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現端倪
“你爹呢?”奚三叔自己發了問,又自己回答,“我忘了,這個點他一般在當值。”是他來的不湊巧。
“我娘在正院,交給娘吧。”
“嗯,也行。”奚三叔心裏有些失望,但他沒有表現出來,轉身去交完了賬本,內心打定主意,等到傍晚時再來一趟,那時候總該忙完了吧?
他交完賬本不好多留,奚昭想了想,幹脆就進了正院,看顏氏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顏氏在花廳裏,賬本擺了一桌面,算的是頭暈腦脹,畢竟賬本記的細,要一筆筆的加,很容易算錯。
顏氏看見兒子過來本來想招呼他一起算賬,看到他包着的白布就先心軟了,“過來,陪娘說會兒話。”賬就慢慢算吧,總能算完的不是。
而奚昭是主動拿起一本冊子來,一邊算一邊問,“娘,三叔家是發生什麽好事了嗎?我看三叔整個人都不一樣了,走路帶風啊。”
“這我上哪兒知道去?”顏氏剛剛說完,突然一頓,“這我還真的知道。你三叔最近賺了大錢呢。”他們只是合夥經營海貨鋪子,別的不管的。聽說奚三叔是最近跟別人投錢做其他的聲音,
大大的賺了一筆,有句話叫錢是人的膽,再恰當不過,所以不論是穿戴還是氣勢,他都變的截然不同了。
顏氏更是在前兩天聽到奚明淵說,奚三叔想要把自家的兩個孩子,都送到官學去讀書。官學雖然好,但是學費也水漲船高,一個孩子學一年,束脩就足夠小康之家一年的花銷,之前奚三叔都是
舍不得的,寧願把孩子送去私塾,現在竟然主動把孩子往裏送,還不能說明什麽嗎?
難得他提出這個要求,又是正事,奚明淵自然要幫忙,他讓顏氏去打聽打聽,要是可以就把兩個侄子送去讀書。
“原來如此。”奚昭恍然大悟,這是好事啊!以後上學還多了兩個朋友呢。
“你熟悉官學的環境,一定要好好照顧他們,告訴他們有哪些注意事項。”顏氏想到這裏,連忙的叮囑。進官學需要事先考試,看看學生的底子,但是,以奚三叔家兩個孩子的情況,只要發揮正常,能有七八成的把握。
“這還用娘說嗎?我早知道了。”說着奚昭又給賬本翻了一頁,一本薄薄的賬冊在他手裏沒一會兒,就翻了一大半。
顏氏的注意力被引開了,“去去去,別搗亂,你翻那麽快,算清楚了嗎?”
“怎麽沒算清楚?我算的可對了!”奚昭其實在白紙上做統計,先把賣了多少樣貨,貨的種類和價格單獨列出來,加減乘除一累積,自然就能算出多少收入,哪裏用的上一個個的算啊。
顏氏不信邪,拿過賬本自己對着算盤打了半天加減,又核對了一遍,算出來的結果一模一樣。
“你為什麽算的這麽快呢?”顏氏直呼不科學。
其實這是簡便運算的應用,只要鬧清楚其中的要決,就能快速的算出來。奚昭試圖解釋給她聽,顏氏聽得半懂不懂的。但法子好用不好用,卻是一目了然的。
“沒想到你還有點算學天分嘛!”顏氏開始磕磕絆絆的用新方法實踐,慢慢的計算賬本,“我也不勞動你算,在旁邊守着就行,碰到不懂的我再問你。”說完就投入到龐大的賬本海洋裏去了。
奚昭只好在旁邊等着,偶爾出院子去溜達溜達,說來也奇怪,平時天天上課總覺得忙碌又累得慌,難得休假竟然有一種心慌的感覺,總覺得小夥伴們不知道學到什麽進度了。
好容易熬到下午了,奚明淵因為公文不多提前回家,過來一看他們的進度,比以前算的快多了,那些賬本平時可是要算三四天啊,占據老大一塊地方,今天才大半天過去,就消了三分之一,不得不說快的出乎意料。
他正要打聽為什麽這麽快時,奚三叔又來了,他踩着點估計着時間,恐怕是真的有要事。
奚明淵聽說他上午還來過一次,起身去書房招待,兩人分賓客落座後,奚三叔就迫不及待的把事情說了出來。
“借錢?”奚明淵驚詫。
“對。”只要開了口,奚三叔剩下的話就好說多了,他流暢表達自己的意思,想要用海貨鋪子的幹股抵押,借一千兩銀子出來。
“錢倒不是問題,收拾收拾能拿出來,可三哥你總得告訴我為什麽啊?”一千兩也不是小數目,差不多是海貨鋪子半年的收入,雖然有抵押,但是奚明淵總要問個清楚
奚三叔撓了撓自己的手心,緊張的出汗了,他連忙說道:“把鋪子賣給我們的林老板,你還記得吧?”
“當然記得。”奚明淵怎麽會那麽輕易的忘掉?他還記得那是一個胖胖的中年人,總是笑面迎人,和藹可親的模樣。
當初他們剛來新州時,就想尋個地方做生意,找來找去沒有找到合适的鋪子,不是價格高了,就是大小不合适,最後才找到那個林老板的鋪子,他的鋪子是祖上傳下來的,不光是位置好,而且裝潢也不差,打掃幹淨就能入住使用,但是要價高一直沒人考慮。
奚三叔就看中了那塊鋪子,租用了一年後,林老板很幹脆的要賣鋪子,說是家中急用。因為價格也還合理,他們就籌錢買下來。但是跟林老板也有了那麽一點交情。
奚三叔繼續說:“半年前,林老板因為一時不湊手拉我入股,我投了一百兩銀子進去,這才短短的兩個月,就賺回二十兩的純分紅利潤!”等于說,只需要十個月,本錢就回來,一年半就能利潤翻番啊!也怪不得奚三叔眼紅心熱,想要加大投入,銀子放在手裏又不會下崽,但是交給林老板,比下崽還快,會生錢啊!
奚明淵聽完緣故後不僅沒有放心,反而追問道:“能有這種好事?他沒幹什麽違法的事?還有,林老板縱橫商海,總歸認識許多朋友,再不濟還有親人,找親人們借錢不是更好嗎?”要照顧也先照顧自己人,為什麽先管別人?要是什麽羊羔息高麗貸,九出十三歸,也的确有這個賺錢的速度,但那些錢沾滿了別人的血淚,奚明淵作為地方官,絕對不會容忍。
“當然不是!我打聽的清清楚楚!”奚三叔連忙辯解道,他也做了幾年生意,沒那麽容易被輕易的糊弄住。他找了相熟的朋友打聽,林老板在暗中倒騰着走商,畢竟新州位置好,随便去哪個國家走一趟商帶點當地特産回來,都能翻兩倍三倍的賺錢,要不是本錢不夠,他還未必能夠碰上這樣的好事。
林老板暗中說過,也是他們有買賣商鋪的交情,這才拉着奚三叔入夥的,但是根據奚三叔自己的猜測,多半還是跟他的背景有一點點關系。
在做生意時,奚三叔從來沒有對外宣揚過自己有什麽什麽關系,但是商人嘛天生嗅覺靈敏,路過一只貓都能數清頭頂長了多少根黑毛,恐怕是隐隐約約猜到自己後頭有人,所以才拉人入夥。
這點就不必明說了。
奚明淵還是難以相信,奚三叔連忙補充,除了他之外,還有五六個別的商行老板也加入了投錢的行列,他一個人傻,總不能別人都是傻子吧?
奚明淵看他決心已定,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只好先答應了這個請求,畢竟海貨鋪子是他們二人共有的,抵押給他總比抵押給別人好。
奚三叔殷切的拿出紙筆來,他是連協議都寫好了,只等着落筆簽字,然後一手交錢,一手拿協議。他盤算的好,只借四個月,就是兩次的分紅,除開借的一千兩,還有自己多年積蓄一共兩千,就能賺到四百兩!這筆買賣忒劃算。
家裏的錢都是顏氏在管着,需要取用時都要找她,顏氏聽完這事後便打開了錢匣子,從裏面取出大額度的銀票。奚昭頭一次看到古代的銀票,只想看個稀罕。
上面有錢莊的名字,金額,以及如何兌換還有花押印鑒,對着日光看還有隐隐的水印,精細程度跟鈔票也差不了多少,這樣才能拿着銀票兌換出銀子來。
想到這裏奚昭忍不住淚流,自己辛辛苦苦的,包括壓歲錢才攢下了二十多兩的積蓄,可憐!因為家裏有吃喝帶買筆墨什麽都不缺,所以也不給零花錢。可是就算吃飽了也想買個零嘴呢,零花錢那可是不能少的。
他正在感嘆着,顏氏瞧他看完了,就把銀票拿走了,本來正要說讓廚房添兩個菜留人吃飯,奚明淵折返回來,說奚三叔已經走了。
看來他真的很迫不及待。
奚昭聽說了這事,在腦子裏停留了一瞬就忘到腦後,畢竟生意上的事情他又不懂,只是,這什麽林老板的事,總覺得有點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