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3
華嚴寺的元宵燈會未必如網上流傳的那麽浪漫, 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簡直不像個佛門清淨之?地。
賈迦佳鞋子都要被擠掉了。
拔鞋跟的時候, 還有個神神叨叨的男人湊上前,要為她算命。
顧徐希見賈迦佳不見了, 回頭找人, 忍不住嘈這一身道士打扮的男人一句:“我說大叔,您能?換個山頭行騙嗎?”
饒是她不怎麽信佛, 但子不語怪力亂神, 人類對未知的事物本就該心懷敬意與畏懼。這在佛教的領地擺攤算命, 脖子上還挂着個生?怕撈不着錢的收款碼也忒過分?了。
她們邊走邊吐槽, 另外三?個在前方等候。
山寺門前是數不清多少層的階梯, 因為是燈會的高?峰期, 基本都是順着人流而上, 她們眼?下正在差不多一半的地方。居高?臨下,是密密麻麻的人頭, 什麽樣?的表情都有, 這樣?一個地方這樣?一個場合, 像是最佳的容器,盛着人間全部的愁苦與喜樂。
兩邊的栅欄旁都有路燈,黑色的燈柱隐匿在濃郁的夜色之?中,圓形的燈泡像一盞盞燈籠,懸在空中。
她們三?個等候的那裏是個小平臺, 供爬山爬到一半休息用的。有不少攤販賣東西, 糖人,烤紅薯,年?糕之?類。顧徐希帶着賈迦佳追了上來, 只見賣糖人的那個攤位很火,辛予可杵在裏面?,旁邊是半大不小的孩子,非常顯眼?。
等擠進去,只見三?人都在。
前面?的小情侶快買完了,江晚姿回頭問她們,想要什麽。
轉盤上面?是十二生?肖,辛予可麻将桌上五行缺雞,點名要雞;賈迦佳要猴,因為趙樹屬猴;顧徐希要二師兄,因為看起?來分?量比較多。
賈迦佳:“你少吃點吧,過年?長了多少斤了你。”
顧徐希:“要你管,我才一百出頭又不胖。”
江晚姿問身旁的尤映西:“你呢?”
尤映西懵了:“……這個是想要什麽就能?要的嗎?”
有個小朋友吃着烤香腸,一嘴的油光:“當然不是啦,要轉的嘛。”
周圍的人附和,大概是覺得江晚姿這麽問有點多餘。
江晚姿笑了笑:“嗯,确實不是。但你先說,你想要什麽?”
“兔子。”
尤映西今天确實像只兔子,一身的白,白色的毛衣,藍白色的羊絨羔外套。
江晚姿的目光落在她的丸子頭上,想象出兩只長長的兔耳朵。笑容浮在嘴角,她點頭答應:“好,會有的。”
她在糖人攤前半彎着腰,微卷的長發垂落在頰邊,伸手将散落的頭發別?到耳後,尤映西見到她專注的眉眼?。江晚姿盯着木質彩繪的轉盤,盯着那只啃胡蘿蔔的兔子,斟酌了一會兒,指尖搭在指針前端紅色的部分?,輕輕一推。
那根指針帶着兩人的心在盤面?上旋轉,心跳很快,轉速也很快,一圈又一圈,慢了下來。
停止的霎那,指針不歪不斜,正好在兔子尾巴處穩穩剎住。
那一兩秒的時間裏,兩人下意識的反應是不約而同?地望向對方,眼?神的交彙滾燙而流連。
世界好像突然只有她們兩個了。
周遭的人鼓掌叫好,寺院裏莊嚴的誦經,孩童的啼哭……好像在隔得很遠的地方。
那三?個暗中觀察的人全都在群裏:卧槽!
賈迦佳:啧啧啧眼?神太不能?騙人了。
顧徐希:我哭了,我的阿晚第一個轉的竟然不是我的二師兄!
辛予可:唉,說真的,如果我十七歲的時候遇見這麽一個要星星搭梯子也要上天摘的人,我可能?也會陷進去吧。
她們都是江晚姿的好朋友,知道江晚姿的性格,她的好只在有限的範圍內表露。被框進那個範圍裏的人并不多,于是一個個都覺得自己很榮幸,能?見到江晚姿的另一面?。
不像外表那麽冷,說有多溫柔吧也不是,畢竟從小到大的那些經歷都在她身上烙下印記,注定了江晚姿骨子裏的疏冷。但只要她将一個人放在心裏,她一定會對這個人非常好。
其實目光對上之?前,江晚姿還沒有太多的想法,但她見到了尤映西眼?裏滿得快要溢出來的情感,很難不動?容。須臾之?間,自然忘了遮掩。
江晚姿心裏嘆了一聲,接過兔子,遞了過去。
這次特意避開?了眼?神的交流。
尤映西咬了一口兔子,黏糊糊,甜滋滋。
往下就不那麽順利了。
轉了三?回才轉出二師兄,剩下那次是條狗。
顧徐希雀躍得很:“不愧是我的發小!”
真正的發小賈迦佳心都涼了半截:“喂,我小時候也沒少給你轉吧,還有刮刮樂啊什麽的。”
“哎,好好好,你也好。吃這條狗吧,也蠻可愛的。”
辛予可手上拿着她自己挑的馬,覺得馬到成功寓意也不錯。她戴着黑色的口罩,本來不戴的,因為爬山有點喘不過來氣,但剛剛因為身高?太過矚目被人認出來,要了簽名,嫌麻煩,還是戴上了。
她們走之?前,吃烤腸的那個小朋友誇江晚姿厲害,那小嘴甜的,五次中兩次被說得跟百發百中似的。江晚姿笑着将自己的那個糖人送了出去。
尤映西想讓她嘗嘗味道,吃了一小半的糖人遞到她眼?前:“下面?沒咬。”
江晚姿的目光落在糖人殘缺不齊的上部分?,為是否要配合朦胧的月色留下暧昧的痕跡而遲疑,過了一會兒,她握着尤映西的手,使對方拿着糖人的角度向上傾斜,她低頭,順勢咬了一口兔子的尾巴。
“我好多年?沒吃這個東西了。”
寺院裏人潮熙攘,建築的檐下都是形态各異的燈,隔着質地輕透的燈罩散發出溫暖柔和的光亮。可能?是為了營造氛圍,用來照明?的電燈都是暗的。不止檐下,樹幹上也是燈籠,那一串串燈火聚攏起?來,一眼?望去,燦爛如星海,游人似舟,行在水中。
尤映西:“我以為你們可能?都沒吃過這個。”
江晚姿笑道:“有錢人的生?活也沒有那麽不真實。”
“我小時候是在外婆家裏長大的,四合院,很多玩伴兒,大家什麽都玩。上的小學也不是什麽貴族學校,外婆帶我去的,老?師很好,學校門口玩的很多吃的也很多。”
人群向右側的大殿湧入,是進香祈福的地方,僧侶盤坐在蒲團上誦經念佛。
江晚姿:“要去嗎?”
尤映西:“不了吧,感覺人很多。”
她忽然想起?什麽,眼?睛一亮:“哎,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吧。”
“哪裏?”
尤映西像是非常迫切,抓住江晚姿的手便轉身朝着一個方向奔去。
她們手牽着手,怕對方被擁擠的人群沖散,幾乎是十指交握,感受着掌心一點點被汗浸濕。在浪漫的月光下,兩條逆着人流的人影,像是不顧俗念,一起?奔向世界的盡頭。
心髒砰砰狂跳。
尤映西想起?剛才顧徐希發來的微信:你怕什麽,姐姐我在你這個年?紀除了沒跟人上床,什麽都做了。打的啵說不定比你見過的男人還多。
尤映西:我們班本來男生?也少。
顧徐希:……這是個比方!你還想不想試探她了?
想。
又不想。生?怕不是她想要的那個答案。但剛才在糖人攤那裏,江晚姿的眼?神,她希望不是錯覺,那是個留足了想象空間的眼?神。
但怎麽連她咬了一半的糖人都避開??
尤映西一番胡思?亂想,等到了地方才發現河邊都是人,裏三?層外三?層的,這會兒大家都在許願。
她扶着樹幹喘氣,八百米體測都沒這麽賣力。江晚姿稍微好點兒,她平時有空都在健身,但也知道她們高?中生?卷子都做不完,哪還有空鍛煉身體。
江晚姿走了過去,輕輕為她撫背順氣。
“是這兒嗎?都說許願很靈?”
尤映西緩過來一些了,她直起?上身,望了眼?不遠處黑壓壓的人影,愁眉苦臉:“人太多了也。”
這麽一來,那三?個也分?散了,但應該都會随着人群往這邊走。
江晚姿四處看了看,這是河邊的一處休息區。旁邊這棵大榕樹下坐了不少人,半大不小的孩子很多,叽叽喳喳,太吵了。
兩人去了遠一點的地方,石獅子旁邊的長椅剛好走了人,她倆坐了下來,想等人少的時候再過去。
趁着燈會來擺攤的人不少,脖子上挂着木箱走來走去賣飾品的,用單車馱着籠子賣寵物的。她們旁邊是兩個大爺,一個賣茶葉蛋,一個賣糖葫蘆。
中間放着個收音機,他倆揣着兜聽着戲,搖頭晃腦。
尤映西忽然起?身,過去買了兩個茶葉蛋,又好像不僅僅買了兩個茶葉蛋,說了好一會兒的話。
江晚姿聽清了,但沒聽懂,她頭一次聽見尤映西說方言,吳侬軟語。
等她再回來的時候,江晚姿将茶葉蛋在長椅邊沿滾了一圈,蛋殼輕微的碎裂聲中,收音機裏的磁帶被取了出來,重新放回去。咔嗒一聲,流淌出來的明?顯不是剛才那首了。
尤映西剝好了蛋,遞給江晚姿,又接過她手中那個:“你聽過嗎?”
江晚姿傾耳聽了一會兒,猜測:“黃梅戲?”
這是她的知識盲區,她聽京劇還多一點。
尤映西低頭剝着蛋殼,茶葉蛋鹵得很入味了,很好剝。
她咧着嘴笑,露出兩個甜甜的梨渦:“那我給你講。我外公喜歡聽,我小時候也聽了不少。”
這出是經典曲目,《梁祝》。
脍炙人口的故事,江晚姿:“那大意是知道的。”
尤映西三?兩下将茶葉蛋吃完了,她擦幹淨手和嘴,側過臉看着江晚姿:“其實不太一樣?。”
“梁山伯見到祝英臺有耳洞,質疑她的身份。”
江晚姿注意到了女孩正盯着自己,她只得偏過頭去,假裝在認真聽她根本聽不懂的戲曲。
“祝英臺說她小時候經常扮作觀音,所以有耳洞。”正好等到收音機播放那一句。尤映西湊近過去,幾乎是貼在江晚姿耳邊輕聲道,“梁山伯那時已經喜歡上了祝英臺,他說,我從此不敢看觀音。”(注1)
江晚姿遲了兩秒回過頭,那麽近的距離,她們的鼻息幾乎撲在對方的臉上。
一人的目光緊緊盯着對方的眼?眸,一人的目光落在對方的唇瓣。無?聲的對視。
天上突然炸開?煙花,伴随着歡笑聲,那一簇簇五光十色的煙火也映照在兩人的眼?中,遮蓋住了浪潮般翻湧而上的情欲。
江晚姿的神色歸于平靜,她将發着汗的手插進兜裏,交疊着腿,坐姿随意:“那我也給你說個不肯去觀音院的故事吧。”(注2)
晚一些的時候,河邊的人少了。
顧徐希她們也彙合而來,一行人前往河邊放燈許願。
工作人員遞來紙筆。
顧徐希早早寫好了,她每年?的心願都是吃遍美食還長不胖。
江晚姿與尤映西蹲在河邊還在寫,顧徐希好奇去看,啧了兩聲:“心想事成,平安順遂。你們兩個真是土到一塊兒去了。”
她又去瞅另外兩個寫的什麽。
尤映西趁這空隙,匆匆在平安順遂前面?加了“願你”二字,将河燈放逐于水中。
江晚姿瞥見了,她寫字的手不由一頓,你字都寫歪了。
尤映西祝她平安順遂,江晚姿祝她心想事成。
等那兩盞一粉一藍的河燈尾随着飄向下游,江晚姿站起?身來,只見河中燈火搖曳,映照千裏。
她想,她們不是土到一塊兒去了,是傻到一塊兒去了。
江晚姿願她心想事成,竟忘了她心裏想的可能?不是來年?蟾宮折桂。
尤映西願她平安順遂,又怎麽會知道,她已經有了坎坷不平的預感。
作者有話要說: 注1:梁祝的故事,來自黃梅戲。
注2:不肯去觀音院,看豐子恺的散文知道的。在浙江普陀山,日本一個僧人奉觀音像回國,途經普陀山卻無論如何也過不去,以為是觀音不願東渡,便順天意将觀音像交由普陀山的居民供奉,寺院的名字就叫做不肯去觀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