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抛開書中劇情不談,單就目前這事來說,倒不難解決。只需顧南朔一句強硬的不答應,對方便無計可施。有他這個親叔叔在,還沒有隔房且關系淡漠的叔爺爺叔奶奶插手的餘地。可若真如此,也有隐患。
三七二位叔公是如今顧家輩分最高的。雖說現在是新社會,沒那麽講究宗族規矩了。可他們在顧氏族裏的話語權依舊不低。
倘若他們回頭在族裏煽動,不免招來禍患。楊柳村不全姓顧,但姓顧的占了三分之一。且除顧姓外,再沒有別的大姓。
顧氏所有族人擰成一股繩,顧南朔絕對夠喝一壺。尤其他爸與顧家族人關系并不太好。蓋因這些年他辦事太公正。公正對別人來說是好事。可在顧家人看來,卻非如此。
顧家人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哪有好處不給自家給別人的?憑什麽對外姓人跟對他們一個樣?因此,不少人心裏隐有埋怨。
顧南朔倒不是怕了他們,而是他手頭有更好的辦法能揭穿宋玉梅的算計,堵住所有人的嘴,讓對方即便有心對付他,也找不到站住腳的理由,為什麽不用?
他看向宋玉梅,“二嬸是真心想撫養三個孩子?會把他們當自家寶貝孫子疼?”
宋玉梅連連點頭:“當然!”
“那二嬸有沒有想過,孩子真交給你,要怎麽養?”沒等宋玉梅回話,顧南朔接着說,“三個孩子的撫恤金和田地我都可以交出去,但我有幾點要求。孩子們的生活不能比原來在家裏時差。”
宋玉梅臉上帶笑:“這是應當的!”
顧南朔擺手:“二嬸先別急着答應。先聽我說完。第一,孩子的營養不能缺,飯要管飽,每周得保證至少攝入三次葷腥。每次的量最少不低于半斤。
“第二,村裏孩子都會幫着家裏幹活,二嬸若要他們幹,我不反對,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鍛煉。但他們做的量比照你們家親生的幾個孫輩,不能比任何人多。”
第一點已經讓宋玉梅皺起眉頭,第二點直接将她的算盤打翻。
顧南朔像是沒看到她的臉色,接着說:“第三,不論孩子自己願不願意讀書,都得供到高中。孩子不懂事,我們大人是知道讀書的重要性的。”
三叔公沉着臉:“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像你一樣出息,如果他們實在讀不好呢?”
“那也得讀!學一點算一點。當然我也明白,初中高中是需要考的。三叔公怕是想問,如果沒考上怎麽辦吧?如果真到了這一步,我會幫忙找關系把他們送進去。至于大學,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宋玉梅一張臉黑得已經能滴出水來。顧南朔這三點,可謂每一句都踩中她的心思。她極力克制住想要罵人的沖動:“你這要求也太高了。別的先不說,我們自家也不見得一周吃得上三次葷。”
顧南朔理直氣壯,“你們家原先怎麽樣我不管。我只要求他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他們以往在自家就是這樣的。二嬸如果不能保證這些,就不要輕易接手孩子的事。二嬸一旦答應了,我們就得立下憑據。跟昨天林淑慧簽的一樣。
“請村裏人做見證,如果二嬸做不到,我随時可以将孩子領回來,并且孩子們的撫恤金和田地需全部歸還。這段時間養孩子的花用,就當是二叔二嬸疼孩子了。如果撫恤金有挪用,二嬸家裏一時拿不出來,就用地換。咱們雙方簽了字去公證,那就是有法律效應的。”
三叔公不高興了,“你這是信不過你二叔二嬸,還是信不過我們?”
顧南朔輕笑:“三叔公說哪裏話。你之前不是說,可以立字據嗎?而且制約是相互的。這也是确保我把撫恤金和地交出去後又反悔。二嬸不是一直強調她真心想幫我們家,實意想疼孩子,不是貪那些錢嗎?既然如此,疼孩子總不會做不到上面幾點。只要能做到,怕什麽!”
宋玉梅不斷朝兩位叔公使眼色,七叔公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如果按你說的這麽養,花銷不小。孩子名下那點撫恤金和田地哪裏夠?”
“夠的!豬肉一斤一塊四。大米每斤兩毛,自家地裏就能自給自足。小學學費書本費一期五塊,初中八塊,高中十三。現在明輝五年級,明軒三年紀,等他們讀完,五百塊撫恤金差不多剛好用光。
“我爸在村裏當幹部這些年,主持開了不少荒。因此咱們村地不少,按人頭每個人分到一畝七分。我哥戶口随部隊走,村裏沒他的地。但我嫂子有。她走了,地自然歸幾個孩子。等于他們仨一共有六畝八分。
“每年種兩季,交了農業稅,再除去他們自己吃的,還能剩下不少,拿去賣了,錢用來給他們買肉置辦學習用品。我粗略算了算,只要控制得當,是能在保證那三點的情況下維持他們花銷的。”
撇去了物價上漲的問題,也沒提除此之外的其他花費。比如衣服、鞋子、其他日用品等等。
他故意遺漏,宋玉梅和兩位叔公一時也沒想到。他們沒讀過什麽書,當下就被顧南朔繞進去了。宋玉梅悄摸一盤算,這麽一來,還有個屁的便宜占!
不但要勞心勞力,還有風險。如果她哪件事沒做到,被顧南朔抓了把柄。錢和地全得還回去,那給人帶孩子那些年的花費都得自己搭進去!豈不偷雞不成蝕把米?
可她好不容易說動顧家兩位高輩分出面,就這麽輕易放棄又有點舍不得,因而思索着說:“咱們村可沒人這麽養孩子的。”
“我們家就這麽養!”
一句話便将宋玉梅堵了回去。
宋玉梅一口氣梗在喉頭,好容易咽下去,又說:“那是以前。現在不一樣了。南朔,咱們不能再跟以前比。就如今這情況,誰會這麽養三個孩子?”
“我會!”
宋玉梅一愣,只聽顧南朔又說:“按我剛才算的,孩子們名下的財産是夠他們花用的。二叔二嬸不用自己補貼。只是也沒什麽剩餘罷了。當然,二嬸說你們真心疼孩子,不貪這個,想必不會計較。”
一席話,竟是讓宋玉梅騎虎難下。
全場靜默。就連三叔公七叔公,也不知道還能再說點什麽了。畢竟話是他們自己說出來的,他們能怎麽辦?
席上也沒別人幫腔,氣氛就此凝滞。
宋玉梅坐立難安,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她推了推顧長貴,想讓自己男人出面拒絕。奈何顧長貴比她更要臉面,屁股一偏,權當看不見。宋玉梅只能幹瞪眼。
見把他們晾得差不多了。場子找回來,對方經此一事,想來也明白自己不是吃素的,打自家的主意得仔細掂量掂量。
目的達到,顧南朔也沒繼續逼迫,終于開了口:“二叔二嬸年紀大了,家裏孩子也不少,只怕沒那麽多精力再帶三個皮小子吧?”
話頭一出,宋玉梅連忙接嘴:“對,對!我跟長貴歲數不小了,身體也不好。”
這迫不及待地勁兒,擺明了是沖着好處去的。現在好處沒了,就恨不得立刻撇清。吃相太難看。在場就算是不怎麽聰明的,也品出了那麽點味兒來,看向宋玉梅的眼神極盡嘲諷。
兩位叔公面如豬肝。內心後悔不已。蠢娘們,臉上表情能不能注意點,別那麽高興!就算不想再繼續計劃,起碼得把面子圓過去!這下好了,宋玉梅的心思被接了個底朝天,他們這兩個打頭陣幫着說話的,能得什麽好名聲?
顧南朔又說:“最重要一點,三個孩子的意願也很重要。”
宋玉梅一門心思想丢掉燙手山芋,哪裏還顧忌得了那麽多,點頭如搗蒜:“你說得對!三個孩子肯定不願意跟我們,更願意跟着你這個親叔叔。”
顧南朔點頭,“那這事就作罷吧!”
“是是是!作罷作罷,權當我們沒說!”
衆人:……
前後嘴臉變幻太快,太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