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茶樓挑事
“那個小孩,真是個不簡單的人……”連沙喚走到連淮舟身邊坐下,忍不住贊嘆了一句這樣的話。
說是贊嘆,話裏行間有帶着幾分蒼涼。
連淮舟聽此贊嘆,付之一笑,頗有幾分欣慰,道。“年紀雖小,出色的不僅僅是才華,更甚至是那七竅玲珑心。”
很少見的聽到自己表弟對一個人給予這麽高的評價,讓連沙喚略有幾分詫異,捏着琉璃盞,狐疑的嗯了一聲。
“表姐剛才見到他了吧,九章有些孩子脾氣,若是有什麽得罪表姐的地方還請表姐多多包涵。”連淮舟搖了搖頭,輕揚唇角,淡淡笑意始終挂在嘴邊。
一同往時般,處事不驚,不動聲色。
“孩子脾氣?”連沙喚對于自己表弟的形容抱有懷疑,她見到的唐朝仕可是個一針見血的家夥!
連淮舟對于連沙喚懷疑的語氣,并不太過于在意,他輕壓一口熱茶,望風吹過湖水蕩漾,半響開口道。“聽說前些日子,三皇叔和八皇叔向陛下請賜婚?”
“嗯啊,太過于湊巧,兩個皇子同時求賜婚,陛下大怒,說兄弟之情,竟然用來争一名女子,所以兩個人都禁閉兩個月,陛下這一次真的怒了。”連沙喚臉上帶着譏诮,說着這些話以後,一仰頭,牛嚼牡丹一樣飲完了手中的龍井。
好像她口中說的那名紅顏禍水不是她自己一般。
連淮舟也是嘆了口氣,骨節分明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敲着石桌,半響才開口道。“表姐打算忘了他嗎?”
“不忘又如何,我一日不嫁人,陛下就一日不心安,我們上将軍府一日就在朝堂的漩渦中。”連沙喚說這話的時候,禁不住想起了剛才那個小孩,和研磨弄墨說的,要麽心有所屬,要麽嫁不得。
真是聰明伶俐的家夥啊!連沙喚不得不這兒麽贊嘆一句,可之後又是低沉的難耐,禁不住苦笑。
——如果,兩個都同時存在呢?
“等科舉結果出來的時候,大概離我的婚期就進了吧!不知道尊敬的陛下,會給我擇一個怎麽樣的如意郎君呢?”連沙喚放下手中茶杯,然後起身,眺望這蕩漾着水紋的湖水。
英姿飒爽的連家嫡女,燕都名門的貴女,本是俠骨柔情,仗劍江湖,只是這一刻被金絲籠困住了。
Advertisement
連淮舟垂了垂眸,半響才道。“也許,會是像九章那樣聰明的人……”
這話一說出口,連沙喚就愣住了,她詫異的轉身看向連淮舟,躊躇了半響才道。“你早就知道我的心思了?”
“若不然,我到是不覺得表姐會這麽大張旗鼓的到我府上來,明知道我不在廣陵院,還前去瞧,如若不是看中了九章,又怎麽會如此?”連淮舟坦然将自己對于連沙喚的猜想推測一一道出。
連沙喚怔楞的站在亭子裏面,啞然之後,禁不住搖頭而道。“江太傅所稱贊的鬼才永寧王,看來五年的孝期沒有讓你頭腦消怡殆盡啊!”
如此明目張膽的讓外面人傳言,尊貴的永寧王殿下,和當期舉人考生,金陵少年舉人,相見如故,科舉在即也不避嫌的将人接進永寧王府,連沙喚還以為,她曾經的鬼才表弟已經成了個不論後果的纨绔了。
“事出有因,将計就計罷了,表姐謬贊了。”連淮舟輕笑一聲,對于鬼才的贊耀,現在他回想起來,已覺得物是人非了。
連沙喚看着自己表弟的神情,忍不住嘆了口氣,永遠都是這麽風輕雲淡,悠然自得,不将萬事放在心中的樣子,偏偏又裝進了天下事,都窺不得其裏啊!
剛想要說些什麽的時候,有小厮跑了過來,跪在跟前道。“王爺,宮裏來人了,是高公公。”
連淮舟稍作點頭,便是起身,對連沙喚笑了笑道。“今日表姐就先行離去吧,來日詳談。”
連沙喚根本來不及叫喚住他,連淮舟已經挺直着背脊,行走如風,又不失風度的離開了。
她伸出的手停在半空中,本身是打算喊住他問一問,這個表弟到底想幹什麽的,好像安排了很多事情,就等着一個個棋子走入棋中一般。
“小姐,天色不早了,該回去了。”連沙喚身邊跟着的婢女,看着自己小姐怔楞了這麽久,這亭中風又大,于是就忍不住規勸這麽一句。
連沙喚微微點頭頭,同婢女往連府回去了。
……
百香樓內,之前唐朝明故意扔下茶杯,與連淮舟相見的地方,又是那靠窗的地方,唐朝明這一次又是點了一大桌的吃食,撐着腦袋,慢吞吞的吃飯,天色都漸漸黑了下來。
這讓研磨和弄墨着急的不得了,又不好上去催促。
“唐公子啊,要是吃不下了就不吃了如何?我們回王府吧?”最後研磨硬着頭皮勸唐朝明。
沒有等來唐朝明的回答,卻是等到了一聲譏诮。
“切,被永寧王看重就是好啊,頓頓奢華,明顯一人吃不下,還點了這麽多!”這是鄰座的一名書生,大概二十來歲,一身暗青色長袍,眉眼看向這邊來的時候,盡是不屑的語氣。
這人起了一個頭,立馬就有其他學子附和。“聽說還是金陵的神童呢!不知道現在宿州地區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饑不飽食嗎?”
“駱兄慎言啊!咱們可不是唐公子,有永寧王撐腰,若是惹惱了他,咱們可擔不起這後果……”
這種議論的聲音越說越大,所有人都開始對唐朝明指指點點。
研磨和弄墨皆是皺起了眉頭,在他們看來,唐朝明本身這幾天炎熱,胃口就小,好不容易願意吃了,這些人竟然還借此生事!
“唐公子……”研磨實在是忍不住了,想要教訓教訓這些家夥的時候,唐朝明才慢慢的從飯桌中擡起頭來。
只見唐朝明冷笑一聲,道。“長舌婦向來喜歡多嘴多舌,吃不到葡萄總會說葡萄酸,研磨你可懂?”
兩句話,就是讓二樓的衆多文人頓時氣紅了臉。
畢竟被唐朝明比作多嘴多舌的婦道人家,還被說成心懷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