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前世債今世償(下)
當下兩人繞過此村直奔繁州知府衙門。
到得地方,清漪仍然避過,柳默自上前報了姓名。
不一會兒來人将他請進府內。
周德迎出,道:“柳公子,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柳默只道:“不敢。”
看那周德身形瘦削,舉止儒雅,不想竟有這樣禽獸心腸。
這邊清漪隐身梁上,瞥見這周德樣貌,險些掉落下來,真是前世今生,冤家路窄!
周德這邊問柳權安好,柳默謝過。
一時寒暄已畢,柳默道:“不知糧草之事如何?”
“匪寇猖狂,不過下官定當追回,以報朝廷。”周德道。
“不知周知府如何追回?”柳默道。
“柳公子不必憂心,下官自有安排。”周德道。
柳默知他不欲人知,也不再細問。
只道:“如今我奉父親大人之命,前來追回糧草,望周知府借我些兵力。”
“這個容易,今日便可點去。”周德道。
周德見兩番攻打,皆未成事。
Advertisement
今見有人願替自己去教訓那幫不知死活的匪寇,自是樂意,當下點了八千士兵交給柳默聽令。
柳默謝過,當日便在府衙內歇下,只待明日出兵。
次日辰時,柳默領兵來至茅廬山下。
兵賊對陣,雙方皆是搖旗吶喊。
柳默未及出言,一陣已然箭雨飛出,柳默自以長笛嗑開飛來之箭,其後兵士則以盾遮擋。
一馬當先前來迎戰的是個四十歲左右、皮膚黝黑的中年壯漢,使兩柄大錘。
柳默仍是一管玉笛。
那壯漢将兩柄大錘舞動起來,招招生風。
柳默并不與他硬接,下得馬來,展開身形,輕靈避過。
雖然左肩傷未痊愈,但清漪所用藥甚有奇效,如今已無大礙。
那雙錘力道雖大,卻是笨重不堪。
柳默看準時機,玉笛點他手腕,他忙閃過。
然而柳默比他更快,二次點至,終未能避開,左錘脫手飛出。
那壯漢只得右手一錘,仍砸将過來。
柳默仍然閃身躲過,玉笛擊在他右臂之上,此錘亦落地。
柳默身尚未穩,忽自林木間飛出一支箭來,直指柳默,眼看避之不及。
清漪隐于樹上,見此情景,忙将一枝樹枝擲出,将箭羽打落在地。
那壯漢失了兵器,打馬而回。
又有十數支箭同時飛向柳默,此時他已站穩身形,舞開長笛,将飛來之箭盡皆擊落。
忽又上來一人,長髯寬臉,使的卻是一把劍。
劍術大抵輕靈,柳默與他戰了十來個回合,尚未得勢。
再戰了兩個回合,柳默佯裝敗落,回身便走。
那人見得了利,趕将上來,柳默迅速飛身而起,玉笛點他百會穴,那人應聲仆倒在地,暈在當場。
若論這二人身手,與那日長鞭者及九環刀者較之,其實相去不遠。
只是今日單打獨鬥,柳默并無吃力之感。
那周德一介文人,只善鑽營,不懂用兵,左右亦未覓得得力武将。
雖亦來攻過兩次,都是大敗而回。
他便想出這麽個法子,逼那些草寇就範。
此時對方見兩戰落敗,當下又跳出來五人并剛才敗走兩人蜂擁而上,将柳默圍在當中。
柳默手中既無兵刃,只得一管玉笛,漸漸便落于下風。
周德與他之兵将中,亦有幾人稍可得力。
先前兩次落敗,有些怯戰,初時并不近前。
此刻見柳默連勝兩場,長了點膽子,便也有三人上前助戰。
官賊數人戰在一處,刀來劍往,槍戟交錯。
清漪在樹上,将預先備下的石子扔出,皆中賊人手腕。
那些人兵器脫手,自知難敵,紛紛退去。
這邊數人便趕過去,後面兵士亦蜂擁而出,殺伐之聲,轟然如雷。
柳默卻止住衆人,不使其追趕。
“我今只欲取回糧草,并不傷爾等性命。”柳默對逃走的衆賊大聲道。
那邊亦不答話,稍時轉出一人,寬額窄臉,雙眉倒立,手握兩把大刀。
那人向柳默抱拳道:“在下陸煥天,是這茅廬山大當家。今年天旱,生計艱難,實是無奈,方劫了這糧草以解茅廬山之困。”
柳默亦與他一揖道:“陸大當家,想這糧草縱再值多少銀錢,怎能以性命交換?”
“那周德在繁州多行不義,今日這糧草即便交予他,只怕他出爾反爾。”陸煥天道。
“柳默自會讓他釋放村民。”柳默道。
“只是那義山村,已為荒地,又作何說法?”陸煥天道。
柳默知他所言必是那裏無疑。
清漪一直在遠處觀看,并不曾現身。
此時見那人提及此事,只覺憤懑滿胸。
“此事事關重大,柳默必回奏報朝廷,還民以公道。”柳默道。
“我如何信你?”陸煥天道。
“你若信我時,是繁州百姓之福,若不信我時,今日只能得罪了。”柳默道。
這陸某原便是盜賊出身,被緝拿之後逃出,至這遠離京城的繁州,謀了當時大當家陳某性命,坐了他的位置,并非良善之輩。
這繁州百姓,其實與他無幹,他并不挂心。
自劫了這糧草,官禍不斷。
雖然那周德無能,自己多次取勝,但寨中人衆亦多有損傷。
如今柳默單身力戰,面不改色,想是難與之輩,若與他動起手來,萬一落敗,失了威信,以後如何服衆。
又有其他各将助陣,今日只怕不能讨好。
是以便順水推舟,對柳默道:“望你勿要失了信約。”
當即令人将幾車糧草推出,十少其二,柳默這邊令人接過,道聲:“多謝。”
帶領一行人,随即回轉。
周德見柳默取得糧草回轉,自是大喜,命人設宴,為柳默接風洗塵。
又問山賊情況如何。
柳默道并不曾傷其性命。
周德便有些不悅,道:“此等賊人,早就該死,以正王法,怎可這樣輕易饒過!”
“如今百姓生計艱難,落草為寇者多是無奈之舉,”柳默道,“若周知府多體恤百姓,此禍自可消去。”
周德聞言,只淡然道:“周某自當盡力。”
柳默亦不與他争執,道:“如今糧草雖已追回,但是尚有不足,望盡快補足,送往甘州。”
“自當如此”。周德道。
“那陳家村中百姓,周知府打算如何處置?”柳默又道。
周德聞言,卻不驚異,亦不慌張,只道:“糧草既已追回,周某自當處理妥當。”
柳默便不再多言,只道:“此間事了,我需速回慕州回禀,不宜久留。”
周德略加挽留,柳默只道軍情緊急,明日便啓程,周德也便作罷。
柳默自待回慕州寫本參奏。
然自己只是個典籍吏,确實難為,唯有與父親柳權商議,尚不知柳權作何說。
這邊清漪悄悄轉入,知他為此事煩惱,對他道:“不必費事了。”
柳默道:“為何?”
清漪道:“我已在他茶中灑下九轉回腸毒粉。此毒初時每月發作一次,發作時腹中劇痛難忍,神思模糊。即便平日亦是隐痛随身,日日食其精髓。次年半月發作一次,疼痛更甚,三年後便是日日發作,命長命短,只看他了。”
柳默不想清漪有此一舉,大驚失色,一時說不出話來。
清漪冷聲道:“此等禽獸,豈可久留。我今便要他嘗嘗這九轉回腸的厲害,受盡苦痛、生不如死!”
柳默見她言語時,冷若冰霜,完全像變了一個人。
柳默抓住她雙肩,痛聲道:“那周德雖然該死,只是你、你為何要這麽做?”
“當年我不曾做到的事,今日必要一并讨回!”清漪沉聲道。
“當年?何事?”柳默奇道。
清漪望着他,淚光閃現,道:“你竟忘得如此幹淨。”
頓了一回,嘆道:“只可惜,一切都太遲了。”
言畢直望着柳默,淚珠滾落。
柳默上前與她拭淚,她卻又躲開,站開兩步,仍是直看着他。
柳默不知她究竟經歷過何種傷痛,以致有此一舉,心中只覺可憐可惜,輕聲道:“清漪,你可告與我,讓我與你分擔。”
清漪卻不再說話,自開門踏出,道:“明日城外等你。”
想起那日清漪異狀,難道她與長離的分離,與此有關?
只是,“忘得如此幹淨”,是何意?
柳默思忖良久,然而他一介凡人,何能想到如此深遠,終究毫無頭緒。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