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當時的閩家和趙家比鄰而居,和睦相處,兩家的家長更是好到恨不得能親上加親的,于是目光便開始盯着逐漸成長起來的下一輩。
閩家的長子閩長風長相英氣,性格溫潤,在學校更是出了名的成績好,當時十裏八鄉真是沒人不認識閩長風。
而和閩長風并駕齊驅的便是趙家的幺女趙慈惠,長相出衆,為人溫婉,懂禮貌,成績更是次次名列前茅,只是唯一可惜的便是她的身世。她不是趙家夫人生的小孩,她到底是哪裏來的,傳言很多,最讓人信服的一條便是趙老爺酒後和酒家女一夜風流便誕下了她,其實很多人也在說她是趙老爺在外面撿回來的,但是這一條并不可信,因為趙慈惠長的秀氣,尤其是那雙眼睛,像極了趙老爺年輕時候的眼睛,裏面充滿了智慧。
而與趙慈惠的出衆表現相比,趙家頭疼的便是長女趙慈心,為人叛逆不說,不愛學習,亂交朋友,嘴裏還對那些愛學習的書呆子們極盡鄙夷。她尤其看不起的便是隔壁閩家的那個假道學,自己認真就罷了,偏偏每次看到自己都要好一番說教,每每讓她氣的都想打碎他滿嘴大白牙。
趙家夫人為人清冷,因為老爺的一夜風流,家裏多了這麽個丫頭片子,心裏微微的有點氣惱,但是因為的确是趙家的子孫,而當時的趙太老爺仍然健在,她便也不好多加管教,只是放任她成長,沒想到趙慈惠倒是個出衆的孩子,樣樣出挑,反倒是自己親生的那個,拽在手裏管教的丫頭反而是越來越差,心裏不平以至于漸漸的對趙慈惠也更加冷漠起來。
閩家家長很喜歡出挑的趙慈惠,認為她不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很适合自家兒子,但是唯一遲疑的便是她的出身,一個母親不詳的女子,因為這一點,這件事便被慢慢的擱淺了下來。
而以上這些都只是家長們的想法,至于孩子們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就的确是另一回事了。
趙慈惠喜歡閩長風,在她很小的時候便被鄰居家這個長相出衆,長輩喜歡的大哥哥所傾倒,更加在心裏默默發誓,一定要讓自己變的更優秀,能足夠配得上閩長風。而她也的的确确的差點做到了,閩家家長在閩長風大學畢業那年後,親自和他談了關于趙慈惠的事情,但沒想到竟遭到了閩長風的強烈拒絕。
當時的閩家二老很是奇怪,兒子怎麽會出現這麽大的反彈,明明看他平時和趙家的丫頭處的都很不錯啊!在他們最要好的時候幾乎是天天朝她們家跑去,難道竟是他們誤會了不成。
終于事情水落石出了,閩長風的确喜歡趙家的一個女兒,但不是優秀的趙慈惠,而是那個讓所有長輩都很頭疼的趙慈心。
至于他到底是什麽時候瞄上那丫頭的,閩家家長很是奇怪,但是看到兒子那非卿不娶的樣子,閩家家長也從原來的極力反對到後來的漸漸放任自流。
終于,閩長風在努力多年之後,如願抱的美人歸,而那時的趙慈心也在閩長風的耳濡目染下漸漸收起了戾氣。按理說以後的生活該是幸福美滿的,但不曾想,就在他們結婚的當天,趙慈惠留下遺書,割腕自殺。
幸虧有個趙家的親戚回去拿東西,及時看到了當時昏倒在血泊中的趙慈惠,然後迅速的送進了醫院,才搶回了一條性命。
而從那封遺書上面,大家才清醒的知道了原來趙慈惠竟是如此的深愛着閩長風,但是她的愛在沒有得到回報之後,便被深深的埋起來,可是一個脆弱的女人,怎麽能經受得住親眼看着自己最愛的男人和親姐姐步入婚姻,于是在哀痛之下,便選擇了自殺來成全。
大家長們在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紛紛的沉默了起來,但因為事情已成定局,那兩個相愛的人也早已決心要永遠在一起,大家也不知道該怎麽辦,只是在趙慈惠病好之後對她格外的上心照顧。
趙慈惠就這樣死裏逃生,雖然痛苦萬分,但還是這樣眼睜睜的看着自己最愛的男人成為了自己的姐夫,和姐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并且在第二年之後生下了一個兒子,閩襟懷。
Advertisement
不過好景不長,僅僅五年之後,趙慈心竟在一場重大的交通事故中失去了生命。閩家和趙家頓時陷入哀痛之中,而閩長風更是傷心的米粒不進,看當時的情形,他有種準備随時跟着亡妻離去的感覺,但終于在四歲兒子的叫聲和年老父母的勸說下,漸漸的振作了起來。
從那天開始,一直未嫁的趙慈惠那埋藏的心思在姐姐亡故之後開始表露出來,她無微不至的照顧着姐夫和僅僅四歲歲的侄子,閩趙兩家也只是默認着她的心思,樂見其成。
父母因為年幼的孩子的關系,便每每的勸說他再娶,閩長風剛開始是怎麽都不答應的,但是在看到孩子經常哭着要媽媽的時候,固執的心終于開始松動了。就在兩家以為事情有所轉機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出現了,閩長風在妻子故去兩年之後,從外面帶回來一個女人,那是他的同窗好友,一個離了婚的女人,而和她結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她的眉眼太像逝去的愛妻了。
就這樣,曾抱着期盼的心等候着的趙慈惠竟等來了這樣一件事實,她恨,恨這個男人兩次棄她的真心于不顧,最後竟把她僅存的自尊狠狠的踩在腳下。
終于在傷心欲絕之下,她嫁給了當時同樣家世不俗,而又深深的愛慕着她的王家長孫。
王家和閩家都是做酒店生意的,本來兩家家長更是世交,但是自從趙慈惠嫁過來以後,在大家長漸漸去世之後,利用自己的才智,把當時陷入危機的東興酒店拯救回來,并漸漸的把握了東興的權利,然後在她的示意下,東興和閩家的安圓漸漸開始勢不兩立,并朝着敵對的關系發展。
直到閩長風去世以後,趙慈惠才漸漸收手,只是自此以後兩家更是井水不犯河水,在王家的家訓中,更是絕對不能觸及閩家的任何一切。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