沒有兒媳婦幫忙,她雖然身體康健,精力充沛,但她既要照顧林如海的起居,又要處理林家的家務事,還要看顧年幼的兒女,賈敏整日忙得閑不下來,也就沒有空閑時間去關注娘家的一舉一動。
當然,如果賈家有什麽重大事情發生的話,賈母派人告訴賈敏的。
自從那件事後,賈敏再也不敢放松對娘家的關注——如果賈敏時刻關注娘家的話,“銜玉而生”這件傳聞不會鬧得滿城風雨,最後連皇上皇後都驚動了。
Advertisement
賈敏喚來了一個丫頭,讓她将黛玉抱走,然後陪黛玉玩耍,賈敏整理了一下衣裳,瞬間從“慈愛的母親”變成了“端莊的主母”。
不等賈敏開口,郝仁家的便開口彙報道:“太太還記得攻老爺家的玥大爺嗎?”
賈敏皺了一下眉頭,說道:“我記得他是跟着二哥生活的吧。”
郝仁家的說道:“太太英明,就是這位玥大爺!”
賈敏優雅地笑了,口中問道:“到底是何事?”
郝仁家的急忙說道:“回太太的話,前兒不久,玥大爺病了,二太太請來了太醫,太醫看過了,只說是小病,可這小病差一點就要了玥大爺的命……後來,玥大爺眼看着就要不想了,二太太都命人準備後事了……結果,突然闖進了一個衣衫褴褛的道士,将玥大爺從鬼門關上拉了回來,那道士想要讓玥大爺出家,玥大爺不肯……”
“最後,那道士嘆了一口氣,留下了八個字,讓玥大爺将這八個字刻在木器上,随身佩戴,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說是這樣做的話,可保一世平安。”
在生了一個口含寶玉的女兒後,賈敏對于這種“奇異”的事情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句“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讓賈敏心中的警鈴敲響了。
賈敏開口問道:“那道士留下的八個字是什麽?”
郝仁家的答道:“好像是什麽離啊,什麽棄啊……對了,奴才想起來了,是‘勿離勿棄,華年永繼’,對,沒錯,就是這八個字!”
賈敏喃喃地重複道:“勿離勿棄,年華永繼!”
郝仁家的笑道:“太太,就是這八個字,您說奇怪不奇怪。”
賈敏臉色不變,心中卻震驚地無以複加,她開口問道:“還有其他事嗎?”
郝仁家的說“沒有了”,賈敏淡淡地說道:“下去吧,今兒的事,我記你一功,不過……我吩咐你的事情,你給我打起精神來,知道了嗎!”
郝仁家的連連點頭,見賈敏沒有要說的話了,便恭謹地退出了屋子。
賈敏優雅地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溫度剛剛好的茶水,好像剛才什麽也沒有聽到似得。
雖然“銜玉而生”這件奇聞傳遍了神京,但世人只知道“林家有位銜玉而生的小姐”,卻少有人知道那通靈寶玉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壽恒昌”這八個字,反面則刻着——“一除邪祟, 二療冤疾,三知禍福”。
莫失莫忘,仙壽恒昌!
勿離勿棄,華年永繼!
這十六個字像是一副對仗工整的對子!渾然天成!
賈敏覺得她有必要回一趟娘家,見一見她這個侄兒了。
☆、8見面
這一日,賈玥正在花園中鍛煉身體,耳邊突然響起了周嬷嬷的聲音,“玥哥兒!玥哥兒!你在哪裏?快出來!”
賈玥忙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整理了一下衣裳,迎着周嬷嬷的聲音走了過去,笑着說道:“媽媽,我在這裏呢。”
一見賈玥,周嬷嬷先是一喜,然後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口中說道:“玥哥兒,快跟我走,老太太要見你!”
賈玥一愣,老太太……賈母……她怎麽突然想起我來了?
賈玥懷揣着疑問,回房換了一套幹淨的衣裳,前往賈母的居所。
到了院子,穿過簾子,進了屋子,只見屋子中間坐着四名婦人,賈玥卻只認得其中三人。
屋子正中間坐着的那名鬓發如銀的年老婦人,便是賈母,端莊地坐在兩旁的兩名中年婦人,便是邢夫人和王夫人。
屋子中的最後一人,是一名雍容美麗,溫柔娴靜的少婦,大約二十多歲的樣子,觀之比邢王二夫人年輕許多,這名少婦優雅地坐在賈母的身邊,握着賈母的手,臉上挂着溫和的笑容。
賈玥低着頭,恭謹地走到了賈母的身前,口中說道,“給老太太請安!”
賈母見賈玥舉止得體,便和藹地說道:“起來吧!”
賈玥起身,低眉順眼地站在那裏,口中疑惑道:“老太太傳我來,是為了何事?”
賈母指着身邊的年輕少婦,對賈玥笑着說道:“玥兒,這是你姑媽,過來見過你姑媽。”
姑媽!
賈玥的家人都死絕了,所以這個“姑媽”應該是賈赦和賈政的姐妹……她是賈敏!她是林妹妹的母親!
賈玥心中一凜,而後恭敬地給賈敏請安,“玥兒給姑媽請安!”
根據賈玥推測的故事情節,眼前這名“少婦”應該就是他未來的岳母!
賈玥心想,這算不算“醜女婿總得見丈母娘”啊!
賈玥仔細地看了看賈敏,希望能夠從賈敏臉上看出林妹妹的樣子……不愧是能夠生出林妹妹的美人,果然是鐘靈毓秀的神仙一般的人物!
而且,賈玥記得,賈敏只比王夫人小上兩三歲,比邢夫人還要大一些,可是如今,賈敏看上去卻比邢王二夫人要年輕許多。
王夫人雖然也非常的端莊美麗,但一看就知年齡,可賈敏……歲月好似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痕跡一般,看上去和元春等年輕美人并沒有什麽不同!
從賈玥走進屋子那一刻開始,賈敏就在打量她這個侄兒,見賈玥的臉色有些蒼白,像是有不足之症,賈敏暗中皺了皺眉。
(鳳羽劇透:賈敏若是知曉了賈玥的這身病,是替他女兒得的,不知道會有何感想……)
不過,賈玥得體的行止,為他在賈敏這裏掙回了一些分數。
見賈玥給自己請安,賈敏忙站起身來,扶起了賈玥,口中問道:“你是攻大哥家的玥兒?”
賈玥乖巧地點了點頭。
賈敏又問道:“玥兒幾歲了?”
賈玥心中計算了一下,他今年兩歲,但按照虛歲的算法,算是三歲,便答道:“三歲了。”
賈敏繼續問道:“可曾讀書?”
“不曾讀書”,賈玥還不到進學的年紀,所以他并不害怕他的答案給榮國府“抹黑”,讓賈母和王夫人在賈敏面前沒了面子,而後給他小鞋穿。
賈敏見賈玥長得俊俏,口齒也清晰,心中便覺得喜歡,于是笑着勉勵道:“好好讀書,将來莫要給你父親抹黑!”
賈玥中規中矩地答道:“侄兒必會好好讀書,不會給賈家抹黑的!”
賈敏又問道:“聽母親說,你前兒大病了一場,如今可大安了?”
賈玥點頭稱是,“已經大安了,謝姑媽關心!”
然後,賈敏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聽說你得了個木鎖,上面還刻着字,你可願意給姑媽看看……”
賈玥心中一凜,自從知道她是林妹妹的母親後,他就覺得賈敏是為了那跛足道人說的話來得,當下如實答道:“是!”
賈玥解開衣扣,從裏面取出了木鎖,恭敬地遞到賈敏的面前。
賈敏從賈玥手中接過木鎖,定睛看去,待看清了木鎖上的圖案,心中沒由來的一悸。
這木鎖是由上等沉香木制成的,賈敏聞到了一股淡淡地清香,但這不是賈敏心悸的原因。
賈敏生在榮國府最鼎盛時,又是嬌養長大的貴女,別說沉香木制成的小件配飾了,就算是上等沉香木制成的大件家具,賈敏也見過無數,這個木鎖雖然珍貴,但賈敏還不放在眼中。
真正讓賈敏感到悸動的,是這個木鎖上的圖案!
這木鎖上雕琢的不是常見的吉祥圖案,而是——
一道河水,一塊奇石,一棵結了圓形果實的仙草!
整只木鎖的顏色是那種溫潤細膩的墨色,但不知為何,在賈敏的眼中,那顆長在仙草上的圓形果實,變成了紅色,或者說,是血紅色的!
賈敏仿佛看見了一個病入膏肓的美麗女子,一邊咳血,一邊流淚……那名女子的相貌和她有□分的相似,只不過形銷骨立,瘦得近乎于皮包骨頭……
剎那間,賈敏的心中湧現出了一股悲意,她覺得她的心好似被生生撕裂了一般!
賈敏的俏臉變得有些蒼白,她移開了眼眸,不敢再看那血色的果實……賈敏向下看去,看向那塊栩栩如生的奇石,只見上面刻着一行娟秀的小字,卻不是那跛足道人留下的八個字,而是——“三生石畔三生緣”!
這一行字好似長在那奇石上一般!
賈敏将木鎖翻了過來,木鎖的背面也刻着一行字,這才是那跛足道人留下的八個字——“勿離勿棄,華年永繼”!
這一行字倒像是後天刻上去的。
賈敏壓下心中的悲意,笑吟吟地問道:“好侄兒,快告訴姑媽,這上面刻的圖案……是哪裏的景致?”
賈玥自然知道這上面刻得是什麽——西方靈河,三生石畔,绛珠仙草——可是他不能說,因為,在這個世界中,可沒有“绛珠還淚”的典故。
賈玥臉色不變地答道:“這是那老神仙送給侄兒的,老神仙沒有說,侄兒也不知上面刻得是什麽。”
賈母笑着說道:“這是上等的沉香木,倒也配得上咱們家的孩子!”
賈玥安靜地站在一旁,沒有錯過賈敏眼中一閃而過的晶瑩!
雖然那跛足道人沒有明說,但賈玥卻也知道那木鎖上面刻得是什麽,如果那“靈河、奇石、仙草”的圖案只是讓賈玥覺得眼熟的話,那上面的字跡就将那仙草的學名明明白白地告訴了賈玥。
绛珠仙草!
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在賈玥的眼中,那顆圓形果實也是血紅色的,他只要一看那枚果實,眼前就會浮現……
賈敏默默地将木鎖放到了賈玥的手中,卻沒有說話。
接下來,就沒有賈玥的事情了,賈敏拉着賈母說起了家長裏短,賈玥見狀,便恭敬地向賈母告罪,退出了屋子。
賈玥覺得有一道目光一直在盯着他看……
神京,林府,正院。
從都察院回到家中的林如海,在妻子的幫助下,換下了繁瑣的官服,換上了舒适的便服。
“岳母大人可好?”林如海知道妻子今日回娘家了,便有此一問。
賈敏照實答了,然後猶豫了一下,還是将有關賈玥的事情告訴了林如海。
“什麽,你說得可是真的?”聽了賈敏的訴說,林如海心中一驚,他沒想到賈敏從娘家帶回了這麽一個驚人的消息。
聽了賈敏的訴說,林如海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去,而後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過于匪夷所思!
天作之合,真的存在嗎?
見夫君陷入了沉思,賈敏也不着急,她輕移蓮步,袅袅婷婷地走到林如海的身後,伸出纖纖玉指,為林如海輕輕地按摩頭部。
室內的氣氛既溫馨又和諧……
過了一會兒,林如海睜開了眼眸,對賈敏說道:“你這個侄子,不是玉兒的良配,他身子骨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就算成年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長壽,而且……他父母雙亡,這種身世,怎麽能配得上我們家玉兒呢!”
賈敏苦笑道:“老爺說得我何嘗不知道,只是……我就這麽一個女兒!上個月,我進宮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還和我提起玉兒來,說是等玉兒長大一些後,讓我将玉兒抱進宮給她看看……”
林如海知道賈敏的意思,他也苦笑道:“這是皇恩浩蕩,玉兒還小……”
賈敏打斷了林如海的話,說道:“老爺,銜玉而生是天大的祥瑞,更是前古未聞的奇事,連聖人都知道了咱們家玉兒……玉兒是還小,但年幼時就被指婚的又不是沒有,聖人若是一時興起……”
賈敏嘆了一口氣,說道:“老爺,咱們是十幾年的夫妻了,我心裏是怎麽想得,嘴裏就怎麽說,若是哪句話惹你生氣了,你莫要往心裏去!”
林如海搖了搖頭,說道:“咱們夫妻是一體的,你怎麽說這樣見外的話,玉兒不光是你的女兒,也是我的女兒,我和你一樣疼玉兒!”
賈敏鄭重地說道:“老爺,朝堂上的事情不是我這個婦道人家能夠談論的,但事涉玉兒,我便直說了,老爺莫怪……玉兒的身世,太過于奇異,聖人若是指婚的話,必是聖人看好的皇孫……如今聖人年老,儲位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賈敏沒有再說下去,林如海卻知道賈敏的意思。
第一,林如海是聖人欽點的探花郎,極得聖人的重視,皇子們多有示好,林如海卻只忠于聖人,沒有站隊,若是因為聖人的指婚陷進奪嫡之争……
第二,玉兒的身世,若是被有些人利用了,将會後患無窮,聖人如果指婚的話,必會将玉兒指給他看好的繼承人,可如今諸皇子的勢力極度膨脹,聖人對朝政的掌控力日漸減弱,将來皇位所屬,還不一定呢……
第三,林家雖然是百年望族,既是勳貴之家,又是書香之族,但林家人丁不旺,在朝堂上的影響力有限,玉兒絕沒有“母儀天下”的可能,就算聖人願意降下不世之隆恩,忠王世子等皇孫都比玉兒要大十餘歲……
林如海沉默了,過了一會兒,他深吸一口氣,對賈敏說道:“過幾日,我去見見你說得那個侄兒,若是個好的,我便收了當徒弟……可是,玉兒的婚事不能就這麽潦草的定下來,你的心思我明白,玉兒也是我的命根子,我不會拿玉兒的一輩子來開玩笑的!”
賈敏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林如海的意思她明白——
先把賈玥收為弟子,從小便按照“五好女婿”的标準培養,至于婚事什麽的,等将來再說!
若是賈玥将來的人品和潛力配得上黛玉,成全這場“天作之合”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聖人沒有賜婚,若是有了比賈玥更好的選擇……想娶我們家玉兒,沒門!
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以及郝仁家的喊聲:“老爺,太太,宮裏來了一位公公,讓老爺接旨!”
林如海和賈敏對視了一眼,都看見了對方眼底的驚慌。
若這是聖人的指婚旨意的話,他們就算再不情願,也只能謝恩了!
☆、9升官
賈家,榮禧堂。
王夫人走在雕龍畫棟的榮國府中,略有些心不在焉,因為……她剛才見到賈敏了。
對于賈敏,王夫人的心思很複雜,有羨慕,也有嫉妒。
王夫人是王家的嫡女,在王家也是嬌養長大的,可是,在榮國府,她是兒媳婦,盡心盡力地伺候婆婆不說,連小姑子都要小心伺候,不敢得罪賈敏這個受寵的小姑子。
未出嫁的女兒金貴,做兒媳婦的要站着伺候婆婆用膳,小姑子卻可以坐着和她母親一起享受嫂子的伺候。
在賈家、王家這樣的大家族中,這是理所當然的規矩。
不過,規矩不是萬能的,王夫人和賈敏之間,還有有了一些嫌隙,當然,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王夫人這個嫂子的自然要讓着賈敏這個小姑子,大家相視一笑,也就過去了。
吃虧的是王夫人,對于王夫人來說,事情并沒有過去。
“嫉恨”的種子就是在這個時候種下的,而後生根發芽,最後長成參天大樹……
王夫人絕對不會承認,她在心中嫉妒賈敏。
賈敏是賈家的天之驕女,王夫人也是王家受寵的嫡女,雖然榮國公府比王家更為富貴,但還不至于讓王夫人嫉妒,讓王夫人嫉妒的,是賈敏能夠識字讀書,吟詩作對!
賈家和王家同為武勳世家,但榮國公賈源雖為武将,但并不是不通文墨的武夫,因此,賈家男女皆自幼識字念書,少有不能誦詩讀書者。
王家和賈家不同,王家是草莽出身的武将世家,為了仕途,族中男丁都需要上學讀書,至于女眷,王家信奉的是“女子無才便有德”,王家的女孩子都沒有上過學,雖不是目不識丁,卻也不過是認得幾個字罷了。
王夫人年幼時,見兄長能夠上學讀書,心中羨慕,便和母親說她也要讀書,結果被母親狠狠地教訓了一頓,方熄了心思,自以為天下間的女子皆不能讀書,只需恪守婦德,精通針黹女工就可以了。
嫁入賈家後,王夫人見賈敏品貌俱佳,文采斐然,心中是既羨慕又嫉妒,只得用“女子無才便是德”安慰自己,心中的滋味卻只有自己知道。
王夫人容貌秀麗,體型豐美,同輩的大姐三妹皆不如她,可是,賈敏卻生得比她還要妖嬈風流,王夫人只得用“賈敏生得輕佻,是個狐貍精”來安慰自己,可心中的嫉恨卻如同野草一般滋長。
賈敏以國公府嫡女的身份,嫁與林如海為妻,雖然林如海是才貌俱佳的男子,但此時林父已逝,林如海還未高中探花,賈敏嫁入林家算是低嫁了。
賈敏坐着花轎離開了榮國府,王夫人心中覺得非常解氣,恨不得賈敏立時便窮苦潦倒才好。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沒過幾年,林如海高中了探花,入了翰林院,仕途一片光明……如今,林如海已是正三品的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了,賈敏也妻随夫榮,成了三品诰命。
反觀賈政和王夫人,十幾年前,賈政是正六品的戶部主事,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賈政卻只晉升了半級,成了從五品的戶部員外郎,王夫人雖是榮國府掌權管事之人,但卻只是一個五品诰命。
賈母出身“四大家族”中的史家,是榮國公賈代善之妻,更是超品的國公夫人,王夫人自然比不得,可是……
邢夫人是繼室,家世、能力皆不如王夫人,卻因丈夫賈赦身上有一個一等将軍的爵位,成了一品诰命。
寧國公府賈珍的妻子尤氏,和邢夫人極像,既是家世不如王夫人的繼室,又是妻随夫貴的威烈将軍夫人,三品诰命。
對于心高氣傲的王夫人來說,這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于是王夫人心中對更為嫉恨了。
王夫人保養得極好,如今依然端莊豐美,年近四旬依然能生下一子,足以證明王夫人的魅力,可是在賈敏這種擁有不老容顏的女人面前,王夫人一點自信都沒有!
再有,賈敏和林如海伉俪情深,結缡十餘載卻依然恩愛如初,賈敏為林如海生下四子一女,林如海除賈敏外,再無侍妾通房。
王夫人在心中對賈敏更為嫉恨了,經過十餘年的積澱,王夫人現在恨不得賈敏立時死掉才痛快!
想到趙姨娘已經顯懷了,王夫人心中更為酸澀,她已經快四十歲了,頭發上已經有了銀絲,眼角的皺紋也快要遮掩不住了,賈政歇在她屋裏的時間越來越少,反而歇在趙姨娘等人的房裏的時間越來越多了。
這時,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從門外走了進來,走到王夫人的身邊低聲說道:“太太,姑太太派人給老太太送信兒來了……”
林家!賈敏!
王夫人打起精神來,問道:“出了什麽事情!”
周瑞家的小聲答道:“姑老爺升任蘭臺寺大夫,被聖人欽點為巡鹽禦史,兼管兩淮鹽政。”
王夫人愣住了。
本朝的國號是“大明”,承襲的也是明朝官制,可是,本朝開國興祖皇帝極為推崇“強漢盛唐”,使得本朝多了一些前朝的官職。
蘭臺,是漢代宮廷藏書之所,由禦史中丞主管,禦史中丞兼任糾察,故後世又稱主管糾察、彈劾官吏的禦史府為蘭臺寺。
“後漢以來謂之禦史臺,亦謂之蘭臺寺。”——《通典·職官·禦史臺》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前朝所設禦史臺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禦史,下設副都禦史、佥都禦史,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
本朝雖設正二品的蘭臺寺大夫,與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禦使平級,但不過是一個正二品的虛職而已,并沒有實權。
但是,如果蘭臺寺大夫兼任巡鹽禦史的話……
本朝的巡鹽禦史和“前明”的同名七品官職并不相同,乃是兩淮鹽區的最高鹽務專官,無定品,任期一年,一般由高品級的官員兼任。
本朝的鹽務管理機構是兩淮巡鹽察院署和兩淮都轉鹽運使司。
兩淮巡鹽察院署的長官便是巡鹽禦史,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的長官稱兩淮都轉鹽運使,或運司使,從三品,下設從四品同知一人,從五品副使一人,從六品判官三人……
兩淮巡鹽察院署和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皆受到巡鹽禦史的節制。
鹽鐵都屬于封建王朝的國家壟斷資源,鹽稅收入是國庫存銀的重要來源。
巡鹽禦史兼管兩淮鹽政,乃是天下間一等一的肥缺,非聖人心腹不可擔任。
不久之前,巡鹽禦史出缺,為了當巡鹽禦史,多少二品三品的高官掙破了腦袋。
如今,聖人欽點了林如海為蘭臺寺大夫兼巡鹽禦史……林家怕是要再一次興盛了!
神京,林家。
林如海歡喜地接了聖旨,傳旨的太監是聖人身邊的近臣,知道林如海是聖人極為看重的臣子,于是獻媚地道:“奴婢給林大人道喜了!”
本朝宦官的權勢遠不如前朝,但他們畢竟是聖人身邊伺候的人,林如海不敢小瞧,忙吩咐管家帶着這位公公去喝茶,然後派人去找賈敏,準備“賞賜”。
将傳旨的太監送走之後,林如海忙換好了官服,進宮面聖,賈敏忙着派人到榮國府等姻親人家,以及一些交好的人家送信兒,一直忙到天黑,林如海才歸家。
林如海當了正二品大員,得了天下第一肥缺,按說林如海應該高興才對。
可是,現在屋子中只有林如海和賈敏兩人,兩人的臉上都沒有了笑容。
因為,對于林家來說,這個巡鹽禦史的位置,不僅不是“興盛的開始”,反而像是一道“催命符”!
林如海雖為聖人看重的臣子,但不過是一個不顯眼的三品官而已,神京中比林如海位高的官員,比林家顯貴的人家,還是有不少的,忠順王等有奪嫡之心的皇子都沒有把人丁不旺的林家放在眼中。
林如海只忠于聖人,并沒有介入諸皇子之間的争鬥,等到聖人崩逝,新皇繼位的那一日,林如海雖沒有從龍之功,卻也不會被新皇清算。
巡鹽禦史出缺,敢于争奪這個位置的官員的身後,都站着忠順王這樣的是實權皇子。
結果,聖人欽點了林如海為巡鹽禦史。
兩淮鹽政乃是“奪嫡之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林如海也因此成了諸皇子想要争取到本方陣營的官員。
林如海在想要保持中立的話,怕是會兩邊都不讨好!
聖人這是把林家放在火上烤啊!
林如海要是敢“站隊”的話,聖人第一個饒不了林如海!
林如海沒有叔伯兄弟,只有四個兒子,但就算是長子林謙,如今也不過十餘歲的年紀,不能為林如海分憂。
萬幸的是,林如海的妻子賈敏不是一個見識短淺的內宅婦人,林如海經常和賈敏說起朝堂上的事情,在林如海的教導下,賈敏也了解一些朝堂上的事情,自然也知道“巡鹽禦史”是一個燙手的香芋。
賈敏對林如海說道:“聖人已經發了明旨,老爺還能抗旨不成,為今之計,是要好好想想今後怎麽辦!”
林如海苦笑道:“咱們的兒女都還小,我實在是不想摻和進去……義忠親王的事,牽扯進去多少官員,前一刻還是錦衣玉食的少爺小姐,後一刻,男的充軍,女的發賣……從龍之功可不是那麽好得的!”
賈敏的俏臉上也露出了苦澀的笑容,林如海得聖人看重是好事,可是,聖人年老體衰,指不定那一日就崩了……新皇是哪位皇子,誰也不敢确定,若是押錯了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都是輕的!
林如海深吸一口氣,說道:“為今之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看聖人身體康健,應該還能……”活上一段時間,“兩淮鹽政如此重要,巡鹽禦史一年一換,我有何德何能,能夠連任數載……”
林如海的意思——聖人看着還很健康,應該還能活上幾年,沒準聖人還沒有崩,我就不當巡鹽禦史了!
可是,如果林如海能夠平安地卸任巡鹽禦史的話,絕對能更進一步,到那時候……
賈敏點了點頭,說道“也只好這樣了……老爺,那我明日就開始收拾行禮了。”
林如海點了點頭,說道:“家裏就都交給夫人了,我明日還要進宮面聖,等略閑下來了,你我去一趟榮國府,一是向岳母辭行,二是見見你那個侄兒!”
☆、10林海
巡鹽禦史是兩淮鹽區的最高鹽務專官,兩淮巡鹽察院署位于大明南方一等一的繁華之地——揚州!
作為為新一任巡鹽禦史,林如海要前往揚州上任。
于是,林如海一家開始打點行李,選擇帶往揚州的仆人,林如海身邊伺候文墨的書童小厮是必須帶着的,賈敏身邊得力的丫頭嬷嬷也是要帶的。
黛玉雖然年幼,但林如海和賈敏都前往揚州,賈敏自然不能将黛玉留在神京,黛玉的乳母,身邊伺候的丫頭、嬷嬷也都要帶走。
至于兒子,除了長子林謙之外,其他三個兒子都要随行,所以他們身邊伺候的丫頭、小厮也都要帶走。
除了這些主子們身邊伺候的人,還要帶上幾名能夠獨當一面的管事,以及針線上的人、車夫、廚子等用得上的仆人。
林林總總的加在一起,足有好幾十人。
林家人丁不旺,稱得上主子的人一只手就能數清楚——老爺、太太、四位小爺,還有大小姐——如今,林如海帶着賈敏、黛玉,還有三個兒子前往揚州上任,林謙留在神京,在國子監進學,也不在林府中居住,林家在神京偌大的府邸中,竟然沒有主人了!
因此,賈敏不光要準備要帶走的家具、古董、衣裳、首飾等物,還要将不用帶走的古董和細軟一一登記造冊,封箱上鎖。
既然有古董財物不能帶走,賈敏除了挑選要帶走的仆人,還要選擇幾名可靠的管事留守神京,不光是讓他們看管財物,還要讓他們看守宅邸,打探消息,等等。
賈敏的長子林謙,今年已經十三歲了,在林如海的悉心教育下,已經考取了功名,如今正在國子監進學。
雖說江浙一帶,文風繁盛,但賈敏還是覺得長子留在神京比較好,林如海前往揚州為官,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到神京,林謙已經是秀才了,不久之後便可以參加鄉試了,賈敏不想讓兒子在揚州和神京之間奔波,林如海也是這樣想的。
可是,雖然林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