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宿舍
這還是因為她把婆婆趕走,這個月拿的季度獎金都在她手上,一分錢沒被婆婆翻走的結果。
對,沒錯兒,陳蘭花不僅僅左欺右騙的坑錢,還在家裏翻箱倒櫃的找錢拿錢,用她的話說,憑本事找到的錢自然都是她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輛自行車,幾個大箱子凳子之類的也不是很值錢,曹愛華沒有算上。
這些都是結婚的時候,曹家的陪嫁,結婚後,蘇衛民也沒錢給家裏添置什麽。
倒是剛結婚那年給曹愛華買了不少的衣服鞋子。
曹愛華一懷孕,婆婆過來就說孕婦的衣服都是浪費,便把蘇衛民的姐姐程菊花的舊衣服拿了幾件給她換着穿。
出了月子,夫妻兩個的收入都不夠陳蘭花買菜的,哪裏還能買什麽?
那些蘇衛民買的衣服鞋子,曹愛華都沒收起來。
只把她自己的東西收拾好,家具之類的,她會讓曹爸過來拖走,不過要等她拿到離婚證再說。
在那之前她打算去單位的單身宿舍住一段時間,這會兒單位是農閑的時候,沒什麽人,她和女兒住過去正好。
等身體稍微好一些,曹愛華就拎着包,帶着孩子去了單位。
宿舍裏頭果然沒什麽人,原本的四人間此時此刻只有曹愛華和女兒兩個人,把女兒安置在書桌邊看連環畫,這才開始收拾東西。
宿舍環境還不錯,四十多平的大開間,四張單人床一邊兩張,還放了四張書桌,兩個大衣櫃,
除此之外還空了四分之一的空間出來,放着兩個洗臉架和幾個暖水瓶。
原本宿舍裏頭也只安排了三個人在住,三人都是結了婚的,除了加夜班的時候會過來休息一下,平時都不會有人。
曹愛華就連夜班也都不會在這裏休息,只要軋花中間停了電,她就會蹬着自行車往家跑,婆婆睡覺特別死,夜裏女兒就算是掉到尿盆裏頭也不會管。
Advertisement
有一次女兒差點都溺死了,因此她的被子一向都是卷起來的,這會兒拿到外頭去曬曬就可以用了。
另外兩張床上的被子都是卷起來的,曹愛華安心了些。
如果宿舍裏頭有人的話,她也怕別人問起來。
女兒雖然小,可也能聽懂大人們的話了,她還沒想好怎麽樣和女兒解釋離婚這件事情。
事實上沒有必要的話,她是打算能瞞多久就瞞多久。
沒人問她也不會主動說。
這個時代對于離婚了的女性還是很苛刻的。
對于已經離婚了的婦女帶着的孩子,喊野種的都有。
她自己倒是無所謂,可不想讓女兒在還沒有理解離婚這件事情的意思之前就被人這麽欺辱。
單位的食堂是有飯菜的,承包給了別人。
農閑的時候只開一個窗口,早上供應饅頭和面條,中午晚上都有炒菜。
不過曹愛華還是把煤爐子生了起來,打算自己做飯。
一來營養可以跟得上,她和女兒都需要補身子,二來,食堂去的多了,她住在這兒的事情總是會引起別人的猜想。
是應該早點買個房子了。
如果只是她和女兒兩個,倒是可以想法子外調,避開蘇衛民一家子。
可如今她懷了孩子,離開不現實。
安定下來才是最好的。
再過幾個月單位就會分房子,前世這個時候,蘇衛民的單位也分了房子,曹愛華的單位也分房子。
供電局的房子雖然離市區近,可是房子小,戶型也一般,價格還貴,蘇衛民的工齡短,輪到他選的時候只剩下一樓了。
然而婆婆帶着大姑姐過來鬧騰,夫妻兩最後只能買了供電局的房子,寫的是蘇衛民的名字。
搬進去沒兩個月,大姑姐和婆婆就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過來住,曹愛華如果不同意,她們就會說這房子是她兒子弟弟的,曹愛華沒有資格說什麽。
可買房子的五千塊是曹愛華自己的積蓄加上回娘家借的。
蘇衛民家一毛錢都沒拿。
不僅如此,因為房子結構不好,之後的二十多年,曹愛華一直都忍受着時不時的堵廁所,漏雨,煙道反味,樓上砸垃圾下來等等問題。
棉花站的房子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棉花站的效益可是比供電局強的多,房子蓋的又大又明亮不說,還配了幼兒園,籃球場以及一個小花園。
職工的孩子上學也安排了班車接送,根本就不用操心孩子的上學問題。
曹愛華的父親和站長又是戰友,只要曹愛華願意,是可以挑到一套很不錯的房子的。
而且價格只要三千塊,還可以先付一半兒,剩下的一半從工資裏逐月扣,只要有擔保人就行。
如今她的目标就是這麽一套房子。
自己的房子,寫了自己名字的房子,周圍都是她單位的同事的房子,出了事兒他們會幫她而不是幫着蘇衛民那一家。
前世蘇衛民升職加薪之後,供電局的那些人便都是看蘇衛民的臉色行事。
朱愛玲和張保國外調之後,她就連個幫忙說話的人都沒了。
誰不想着巴結蘇衛民?
婆婆更是擺着官老太太的譜,兒子一升職,她連忙收拾包袱就過來住下了,對外卻說是幫兒媳婦帶孫女。
逢人就說,棉花站效益不好之後,兒媳婦沒出去上班,靠她兒子養着,每天啥事兒不幹,就在家看電視織毛衣。
能過上這種好日子,是托了蘇衛民的福。
不了解情況的人都以為,她過的比誰都好,蘇衛民有本事,對老婆孩子好,還幫忙給岳家的幾個小的都安排了工作。
而她每天除了陪孩子,啥都不用幹。
這種富太太的生活,還能有什麽不滿的?
偏偏她不知足,蘇衛民帶着朋友來家裏吃飯,她要吵鬧,蘇衛民打牌應酬,她要吵鬧,蘇衛民在外工作不回家,她還是要吵鬧,就連幫她做家務帶孩子的婆婆,也要被她趕走。
不講理的那個人是她。
每次她和婆婆老公起沖突,大多數人都會跑來勸她知足點兒,脾氣別那麽大。
可實際上呢?
蘇衛民一毛錢不給她,都交給陳蘭花,孩子要交學費的前一天,陳蘭花收拾東西回了老家,她得腆着臉去找娘家借。
陳蘭花不僅僅不做家務,連杯水都不願意自己倒。
所謂的接送孫女,那都是要花錢叫車才去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和她的老姐妹逛街,到了放學的點兒,蘇思寧得自己走到奶奶說的地方等她一塊兒回來。
好不容易把婆婆給吵走了,蘇衛民又帶着一大幫子朋友在家裏打牌吃飯。
她得自己花錢買菜再做一大桌子十幾二十個菜招待。
等蘇衛民帶着人走了,她還要熬夜織毛衣拿出去賣錢換點她和孩子的生活費。
直到孩子上了初中,她拿離婚威脅,蘇衛民才答應每個月給她五百塊的生活費。
離婚是不可能離婚的,蘇衛民甚至要求她在外維護好他的形象,否則會影響他升職加薪。
孩子大了,房子是蘇衛民的,她只能淨身出戶。
周圍的人勸她為了女兒也得忍,孩子沒了爸爸多可憐吶,況且一個離了婚的女人怎麽會有人要?她又沒工作。
那個時候就連她自己也覺得,離開了蘇衛民獨自一人沒法兒活。
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挂在了女兒身上,想着都是為了女兒好。
蘇衛民為了女兒也可能會回頭的吧?
可蘇衛民鬼迷了心竅,當周圍的人都捧着他巴着他,說曹愛華配不上他,他哪裏還能想到回歸家庭?
最後承受了他們婚姻不幸的除了她自己,還有可憐無辜的女兒。
這次,曹愛華要把東西都抓在自己的手裏,指望男人倒不如什麽都靠自己。
就算離了婚,她自己也能給孩子最好的。
等房子分下來,她也可以讓爸媽住過來。
前世爸爸跟着曹友軍,錢都給了兒子孫子,一身的病痛也沒錢去治,死的時候一身的病,醫生都說曹爸實在是太能忍了,生的病倒都不是什麽致死的病,是忍受不了疼痛,痛死的。
曹爸去世之後,曹友蘭才後悔的告訴曹愛華,實際上曹爸曾經找過她,跟她說不想在鄉下和曹友軍一塊兒住了,正好有個戰友那需要一個看大門的老頭,他想到城裏來生活。
曹友蘭怕曹爸曹媽在城裏住,以後養老的事兒都是她和她老公的了,曹友軍下崗之後就賣了城裏的房子回了老家,占着老家的房子和老兩口的退休補貼,就應該給老兩口養老啊。
便一口回絕了。
曹愛華聽見這話的時候就明白,曹爸是覺得她生活的苦,不想給她增加負擔,才跑去和大姐商量,沒和她說。
如果她和大姐一樣夫妻和睦,手上有錢,曹爸就不會什麽都不告訴她。
這一次,曹愛華要自己把疼愛她的曹爸接到城裏來,給他養老送終。
至于曹媽,她要是覺着兒子好,便自己留在鄉下,要願意來城裏,退休金也夠她生活的。
吃了晚飯,曹愛華拿着紙筆在本子上規劃未來,列出了好幾條賺錢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