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葉番外-清秋一醉
葉君琰沒有想過,不過是看不過眼,随手救下了路邊被一群小混混勾搭的男孩子,就被那男孩子一路跟到藏劍。當他還在院內練劍,感受到樹上竟有灼灼目光,一道劍氣便把那人趴着的樹枝割了下來。
對方摔了個狗□□,卻仍是對他感恩戴德,把葉君琰的練劍的身姿直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葉君琰問他名字與年紀,少年便說自己姓李,名堯,生辰八字也朗聲報了上來。葉君琰掐指一算,嗯,兩人竟是同年,不過一個在春一個在秋,差不得太遠。
往後李堯便時時會翻過院子趴在樹上等葉君琰來練劍,有時候等到睡着,一個翻身差點把葉君琰給砸扁。葉君琰覺得李堯其實挺厲害的,居然能避開藏劍的巡邏弟子,天天往山莊裏跑。
有時候李堯會帶幾個蔥餅,掰了一半硬是要塞進葉君琰嘴裏。出身農家,李堯自然不用去上什麽學堂,當時說話很是鄙陋,衣服上也總是沾着泥巴,但這些都不能妨礙少年的友誼。
就這樣,一個在樹下練劍,一個在樹上觀摩,竟這樣過了好些年。
等葉君琰發現,李堯竟然把自己的招式學了個七八成,除了沒有內功,拿根藤條揍起人來,和自己平日練劍時的姿勢幾乎一模一樣。葉君琰為此很是憤怒,狠狠地譏諷了李堯一頓,說他不是藏劍弟子,未曾發誓便偷學武功,将來要是拿這身架勢出去行惡,要敗壞藏劍山莊的名聲簡直易如反掌。
為此葉君琰甚至與他斷絕了來往,也不再去之前那棵樹下練劍。李堯很是委屈,自己明明只是無意記住了幾招,并沒有什麽作惡的心思,葉君琰怎麽這樣歪曲事理。但幸得李堯也不在意,并且覺得錦衣玉食的小少爺多數都有點眼高于頂的習慣,很快就原諒了他。
在李堯保證以後再不用藏劍劍法之後,葉君琰才勉強消了氣。
兩人年過十八,父母雙亡的李堯,家中只有一個老人,除了繼承那一畝三分地,似乎也沒有別的出路。葉君琰卻不同,是新一輩中出類拔萃的弟子,劍法放在當時,也是數一數二。葉君琰心智也比李堯早熟,知道李堯在武學方面根骨不錯,人也很機敏聰穎,便勸着李堯出外尋訪名師。
李堯并不存這個心念,畢竟一直撫養自己長大的老人已是風燭殘年,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老人家也想自家孫子早日成親,便找了一家姑娘把這事兒定了。李堯對成親頗為不贊同,卻擔心忤逆了老人,會惹她不快,便只能草草答應。
李堯把這事與葉君琰說,葉君琰只覺可惜,便問他,老實說,你到底想不想學武?
李堯說,挺想的,至少這樣和你差距就沒那麽大了。
大約又過了一個月,李堯忽然找到葉君琰,說,我不打算成親了,你總說男兒志在四方,我也要出去多走一走。
葉君琰問他去哪,他卻不說,只是腆着臉向葉君琰讨要踐行之禮。葉君琰便解下腰間玉佩,親自為他系在腰上。
願你順遂,成名之後記得回來報喜。葉君琰将他送至驿站,望着他歡笑着離開。
後來葉君琰才知道,李堯家的老人去世後,李堯便去找那姑娘家退了婚,問那姑娘,姑娘卻說,李堯說自己已有中意之人,只等着他回頭,我也不能拂人心頭所愛。
葉君琰很是茫然,他怎麽從未聽過李堯提起心上人?
大約是五年後的清秋,葉君琰奉命去接天策府的将軍,陪同而至的人令他大為咋舌。李堯比從前曬黑了許多,一身天策戎裝,身板挺得筆直,眉宇更是英俊剛毅。見到故人,李堯沉穩地朝他微笑點頭,這姿态竟讓葉君琰生出一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後來李堯才與他說,當初的确是在鎮上遇到一位天策軍士,那人問他是否有意加入天策府。當時李堯哪裏懂天策府的名號,只傻愣愣地反問,天策府可有武功交?
那人便說,何止武功,還有戰士的榮光與尊嚴。
在葉君琰面前,李堯似乎又原形畢露,叼着根草非得躺在葉君琰腿上。葉君琰被他用草撓得心煩意亂,惡狠狠掐了一把對方的臉,質問他,你連去天策都與我保密,簡直沒有把我當作兄弟!
李堯說,我想給你一個驚喜。
葉君琰說,驚喜驚喜,分明驚大過喜,一想起你連我也好生瞞着,便連那一定點喜都沒有了!
李堯只得向他告饒,拉拉扯扯之間又被葉君琰發現腰間的玉佩不見了,又是一陣質問。
你送我的,我怕摔碎,總是好生收着的。這是李堯的原話,也是他的心意。
葉君琰問,那你就不怕你心上人吃醋?
李堯笑了,說,我的心上人便是你,你要與自己吃醋嗎?
葉君琰一愣,便不說話了。他只想當對方不過胡言亂語,但李堯眼底深藏流轉的柔情,豈會說謊。他心裏一慌,出口就道,我從來只當你是最好的兄弟,不會再多了!
李堯碰了一鼻子灰,自嘲地笑了笑,便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葉君琰夜夜都被李堯的話攪得輾轉難眠,默默地把兩人的大小事宜都翻出來咀嚼了一遍,卻總是得不到結果。李堯既不逼迫也不遠離,還是按照以往的方式對待葉君琰。葉君琰想,他總會在原地等着自己,等自己想通了,再朝他邁步,也不遲。
就這麽幾年,兩人不鹹不淡心照不宣地相處着,兩人都有自己需要費心的事情,又各自帶了小徒弟,葉君琰覺得兩人的事情也不似那般着急,如今也挺好。
李堯帶趙疏昀來拜訪他,他便讓葉景陪着趙疏昀。李堯笑說他對葉景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般着緊,葉君琰便很不屑地說,葉景便是我的孩子,你吃醋了?
李堯說,自然是吃醋。不過我已經叮囑過昀兒,讓他把你家寶貝孩子套到手,算是彌補師父在葉前輩手下吃的虧。
葉君琰給了對方一個白眼,李堯卻說他總對自己抛媚眼。
再後來,換成了葉君琰帶葉景去天策。李堯曾在信中說,讓葉君琰帶點特産過來,要有點做客人的本分。葉君琰很不齒地問他,山莊特産秋季黃葉如何?
李堯回信說,那就黃葉吧。
結果特産到手,真真就是金黃的銀杏葉,卻只有兩片,少得可憐。李堯說葉君琰吝啬,這兩片黃葉都不夠分他手下的士兵。
葉君琰此行本是為莊主帶信給李承恩統領,很是匆匆,兩個小屁孩都沒能好好玩上一會兒,更別提兩位大人。李堯只好邀請葉君琰臨行前同登淩煙閣,同賞天策的夕陽。
夕陽之下,李堯最後問了葉君琰一句,阿琰,你可願留下陪我?
葉君琰總算溫柔地望着李将軍,說,再過幾年,等景兒再大些,不如一同去昆侖吧。
李堯知道他松了口,很是歡喜,低頭吻了一下葉君琰的側臉,說,好,去哪裏都好,全聽阿琰主意。
雲彩之中,夕陽餘晖撒了滿地金光,醇酒似的秋風熏得行人醉,葉君琰心想,這季節真好,難怪李堯會喜歡。
許多年了,他們總算走近了彼此,大約兩人都很盼望,有人相伴地再往前走,大約風景真的會與衆不同吧。
======================================================清秋一醉李葉番外 FIN.
作者有話要說: 好吧,把番外寫了以後,忽然有點心疼李葉這對c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