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守株待兔
唐朝仕這裏是背上的傷已經是好了個七七八八了,他聽到唐朝明的聲音以後,從裏間走出來,笑的一臉狹隘。
這笑的模樣讓唐朝明看了頭皮發麻,蹙着眉頭罵道。“你能別笑的這麽惡心嗎?”
唐朝仕一身書生長儒打扮,走到案幾邊桌下,捏了捏果盤裏面的喜餅,神秘兮兮道。“你不是問誰成親嗎?你猜猜……”
看着自己兄長笑的別有深意,這讓唐朝明忍不住往不好的方向想去。
她猶猶豫豫了半天,眯着眼睛,明銳淩厲的眼光盯向唐朝仕,猜測道。“……你看上哪家小姐了?還是周氏讓你成親?她是不是瘋了,把我的話當耳邊風!”
說到這裏,唐朝明幾乎是立刻起身,準備去找周氏說道說道,還好唐朝仕眼疾手快,立刻将唐朝明拉住,這才避免了一場紛争的出現。
唐朝仕無奈至極,對于這個妹妹他真是怕了!兩人拉回椅凳上,嘆了口氣,講出實情。“是唐葉,父親把她送給靖陵王做妾了!”
……唐葉!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唐朝明有一瞬間的詫異,可回想起之前唐不理說的唐葉去了靖陵王那裏,對于今天這個情形也就明白了個七七八八了。
對此,唐朝明做出的反應就是冷哼一聲,譏诮道。“……嫁給王爺做妾,唐葉那城府心機,到時候怎麽死都不知道!”
唐朝仕瞪了唐朝明一眼,教訓她道。“你小聲點!”
随後又是嘆了口氣,感嘆道。“靖陵王終歸是王爺,繼室如今更加得意了,祖父逝世我二人在家裏舉步維艱了……”
唐朝明對此不以為然,她不知道從哪裏摸來一本書,扔在唐朝仕面前。
半阖着眼,所有算計盡數藏在眼中,冷不丁道。“哥你溫習功課就可以了,其他事情我來解決!”
唐朝仕自小都不曾對唐朝明的話多做反抗,到如今祖父逝世,兄妹二人相依為命,雖然不喜文書可也不想傷了唐朝明的心,聽着唐朝明話,嘆了口氣,不做反駁。
次日清晨,唐朝明一早就爬起來,換了身男裝,在唐朝仕的注視下掩下心慌,故作鎮定的出了門,應約連淮舟。
Advertisement
東風樓是文人才子都愛去的風雅之地,唐朝明到的時候,一眼就看到連淮舟坐在一樓往裏的方位,霜白的手指捏着晶瑩剔透的棋子,一人在棋盤上左右手相互厮殺。
他氣質缥缈若谪仙,舉手投足之間每一個動作都是吸引人的。
唐朝明不禁放輕了步子,走到他身邊,移動棋子的手平穩而娴熟,端坐的姿态優雅而鎮定,背脊是筆直的,如同一座讓人仰止的高山。
一般人自己與自己對棋,多多少少都有些偏頗某一方,可連淮舟的棋盤不同,黑紅相殺拼死纏鬥,雙方都殺的七零八落,輸贏難分。
從棋局之中,唐朝明就可以看出,連淮舟此人不像外表看上去那麽仁德君子,溫潤如玉,不過即便如此連淮舟對她的吸引力是更大了。
她微微一笑,坐于連淮舟對面,尤為自信的開口道。“一人下棋好生無趣,不如小生來和連公子對峙一局?”
連淮舟好像完全不吃驚唐朝明的突然出現,擡起頭來,付之一笑,重新将棋子擺好,雖未開口言,但是已從行動上告知了唐朝明他的回答。
兩人相見,相談不過一句,就開始在棋盤上兵戎相見,旁人相見都要作勢交好一番,而他們就好像本該如此才對。
一局時間長至一炷香,兩人依然分不出高低,最後竟形成了平局之勢。
此刻,連淮舟看待唐朝明的眼神就不同了,黑曜石一樣的瞳仁裏盡是欣賞,那種人生難得幾知己的欣賞。
他忍不住贊嘆道。“很少見到像唐公子這般拼勁一兵一卒都要勝我的人了……”
唐朝明端起已然涼去的茶水抿了一口,眉眼一彎,自嘲自諷道。“我以為連兄會認為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平分秋色的對手,這樣的辦法才是最真實的。”連淮舟說這話時候,與唐朝明對視而笑。
之後連淮舟開始觀察這間茶樓了,比平常茶樓多了幾分文雅,還有幾位文人才子會在此間茶樓留下墨寶,由老板挂上,會有成群結隊摸書生評論。
連淮舟笑着疑惑而問,“唐公子為何要選這個地方相見,恕在下無禮,實在不覺得唐公子哪裏有文人的氣息了……”
棋局是很容易提現一個人的行為處事風格,連淮舟就在棋局中明白,自己對面的這位文人,和傳統意義上的文人不同,甚至可以說他是小人,學富五車的小人。
要不然,棋局之中,也不會想到那種旁門左道,比較狹隘出其不意的下法。
“不瞞連兄所說,我本身也是因為家中一些事物,想來弄個清楚,可一個人又有些不太敢,所以将連兄拉了進來壯膽。”唐朝明這次竟是絲毫都不做隐藏,她坦蕩蕩的将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此後,唐朝明還壓低了聲音湊到連淮舟耳邊說道。“就是之前連公子所說的随風散……”
連淮舟聽到這三個字,藏在鬓發下的耳朵動了動,不過轉瞬即逝,好像剛才連淮舟什麽都沒有聽到一樣。
“唐公子為找明真相而來?”連淮舟漫不經心的端起一杯茶水,在送入唇齒間之前問了這麽一句。
唐朝明連連搖頭,抿唇一笑,道。“非也非也,我不過是來感謝人家,救了我家家奴的命。”
聽此,連淮舟饒有興趣的擡頭,深邃的眼眸對上這黑澄澄的眼睛,看到其中狡黠,禁不住有些好笑。
清晨已過,金烏高挂,東風樓裏也逐漸熱鬧起來了,高臺上的說書人也開始惟妙惟肖的說些江湖朝堂上的妙事。
他二人靜默須臾,最後還是連淮舟嘆了口氣,輕言。“守株待兔,唐公子又是何必呢?說不定旁人只是恰巧完成了自己的事情,而并非路見不平。”
待到茶水涼去的時候,有一中年男子拎着一股茶水走過來,對着連淮舟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叫了聲公子,而後将二人面前茶水換了一壺。
唐朝明黑澄澄的眼珠轉了轉,并沒有擡頭,只是自顧自的抿了一口盞中熱茶,嘴角揚起一抹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