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清晨 書房
第79章 清晨 書房
次日清晨。
徐靈伸了個懶腰,自榻上蘇醒,殿中煤爐上放着水壺,正冒着一縷縷滾滾水氣。
一些侍女在屋外來來回回,時不時的穿過門堂忙碌着。
從這裏甚至可以聞到廚房裏傳來的剁肉聲和炒菜聲,淡淡的香氣飄到了寝室裏。
身邊人赤裸着翻了個身,抓住了徐靈胸膛的衣服。
徐靈回身,親了親玉姬帶着三分滿足而紅潤的臉頰,微微一笑。
這幾日,他雖然沒有上朝,但每日都會批閱政務,只不過人卻一直待在後宮。
玉姬倒是心滿意足了,國君天天陪伴在她身邊,縱然忙着國事,但心裏卻還是高興。
旭日初升,
自從穿越到這裏以後,徐靈的生物鐘就非常的穩定了。
按照後世的時鐘來看,每晚差不多是十點睡覺,早晨差不多是六點半就起床。
古人的作息的确很健康,而且因為沒有工業設備,環境很好,空氣十分清新。
徐靈每天都會在大殿裏做做晨練,俯卧撐、仰卧起坐、高擡腿什麽的,強身健體,還會到院外圍着跑幾圈有氧運動,不亦快哉。
這兩年來,徐靈體質有了大大的增強,他本身就不屬于愛胖的體質,倒是鍛煉出一些肌肉,不壯,但很精幹。
哪個妻子不愛身體強壯的夫君,況且徐靈更加不是那種粗莽狂漢。
Advertisement
昨晚運動以後,徐靈才對着殿外拍了拍手。
啪啪!兩聲。
一些侍女推門而入,輕輕的對他納了個萬福。
這些侍女大多都是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嬌柔妩媚,擡着一個木盆,從煤爐上的水壺裏倒了些燙水,然後又加了點冷水中和。
接下來便是五六名侍女伺候徐靈擦洗身上的汗水,替他抹洗面奶,刷牙,洗頭,更衣。
雖然這些都可以自己做,但徐靈偏不想自己做。
這些侍女的手掌輕柔綿軟,透着溫和與暖意,十分舒心。
既然有人伺候,何必親力親為?
一系列工夫弄完,天就差不多已經全亮了。
玉姬這才緩緩蘇醒。
夫妻二人,對此已經有了些許默契。
再然後,侍女們才開始伺候玉姬洗漱穿衣。
本來徐靈也常常拉着讓她鍛煉,縱然是在深宮裏,她還是羞于如此。
不過在徐靈的軟磨硬泡之下,玉姬還是會羞着做一些體操、瑜伽動作當做鍛煉。
這都是徐靈教她的。
兩年來,玉姬的身材也逐漸的張開了,發育完滿。
加上夫妻兩人經常鍛煉,有養尊處優,無論是皮膚還是精神都非常好。
直到辰時一刻,也就是早上九點十五分左右,殿外便開始有人傳報,問徐靈登不登朝。
徐靈雖然不上朝,但卿大夫們卻是每天都要來問他一遍的。
萬一徐靈突然有一天想登朝了,有人缺席,那可就不太妥。
因此從下大夫直到上卿,都沒有人敢不來,大家都早在一個時辰前于國君府外的辰殿裏集中。
随着總政廳偏殿逐漸完工,國君府也增擴了很多地方。
徐靈搖了搖頭,說今天依舊不上朝,就帶着小厮們去了書房。
內殿就是後宮,處于國君府最深處,也是最後方,離開後宮,繞過中心的正殿朝堂。
書房和大臣們此刻所在的辰殿則在左邊,而總政廳偏殿在右邊。
不上朝的時候,就由總政廳務姜遙,把該讓他簽字的政務文本、竹簡、木犢,紛紛呈給他過目。
徐靈坐在書房打了個哈欠,貼身的小厮給他泡了杯茶。
今年新作物剛剛試種,徐靈自然不會放過茶葉,從去年秋冬開始就種下了,只是試種的數量太小,如今僅供徐靈一人品嘗。
這可是正宗的現代鐵觀音啊!
而給他泡茶的小厮,也是奴煙親自訓練的死士親信,忠誠度110,不該問的從不問,不該說的也從不說。
泡茶這門手藝,是徐靈親手教他的。
而也只有他泡的茶最好喝。
只不過,因為奴煙麾下的死士都沒有名字,只有代號。
所以徐靈也會喚他一聲‘小十一’。
喝了一杯茶,小厮立于一側,安安靜靜的站在那兒。
徐靈這才招了招手,門外又有一名,奴煙訓練的死士小厮宣告:“傳,總政廳務姜伯觐見!”
這小厮的聲音抑揚頓挫,無比洪亮。
不一會兒,只聽噠噠噠的腳步聲,姜遙走進了書房裏。
此處非常安靜,并且焚有熏香,以薰草、古蘭、郁金、茅香等香料所制,香味彌漫整個書房。
只見一些冊子、竹簡和木犢四處堆放,徐靈面前擺着一張案幾,手裏端着一杯茶問道:“姜伯,有什麽政務嗎?”
姜遙躬身揖禮,徐靈連忙讓他請起,并賜坐。
姜遙這才敢坐在案幾前,于徐靈對面,從身上掏出一卷竹簡,呈放在徐靈面前。
徐靈看了一些,有關剿匪、納稅、新法、修渠等等事務。
與姜遙探讨一陣後,徐靈一一簽字。
之後,姜遙又請徐靈傳邬宮觐見,揖了一番禮,然後也賜坐。
邬宮掏出來的竹簡更多。
裏面大抵是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比如虎狼騎下清古縣,剿了一波叛亂的世族,
比如吳國正在張燈結彩,準備與靈國通婚的一些禮節事宜,
比如楚國正在廣積糧,到處征召士卒,煉甲煉器,一副全面備戰的景象。
大概在今年冬天,楚國會先後吞掉周圍的幾個小國,而遠在西涼的秦國也會開始一一兼并東方的小國。
如今秦穆公逐漸有了一些霸道之象,任用良相百裏奚,西征東進,逐漸走向富強。
此人乃未來的春秋五霸之一。
不過在此之前,穆公擁立六十一歲的重耳先登上了晉國的君位。
這重耳也是五霸之一,史稱晉文公。
後來晉文公先稱霸,在位八年,讓晉國強大,待他死後秦穆公再稱霸。
一場春秋大潮,逐漸拉開了序幕。
而此時,在邬宮給他的竹簡上,從一些國外的情報和動向來看,已經有了初現峥嵘的端倪。
徐靈與二人商讨了一些政務,邬宮突然說道:“君上,微臣要舉薦一人,還望君上恩準讓他觐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