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情敵一號出現
璧景一直以為趙兆輝會成為自己追妻路上的最大的阻力,那是自己的第一大情敵,對于其他人璧景則從沒把他們放在心上。可中國有句老話,會咬人的狗往往不會叫出聲。璧景後來想:趙兆輝是一只華而不實的狗,李笙健才是那只會咬人的狗。
綠依和李笙健的第一次交際不是什麽好日子。那一天,天下着蒙蒙細雨。已經是初一新生的綠依比璧景早放學,沒有人束縛自己,綠依萌生了淋雨的念頭。剛要沖進雨中,綠依就被一個男同學拉了回來。男同學手裏拿着兩把傘,神情自然的把其中一把傘給了綠依。“給,明天給我。”男孩說完,就打着傘沖進了雨中。綠依想自己是認識這個長相平凡,可心裏及其熱心腸的同學的,他的名字是李笙健。第二天上學,璧景看到綠依手中陌生的傘時,還特地和她把傘還給李笙健,看到傘的主人長相如此平凡,璧景松了一口氣。他相信外貌協會的綠依一定不會和他發生什麽。
事實上,這件事後,倆個人也确實再也沒有任何太多交集。或許,最初開始時,真的像璧景想的那樣,是因為長相,可是後來呢?李笙健變帥氣,可是倆人依舊沒有任何發展,我只能說,緣分未到,求也求不來。最後呢?倆人成為了好朋友,卻沒有成為戀人,同是青梅竹馬,只是晚認識一步,就錯過了對方。或許,他只是陪她曾經走過兩生,第三生他遺失了她,就注定了今生的有緣無分。盡管如此,他和綠依的友情,還是讓璧景有些嫉妒的發狂,直到他結婚之前,璧景都把他當作一級危險動物,一靠近綠依,就拉響防衛警報,就像一個護食的狼狗一樣。
小劇場之人生若只如初見
李笙健和綠依從小學就是同學了,只是這一點,綠依在和他成為好朋友之前一點都不知道,後來,倆個人熟悉了,綠依以為他和自己的第一次見面真的就是在上學之初,她永遠都想不到,他認識她是比那要更早的事情。
李笙健見到綠依時,她還只有五歲,那個時候的自己呢,應該也只有5歲。
5歲,李笙健覺得那是自己最傷心的一年,因為父親的離世,因為母親在父親的葬禮之前就毅然改嫁。5歲,那也是李笙健這輩子最幸福的一年,因為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愛的那個女人,準确點說,她還是一個女孩。
李笙健不明白,在自己看來一直相親相愛的父母,竟然是一對怨偶。就像小說裏寫的那樣,母親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可是家裏很窮,當母親領着他提出結婚時,母親被姥姥關在家裏,她的竹馬也被姥姥掃地出門。當母親被允許出門時,竹馬已是不知去向。母親年齡越來越大,這時候老實忠厚的父親向姥姥提了親,他是母親的另一個竹馬,沒有那個竹馬帥氣高大,可是好在特別能掙錢,姥姥一眼就相中了他。母親就在姥姥的強迫下,等待竹馬的無望下,與父親成了親,并且有了自己。
記憶中,父親對待母親特別的好,其實,以父親的條件,他完全可以找個比母親更漂亮,更溫柔,甚至說更年輕的姑娘,可是,父親最後還是選擇了母親。父親說,母親是他兒時的夢,他一直希望她過的好,曾經她和心愛的人在一起,自己願意在旁邊默默的祝福她,現在,她單身了,自己不想放棄這個夢,自己想要給她幸福。他願意用自己的真誠,用自己的愛去感動她。
可是,他最終還是沒有實現這個夢想,因為,母親的戀人回來了,她毅然決然的抛夫棄子,投向了那個人的懷抱。父親在領着我追她的時候出了車禍,他把我保護的好好的,自己卻離開了人間。
那天的場景不斷的從我眼前閃過,我看到父親滿臉是血的摔倒在地,血模糊了他的面容,淚模糊了我的雙眼,我不只一次的坐上一輛私家轎車的他,我不只一次的呼喊着路人,讓他們幫幫我,最後,一個好心的路人打了120,可父親在去醫院的路上就離開了我。我沒有親人了,世界之大,可卻不再有可以溫暖我的家。不久前,我還是一個幸福的孩子,可是現在,我成了一個孤兒,一個沒有了爸媽的孤兒。
姥姥把我領回了家,她不顧衆人反對,決定一人把我養大或許是因為親情,更或者是因為是愧疚,畢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她的嫌貧愛富造成的。舅舅們幫我父親辦了一個葬禮,雖然不夠奢華,可我知道他們已經盡力了。葬禮上,我跪在父親的靈前,不斷有我不認識的人來吊唁父親,綠依的父母正是這些人中的一個,那時候,綠依穿着一身運動服怯怯的拉着她媽媽的手,或許靈堂的氛圍讓她有些害怕,認識她後,才發現她并不是一個膽小的人,那還是我唯一一次看見她躲在別人身後。那天,我自始至終都只是麻木的跪在那,沒有說一句話,沒有掉一滴眼淚。我聽到好多人都在說我是冷血動物,自己的父親去世了都不哭,就像我那抛妻棄子的母親一樣,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
這時候,綠依掙開了她母親的手,跑到我身邊,抱着我的臉對我說,“小哥哥,我知道你很難過,難過你就哭出來吧,黎女士說,小孩子哭是不丢人的,只有大人哭才是丢人的,如果你想哭,我可以把肩膀給你,讓你靠一下。”
看着那樣認真看着我的綠依,不知道為什麽,我感覺自己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悲傷,似乎都有了宣洩口,我的眼淚開始止不住的往外流。那一天,我抱着綠依哭了好久,那一天,幸虧有綠依陪我。
再次見到綠依,她已經不認識我,我卻一直都記得她,我開始關注她,我想我們的緣份才剛剛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