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秦二世這完蛋
胡亥這一問,算是揭開了當日沙丘政變的遮羞布。
李斯并不知道胡亥為何發問。在他此刻倉促間看來,這一問答好了,便是以後可令天下人信服的“史實”;答不好,很可能就是他李氏家族覆滅之始。
然而李斯到底是李斯。
他一開口,便定了結論,“陛下,自古太子不将兵。”
一句話就把公子扶蘇繼位的可能性給徹底抹殺了。
李斯徐徐道:“從前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正為改立心愛的骊姬所生的幼子。當時晉獻公有意廢掉太子申生,于是對外稱‘曲沃是我先祖宗廟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國,屈邑靠近翟國,如果不派兒子們鎮守那裏,我放心不下’;于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邑,公子夷吾住在屈邑。晉獻公與骊姬的兒子奚齊卻住在绛都。晉國人據此推知太子申生将不會繼位。”
“而後,太子申生果然為晉獻公所殺。”
“我朝之事,與之無異。公子扶蘇無緣于儲君之位,從當初先帝讓公子扶蘇去上郡監軍便注定了。”
胡亥動容。
而李斯還沒有說完。
李斯撫着白胡須,繼續道:“此為其一。”
胡亥道:“願聞其二。”
李斯道:“先帝在位時日不可謂不久,可是直至沙丘駕崩,此前未立儲君,蓋因欲立幼子。二十餘公子,獨陛下得以随行,可見聖心默定。雖當時先帝未彰顯,卻是已經留意于陛下。”
胡亥聽出這後一句是拍自己馬屁,可是卻不得不承認前一句有道理。
前面的兒子們已經長大成人,可是秦始皇卻沒有立儲君,可見至少沒有特別滿意的,想着看幼子中有沒有更好的,也是很可能的事情。
當然,也許秦始皇真心相信能求得長生不老之藥,以一己之身,治千秋功業,也未可知。
不過那就屬于玄學的範疇了,胡亥也不打算鑽那個牛角尖。
胡亥道:“李卿高見,若只有朕知道,豈不可惜,願天下黔首皆知。”
“喏。”李斯一顆心落回肚中。
李斯年事已高,長篇講述,又頗為勞神,已是口幹舌燥、精神不濟。
胡亥起身道:“朕送左相。”執手相送,禮遇備至。
李斯出了宮門,長舒一口氣,為老不尊地腹诽了一把:現在問還有什麽意義?甭管先帝什麽意思,反正現在只剩你一個了。不管怎麽掰,我也得掰到先帝要立你身上去啊!
胡亥回殿的路上,自己想着,當初公子扶蘇自殺,固然是趙高等人矯诏之禍,可是禍根卻在子不信父。
假的诏書一到,公子扶蘇便信了這是先帝要殺他。
固然是公子扶蘇性情仁儒之故,只怕更因為在公子扶蘇心中,早已有過這個猜想。
與之相比,同樣是接到了要求自殺的诏書。
蒙恬卻覺得其中可能有詐,畢竟他與先帝有自幼的情誼。
兩相比較,可見在公子扶蘇心中,先帝要殺他是很可能的事情;而在蒙恬心中,先帝要殺他卻是很不可能的事情。也算是從側面反應了,先帝對兩人态度究竟如何。
“嗚汪!”一聲奶兇奶兇的小狗叫聲,把胡亥從深沉複雜的政局複盤中喚出來。
正是那只被他取名“二郎神”的小黑狗。
二郎神被胡亥養在身邊,成了“天子第一犬”。它剛出滿月,跑起來偶爾還搖搖晃晃的,這會兒睡醒了找主人,邁着四條小短腿撲到胡亥腳邊,與他的袍角展開了殊死搏鬥。
胡亥見了愛犬,不禁放松了神色,彎腰笑着把小狗仔抄在手中,舉到臉前,“小二郎,你睡夠了?”
是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二郎神已經降格為小二郎了。
小二郎在半空中劃動着四條小短腿,拼命想找個落腳點。
樣子滑稽,逗得胡亥大笑起來。
侍者阿圓來報,“陛下,左相大人派人送了兩份地圖來。”
“哦?”胡亥一面揉着狗頭,一面吩咐道:“挂起來,朕看看。”
看時,卻是當初滅楚之戰的作戰圖。
地圖上山川河流都标出來,而作戰雙方的動向也都标注明确。
第一份地圖,是李信與蒙恬兵分兩路,李信引兵攻下鄢陵,過陳城而不入,往東欲攻城父;而蒙恬領兵攻打平輿。
第二份地圖,是李信失敗後,王翦屯兵平輿,而後南渡淮河,直撲壽春,一舉滅楚。
胡亥看着,感嘆兩千多年前的地圖就已經如此精妙。
他看了兩眼,倦意襲來,伸個懶腰,準備睡覺。
小二郎卻還沒玩夠,在地圖下面撲來撲去,“嗚汪嗚汪”叫着,想跳起來咬挂起來的地圖。可惜畢竟腿腳較小,把自己摔了個四腳朝天,挺着圓滾滾的肚皮,半天沒翻過身來。
它堅持不懈,要嘗嘗地圖這沒見過的新鮮玩意兒。
胡亥逗着它玩,不免又多看了兩眼那作戰圖。
就是這兩眼,叫他看出了問題來。
李信引兵東去,本來過陳城而不入,直取城父,可是卻又半途折返陳城。
當時的陳城發生了什麽?
這個疑慮一起,一系列的疑問随之而來。
李信既然能以三千兵馬,追擊燕太子丹十萬兵馬,可見其能。
在滅楚之戰中,又怎麽會被項燕二十萬大軍尾随,卻毫無察覺呢?
項燕這二十萬大軍難道還個個穿了隐身衣不成?
李斯究竟又為何要獻這兩份地圖呢——難道是要引他發現此種蹊跷?
滅楚之戰,內中藏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而他又能從中學到多少經驗,用于此刻所面臨的危局中呢?
胡亥舉着燈燭,伫立地圖前,凝神細思,越想越奇。
“為朕召禦史大夫馮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