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東風樓擺宴
鋪墊了這麽長的時間,唐朝明終于是可以說一說正事了。
她之所以請曹海和周行兩位過來,更主要的原因是她祖父生前說過,這二人是她祖父最為看重的人,同時也是孟城商會裏頭,正正經經最為敬重唐光華的人。
如果有這兩個人相助,将其他人的弱點交于他二人,就給唐朝明省去了不少心思,她雖然手裏握着傳家玉墜,可是她年齡資歷擺着這裏,不聽從的人大有人在。
要想站得穩腳跟,那是自然要拉幫結派了,周行和曹海兩個對頭的人,就是她第一步拉攏的人。
唐朝明當着衆人的面深吸一口氣,将軍饷的事情有所隐晦的說了出來。
在座的都是生意人,也都不是愚笨之輩,尤其是初次聽說的周行曹海兩人,幾乎是瞪大了眼睛,想要驚呼一聲,卻又考慮了現在的場合,以及事情的重要性,壓低了聲音異口同聲的說道。“軍饷竟然出現問題了?!”
唐朝明無奈的點頭,那北陽王小世子越逍腦子也不曉得是不是全都是草包,戰争當頭,當了逃兵也就算了,這人竟然為了方便自己,将軍饷全數變賣成銀兩,就沒有想過戰争當頭,糧食會水漲船高?
不論多麽鄙視越逍的頭腦,現在該做的該說的還計劃的還是要進行下去,總不能讓将士們在前方作戰,而有糧患之憂吧!
“二位伯父,這等事情等戰争結束以後,北陽王世子肯定是要降罪問責的,但是如今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将這個消息公布于衆,而糧食供給又要補上去,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孟城的商會來一個雪中送炭,那日後論功行賞的時候……”唐朝明話沒有說完,可其中的意思大家心裏頭都有數。
周行本身人就是愛冒險,激進一些,他對于這種可以讓孟城商會壯大的事情幾乎是亮了眼睛。
這也是唐朝明意料之中,周行這裏肯定是行得通的,問題就在于保守派的曹海。
曹海這人為人小心謹慎,每往前面走一步路,都是思來後去,考慮個把月,現在情況如此緊急,唐朝明自然不可能等個把月,等一個不确定的答案。
所以将這二人一同請來,因為唐朝明明白一個道理,所謂相生相克相輔相成。
當初唐光華評點這兩位的時候,就是這麽說給唐朝明聽的,用的好這兩人合并的力量絕對大于單獨的。
激進派的極端就是沖勁太餘而不穩,保守派則恰恰相反,機智十足而無沖勁。
如果放在一起相互影響的話,一股腦想要往前面沖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扯着穩住,而太穩的時候,還有一個人率先沖鋒陷陣,這就是唐朝明的打算。
Advertisement
“明丫頭啊!你這帶來的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周行一想到事後可以得到的利潤,就忍不住激動,不留餘力的贊賞起唐朝明來。
而曹海則是陷入了沉思,皺着眉頭半響才道。“明丫頭,那皇室的水可不好淌啊!”
這種猶豫會出現,是唐朝明意料之中的,她笑了笑,剛準備回答。
可有人比她更快,周行瞪了曹海一眼,罵道。“我說曹老頭啊!你屬烏龜的嗎?這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你猶猶豫豫畏畏縮縮的慢慢爬,爬到後頭三代都不見得光宗耀祖!”
“你懂個屁!你沒瞧見上次那六皇子靖陵王來的時候嗎?一個王爺就把孟城商會鬧得沸沸揚揚,讓唐振那厮卑躬屈膝的把商會搭成了皇家商會,指不定那厮就是将那四十萬兩白銀拱手給了靖陵王!”曹海這人雖然是保守派,可是每當和周行争論起來,那脾氣可是叫一個暴躁了。
不得不說,曹海思緒一開,輕而易舉的就猜到了唐朝明那不争氣老爹幹的事情。
當然,此前唐振把庶長女嫁給靖陵王做小妾的時候,他們就清楚這裏頭有貓膩了的。
人靖陵王不但白得了一美人,還完成了孟城商會變成皇家商會的任務,現在還得了四十萬兩白銀,這才一個王爺就攪渾了水,大越的皇子王爺那可是不少,曹海有那麽一個擔心也是正常的。
“說白了你曹海就是膽小怕事!”周行可不管那些彎彎道道,他看到的是前景,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被解決的。
兩人這麽吼來吼去,讓曹海更加暴躁了,指着周行的鼻子罵道。“你這是鑽進錢眼裏面去了嗎!一個王爺就不得安寧,你就不動動腦子想想皇室裏頭人,咱們孟城商會經得起那些人的折騰嗎!”
他們兩個人說的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顧慮。
唐朝明看着他們争也不着急,本身覺得事情鬧掰了而急起來的族長被他五弟一扯,被示意看向唐朝明的神情,古怪的瞥了五弟唐光華一眼,穩住了自己的情緒,好好的坐了下來,看着兩個死對頭鬧來鬧去。
他二人互相說自己的道理,吵的口幹舌燥,這個時候唐朝明立馬是見縫插針的給兩人端茶送水,笑眯眯的說道。“二位伯父争累了,喝口水,不知道能不能聽聽晚輩的想法呢?”
争鋒相對的氣氛,被唐朝明這麽一打岔,讓兩人停了下來,猛然想起唐朝明既然找過來指不定做好了打算,說不定有了萬全之策,他二人話都沒有聽完就開始争了起來,這實在是有些丢臉。
好在唐朝明刻意的忽視了曹周二人的表情,裝作看不見的樣子,恭恭敬敬的問道。“兩位伯父意下如何?”
這兩人堪堪咳嗽了兩聲,有些不好意思的別過臉去,同時又點了點頭,示意唐朝明說下去。
剛才還是唾沫滿天飛的争論,唐朝明三言兩語就将局勢潛移默化的穩了下來。
只聽她道。“不曉得兩位伯父對于永寧王越征有什麽看法?”
在永寧王下屬紅袖面前,沒有任何壓力的直呼其名,唐朝明沒慌,曹周和河書四人卻是齊齊變了臉色,眼神直直的看向了紅袖這人。
把紅袖看的好生尴尬,不過好在唐朝明及時給她解圍,漫不經心的說道。“二位伯父不比憂心,永寧王心胸寬廣,而且人也不在這裏,我們怎麽說他也不知道,對吧紅袖?”
紅袖聽了唐朝明這麽豪放的一句話,很想告訴唐朝明,她基本上是會給自家主子傳達唐朝明每天做的事情。
不過聽到唐朝明問自己的話以後,毫不猶豫的表明了立場道。“我家主子讓我權權聽從唐……唐姑娘的,什麽事都以唐姑娘為先。”
這可不是紅袖說的場面話,她這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家主子那麽放縱唐朝明,與其給主子打小報告被無視,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唐朝明很滿意紅袖的回答,随後又是笑眯眯的看向兩位伯父,道。“處高位者如果一點不好的意見都聽不得,那可就不是我敬重的永寧王了。”
曹周二人聽了這話不由自主的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他們一直曉得唐家明丫頭能力強到被老會長贊賞培養,可是不過半年多不見,當年那個懵懵懂懂跟着老會長的女娃娃,膽子變得這麽大起來,還嚣張到永寧王頭上作威作福,這永寧王甚至還有縱容的趨勢。
“這……永寧王溫和待人,又是戰神太子的遺脈自然是人中龍鳳。”周行為人激進是一回事,可是他可不像唐朝明如此有膽量,當着人下屬的面随意評論,只好按照正經的贊揚說法評了一遍。
此時本是冤家對頭的曹海如今也站在周行的同一戰線,強顏歡笑道。“人中龍鳳……不是人中龍鳳又怎麽年紀輕輕被稱王呢?皇孫一輩最早也就罷了,連他那幾個皇叔都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