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侯夫人一行來到臨月宮,李妃親自在殿門口迎接。再來臨月宮,侯夫人真是感慨良多,終于在主殿見面了。
世子夫人見了李妃,忙忙的一福。現在的李妃就是侯夫人也要行禮的了。見得母親朝自己行禮,李妃忙忙得避開,有高興也有心酸,可謂五味陳雜。
衆人相攜相讓着進了殿,這時十一皇子趙禛也被人抱過來了。侯夫人等見了十一皇子,還欲行禮,被李妃攔住了:“禛兒還小,祖母、母親都是長輩,這些個虛禮兒都免了吧。”
侯夫人一想,也是,十一皇子還小,得壓着點兒的好,遂也不再堅持。趙禛正是好動的時節,也最是好玩的時侯。
聽得母親讓自己叫外祖母、曾外祖母,趙禛就抱着兩個白胖的小拳頭對着平川侯夫人、世子夫人晃了晃了,嘴裏也含混不清的叫着。
見這個白胖可愛的小團子軟萌萌的朝自己行禮,把世子夫人稀罕的不得了,也顧不得什麽禮數不禮數的,一把将他摟了過來,嘴裏也不住的叫着好孩子,真惹人疼之類的。
小趙禛好容易掙脫了外祖母,轉眼又被曾外祖母抱住了,侯夫人也是好一陣兒稀罕。玩得一陣兒,趙禛小孩心性,哪願意陪着她們坐在這兒說話,鬧着要出去玩。李妃叫過錦繡并他的奶嬷嬷,吩咐好生照看,也就由他去了。
待趙禛走後,三人才得好生說話兒。自是先恭喜李妃高升,這次,連侯夫人也是連連感嘆:“你總算是熬出來了。”說到這個,世子夫人更是激動不已,回想起之前自家女兒的十多年的冷宮生涯,世子夫人就忍不住淚水漣漣。
李妃忙上前來安慰,世子夫人将女兒的手拍了又拍,真是苦樂皆有。過了一陣子,還是侯夫人在旁說道:“娘娘晉位,此乃大喜事。你也不用高興的太過了。此乃皇恩浩蕩,娘娘日後更要盡心侍奉才是。”
世子夫人這才穩下神來,拭着眼睛笑道:“瞧我這高興勁兒,真是讓人見笑了。”氣氛漸又歡快熱烈了起來。
幾人閑話了起來,侯夫人見這宮中擺設,很多都是之前并未見到的,一看就是進上的新奇物件兒,因問道:“這些個都是新賞下來的?”
李妃答道:“我昨日遷殿,這裏很多都是皇上特意命人送過來的擺件兒。”聽得李妃如此說,侯夫人也欣慰的拍了拍孫女兒的手,看來,皇上對孫女兒也确實态度漸轉了。
現在李妃與人說話兒,李明定也是一個重要的話題。說了一會別的,漸漸話兒轉到這個七弟身上。先前江城的事兒,李妃在宮中只知道個大概,但具體的卻也不是很清楚,于是今兒個就細細的問了起來。
待聽說七弟、七弟媳當日在知府府邸的險情,李妃聽得不住的捂嘴驚嘆。更是恨極了英王,就為了重創睿王,就對無辜之人下死手,真是用心何其毒辣。而且,也太不将平川侯府放在眼裏了。
侯夫人聽得李妃之言,也嘆道:“我們家這近二十年來确實不顯,也讓你受苦了。不過好在你終于熬出來了。”
見得祖母傷感,李妃反倒勸着:“祖母不必憂心,俗話說的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哪家過日子沒有起伏。都說否極泰來,我們家現在,不就應了這句話兒了麽。”
Advertisement
侯夫人聽得點點頭,很是,現下李妃已是站穩了腳跟,七孫子也漸漸出息了,皇上現在對他們家的感觀看來也好了很多。現在看來,別得不說,至少他們之前最擔心的事兒想來不會那麽容易發生了。
李妃聽得,七弟升任江城假知府後,也一直在改善民生。侯夫人說到這個就很高興:“他在信中說啊,要提高水稻的産量,還有看能不能在一塊田裏種完水稻再種麥子。”
世子夫人也笑着在旁說道:“我看他興頭很足,說不定都能成功。”停了一下,又笑着對李妃說:“你這個七弟啊,籠頭套得好啊,聽江城來人說啊,怕老婆的緊,好聽你七弟妹的話的。”
李妃聽得也是感嘆不已:“誰能想到七弟原先那樣的一個人,現在竟能變得這樣上進。看來,還是這個媳婦娶得好。”說着,笑了一陣兒,又對侯夫人笑道:“還是祖母您眼光好,會挑人。”
侯夫人聽得也是開懷不已,想到一事兒,覺得要跟李妃說說:“原先在府裏時我就知道老七對他那個媳婦着緊的很,現下聽江城來人說更是時刻都離不得。在這點兒上啊,你可得跟老七家的好好學學才是。”
聽得祖母這樣說,李妃有點不好意思的低了低頭,可不得好好學學,這七弟妹在籠絡男人上可算得上有經驗的。但這話可不好對祖母說,只得含混開去。
被衆人說得熱鬧的明定,現在正有點焦頭爛額。現下正是八月份,秋收時節,各處都需要人手。但江城府衙的一班官吏到現在也沒給他補齊,好多事兒都要他親自上手,真是忙得前腦打後腳。
這日一早,匆匆刨過一碗飯,他又急急的來到黃川縣視察。趕到黃川縣時,快到午膳時侯,可接待他們的只有一個禮房書吏。問起他們孟縣令來,答:還在地頭沒回來呢。
那禮房書吏見得明定一行,立馬派人去請他們縣令回來。過了好一陣子,才見孟縣令一身泥的回來。現在正是午膳時侯,孟縣令邀請明定一行人去吃飯。
明定還道是他要将他們一行帶到酒樓去呢,誰知,這孟縣令直接将他們帶去了縣衙後院兒,也就是他家裏。
來到他家,孟夫人聽得自家丈夫叫人,趕緊迎出來見禮。見自家夫君帶人來了,連忙嗔怪的說道:“有客人來,也不知早點說,就這些家常菜,怎好拿得出手。”
明定忙道:“夫人客氣了,我等貿然而來,給夫人添麻煩了。”相讓着來到席上,明定看到桌上的飯菜點點頭,先前還道是孟夫人是客氣話,現在看來,還真是家常菜。
孟縣令請明定坐下吃飯,招呼一聲後,就甩開腮幫子吃起來,明定見這孟縣令吃得香甜,于是也自顧自的快速吃了起來。
飯畢之後,孟縣令就邀明定去田間看看,孟夫人在旁邊嗔道:“這剛剛飯畢,何故如此趕緊,還是歇歇再去吧。”
明定也是趕時間,揮揮手道:“無妨,我也是着急想看看,我們走吧。”明定随孟縣令來到田間,只見衆人正在割稻,打谷,一片忙忙碌碌。
明定走上前去查看了一下,只見稻穗兒沉沉,谷粒飽滿,看來收成不錯,明定滿意的點點頭。又問了些農戶的話兒,問收成,問困難。
衆人先時還有點膽怯,但見這個知府老爺很是和藹,也沒有慣常見到的官員那種高高在上的樣子,也漸漸話多了起來。
問得多了,明定發現,衆人說得最多的就是孟縣令,都說他體恤民情,自他來了之後,他們的糧食富足了不少不說,那些捐稅也少了不少。而且呀,這個孟縣令也沒有多少做官的架子,到了農忙時節,都會親自上山下鄉的查看,一點不走過場的。
想不到,今兒個來查秋收,竟也能查出一個清官來。莫非真是個清官不成。明定決定回去後,好好查查這個孟縣令的底兒。
明定與孟縣令從田間回來,天都将黑了,明定當然趕不回江城了。當然,就算趕得回去,明定也不會這麽快回去的,他原本預計是要在這兒呆個兩三天,好好仔細的查看一番民情的。
孟縣令邀請明定在縣衙後院的客房歇息,明定欣然應允。一行人來到後院用晚膳,晚膳仍然是孟夫人帶着親手做的。不過,比之中午,還是加了幾個硬菜的。
明定行走官場這麽久,第一次在與官員交往間,正正經經的吃飯,就是正兒八經的吃飯。沒有侍女勸酒,沒有絲竹亂耳。這麽清奇的官場招待,明定竟也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
飯畢,這下沒有什麽要緊的事要做,兩人端着茶杯,可以好好聊聊天兒了。這一聊,明定發現,這孟會全還真是個人才,做實事的人才,尤其是對農事很是精通。明定也想知道他的底兒,也一直将話題往這上面引。
孟縣令見明定聽得認真,更是滔滔不絕的說起來,真是如數家珍,看來真是涉獵頗深。兩人又說起民生,明定發現這孟縣令難得的确有一片愛民之心,也真真實實的在為民做事。見得孟縣令如此,明定心中一動。
至晚,兩人才意猶未盡的結束話題。明定來到客房,蒼鷹邊伺候他盥洗,邊說:“這孟縣令實在吝啬,爺好歹是個上官,上官來了竟也不好好招待一下,竟然拿些家常菜招待爺。”
明定聽得蒼鷹如此說,瞪了他一眼:“怎麽,你沒吃飽飯嗎?”蒼鷹忙道:“吃飽了,吃飽了。我只是覺得他對爺有點輕慢,并沒有別的意思。”
明定搖搖頭道:“如這孟縣令真如他表現出來的一樣,那可真是難得的好官。你不可無禮。”蒼鷹聽了忙忙點頭:“我只是跟爺說說而已,可不敢無禮的。”
明定在黃川縣呆了兩天,看了幾處,收成俱都不錯。而且,每到一個地方,那孟縣令說起那些地方來都是如數家珍,看來,确實是下過苦工的。
出來一趟,竟見到一個如此清奇的人物,回到府邸後,明定迫不及待的就給玉然講了起來。玉然聽了那孟縣令招待明定的經過,很是驚奇,這等官員在官場真是不多見了。
又聽得明定說起他對農事的熟悉,做事的嚴謹,而且,民衆對他也多有褒獎,如他真的表裏如一,那可真是難得的好官。
明定興奮的說起,現下自己正缺人手,看來此人可拉來一用。說着就讓人去查查這個孟縣令的底子。
很快就查到了,看到眼前的信件,明定大感欣慰,看來,這孟會全還真不是沽名釣譽之徒,确實值得一用。
玉然也看到了,見這孟縣令竟然是康成三年的進士,真真正正的科班出身,現在都已四十多了,還只是個七品縣令,這必是有緣故的。
于是玉然跟明定說起來:“這個孟會全怎都十幾年還是個縣令,不會有什麽問題吧。”明定答道:“不必擔心,之前我都聽說過他。聽說這人做了十幾年的縣令沒有挪窩,我還當是黃川縣有什麽要緊的,上面有人要他在那兒盯着。現在看來,肯定是這人太過耿直,不善官場交際,才致如此的。”
玉然聽得明定如此說,也放心了點。這種人從古至今都有,有能力,有善心,就是因為不會讨好上官,說白了,不會混官場,所以就一直爬不上去。
明定現在最缺得就是做事的人,這種人正好。明定立即上書謝總督,要求調此人來江城任通判一職。
謝總督也知江城亂局,也爽快的批了,并保證上書皇上定下此事,讓明定大膽的啓用此人,不過,跟明定一樣,也是暫代。
孟會全接到此紙任命,人有點懞懞的。做了多年的縣令,一直未有升職的機會,自己也漸漸不放在心上了。
但現下這一紙調令,又讓他心熱了起來,誰不想建功立業呢,建功立業的一個标準就是升官。但這個調令來的有點突然,自己也沒出去跑官,怎就突然給升了呢。
回去跟夫人一說,夫人想到,可能是上次來的那個李大人看上他了。不過,那李大人是皇親國戚,突然調他,不會有什麽陰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