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何彼襛矣
荀南河确實已經懷疑辛翳并不是小文盲了,但她更被其他的事情吸引。比如這十幾個少年, 看起來都像村童怪胎, 卻一個個都懷着些本事。
比如好幾個孩子都活潑好動, 他們在午後課間經常和範季菩在草地上對打, 荀南河也算是看過不少武俠片的,但這群孩子們用刀劍的熟練,動作的速度和準頭,看起來都有些驚人。又因為骨肉正到最好的年紀,看他們幾個摔角或對招,狠厲老練的簡直讓荀南河心驚肉跳的。
也有些孩子,比如像原箴, 讀書習字極快, 幾乎是過目不忘, 在學着楚字的同時,央着她又想學齊字、燕字和秦字。荀南河會說一點燕語,會寫得燕字卻不多,不得不一邊自己學一邊再來教他們。
當然也有例外, 就是重皎。
他不太擅長運動, 習字速度雖說不慢,但也就一般般。他畏光少言,還總用奇怪的眼神望着荀南河,讓荀南河都覺得這孩子是不是開了天眼。
不過重皎很懂天文,對于算術方面的才能也很可怕,他甚至對于開平方的計算①也已經到了可以飛速心算的地步。而且對于醫藥、地理和一些自然現象, 也都有一般孩子達不到的理解。
荀南河當賣藥郎招搖撞騙的時候,也了解過一些楚巫的事情。靈巫是否真的有非自然力量,她不太肯相信,但楚國對于巫的官位職能都設置的非常詳細,若說氏族在先秦掌握文化政治,那巫則掌握自然科學和藝術、史載。
他們看似是掌控祭祀和占蔔,但另一方面舞蹈與音樂,醫術與算術,天文與地理,甚至一些自然現象、工程制造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對于星的記錄、疾病的變化、山川河流的常識,他們都有涉獵與學習。
雖然在先秦之中,都會有很多聽起來玄而又玄的說法,但不論巫是否相不相信,但他們都知道這些說法是外皮,他們實際已經掌握了一些原理和原則。
重皎就是這樣的人。他應該是某家人養大的靈巫,只是不知是因為相貌,還是因為語言不通,竟因白化病而被送入了楚宮當稀奇玩物。南河教他讀書之外,也教一些中國歷史上曾出現的數學原理,或者是一些雲層、山川之類的地理知識,都不深,但重皎竟都能學習理解,還編了一套滿嘴魂魄、神跡的說法。
荀南河發現他雖然滿嘴封建糟粕,但卻又理解了原理後,就也懶得管他怎麽編了。
荀南河越是教他們,越覺出來了。
辛翳養這麽多少年在宮中,絕不是因為好玩,而是他誰也不信任,想培養自己的勢力。聽說到處都有人給辛翳搜羅少年,送入宮中的最起碼幾百人都不止了,留下的只有這十幾個,顯然辛翳是仔細培訓、篩選過的。
而這群少年不知道為什麽,對辛翳也是打心底的信服忠誠。那種忠誠,簡直像是一種魔力。這些少年送入宮中的時間應該也不長,最多也不可能超過兩年。
看他們的行動言語也很有自己的見解,不像是被洗腦了。
卻仿佛是辛翳一聲令下,讓他們一頭撞死,他們也能去做的。
Advertisement
另一面,她每個月會出宮一趟,邑叔憑會問她一些情況,荀南河還在盤算,卻沒說這些少年的情況,只說自己還沒逮到辛翳。
邑叔憑倒也覺得她不太可能那麽快接近辛翳,幾個月了還沒被趕出來已經算是不錯了。
荀南河也不能次次見面都什麽也不說,她也透露過辛翳會寫字這件事,邑叔憑似乎并不太吃驚,還道:“嗯,不過他也是有些進步的,現在上朝,他已經都能好好跪坐着,禮節周到了。再過一段時間,如果你能跟他更親密些,就要求去陪他上朝。”
荀南河覺得這就是邑叔憑在催她更快接近辛翳一點。
可她雖然也偶爾能看見辛翳一閃而過的背影,卻從來沒跟這小子正臉打過招呼。難道她又要使出那招夾着教科書夜襲寝室?
荀南河也确實這麽幹了,她拿出“突然想起來邑叔憑有話要讓他交代給楚王”這種理由,再加上态度強硬,真的逼得景斯不得不讓路,放她進去了。
她回過頭來又裝模作樣威脅道:“別以為我不知道那些小奴都會通風報信,把他們都趕出去,也別讓我看到有人在大君的宮室內亂跑。此事重大,不能讓旁人聽見。”
楚宮都修建的堂皇,八盞燈油一座的舞鳳包金銅燈,擺的就像是燈具市場一樣密密麻麻,在回廊上被點亮,映照的楚宮像是掉進星海裏。
塗抹了生漆的黑色地板反射着微光,滑亮的就像是夜裏的河,棉紗或者絹絲的帷幔不論在哪兒都該是奢侈品,卻在楚宮像不要錢似的從高高的房梁上垂下來。
南河仰頭,楚宮之高,甚至明亮的燈火也照不見房頂,她擡頭都覺得自己像是在仰望無星的夜空。外頭花園裏引流的小河水聲潺潺,緊靠着回廊邊沿種滿了蘭花和艾草,南河這個也算周游幾國的人,來了楚宮幾個月都不能适應這裏的富麗奢靡。
辛翳的內室都沒有寺人照料,南河拎着銅燈,推開兩道門進去,就看見寬敞的矮榻上被褥被扔的亂做一團,帷幔被挂起,辛翳并不在屋內,朝北的窗子大開着,月光灑滿屋內,屋中的桌案上下扔了不少東西。
看起來就像是某人聽到她腳步聲又逃了。
南河把銅燈放在桌案上,正要探頭出去,看看這小子到底是不是在屋檐上躲着。卻一腳踢到了憑幾旁放着的竹簡,她彎腰撿起來,卻愣了一下。
南河以為自己看錯了,她展開放在桌案上看,這是《鄒氏傳》。
《春秋》五家除左、公羊、谷梁以外,另外兩家在漢初失傳,《春秋鄒氏傳》就是歷史上消失的其中一部。春秋五家實際成書不多,大多口口相傳,以講學的方式在各國流通。
辛翳得到一部鄒氏傳應該也不容易,而且春秋與鄒氏傳都出自魯國,這套簡是用魯國的齊系文字,應該是最接近原版的。可能是稷下學宮撰錄收藏的,竟然能到他手中來。
但辛翳明顯不能完全讀懂,他用另一塊牍板抄着上面的文字,在牍板上用朱筆标注。但因為不懂齊字,他好幾處都抄錯了。各國文字模樣相似,卻有的意思截然相反,他幾個字理解錯了,就也讓原文意思大相徑庭。
南河彎下腰去,才發現地上散落的都是竹簡。
他的榻下放着一個矮矮的竹筐,竹筐上蓋着塊白帛,裏頭裝滿了各種牍板書簡,他今日似乎在找什麽東西,把裏頭的東西都給扒拉了出來,散了一地就這麽走了。
她一邊撿,一邊心驚:其實先秦成書的著作并不多,在稷下學宮收藏的文稿也以讨論和對話為主,他這裏卻幾乎集齊了各國稍有名些的著作。法、道、儒、墨、名、陰陽、農,各家的論著都有,翻看書簡,幾乎每一卷都被翻看到結繩松動,夾着标注記錄用的散牍,顯然他都讀過了……
雖然很多論著對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太過複雜,他未必能真的理解,但這個閱讀量之廣雜,已經很讓人相當吃驚了。
雖然荀南河對他早有懷疑,卻沒想到他平日裏跳腳貪玩的樣子背後,有這種韌性和野心。但辛翳這些年一直被邑叔憑拿捏在手裏,宮中內外都是眼線,是誰給他送來的這些書籍?他又是從誰那裏學來的知識?
正想着,她似乎聽到了房頂傳來了聲音,荀南河探出頭去。這邊的窗子臨着蓮池,一條繩索挂在牆外,她順着繩子向上看去,就看到辛翳一只手端着銅燈,胳膊下頭夾着書簡,另一只手拽着繩子,兩只光着的腳蹬在白牆上,利落的一拽一跳,降下來。
看來他不是躲上樓頂,而是不想在屋內點太多燈,拿着書簡去屋頂,借着月光和燭光,讀書去了。
他低頭正要找準窗子的位置,打算一鼓作氣跳進來,卻看到了荀南河正仰着頭,一張臉被月光照的瑩白,吃驚的望着他。
辛翳也不知怎麽的,見她就有種被逮了現行的心慌,再看到荀南河手裏捧着竹簡,他竟也慌了神,喝了一聲:“誰讓你來的!”
說罷,他兩只腳在白牆上一蹬,就要蕩進窗子裏來。
荀南河以為這小子要踹他,連忙避開身子來,然而辛翳心一慌,平日做了幾百遍的利索動作竟然也出了差錯,他沒蕩準位置,額頭一下子撞在了窗框上沿,人悶哼一聲,半空撲騰了一下,被撞得彈了出去——
荀南河驚叫一聲,撲到窗沿邊,就看着辛翳連人帶着竹簡、銅燈掉進了蓮池裏!
他在水裏撲騰了幾下,冒出頭來,臉色難看,對着荀南河咬牙切齒。他捋了一把濕掉的頭發,荀南河剛要說話,辛翳猛地朝她拍水過去,荀南河被他澆了一頭一臉,回頭剛要躲避的時候,他一手拎着飄在水面上的竹簡,一邊拽着繩子,攀回了房間內。
他像只水妖似的,濕透的長頭發蜿蜒的貼在身上,渾身往下滴水。他顧不上自己,先拿着那掉入水中的竹簡,小跑到燈邊查看,只看那墨跡遇水已經看不清了,他氣得猛地摔下竹簡,一把抽出了床頭的鐵劍,指向荀南河,臉上當真露出幾分殺意來:“是,你都看到了這些竹簡對吧!讓你回去,也是給邑叔憑傳話!你這條狗命也就留在這兒吧!”
荀南河一驚。
辛翳卻是真格的,他反手握劍,動作流利的就像是甩筆,顯然那群少年們武藝不差,他也沒少跟範季菩他們對招。個子雖小,動作卻咄咄逼人,荀南河只有嘴上功夫,武藝什麽的是半點也不會,她驚得連忙往旁邊一躲!
轉頭只看見她剛剛倚着的桌案上,一道深深的刀痕!
這小子真特麽是天生的霸王種,說翻臉殺人就翻臉!
動刀動劍毫不眨眼,估計她要是真的血濺這裏,辛翳也只是嫌她血腥味重,弄髒了床鋪地板吧!
說實在的,辛翳殺她,不但能避免她把竹簡的事情告訴邑叔憑,引起邑叔憑的懷疑,還可以在朝堂上激化他和邑叔憑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只要稍稍引導,就可能變成其他氏族對邑叔憑的攻讦。
只是跟邑叔憑鬥到這種地步,他能有一份勝算還是三分勝算?會不會自己被管制的更嚴,更沒有空間?
辛翳甩了甩頭,像只狗兒似的濺起一片水花,濺在荀南河臉上,她心裏也涼了半截,這裏動靜鬧得大,他也不怕,所有的寺人都在宮室最外頭的回廊上,壓根聽不見。就是荀南河跑出去,他打個唿哨,住在臨近宮室的範季菩他們就會立刻拎着刀趕過來,保準能把荀南河誅殺在三十步內。
她知道邑叔憑也在宮中有眼線,可她才不信那些眼線會自爆身份,攔着辛翳殺人。
辛翳光着腳拎刀過來,擡手正要再劈,荀南河卻不打算跑了,她擡起竹簡,喊道:“這是春秋鄒氏傳,你要是砍了,怕是再找不到多的了!”
辛翳手一頓,嗤笑:“想活命想到拿這種理由來拖延時間了?”
荀南河跪坐在地上,也擡起了頭:“我身為齊國來的荀氏學子,又無親無故不受邑叔憑掌控,你要是砍了,別說是再找不到多的,你能與邑叔憑對抗的機會,怕是也不會再有了!”
辛翳冷笑,手腕一擰,把那鐵劍轉了轉,道:“裝,再裝。你以為我不知道麽?會識幾個字就坑蒙拐騙的賣藥郎,一年多前賣藥至邑叔憑府上,後做了他的門客。我早說過,邑叔憑不會把有真才實學的人送到我這兒來。”
荀南河也笑了:“你這幾筐書簡,我每一卷都倒背如流,能細講答辯。若不是五六年前因年幼不能入稷下學宮,我也不會出來游歷,只是游歷時恰逢魯國被齊國吞并,因戰争而流落至宋國。我沒辦法就幹起了賣藥郎的活,至于入了邑叔憑門下,誰還不是為了顯貴。”
辛翳一只腳踏在桌案上,年紀小小,讓人膽戰心驚的玩着劍,道:“我信不信,都不影響現狀;你怎麽編,也都不會影響你是邑叔憑的人這件事實。”
荀南河跪直身子,眉毛輕輕一挑:“我周游列國,誰的人也不是。若你真如傳言中那般愚蠢無禮,我自然會站在邑叔憑那邊,但遲早我也是要弄死邑叔憑自己站到他頭上的;但若你與傳言中不一致,那邑叔憑無論怎麽折騰,楚國遲早都會要還回你手裏,那我就要站在你這邊,因為我要做楚國萬人之上的令尹!”
辛翳絕沒想到看起來死板又溫和的荀南河,一開口竟然是這樣的話。
他拿劍尖抵着地板,大笑:“我這個楚王都不像楚王,你這個不知哪兒來的士,還想做令尹?!”
荀南河:“你遲早會是楚王,只是若你一個人孤軍奮戰,可能十年後你才能成為真正的王,到時候還可能因為借用氏族或公族權力,到登位後仍然受到外人鉗制。但若是有我在,最多三五年,大權就能收回你的手中,別說邑叔憑,到時候誰也別想鉗制你——”
荀南河實在不是瘋狂吹逼的性格,但這年頭,到處都是謀士與縱橫家,每個人都想要毛遂自薦,出人頭地,所有人都掌握了驚人的口才和說服力,她若連嘴上的話都不敢說出去,就別想在這個時代混了。
辛翳卻對她說的話的前半句感興趣:“你是說,權力遲早會回到我手裏?”
荀南河:“王是至高,在楚國擁兵又有權力的氏族不止邑叔憑的孔氏,還有其他大氏,縣公又群立,邑叔憑想像田陳篡齊、曲沃代翼那樣是幾乎不可能的;若他不能篡權,那等到您加冠,只要能利用其他的氏族相互制衡,娶公主而拒絕孔氏女入宮,權力遲早會緩緩到您手裏。當然,孔憑還有另一種辦法來延續現在掌控楚宮朝堂的的權力——”
辛翳眉毛一緊。他雖在有求學之心,更有野心,但從他父親去世以後,朝堂上就再也不在他面前讨論真正的國事,他就再沒有遇見一個能教導、甚至能平等交流的人。
最大的惶恐不是危險、而是無知。
荀南河忽然講了這樣一番話,以他的渴學之心自然想聽下去。
辛翳挑眉:“你說。”
荀南河也會拖延時間了:“大君,臣能站起來說麽?”
辛翳擡劍,架在她肩上:“不行,就想顯擺你長得比孤高是麽!就跪着!”
荀南河:“……”
荀南河:“那大君先拿軟巾擦一擦頭發,換身衣服坐到床上去吧,別凍病了。”
辛翳對他這種态度溫和的關心感到渾身別扭,但他渾身濕透站了一會兒,嘴硬道:“我不冷!”
荀南河抹了一下臉上的水:“那臣冷,讓我拿條軟巾擦一擦。”
辛翳想了想,挪開了一點劍,對她比了個眼神。
荀南河起身到隔間去。隔間有幾個衣櫃和擱衣服的橫架,他之前穿過的那件騷包孔雀藍的紗衣也挂在上頭。估計這裏都是奴仆出入,他這個天天穿衣服不重樣的大王估計也不知道自己衣服放在哪裏,荀南河拎着燈找了半天,才發現一處矮櫃裏放滿了各種白帛棉巾,她拿了兩條,又給辛翳拿了套幹淨衣服,往主屋內走去。
進了屋,才發現某個嘴硬的人正坐在床上,裹着被褥牙齒打顫。他的濕衣服扔在了地上,他估計把自己扒光滾到被子裏去了。
頭發還在滴水,他剛要頤指氣使的讓荀南河去給他拿衣服,卻發現不用他說,荀南河的小臂上已經挂着一套給他的幹淨衣物。
荀南河肩上挂着一條白帛,将衣服和另一塊扔給他:“會自己穿衣服麽?”
辛翳:“說笑!孤都這個年紀了,怎麽可能不會自己穿衣!你——轉過頭去,不許看!”
荀南河翻了個白眼:小屁孩!
作者有話要說: 辛翳:哼,我就知道他是個變态,想看我換衣服!
南河:忍住……老娘要忍住,不要跟小崽子一般見識……
①開平方的計算最早記載于公元前一世紀的九章算術,但在建造房子等事情上,我國實用開平方肯定更早一些。這次架空背景也在文中說過,因為系統的影響,比歷史上的戰國持續時間要長,科技也更發達。所以本文之後也會出現一些漢代的科技和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