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賀家慰問
回到了村裏,顧年年在家門口下了車,付了一個銅板的車費,和春杏擺擺手目送牛車離去。待顧年年進去了堂屋,瞧見王氏正在垂頭做着繡活。
“年年回來了,熱壞了吧。”王氏放下手裏的東西,将桌子上放的綠豆湯盛了一碗給顧年年。
“娘,今個還不太熱,”顧年年放下包裹,接過湯碗,在王氏旁邊坐了下來。
“對了,我哥呢,他回來了吧。”顧年年喝口湯,甜滋滋的清爽湯品,帶着軟糯的綠豆顆粒,讓人一口便消掉暑氣。
“隔壁來送了一兩銀子,說是賣野豬的錢兩家分,我不收,元寶放下銀子就跑了。正好你哥回來,我叫他去送回去,順道勸勸趙濟,那山上多兇險啊,全是毒蟲野獸的,雖說他力氣大了些,可終歸不是從小訓練出來的獵戶,萬一有個差錯可怎麽辦。”
“想着你哥也會些功夫,倆人能說的話多點,又瞧着歲數差不多,因此讓他去說說。”
王氏說了一通,又給顧年年盛了一碗,接着說道:“昨晚野豬下山的事情我已經和村長說過了,早上的時候他們便帶着東西去了山腳下陷阱那裏看,回來的時候說是有個地方的尖刺讓什麽東西頂歪了,這才跑到了村裏。”
顧年年放下湯碗點點頭,是了,這麽多年頭一次遇見這事。村裏一向很是注意,就怕有獸下山禍害莊稼傷了人。
顧年年擡眼朝外面的木門上看去,昨日被野豬撞壞的地方已經修補好了,而且連帶着之前單薄的地方也重新修整了一番。正看着,木門推動,閃進來一個穿着淡藍色長衫的人。
顧臨逸進了院子,面上的喜色掩蓋不住。步伐穩健,動作迅速,雖穿着一身書生袍子,還是能看出來練家子的痕跡。顧臨逸曾經确是實打實的武夫。
也不知怎的,小時候的顧臨逸就喜歡舞槍弄棒,不愛讀書。顧氏夫婦想了無數的辦法都沒能讓他安靜下來讀書,無奈之下只能順了他的心意,送往鎮上的武館學習。
直到顧臨逸七歲那年,家中大變。小小的顧臨逸辭別了武師父,回到了家裏埋頭苦讀。可是這讀書都是從小培養,且顧臨逸性子莽撞,哪能耐得住性子呢。
顧年年瞧過他頭懸梁,也見過他錐刺股,終于是耐得住性子坐下來一頁一頁的看。
如今,顧臨逸到底是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秀才。
“娘,年年,”顧臨逸進到堂屋,王氏給他也盛一碗綠豆湯。顧臨逸走到王氏的旁邊坐下,将碗接過來,然後袖子裏的手伸了出來,露出裏面一個小銀塊。
“怎麽沒送回去,還是沒接?”王氏問道。
Advertisement
顧臨逸喝了口湯才道:“娘,您就收下吧,趙兄心胸坦蕩,為人仗義,不是那等計較之人,若是咱家堅持不收倒顯得小氣了。”
王氏被他說笑了,無奈的接過銀子。顧年年則是好奇的看顧臨逸,能讓自家大哥如此稱贊的人可不多,那趙濟難不成是個文采好的讓大哥刮目相看?
黃昏時分,隔壁的趙家。
元寶正拿着一本稚童才看的書,坐在屋內的椅子上扭來扭去,圓圓的臉蛋耷拉着,不複往日的活潑。他擡頭往書桌那裏瞧了一眼,見趙濟如一棵青松一般站立,骨節分明的手正在揮灑筆墨,俊挺的鼻子下薄唇微抿,專注的模樣讓元寶恍惚回到了邊關的時候。
其實趙濟以前是不識字的,後來拜了師傅,跟着師傅習武又跟着認字,每日裏除了練功就是看兵書,慢慢的大多數字便也識得了。後來在一場戰役中,趙濟撿回了成為孤兒的元寶,便傾盡所有,教元寶自己會的東西。
一晃六年過去了,元寶功夫好的很,一根鞭子耍的威風凜凜,然而書本知識卻是差的一塌糊塗,只認得一些字。趙濟則堅持有時間便練習,積累之下字跡竟然瞧着還可以。
回過神來,趙濟已經描了一頁的字帖,元寶嗖的從凳子上蹿起來湊過去看,而後呆愣住,摸摸鼻子又默默退了回去。
趙濟正看着字帖上的字跡出神,并未留意到他。雖說這書上的字體小,但是筆勢雄奇,蒼勁有力,定是出自某個從小就練習的大家之手。
沒想到小小的武陵縣人才頗多,若是有機會定要上門拜訪讨教一番。
正想着,外頭傳來一陣喧嘩聲,趙濟将書合上,側耳傾聽。而元寶早就将書本扔在旁邊跑了出去。過了一會,元寶回來,眼睛眯着,道:“是隔壁來了客人,說話聲音大的很,比邊關那些大老粗嗓門還大。”
趙濟嗯了一聲,便開始挽袖子磨墨,他聽見了說話的內容,是來安慰受到驚吓的顧年年的。想起昨晚月光下顧家門口臉色發白,垂淚欲滴的姑娘,趙濟搖搖頭,到底還是小孩子。
而顧家來的客人則是賀淩盛和其母親,賀母是典型的農家女人,不認識字,靠一把子力氣種地養家,許是由于在地裏幹活的時候人和人之間離的太遠,說話就要靠喊才能聽見,賀母因此嗓門大,說話聲音洪亮直爽。
還未進院門,賀母瞧見坐在院裏幫着王氏摘菜的顧年年,小姑娘穿着暗粉的細布長裙,烏黑的頭發垂在肩頭,瓷白的小臉上正挂着笑,和旁邊的王氏說着什麽。再看王氏,許是因為顧家将地都租了出去,不用自己幹活,王氏的身材纖細,不像其他農婦那般五大三粗。
“年年,我來看你啦”冷不防賀母大嗓門子喊了一聲。跟在身後的賀淩盛皺眉,往院裏一瞧,果然小姑娘肩膀聳動一下,纖長手指間的豆莢掉落。
顧年年忙站起身,朝着院門口迎了過來。賀母又道:“這陣子地裏忙,沒過來串門,瞧着年年好像又漂亮了。”
每次賀母見到她都會誇贊一番,顧年年害羞的垂頭笑,打開院門将人迎接進來。
王氏擦擦手,笑道:“她嬸子快坐,”說着拉開了院裏桌邊的凳子。兩家熟悉的很,賀母也不客氣,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後拉過旁邊站着的顧年年,摸摸她柔弱無骨的小手,關切道:“聽說昨晚野豬來家裏了,被吓到了吧。”
顧年年長長的睫毛如蝴蝶翅膀般煽動,脆生道:“嬸母放心,沒事的。”
倆人說話的時候,賀淩盛站在旁邊偷偷瞥顧年年好幾眼,看她杏眼明亮,臉色紅潤,便暗暗安心,果然如顧兄所說,無甚大事了。
王氏瞧着賀母越說越起勁,嗓門越來越大,震的自己耳朵都疼。忙插話,“她嬸子,喝點茶水吧。”
賀母說了許久,也覺得有些口渴,這才松開握着顧年年的手,端起大茶碗喝了口茶水。在賀家是從來不喝茶的,這東西雖有便宜有貴,可總得花錢不是。賀母覺得有這份錢不如用來抓兩只小雞養着,能下蛋還能養肥了炖着吃。
顧家在顧父在的時候就有飲茶的習慣,雖不是什麽好茶葉,可是王氏手巧,總能将最廉價的茶煮的醇香濃郁,按照時節,王氏還會往裏面加一些東西同煮,現在夏季,王氏放的便是春天采摘晾幹的婆婆丁。待涼了之後放一勺子蜂蜜,便成了解暑提神的涼茶了。
“瞧我這記性,”賀母拍拍大腿,伸手招呼賀淩盛道:“快把雞湯拿出來,趁熱乎讓她娘倆喝。”
“臨逸那邊已經叫我弟弟送過去了,”賀淩盛解開包裹,小心的端出裏面的小砂鍋。掀開鍋蓋,登時一股濃香撲鼻。
顧年年往鍋裏瞧去,滿滿的金黃色的雞肉塊,湯底濃而不濁,上面油脂像星星般散落。顧家不養牲畜,因着顧父嫌棄院裏有這些東西會有異味。每到過年過節,顧家便去村裏殺豬宰雞的人家買着吃。
雖然家裏過的還可以,王氏卻也是鮮少買雞回來炖的。王氏不好意思道:“這可使不得,淩盛和淩祥還在長身體,給他們哥倆用吧。”
雖說這是賀家自己養大的雞,但是價值也是不菲的,頂他們三口之家快五天的嚼頭了。
賀母拍拍顧年年示意她坐在自己旁邊,然後才道:“說來年年也小,還受了驚吓,需要滋補的。再說你成天繡那些東西,再不補補小心眼睛看不清。”
不由王氏再說,賀母起身熟絡地去了廚房取兩個小碗和湯匙,分別給倆人盛一碗,還夾了許多的肉,然後未坐下,拿起裝雞湯罐子的布兜,大聲道:“瞧你家小院弄的真好,真幹淨。我就不坐了,回去拾倒菜園子。”
王氏和顧年年都起身,王氏道:“再坐會吧,她嬸子。”
賀母邊擺手邊往外走,“不了,趁着天亮趕緊伺弄。”
賀淩盛對着送到門口的王氏和顧年年道:“伯母,年年,留步。 ”然後追着賀母走了。
顧年年倚靠在木門上,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嬸母真有趣。”
王氏則是深深的看了女兒一眼,然後欣慰一笑。
作者有話要說:
(紅潤亮澤的嘴唇緊閉,顧年年打定主意,以後可千萬別招惹趙濟。)
上一章的押韻,難不成我有隐藏的說唱天賦?(狗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