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恕不從命
謝釉蓮的話句句都帶着刺, 可她又是那麽個柔美的人兒。彼時,她微微低着頭,額側的一縷秀發披垂在飽滿勻嫩的胸前。環佩輕響,溫香陣陣,十足的嬌媚成熟中, 她的身上, 又還隐隐地透着一股極是誘人的清純鮮美。
不遠處, 香爐中用龍涎和蘭葉調制的熏香絲絲缭繞。寂靜的宮室之中, 他們亦都仿佛被籠罩在了一層薄霧之中。
謝釉蓮的挑釁,含着譏諷,亦含着憤怒。那怒氣铿铿作響,叫公子沐笙甚至都覺着自個能聽得見隐約的回音。
看着這樣的謝釉蓮, 公子沐笙不禁嘆了一口長氣。他深邃漆黑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盯了她一眼, 蹙着眉頭, 忽然淡靜地,極是認真的,毫不避諱地說道:“輸又如何?贏又如何?吾周如今, 便似是個暮年垂老,貧病交攻,漸漸露出了下世的光景來。這般, 一招不慎,便會落成片荒蕪瓦礫場。如此,待煙消火滅時,你我的輸贏, 又有何用?”
說到這,公子沐笙不禁低低地笑出了聲來,那笑中隐含着嘲弄,亦隐含着哀憫,他平靜地說道:“當年庶母未能遠走,如今身在高位,處于漩渦,便更當小心才是。卻怎麽,入明堂如似兒戲,毫無顧忌?難不成,你們百年謝氏,真不要名聲了麽?”
公子沐笙的話,直叫謝釉蓮冷冷地嗤笑出了聲來,她嘲諷地斥他道:“名聲?你問我這些不可笑麽?早當年,我便将名聲視作糞土了!如今,都當了你的庶母了!我又還能有甚麽名聲?”說着,她眸光陰冷地瞪向了公子沐笙,那目光之中,隐含着令人驚懼的沉冷。
瞪着瞪着,謝釉蓮忽然就大步地走到了公子沐笙的身前。她一傾身,豆蔻鮮紅的指尖便摳住了公子沐笙的衣襟。她神色複雜地盯着他,突然,咄咄逼人地,語帶蠱惑地問他道:“周沐笙,我便只問你一句,你可願娶謝六為妻麽?你若是娶了她了,我便也算有了交代了。或許,就不會再為難你們兄妹了。”
當年的謝釉蓮,是邺都出了名的才女。她一笑,明月流輝,山水清幽。
如今,她亦在對着他笑,她低眉斂目地看着他,美貌更甚從前。只是,那昔日笑容中的清澈早已不在了。更多的,只剩下發了狠的威逼和脅迫。但再仔細去看,卻又還有那麽一絲不為人知的妥協與祈求。
看着這樣的她,公子沐笙深邃漆黑的眸子不禁微微一動。端跪着的他,也忽然就覺得此情此景頗為的滑稽。一時間,他又笑了,那笑很清很淡,他淺淺地看了謝釉蓮一眼,少卿,忽然就低下了頭去,徐徐地,在她隐含期盼的目光中,不容置疑地說道:“笙之終身,全不必勞庶母憂心。”
卻,這明顯就是推拒的話,謝釉蓮聽了,就好似根本未聽見一般。她嘴角一扯,算是笑了笑。妩媚的鳳眼依舊黑亮黑亮地盯着公子沐笙,眸光一垂,紅唇緩緩湊近,湊到他的唇邊,複又低低的,靡軟地繼續問他:“周沐笙,我便只問你一句,你可願娶謝六為妻?”
外頭,秋風蕭瑟,樹影翻飛。謝釉蓮柔媚的聲音在空蕩的室中靜靜地傳響,卻,許久許久,她都未得到回應。
望着她近在咫尺的俏臉,公子沐笙只是苦笑了一聲,淡淡地閉上了眼。
這般絕對的安靜,叫謝釉蓮不禁格格笑出了聲來。
笑着笑着,她的聲音卻比哭還難聽,少卿,她的唇角便溢下了一縷嫣紅的鮮血,豆蔻鮮紅的手指也忽然就松開了公子沐笙的衣襟。她蹙着眉頭,恨恨地,痛苦地朝公子沐笙嘶叫道:“怎麽?我謝家的女兒就這般的不好麽?你便這般的不願娶謝六麽?便是連騙我一聲也不肯麽?”
說着,她搖搖晃晃地退後了兩步,直是狠狠地瞪着公子沐笙額上的血漬,面上慘白如紙的,低低地咒怨道:“哼!世人都道你博學洽聞,聰朗多大略。可你曉得麽?在我看來,你卻是這世上最最虛僞的兒郎!這天下負我者甚多,可問我最最恨誰,便非你周沐笙莫屬!”
Advertisement
說着,謝釉蓮廣袖一甩,轉身,便趾高氣揚地邁出了門去。
彼時,涼風襲來,吹得她的衣裙翻飛,吹得她腰上的環佩也叮當作響。
公子沐笙擡眼朝她望去,便見她越行越遠,越行越遠,那婀娜的身影漸漸地隐沒在了黑暗的宮巷之中,直至再也不見,直至仿佛被黑暗噬盡。
忽然的,公子沐笙擡手捂住了心口,疼痛,令得他臉頰的肌肉都狠狠地抽動了兩下。隐忍着,隐忍着,他猛地便閉上了眼,一滴清淚緩緩流下,無聲無息地和着他的低語,不過一句,“最是肮髒,帝王家。”
在外人看來,經此一遭,婁後這一雙兒女也算是元氣大傷了。外頭更有盛傳,道是周氏兄妹雙雙都受了重罰。如今禁閉之中,公子沐笙卧傷在榻。周如水更是直截就磕破了頭,破了相,額上已是落下了一道細疤。
一時間,衆人眼觀鼻,鼻觀心。都暗暗明白了陳郡謝氏在朝中,在周王心中的地位。更都打心底地确信了,這次第,天水城的鎮邊大将軍一職,只會落在謝家五郎謝永之的頭上了。
卻哪曉得,兩日後,周王上朝,聽衆臣推舉謝家五郎謝永之為将時,竟是眸光森冷,眼含隐怒。他抿着唇環視了殿上一周後,竟是一反常态地冷冷哼問衆臣道:“怎麽?只有謝永之麽?難不成,吾周泱泱大國,卻再尋不出個将軍來了?”這話擲地有聲,憎惡分明,直叫殿中衆人丈二摸不着頭腦。
彼時,卻還有不懂眼色的臣子繼續舉薦謝永之道:“謝家五郎謝永之騎射功夫了得,對兵法亦有研究,臣以為,可堪大用。”
有一便有二,緊接着,又有幾人此起彼伏地附和道:
“吾等推舉謝家五郎謝永之。”
“吾等推舉謝家五郎謝永之。”
“吾等推舉謝家五郎謝永之。”
一時間,朝中群臣均是附和從之。聞之,周王的臉色便也徹底的變了。
他縱欲過度的眼悠悠一轉,忽然,就喜怒難辨地看向了禦史大夫王箋,上下打量了他一圈,才低啞地沉聲問王箋道:“如今百官推舉謝五,禦史以為如何?”
彼時,王箋不過三十有六,是三公中最年少的。他儀表堂堂又仙風道骨,平日裏就很受周王的喜愛看重。如今,周王朝他看來,他也依舊面色泰然,不過不急不緩地擡了擡眼皮,一派中肯地說道:“天水城地勢險要,城內胡漢雜居,情勢不一。符氏守城多年,可謂根深蒂固。城主符壅年事已高,更多少會有些自負。這般,便全不是塊易啃的骨頭。謝五雖也不俗,卻多少仍是有些年少了。”
語罷,王箋面上的笑意仍是未減,他清明的目光略過一直垂眸不語的右相王端,直直地對上立在王端身側的左相謝浔,眉目一挑,便直截了當地直問謝浔道:“左相以為,貴子可當重任麽?”
王箋這一問實在太過直白,惹得謝浔也是喉頭一噎。好在他生來嘴角便有幾分上揚,因此總是面色不顯,常常帶笑。此刻,他亦淡淡笑着,長細的眼直直瞥向王箋,四兩撥千斤的,不答反問地道:“這番作問,王禦史可是已有選中之才?”
聞言,王箋亦是言笑晏晏,一眯眼,轉目已朝周王一揖道:“啓奏陛下,如今王氏兒郎之中,論才學出身能當得起大将軍之任的,倒還真未有之。” 王箋此話,便是将自個欣然地退在風暴之外了。他的意思不外乎就是,他王家兒郎壓根不想去那勞什子的天水城,你謝家兒郎想去便自個想法子去,鬧不着處處找人為難。
如此,周王卻還不放過王箋,他雙眼一眯,盯向王箋,懶洋洋的,意味深長地問道:“是麽?孤怎麽聽聞,你們琅琊王氏的三郎,謀無遺算,舉不失策。這般的兒郎,卻只願賦閑在家,庸碌過日麽?今次,就叫他去天水城如何?”
周王這一問,直叫王箋暗自挑了挑眉。一旁,王端亦是擡起了眼來,他抿了抿唇,不待王箋發話,便率先上前了一步。在四面八方投來的火熱目光中,堪堪朝周王一揖,便異常認真地答道:“陛下有所不知,吾子雖是有才,卻全然不通兵法。如今輾轉病榻,亦是內虛中空,已不知有幾日好活了。這般,實是不堪邊境大任。”
王端此言,已是全然婉拒了。如此,他的話音方落,大殿中便響起了一陣嗡嗡聲。而對上他這般斷然的拒絕,周王青白虛腫的臉亦是一沉,更是微不可見地蹙了蹙眉。
直過了半晌,周王才挑開了眼去,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了謝浔。看着謝浔,他渾濁的眼中更是陰郁深深,忽然的,他也問謝浔道:“愛卿以為,謝永之可堪重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