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名劍如英雄
“這是驚鴻?!”齊沖見寧宣雙手捧着驚鴻,輕輕放于案幾上,神色複雜的問道。
“好眼力!”寧宣贊許道,驚鴻雖是名劍,但華光內斂,收于鞘中時鮮少被人識得,齊沖不愧是出身将門,見多識廣。
“我聽聞此劍被當做寶物獻給了皇上。”
“皇上又賜給了我。”
“你把它給了一個侍衛?”
“寶劍配英雄,不是很合适嗎?”
“你說他是英雄,他可有名揚江湖,亦或是有建功立業?”齊沖話中明顯帶着不服。
“他若行走江湖,必是一代俠士,他若征戰沙場必然會戰功赫赫,只是我沒給他機會而已,可是,他在我心裏,就是英雄。”寧宣的眼睛一直追随着校場上顧瑾的身影。
對方十人已經有六人都被他射去了彩球,不過失去彩球的人仍舊可以繼續射箭,直到己方全部失去資格為止,一個士兵突然做了一個手勢,十人同一時間拔劍射向顧瑾,顧瑾騰身躍起,躲掉了其中九只箭,然後伸手撈住一只,一甩一彈,竟來了個一箭雙雕,射掉了兩個人帽子上的彩球。
“真是...難以想象,你竟然會這樣看重一個人。”齊沖看着場上的顧瑾,身手确實不錯,但是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人太多了,對他而言也不過是小菜一碟。
“說起來我自己也很奇怪,但是,只要看到他我便滿心歡喜。”寧宣坦言道,此刻顧瑾已經凱旋而歸,校場上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寧宣知道,這一刻顧瑾是開心的。
“這位小兄弟好俊的身手,不知道可否跟在下切磋一二?!”齊沖直直的迎上凱旋而歸的顧瑾。
顧瑾看了看寧宣。
“既然齊小将軍這麽說了,你就跟他切磋一下好了,齊小将軍出身将門世家,你可不必手下留情!”寧宣笑道。
“手下留情?宣,你是在小看我嗎?!”齊沖不悅道。
“不敢不敢,你聽見了沒,把你的看家本領都使出來啊,不然就是小看齊小将軍了!”寧宣沖顧瑾眨了眨眼。
齊沖覺得自己很久沒有這麽沖動過了,寧宣明顯的偏袒讓他十分氣悶,一出手便盡了全力,齊沖的兵器是一把長刀,名為無極,是前朝着名兵器師所鑄,長三尺八寸,驚鴻對上它,可以說是毫無優勢。
齊沖想要速戰速決,竟絲毫顧不得寧宣的面子,只是三十回合下來,顧瑾卻絲毫沒有顯露疲态和破綻,他竟是低估了這個人。
場上刀光劍影,飛沙走石,便是南疆的駐軍也是鮮少見他們的少将軍露身手,更何況是這樣旗鼓相當的對決,一時間衆人都屏息凝神,全神貫注的看着交手中的兩人。
終于,齊沖逮到一個破綻,他右手一橫,揮刀擊向顧瑾的後頸,此刻他們已經戰了三百多個回合,如果說一開始齊沖還想要給顧瑾一個下馬威,此刻對他也是敬佩,能跟他旗鼓相當,确實當得起英雄二字。
齊沖早已打定主意,只要制住顧瑾即可,不會傷他,但是無極就在離顧瑾後頸五寸處,再也進不了分毫,竟是顧瑾反手用驚鴻格擋住了無極。
“你很厲害,難怪寧宣這麽看重你!”齊沖收了無極,心道,不愧是寧宣,果然好眼光。
“在下輸了,少将軍果然名不虛傳!”顧瑾收了劍,對齊沖拱手道。
“我這點優勢都是仰仗兵器,如若不然就不一定了,沒想到你的身手這麽好,要不要來我這裏,男人就應該建功立業!”齊沖誠心邀請道,他能看出顧瑾是個有抱負的男人,他喜歡這裏。
“多謝少将軍美意,顧瑾是侯爺的人。”顧瑾婉言謝絕,絲毫沒有猶豫。
“你若願意,我可以跟他說!”齊沖有些意外,他以為至少顧瑾會動心。
“多謝少将軍美意,顧瑾是不會離開侯爺的!”顧瑾說完對着齊沖抱了抱拳,便走回了看臺。
“怎麽樣,顧大俠是不是很厲害?”寧宣得意的問齊沖。
“是,我很佩服,我誠心邀請他來我這裏,願以副将虛位以待!”齊沖笑道。
“你竟然把主意打到我的人身上來了,看來你這地方是不能待了!”寧宣佯裝生氣道。
“開個玩笑,開個玩笑!”齊沖趕忙道,不過繼而又轉頭對顧瑾道:“你若願意,我這裏随時恭候!”
“行了你啊!”寧宣起身擋到顧瑾面前。
寧宣在玉川待了兩日便準備離開。
“你這是吓着了?”齊沖打趣他。
“本候雖然這次是出來南巡的,但畢竟不易離京太久!”寧宣裝樣道。
“侯爺可需本将派兵護送?”齊沖配合道。
“不必了,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寧宣沒好氣的說道。
“哈哈哈哈.....”
“不鬧了,我走了,你多保重!”寧宣道。
“你也是,還有,不論你要做什麽,只要不違大義,我都會幫你!”
“謝謝!”寧宣伸出手在空中跟齊沖的手擊了三下,然後使勁握住。
寧宣來到馬車邊,顧瑾就在那裏等着他,寧宣走過去,輕輕握住顧瑾的手。
“你喜歡這裏?”寧宣輕聲問道。
“喜歡。”顧瑾點點頭。
“我知道。”寧宣閉了閉眼睛又道:“你想要的我都會給你,所以,留在我身邊吧!”
顧瑾沒說話,只是緊緊回握住寧宣的手,當然在你身邊,會一直在你身邊!
寧宣在禹州稍做停留之後便啓程回京了,回程依舊是水路,途中也數次遇襲,不過都是有驚無險。
寧宣回京之後自然是先面見皇上,他一去三個月,京裏也不平靜,他在南方的作為讓徐言忠一派很是痛恨,有好幾次都在朝堂上跟寧相爺争執起來,說安京候如此整治矯枉過正,有拔除異己的嫌疑,如此大肆整頓官員人人自危,實在不利于安定發展。
寧相據理力争,言若非一味姑息也不至到今天這般地步,寧宣抓的也不過是其中的典型而已,所謂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靖安帝又賜了金牌給他,允他先斬後奏,朝廷争執還未完,他那邊都已經處決完了,徐氏一派無奈只得聯合起來在朝堂上排擠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