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奴很開心。
齊天大聖孫悟空一身傲骨,睥睨三界,縱橫天下,從未對人服軟過,從未軟弱地跪在地上,哭得像條狗。這一切都拜天奴所賜。天奴簡直不是得意,而是驕傲和自豪了。他應該驕傲,除了他,還有人能令孫悟空如此哭泣麽?
哪咤見孫悟空哭得傷心,有些不忍,向李靖建議速押孫悟空上天。天奴也折騰夠了,将孫悟空重又押好,駕雲向淩霄寶殿行去。
孫悟空抹了一把臉上的眼淚或者說血,看似在對天奴說話,實際上更像自言自語:“俺剛才那樣叫,只要有猴子聽到就會奔過來的,為什麽一只猴子也沒有呢?俺的猴子猴孫,都到哪去了?”
天奴拽着孫悟空身上的捆仙索,得意道:“都死了,無一生還。”說完,等着看孫悟空崩潰。
“一千一百三十四只?”
“一千一百三十四只。”
“花果山的妖怪一共死了多少?”
“一萬零七十二。”
孫悟空轉頭問天奴:“誰幹的?”他的聲音很平靜,神色也很平靜,只有那雙眼睛,亮得可怕。
天奴在這樣的眼睛注視下竟有些心驚膽顫。但馬上又神氣起來,恨自己會害怕孫悟空,揚手給了孫悟空一巴掌:“你敢這麽跟我說話!”
孫悟空舔了舔嘴裏被這一巴掌打出血的地方,一股腥味彌漫在口腔中。孫悟空今天吐的血太多了,嘴裏一直是鮮血的味道。
天奴等着他的反抗,孫悟空卻用恭敬地語氣說:“請天奴大人告訴俺,誰燒了花果山。”孫悟空說這句話的時候,終于明白了楊戬有時為什麽會對人卑躬屈膝。原來當一個人有了非做不可的事情,一時的服軟谄媚,就根本不算什麽了。
天奴揚手又給了孫悟空一巴掌:“你的語氣對了,可是姿勢不對,我讨厭別人比我高。”
孫悟空立刻彎下腰,盡量把身子彎成一個最恭謹的姿态,低下頭,掩去了眼裏的兇光。
天奴笑道:“不錯不錯,學得很快。”拍了拍孫悟空的臉蛋,“我下的令,二郎神動的手。”
“真是楊戬動的手?”即使是問這句話,孫悟空的面上都沒什麽特別難過的表情,只有眼睛亮得逼人。他已經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實,成長真的只是一剎那的事。
楊戬說得對,孫悟空的性格有點孩子氣,但如果他只有孩子氣,斷不會統領群妖這麽多年。在除了楊戬之外的任何人面前,孫悟空都可以老成持重,像一個妖王那樣思考問題,像一個妖王那樣去行事。
天奴看着這樣的孫悟空,忽然覺得他很像楊戬,不過,孫悟空永遠沒有楊戬骨子裏那種禁欲的媚……天奴很興奮能把孫悟空逼成第二個楊戬。
“你也看出來了,花果山是被‘火雲大陣’的陰火燒成這樣的。說起‘火雲大陣’來歷可不小,乃元始天尊所創,傳給姜子牙,姜子牙在封神之戰時傳給楊戬。三界內,只有這三個人會布‘火雲大陣’。當然,你可以認為是姜子牙或元始天尊燒的花果山。”天奴又惡毒又得意地笑,“片刻之前你還說你信楊戬,怎麽樣?現在你還信他嗎?”
孫悟空沒說話。
孫悟空很想信楊戬,找一個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不容易。孫悟空從小沒父母沒親人,從未對任何人那麽信任過,第一次交付真心,就換來這樣的欺騙和背叛麽?
楊戬沒否認燒花果山,只是隐瞞了這件事,說起來也不算騙他。只不過,楊戬是不是騙他,現在已經不重要了。有些事發生了就不能當作沒發生。人一定要為他做過的事付出代價。
天奴道:“你現在知道了花果山的事,準備怎麽辦?要報仇嗎?別忘了你已成階下囚,過不了多久就會形神俱滅,我看你還能嘴硬到什麽時候。”
“不報此仇,誓不為人。”孫悟空看着斷掉的十個手指,手指正以極快地速度自動自發地複原。孫悟空動了動手指,鑽心的疼痛,疼得雙臂不受控制地抖動,疼得汗如雨下。但是這疼,不及他心裏的痛萬分之一。他的語氣很淡然,就像在說今天天氣不錯。
“如果報不了仇,孫悟空甘願自毀法力,堕入畜生道,世世淪為豬狗!”
天奴實在不明白孫悟空的傲氣從何而來。他明明已是囚犯,即将被送上斬妖臺斬首,如今十指俱斷,滿身血污,被捆仙索綁住,被穿了琵琶骨,要多狼狽有多狼狽,卻依然牛氣沖天的,大言不慚說報仇。
天奴将手放在孫悟空快愈合的三尖兩刃槍造成的傷口上,狠狠一抓。“呃……”孫悟空只發了半個音,就憋了回去,咬住牙,生挺,身子痛得發抖。天奴用指甲挑着傷處的血肉,血成股地順着天奴的手流下,又一次染紅了孫悟空的衣襟。
孫悟空的臉色慘白得猶如一張紙。
“你跪下求饒,我就大發慈悲,饒了你。”天奴生平最喜歡折磨的就是高傲之人,讓這種人在他手下求饒,是莫大的樂事。
孫悟空冷笑道:“既已問完了該問的話,你就沒有價值了。想讓俺求饒,死都不可能。”
天奴大怒,将孫悟空的右手用力一握,正在生長的骨頭立刻便碎了。
孫悟空身子一軟,倒在雲上,疼昏過去。
李靖怕天奴弄死孫悟空,出言告誡,天奴稍微收斂了些。
一行人向天宮而去。不多時,行至通明殿外聽宣。哪咤素來不喜這種場面,先回去休息,由李靖天奴等人押着孫悟空上殿。當值星官入淩霄殿禀明玉帝與王母,道李天王等衆已捉了妖王孫悟空,衆仙皆大悅。恰逢如來弟子金蟬子也來拜見玉帝,便同在淩霄殿內與衆仙一起等待孫悟空進殿。
孫悟空來得很快,上身被捆仙索捆住,一進來被天兵在腿彎處踢了一腳,“撲通”一下跪在地上。雖然跪着,卻冷眼望着玉帝,不見絲毫害怕之色。
玉帝端坐于上,對孫悟空道:“妖猴,你可知錯?”
孫悟空被兩個天兵一左一右按住手臂,身子前屈,神色倨傲:“俺沒錯,成王敗寇而已。總有一天,俺要報仇。”
“大膽!已成階下囚,還敢口出狂言。”王母道,“來人,速将妖猴押至斬妖臺施淩遲之刑!”
此言一出,淩霄殿內立刻響起一陣竊竊私語。天宮已經數萬年未執行過淩遲之刑了。
孫悟空犯的是反天大罪,按律當處以最重的刑罰,肉身毀滅後,将剝離的靈魂押入第十八層地獄,日日下油鍋烹炸,永世不得翻身。但玉帝與王母怕留着孫悟空的靈魂再生變故,是以決定将孫悟空押上斬妖臺毀滅他的元神,讓他受千刀萬剮,淩遲之刑。
天庭的淩遲與凡間的淩遲有所不同,用龍血煉制的斬妖刀,在身上割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刀,割足二十五天。這斬妖刀既割肉身,亦毀元神,第二十五天的時候,受刑的妖怪形神俱滅,三魂七魄俱毀。
淩遲時,每天割哪裏,割多少刀都有明确規定。受刑之人每晚用蟠桃人參果等仙品吊命補氣。行刑的劊子手少割一刀都會受罰,若受刑的人早一天死也要罰劊子手,所以無人敢徇私。受此刑的妖怪無不罪大惡極,痛死為止。任你平常如何英雄,也難免痛哭求饒,屈膝服軟,但求速死而已。
如今孫悟空要被淩遲,引起了衆仙的讨論,拍手稱快者有之,遺憾嘆惋者有之,唯獨沒有求情的。
孫悟空舉目四顧,冷笑連連。這就是神仙,這就是慈悲為懷的神仙!
放眼三界,再找不到一處比天庭更冷漠更虛僞的地方了。
王母娘娘斜睨着孫悟空,等着孫悟空求饒。王母沒有明說,但她的眼神分明在問:孫悟空,現在你知錯了麽?
孫悟空看向王母的眼神帶了濃濃的輕蔑,他看穿了玉帝王母不敢讓自己的靈魂留在地獄。
王母接收到孫悟空輕蔑的眼神,大怒道:“行刑!”
天兵領命,奔向跪在當中的孫悟空。
一人從左邊那一排神仙裏站了出來。
能在淩霄寶殿上有位置的都不是一般的小仙,看這人站立的位置,在武将裏只略遜于四大天王,可知官職不低。此人身高八尺,氣宇軒昂,儀表堂堂,俊美陽剛處連楊戬亦有不及。他一身亮銀盔甲,背生雙翼,潔白的翅膀微微抖動,襯得身姿更加挺俊無雙。
這人孫悟空認識,雖無深交,但看守蟠桃園無聊時也曾與他切磋過武藝,是天庭少數能和孫悟空過幾招的人。他就是掌管天河兵馬的天蓬元帥。
天蓬一站出來,議論的嗡嗡聲便小了許多。
“臣啓陛下,孫悟空雖然罪大惡極,但淩遲之刑過于歹毒,陛下與娘娘素來仁慈,還望這次也能網開一面。”
淩霄殿內的議論聲完全消失,靜至落針可聞。
玉帝沒說話,王母也仿如沒看見一般。
天兵有點明白了,上前拉起孫悟空。
天蓬跪在當中,仿佛被人遺忘了。淩霄殿內漸漸又響起小聲的随意的議論。
這時候嫦娥從衆仙的隊列中站了出來,姿容絕色,白衣勝雪,蓮步輕移,跪在天蓬旁邊。“嫦娥附議。”她與天蓬對視一眼,便又跪好。
淩霄殿又一次靜了下來。
玉帝和王母無法裝作沒看見了。王母剛要發作,玉帝便痛心疾首地道:“嫦娥仙子,你這又是何苦?”嫦娥欲言,玉帝根本不給她說話的機會,道:“難道仙子也通敵不成?”這個“也”字,悄悄判了天蓬的通敵之罪,只是此時無人細究。
嫦娥大驚,想要辯解,卻感到天蓬拽了一下自己的裙角,向天蓬看去,見他鄭重地搖了搖頭。嫦娥瞬間明白了什麽,重又伏下,翩翩拜倒:“嫦娥目光短淺,見識淺薄,妖猴之事,全憑陛下與娘娘做主。嫦娥告退。”
嫦娥回了廣寒宮,只剩天蓬一人跪着,既無人叫他起來,也無人看他一眼。
天兵已将孫悟空拖至淩霄殿的門口了。一切看上去都不會再有變故了。
“且慢!”殿內忽有一人高聲叫道。
一光頭和尚排衆而出,走向殿門處的孫悟空。
這個和尚一身白衣,纖塵不染,形容俊俏,溫潤如玉,渾身散發着一股溫和的氣度,聽他說話,可謂如沐春風。有好事者将他列為天界三大美男子之一。他就是如來最有成就的弟子,三界內法力第二的金蟬子。
玉帝和王母同時皺了皺眉。金蟬子的地位太高,不如嫦娥那樣好打發,也不能像對待天蓬那樣晾着他。
金蟬子轉身向玉帝行禮:“陛下,貧僧并無幹涉陛下之意,只是貧僧與孫悟空有舊,現下想與他告別。”
玉帝同意。
金蟬子走到孫悟空面前,道:“五百年多前,你我第一次見面,那時我算出你有這場劫難,但不知如何化解。這場神妖之戰,花果山無數生靈皆因此喪生,事到如今,你依然認為你沒有錯嗎?”
“俺沒有錯。”
“願聞其詳。”
“俺還是當年那句話,毒瘤已成,不能因為怕疼就不去動它,這個世上,沒有什麽東西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就得到。”
金蟬子長嘆一聲,道:“當年你如此對我說,我不贊同。那時我只顧學師父的‘大乘佛法’,無暇細想這些。師父有三藏‘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為三界所稱道。可是這些年我游歷四處,見很多事并不像師父的‘大乘佛法’裏描述的那樣。有人存善念,施善行,只因不禮佛便得惡果;有人作惡多端,敬佛禮佛便得善果,這是否不公?生命自有其存在的真意,不需要他人掌控命數。金蟬游歷越久,心中疑慮越大,師父的‘大乘佛法’不能解我之惑,我将所見所思整理成數卷經書,名為《三藏真經》,待完成後傳于世人。你一貫以來的主張,倒與我經書中的宗旨不謀而合。”
金蟬子雙手合十,低頭誦了一聲“阿彌陀佛”,再擡頭時迷茫已去,雙眸如浩瀚汪洋,表面上風平浪靜,底下卻激流暗湧。
“但不管怎樣金蟬依然堅定地認為,代價若是太大,不如維持舊有的秩序。”
淩霄殿衆仙聽了金蟬子的話皆若有所思。有些聰慧之人明白了金蟬子暗中所指,不由臉現震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