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徽歙朝奉
前一刻被甩了冷臉, 下一刻就邀起功來了!這牙尖嘴利,還真是黑得也能唱成白的了!
餘嬷嬷這話一出,夙英也是氣得沒邊了,瞧着周如水已面露不耐,她眼一橫便上前道:“餘嬷嬷, 您還是免了罷!你一個奴才, 竟也唱着天高皇帝遠在這兒做起了主子了!行宮的奴才用得着你來訓麽?不過半日就鬧得行宮處處烏煙瘴氣, 你的本事倒是了不得了!難不成, 千歲還要謝你麽?你若不想整夜泡在寒泉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快些滾出去,莫再礙了千歲的眼。”
夙英話說得這般狠, 餘嬷嬷仍是副沒臉沒皮的模樣, 竟是昂起下巴, 賠着笑又要答話。但不等她開口,夙英已一腳将她踢翻在地,潑罵道:“不長眼的東西, 滾出去!千歲用不着你這腌髒玩意伺候。”
想不到夙英會忽然動武,餘嬷嬷當下就嗷叫了起來,卻不待她再嚎, 在周如水的示意下,炯七一把架起餘嬷嬷,直截就将她甩出了殿去。
一時間,耳根終于清淨了, 礙眼的玩意也沒有了,三人相視一笑,頭一回有了默契與共識。
話說那餘嬷嬷被扔出殿門外,多少雙眼睛瞧着都是幸災樂禍。餘嬷嬷也算硬氣,她咬着牙,一身老骨頭疼得好似散了架也硬是未哼半聲。唉聲嘆氣地躲回屋去歇了一宿後,第二日,又颠颠出現在了周如水暫居的‘晖華殿’殿門前。
當然這會,得了千歲的口谕,再無需炯七親自動手,餘嬷嬷才走近殿門,外頭便是哎呦一聲,幾個寺人已合力将餘嬷嬷架了出去。
這頭,周如水出宮本就揣着大事兒,礙于餘嬷嬷在側,倒是左右都有些不方便。想着行宮中有一個餘嬷嬷,就可能會有旁的不知曉的耳目,周如水一時也斂了手腳,這日出宮,她便先道是去後山聽松濤,待馬車入了後山小徑,才七拐八拐朝文山村的方向行去。
離華林行宮最近的村子便是文山村,但道是近,真要去,快馬策行也需半日。午間日頭正盛,陽光明媚,突然卻下起了小雨。炯七原是不想停馬的,但道路前頭,正有十幾個布衣百姓推着載滿貨物的板車三三兩兩地攔在了路中央,他們愣是動也不動,叫後頭的車馬也無法前行了。
如此,炯七不得不駐車去問,這一問,便聽一莽漢老神在在地應他道:“兄弟莫急,現下還走不得!那頭烏雲密布,正要下暴雨呢!”
原來,那莽漢常年以打獵為生。像他們這行當的人,最是明白氣候的變化,他走到此處時,一見雲勢,便曉得前頭的天氣要不好了。
果然,過不了多久,前頭的天空中就劃過了幾道粗如枝叉的驚雷。未幾,幾丈之外便下起了如瀑的大雨,但他們這頭,卻仍是天清氣朗。
才聽過炯七的回禀,便見不遠處天氣大變,周如水也覺得有趣,不禁便循着雷聲撩起了車帷朝外看去。這一看可不得了,她的目光才自破空而出的閃電處收回,一轉眼,便在不遠處的老榕樹下看見了一道頗有幾分熟悉的颀長身影。
那人今日全是一副走卒的打扮,半舊的布衣青衫下,黑色的軟底靴上沾滿了泥,肩頭挂着的麻灰色布袋上補丁也不少。他阖目坐在樹下,全沒了初見時的氣派張揚。在他身側,還有一匹老掉了牙的灰色毛驢正綁在樹邊,懶懶地搖着尾巴。
這人,正是她以為再見無期了的柳鳳寒。
似是感受到了周如水的注視,柳鳳寒緩緩睜開了眼來。他擡眸,緊緊地盯向了正撩着一角車帷的周如水,待看清是她,他的雙眸更是一亮,眼波底翻湧出波瀾,忽的就翹起一邊嘴角,朝周如水張揚一笑。
Advertisement
那直視的目光實在有些灼人,他飛揚的神采又實在太勾人,周如水一愣,半晌,才朝他嘴角一拉,慢慢苦笑了一下。
這日,因前頭雨勢太大,周如水一行只得無功而返。
是夜,周如水歇得極早,在這日的夢裏,她終于夢見了子昂。仍是皚皚白霧後只見得着隐約身影的子昂,仍是對面不相識相近無可觸的子昂。
他們從不曉得對方是誰,也從不去試探對方是誰,他們只是默然相伴着地渡過了夢境中的連綿歲月。她喚他子昂,他喚她小周,有時候,她都覺得生生世世就要如此下去了。可最後,他們卻背向而馳、分道東西,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也不知今生能否再見。
她找了他許久,但從來都是無疾而終。或許,早從她與他掙脫“黃粱夢”的那一刻起,命運的齒輪便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一點點也罷,全盤皆變亦可,左右在天,亦在人為。便如子昂所言,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曉破天機後,天亦不饒人。
随着近日越發潮冷的天氣,周國境內的木靈竹海亦不複往日的清爽舒适。伴着驟停的暴雨,林中滿地水漬,泥土稀松。空氣中,亦夾帶着濃厚的水木濕氣。
木靈竹海因地處偏僻,又有鬼魂傳言,人煙一向稀少。卻這時,竹海中突然湧入了一隊黑衣武士,他們一個個面無表情地潛入了竹海,不多時,便有序地砍伐起了林中翠竹。稍頃,一盞盞蓮花手燈在黑衣武士的手中亮起,如浮動的明珠一般,照亮了竹海中嶄新伐出的長道。
蓮燈一亮,萬籁寂靜的竹林之上便響起了一聲極低的輕笑,笑聲伴着銀鈴聲詭異如神魅,緊接着,就見一道火紅的身影從空中一躍而下,來人一襲紅衣,金蓮面具遮臉,身形一閃便入了竹海長道的盡頭,隐進了暗處的別苑之中。他的身影極快地在別苑中穿梭,未幾,便異常娴熟地閃進了一間亮着燭光的內室之中。
室內靜谧而又幽暗,明明是活人住的地方,卻硬生生被制成了墓室的形制。室內東南西北四角各設着一座作通體鎏金的跪姿侍女執燈形,“執燈侍女”身穿寬袖長衣,梳髻,戴巾,燈盤、燈座及右臂均可拆卸,極是精致。
此刻,每個執燈侍女手中的燈盤中心都插着燭,窗面半開,昏黃的燭光在風中搖弋,細細的煙絲自“侍女”的右臂處緩緩流出,有煙而無塵。
內室中央設着座方形藥池,池壁由十塊巨大的漢白玉石壓縫交口鑲拼而成。溫泉水從石縫中湧入藥池,池中煙霧缭繞,池水的顏色卻詭異的透着墨綠色。
才将室門推開,紅衣郎君便揚起衣袖掩住了口鼻,他鄙夷地撇了撇嘴,斜睨着藥池內的颀長身影,紅豔的唇畔擰起一抹極其豔麗的佞笑,挑着眉頭,明知故問地輕嗤道:“王玉溪,你的蠱毒還未淨祛麽?”
風淺樓的不請自來,叫王玉溪蹙起了眉頭,氤氲的水汽中,他緩緩一動,轉過了臉來。寬大的墨色緞帶掩住了他俊逸清華的蒼白面容,晶瑩的汗水順着他如墨的長發滑過光裸精壯的背脊,緩緩滴入了那墨中帶綠的池水之中。
他淡靜的,如雕塑般地維持着在水中盤坐的姿勢,嘴角一挑,語氣鹹淡,矜貴非常地不答反問道:“你來周國做甚麽?如今砍了我的陣眼,又該如何作賠?”
見王玉溪這般的從容适然,風淺樓不禁挑了挑眉頭。他睥睨地看着池中一動不動的王玉溪,閑庭信步般地繞着浴池走了一圈,薄唇微掀,笑得如同毒蛇露出美麗的舌信子,一字一頓地惡意說道:“誰能想到呢!叫天下女郎傾慕愛戀,恨不得以身相許的琅琊王三,不僅身中蠱毒,還有着寡親緣情緣,累世孤獨的命格。”
說着,風淺樓懶懶地擡了擡眼皮,随意往池邊的軟榻上一倒,絲毫不客氣地繼續說道:“你可怪不得我砍了你的陣眼,我是見你的魂燈黯得太過,以為你是蠱發将亡了,這才念及昔日的同門之誼,特意趕來替你收屍。卻不想,你這奸詐小人不但沒死成,還朝我讨起了陣眼?難不成,本君還要把砍掉的竹子再給你都栽回去麽?”
“陣眼是你破的,殘局自然該由你收拾。若是如此都做不到,你還算甚麽勞什子的寧川少主?”聽他這般颠倒黑白,夾槍帶棒,又盡說些誅心的話,王玉溪卻似乎習以為常。他的嘴角微微一扯,聲音如清泉般悅耳。哪怕此刻的情景實在不堪,風淺樓又正肆無忌憚地掐着他的死穴,他仍是自眉宇間都透出了優雅和從容來。
見他如此,風淺樓卻不怎麽開懷了。他面色有些發沉地冷嗤道:“我算甚麽勞什子的寧川少主,可不是你說得算的。”說着,他骨節分明的手指敲着膝頭,微揚着下颚,越發不郁地說道:“倒是你,你就這般的不願活麽?明明殺了王五取他的心頭肉做引便能解了蠱毒,你卻不肯!明明師傅早便替你算出了生機便是夏錦端,娶了她,你便能破了那寡親緣情緣,累世孤獨的命格,你卻又無動于衷!難不成,你琅琊王三就甘願蠱發時裝作風癖,就甘願泡着這惡心透頂的藥泉,就甘願過着這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麽?”
作者有話要說: 三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