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雀局(一)
靜谧的襄王府花園,八王雙手撐在桌沿,身子俯低,正聚精凝神地看着兩只蜘蛛争搶地盤,兩只蜘蛛難分難解,還未等到它們分出高下,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
“王爺不好了,出事兒啦!”鮑全提着衣襟下擺小跑而來,滿面急色。
“慌什麽慌什麽,天塌了嗎?”八王擡起頭來,兩手抓在桌沿,扭頭一雙怒目緊盯着鮑全,怒聲斥道。
“王爺,是祿州,祿州出事兒啦!”
“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哪裏能出事?”襄王的表情與聲調都十分鄙夷。
“本來是不會出事的,可衛将軍的軍隊從祿州沿線過了,被那些□□的百姓攔了下來,八萬大軍癱在那兒了,行進不得,贻誤了軍機。王爺,這可是軍國大事兒啊!”
“什麽?”八王臉色大變,手握成拳在石桌上砸了一下,幾乎要跳起來了:“衛洪鐘不是去抗擊瓦剌,怎麽會從祿州過呢?”
“祿州地勢險,但快,衛将軍就是求快,才從祿州過的,結果那些祿州鹽荒,百姓□□,一見當官的就要讨理,活活的把通行的要塞擋住了,行進不得,八萬大軍給堵那兒了。”
“衛洪鐘打了這麽多年的仗,遇到暴民不知道處置?”
“衛将軍的性子你還不知,對外敵冷血無情,對自家百姓那時愛民如子啊。聽說□□的百姓有隐情之後揚言要查個清楚。”
“他一個帶兵打仗的不好好打戰,去查案作甚?這樣贻誤了軍機算誰的?祿州知府龍應文呢,他在做什麽?百姓□□官府要派兵鎮壓啊!”
“知府大人被困在了府中,一步都邁不出,聽聞此事也只能幹着急啊。”
“這……”襄王這下真慌亂了,贻誤軍國大事可不是小事兒。而且按照衛洪鐘的性子,真要查下去,還指不定被他查出什麽來。
“趕緊,讓那些鹽商把鹽拿出來,先把百姓安撫下來,再找個下頭的人擔罪去,萬不可牽扯到本王這兒來。”襄王在自己急促的呼吸與心跳中思索着對策。無奈事情已經到了無法遮掩的地步了,他再怎麽找借口,再怎麽疏通,也翻過不去了。只能找個底下的人,讓他把罪責擔了去,最後再給他來個死無對證!
襄王的眸子閃過狠厲之色。
“是,小的這就去辦。”鮑全明白襄王的意思,抱拳應了一聲,接着飛快地離開了襄王府。
Advertisement
花園又靜了,年僅十八歲的襄王還是少不更事,心中慌亂不已,臉色煞白,身子搖晃了兩下,跌坐在石凳上。
這件事要挨太子罵是少不了了,但願這把火別燒到自己身上來。
***
祿州。
龍應文得到了指令,趕緊将鹽倉裏的官鹽放了出來,以撫慰民心。結果官鹽出來之後,因為價太高,百姓仍是怨聲載道,暴、亂止都止不住。
整個祿州讓人焦頭爛額。
“七公主,祿州就交給您了,微臣要先去北境将瓦剌收拾一通,不能在此地久留。”衛洪鐘年逾五十,依舊身姿挺拔,神采奕奕。他是大晏不可多得的将領,素日裏的為人亦是剛正不阿,聽聞祿州百姓的哭訴之後,有心想插手徹查,奈何他只是一個凡人,并無□□之術,他只能先将自己的分內之事做好。
大晏七公主夏霖熙一身幹練的裝扮,長發紮成利落的高馬尾,腰間束着玉帶佩着長劍,英姿飒爽,氣度不凡。
她身處江湖多年,言行舉止都帶上了江湖人的豪氣,聞言抱拳回道:“軍國大事要緊,衛将軍且放心離去,祿州這頭的事,我率門下必定查個一清二楚。”
“那就有勞公主。”衛洪鐘翻身上馬,率領八王大軍往北境趕去。
“将軍慢走。”夏霖熙手負于身後,目送着他們遠去,思緒已經飄到了祿州之事上。
大晏刑部下屬有個特殊的部門,名曰六扇門,專門處理有關國家大事的案件。六扇門組織複雜,有利有弊,于乾青年間廢除,而萬盛年間又悄無聲息地回來了。
低調但辦事效率極高,大大小小的案件交到了六扇門手中,都能查個水落石出,這一切都得依仗于大晏七公主夏霖熙的帶領,門下與江湖的人都稱之為“七姑娘”。
送走衛洪鐘,夏霖熙領着一幫門下入了祿州。來之前她便打聽過了,祿州地小路險,但奇物多,是一塊值得開采的寶地,許多人都在打這裏的算盤。
鹽荒一事,徹查到底,必能揪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和事。
“公主,我們第一站要去哪兒?”門下吳霜問道。
“先去拜訪一下祿州知府吧。”夏霖熙想了想,淡淡地道。
“好。”
乘坐快馬,花了大半個時辰,一行人風塵仆仆地在祿州知府龍應文家的府門前停下。
還未下馬,便聽門口守衛厲聲喝問道:“來者何人?”
門口守衛見這一群人面生,且為江湖人士打扮,語氣有些不善。
“告訴你們家老爺,六扇門的七姑娘來了。”對于自己的身份,夏霖熙沒想藏着掖着,她行事素來雷厲風行,也喜歡開門見山。
“六扇門的七姑娘?”兩個守衛面面相觑,嘴裏喃了一句,想到了什麽,渾身一顫,反應過來之後立馬往府裏頭跑去。
半柱香後,一個焦急的身影出現在門口,龍應文一溜煙跑到了夏霖熙身前,急急地行了一禮,臉上擠着谄媚的笑容,抱拳道:“七公主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恰巧經過祿州,遇到了衛将軍的隊伍,得知知府大人似有難事未解決,特來協助。”夏霖熙一雙鳳眼瞟向了龍應文,話語裏頭的深意讓龍應文的冷汗都落了下來。
“承蒙公主殿下關懷,是下官與祿州的福氣,但其實……其實祿州的那些瑣事早已迎刃而解,殿下……殿下不必挂懷……”
“迎刃而解?”夏霖熙直言直語,挑着眉道:“知府大人還是莫要胡亂地粉飾太平了。你看看這街頭巷尾聚集的百姓,他們不耕作不賣貨,成日聚在衙門前頭哭天搶地,你管這叫迎刃而解?”
“這……”龍應文被堵得語塞,冷汗撲簌而落。
“去把鹽商和鹽務大人叫來吧,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我在裏頭等你。”夏霖熙拍了拍龍應文的肩頭,嘴角勾着淡淡的笑意,不怒自威。
說吧,她便領着門下大步跨入了龍府,守衛被這架勢震懾住了,絲毫不敢阻攔。
站在烈日下的龍應文臉色煞白,腿軟不已,身子搖晃了一下,險些要癱倒在地,下人忙上前扶住了他,關切地問道:“老爺,您沒事吧?”
龍應文虛弱地扒着下人的衣袖,嘴裏道:“快……快去把幾位總商和鹽務大人叫到家裏來……”
“是,老爺,小的這就去。來人吶,快将老爺扶進去休息。”
龍府門前的這幾幕被對側街道蹲在石獅旁的一個女人收入眼底。女人蹲在地上,手裏轉着一根麻雀的羽毛,眼睛眯成一條縫看着這側的動靜,面上沒什麽表情。
一瘦削的男子朝她靠近,而後在她身旁蹲了下來。
“對面那個宅子裏的麻雀抓到了嗎?”男子一蹲下來,女子就出聲問道。她仍舊眯着眼,聲音清清冷冷,沒有一絲波瀾。
“抓到了,好幾只,在籠子裏呢。”男人的目光一同望向對面的龍府,笑嘻嘻道。
“看好了,過兩天我要把它們再放了。”
“明白。”
男人先行一步離去,女人則是慢慢悠悠地起身,不慌不忙地離去。她蹲過的地方揚起了一陣風,風吹起了地上被揪得細碎的羽毛,一些粘在了樹枝上,一些落在屋瓦上,還有一些飄到了高處,不知所蹤。
一個與麻雀有關的神秘女人,将攪動祿州的這一潭深水,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掀起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