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婦人16
開會是村長的事情,寧秋嫌棄累得慌,并沒有去參加。
不過除了幾個孩子之外,老張家的人幾乎都去了,就連張有財,也是拖着身體過去湊熱鬧。
至于講了什麽,寧秋也不在意,畢竟內容都是她提供的,哪裏還有半點興趣。
只不過接下來的兩三天,村裏面陸陸續續有了很多公雞,幾乎是每戶人家都會有一兩只來看家護院,大清早的村落裏都是雞叫聲。
下毒的事件過去了,似乎恢複了平靜,又好像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讓人憋得慌。
今天,是每隔六天一次的趕集日子。
臨走前,張大寶拉着寧秋的手,苦苦哀求道,“奶,我也想去鎮子上。”
他很少能去鎮子上,聽說鎮子上有很多好玩的東西,他也想見識見識。
“不行。”寧秋一口回絕了,這次去鎮上她還有其他事情要辦。
不過想着便宜小孫子這兩天還挺乖,她就是道:“等我回來,你會念二十個字,我就帶零嘴給你吃。”
張大寶眼前一亮,立馬提出條件,“那我要冰糖葫蘆,還要兩串!”
在孩子的世界裏,玩具和零食,就是他們最想要的東西,簡單又純粹。
寧秋點了點頭,“可以。”
随她一起去鎮子上的有張聰明和張小紅,都是去看一看筆墨紙,以及女兒家需要的布料,畢竟要入學了,不說攀比,能讓孩子在同齡人面前體面些,做家長的也不會吝啬。
村口有輛牛車,是專門拉附近村民進鎮的,每個人給個兩文錢,不占位的孩子就不會收錢。
牛可是個金貴物,而且買一頭牛不止貴,還要去衙門辦好手續,拿了證明才能買。
他們村,總共就沒有幾頭牛,趕牛車的叫張生根,他家幾代都是幹着趕牛車的活兒。
“嬸,您今天也上鎮子啊。”張生根揮着細鞭子,黝黑的臉龐一笑起來露出口大白牙,滿是純樸敦厚。
寧秋出來晚,這已經是他來回趕的第三趟了,畢竟上鎮子上,大家不是去買東西,就是去賣東西,早去早回不浪費回田地裏再勞作的時間。有些人走路去的,更加早。
此刻牛車上也沒有幾個人,看到寧秋帶着兩孫兒,他們也是笑着打招呼,連忙讓位給坐。
“這不,聰明這孩子就要過了中秋佳節之後就要開學了,去鎮上給他置辦寫筆墨。”寧秋在大孫子的攙扶下坐好,這才慢悠悠開口,雖然只是闡述事實,不過笑眯眯的表情卻有一種炫耀的意思。
放在平常老太太的言行舉止上,素有神童之稱的大孫子就是她驕傲的資本,只要有人問就會見縫插針的炫耀,寧秋過來了,也不好改掉這個習慣。
“你家聰明有他爺爺當年的學問,都是頂頂聰明的,不像我家那個,學了那麽久還大字不識一個。”說話的老婦人和寧秋差不多大的年紀,眼裏流露出的羨慕不假,看着張聰明就恨不得給搶回去。
家裏出個讀書人,那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可惜她家的幾個孫子沒有一個是讀書的料,所以她平常對張老太太,那叫一個羨慕又嫉妒。
這神童,咋就不出生在她家呢。
“哪裏哪裏,你家大孫可是繼承了他爺爺的手巧,做出的家具可是頂好的。”寧秋謙虛說道,也不忘誇贊一聲他人的孫子,果然,那名老婦人笑得更加開心了。
身為當事人,張聰明在一旁紅了臉,有些不太好意思,不過又更加挺直了腰背,他不會給奶奶丢臉的!
張小紅有些羨慕,但是她不會嫉妒,她知道只要大哥好了,他們家以後都會很好!而且接下來,她也可以去女子學堂,也能讓奶奶面上争光,為他們老張家争榮耀。
等了幾分鐘,确定沒有人來了,張生根才趕着馬車緩緩前進。
道路颠簸,寧秋這具身體又瘦,全程半個鐘的路程,她骨頭架子都要搖散了。
就連下馬車,還是張聰明小心翼翼的扶着,而她頭暈目眩的,渾身乏力。
姐弟兩一人攙扶着一邊,張聰明堅定道:“奶,以後我一定會買一輛最好的馬車給您坐!”
他年紀不大,可因為是長孫,又很聰慧,從小被寄予厚望,被老太太灌輸着張老爺子直到去世都沒能參加一次考試的遺憾,你一定要完成他的願望的觀念,所以行事比較成熟穩重。
走了幾步,寧秋才緩和過來,淺笑道:“行,我等着。”
能有這份心思,她就收下了,不過都黃土埋到脖子了,能不能見到還是一回事。
鎮子不大也不小,可能今天是趕集的日子吧,來來往往的很多人,看起來也還算是繁華。
而他們才剛走進去,就有個瘦瘦的男子跑過來擋在了前面,他有些局促不安的站着,恭恭敬敬道:“老太太,三爺在陽春面館等您,您看您現在有時間過去一趟不。”
自家老大都小心對待的人,他怎麽敢放肆,而且也不是沒有親眼見過老太太的手段,當然要伺候好咯,小命要緊。
“走吧。”寧秋看了他一眼,點頭道。
看來這個三爺,比她預想的還要有門路。她這才踏入鎮子上呢,就馬上知道消息了,想必派人等了不少時間。
張聰明兄妹倆對視了一眼,皆是不知道此人是誰,不過奶奶既然會答應過去,那就應該認識了,所以也沒有吭聲,就是默默的跟在旁邊。
很快就走到了陽春面館,裏面有幾個客人,而三爺應該是和老板認識,一邊吸着面條,還能聊得熱火。
“老太太,您坐您坐。”小弟用袖子擦幹淨了板凳,然後伸着手請寧秋坐下寧秋沒有坐,只是看了眼身邊的孫子孫女,早已放下筷子的三爺馬上領會,對着小弟道:“你叫上兩兄弟帶他們去玩,要買什麽都拿我給你的錢,算是咱孝敬老太太的禮物,且要好生照顧着,少根汗毛,我拿你們試問!”
“知道了!”小弟拍拍胸脯,保證道。
張聰明沒動,他看了眼寧秋,以示詢問。
他知道,老太太有正事要辦,雖然也想留下來幫忙,可也知道現在的自己還太弱小了,只會幫倒忙。
“跟着他們去吧。喜歡什麽就買什麽,不用幫三爺省錢,你說是吧。”寧秋依舊沒有坐下來,擡頭看了眼對面的人。
三爺笑了笑,“這是當然。”
在道上混了多年,這點錢他還不放在眼裏。
等他們離開,三爺這才站起來,走到了寧秋身邊,彎身做了個請的姿勢,小聲道,“老太太,外面人多眼雜,請随我到內堂說話。”
面館外面有擺放桌椅供客人坐,不過掀開簾布背後,就是一個小小隔間,裝扮得還不錯。
寧秋随着他走進去,路上也不用問,三爺就自己解釋道,“面館的老板以前是我兄弟,不過他當年因為救我傷了腳,現在有點瘸,所以我找錢給他開了這家面館,幾年下來生意還不錯,可以謀生。”
有時候他也挺羨慕好兄弟現在的日子,平靜安寧,過段時間再娶個媳婦回家,生個胖娃娃,人生就很圓滿了。
不像他孤家寡人一個,做的都是碰刀尖的活兒,那沒準那天就被仇人弄死了,到時候連個哭喪的親人都沒有,想想也是可悲。
“你還挺重情重義。”寧秋側頭看了他一眼,在三爺領坐後,随意看了四周一眼,又将視線落在了三爺身上。
三爺笑了笑,語氣感慨,“都是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能不重視嗎。”
寧秋并沒有接這茬話,而是直奔主題,“我讓你做的事情,如何了。”
她沒有興趣聽別人的故事,無聊又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