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兄弟
自從穿到林家,林瑜的生活就變得悠閑自在起來,而不是像以往那樣,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趕着去上課,去自習,去實習等等等等,不忙到夜色降臨,絕對沒有喘氣的工夫。沒辦法,帝都的房價高、生活壓力大,林瑜一個外鄉人,還是什麽背景都沒有的,自己不努力點,畢業後很難留下來。
到了林家就不一樣了,林瑜每天早上都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到自然醒。畢竟,他還是個只有八個月大的小嬰兒,林家再是書香傳家,對子嗣要求嚴格,也不會不讓一個奶娃娃睡足覺,小奶娃嘛,就是要吃得香、睡得飽,才能長得好的,不然林瑜那一身手感極佳的肉肉,是如何養出來的。
再說睡醒以後,也沒什麽需要林瑜做的,他只要“咿呀”兩聲,自有成群結隊的漂亮丫環和年輕媳婦過來伺候他,從穿衣洗漱到進食用餐,完全沒有需要自己費力的,通通都有人代勞了。
奶娃娃哥哥有點起床氣,每次睡覺起來都要哭鬧半晌,非得奶娘和丫環耐心拍哄,才能安靜下來。不過他穿戴整齊以後,往往精神就好了,還會拉着林瑜,“弟弟”、“弟弟”叫個不停。
依着林瑜的性子,是沒興趣跟個真正的奶娃娃進行交流的,不過他的奶娘都說了,大哥兒和二哥兒素來親熱得很,不曉得的人看了,準以為他們是同胞兄弟,林瑜不想惹人懷疑,只好“咿呀”回應着。除了弟弟這個詞,奶娃娃還會叫爹爹、娘娘和姐姐,這讓林瑜在剛知道他們年齡的時候頗有些驚訝。林瑜剛來的時候七個半月大,奶娃娃比他大半個月,八月能言,算是極聰慧的。
就是因為這個,賈敏對奶娃娃的喜愛與日俱增,都快要趕上林瑜了。根據林瑜暗中聽來的小道消息,在他們兄弟剛出生的時候,賈敏是最喜歡他的,原因不用多說,自然是他身體好,好養活。
由此,林瑜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親生的和抱養的,果然還是不一樣。要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哪裏會嫌棄什麽身體不好,加倍寵愛都來不及的,就像他們的大姐姐,賈敏可是養在自己屋裏的,而他們兩個,不過是養在同一個院子裏,親疏有別,還是很明顯的。不過林瑜倒不在意這些,他有前世的記憶,對林如海和賈敏,也可能像原來的爹媽那樣,毫無芥蒂,無條件地信任。
倒是他和奶娃娃之間隐約存在的競争關系,讓林瑜頗有些為難。林家大哥兒和二哥兒的競争可不是從他們出生開始的,而是在更早以前。當時,還是通房丫頭的賀姨娘和穆姨娘先後有孕,賈敏二話不說,就把兩人提到了姨娘的身份,還一人分配了個小跨院住着,身邊伺候的人全部精心安排,日常的請安也都取消了,只要初一、十五去一趟就行,平時就安靜地待在自己院子裏養胎。
賈敏之所以這麽小心,不是沒有理由的,林如海的姬妾不少,除了賀姨娘和穆姨娘,還有好幾位沒名分的,雖說這些人平時看着也都老實,誰知道會不會有個心思藏奸的,真要出了事,她怎麽懲罰人都是于事無補,不如提前做好防護工作,把賀姨娘和穆姨娘隔離開,安心靜養就是。除此之外,賈敏還有個不太好說出口的理由,就是她雖然不介意撫養庶子,卻沒心情看着懷孕的姨娘天天在自己面前晃悠,倒不如免了她們的請安,說出去是自己大度,愛護庶出子女,也落得眼前清靜。
相安無事過了好幾個月,眼看賀姨娘産期将近,穆姨娘也只差一個月了,賈敏暗自松了口氣,她不求別的,就求林家能有個兒子,不然她的黛玉,以後豈不是連個可以扶持的兄弟都沒有。
可是誰能想到,賀姨娘還沒發作,距離産期還有一個月的穆姨娘在自己院子裏散步的時候摔了跤,結果早産了,連累得林家大哥兒生下來就瘦瘦弱弱,不甚康健。賈敏對此很不滿,不僅把伺候穆姨娘的下人全部打發了出去,還把大哥兒抱到自己院子裏養活,都沒讓穆姨娘看上一眼。
賈敏倒不認為穆姨娘是故意這麽做的,女人生孩子是到鬼門關轉一圈的事情,穆姨娘那一跤要是摔得不好,可是會搭上兩條命的,她沒那麽大的膽子,賈敏只是對她的不謹慎很有看法。誠然,林家祖上曾經列侯,可是到老爺的父親那一代就結束了,老爺自己還是科舉出身的。便是賀姨娘和穆姨娘都生了兒子,長幼之分也不重要,哪個孩子将來繼承家業,全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半個月後,林瑜出生,因為他是足月生的,整個人比哥哥大了兩號,看着就讨人喜歡。賈敏的做法和先前一樣,也是孩子一出生就抱走了,只是給賀姨娘的賞賜,比給穆姨娘的多了三成。
雖說賈敏的表現并不明顯,可林家的下人哪個不是人精,她們自然看得出來,太太對二哥兒更偏疼些。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大哥兒七個多月時,他聽到大姐姐管賈敏叫娘,也跟着叫了聲。
要知道,大哥兒和二哥兒是養在一起的,兩人的奶娘教什麽,也都不避人,可是現在,大哥兒已經會叫人了,二哥兒還只會咿咿呀呀,除了說明大哥兒天資聰慧,還真沒有別的理由好解釋。
林瑜不是沒想過早點開口,但是每次看到賈敏,他都會想起前世的母親,“娘娘”兩個字,愣是叫不出來,好在他現在也只有八個月,不會叫人也正常,所以他就拖着,順便做做心理建設。
Advertisement
穿戴整齊,梳洗完畢,就該用早膳了。既然是奶娃娃,自然是要喝奶的,奶娃娃哥哥不用說,看見奶娘就撲了過去,大口大口吃起來。林瑜則是閉上眼睛,皺着眉頭才迎了上去。
每次到了這個時候,林瑜就很懷念現代的奶瓶,就是要他喝奶,也可以換個方式啊,再說八個月的嬰兒,也到了可以增加輔食的年齡,不過林家,好像沒有這樣的打算,不說他們兩兄弟,就是林黛玉,也還沒有完全斷奶呢。想想古代富貴人家兩三歲才給少爺小姐斷奶的習慣,林瑜心裏愁死了。
吃飽喝足,奶娃娃哥哥開始騷擾林瑜,一個勁兒往他身邊撲不說,還要拉他的手。
“大哥兒別鬧,我們要去給太太請安了,回來再跟弟弟玩啊。”奶娃娃的奶娘方嬷嬷柔聲勸着他。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的,奶娃娃一聽說“太太”這個詞,就連聲叫起“娘娘”來,他年齡小,雖說腦袋瓜子靈活,可聲帶發育還不完全,就是會說話,都是說的單詞,連不成句子。
林瑜睜圓了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奶娃娃,任誰看了,都會以為他是想和哥哥玩。其實,他是在觀察奶娃娃的行為,因為他拿不準,八個月的嬰兒,究竟應該會些什麽,要是表現太超常了,被人當成怪物怎麽辦,有了奶娃娃這個現成的學習榜樣就不同了,他能做的,他就肯定能做。
而林瑜的奶娘佟嬷嬷,則是無聲地嘆了口氣,二哥兒要到什麽時候才會說話啊。兩個都是庶子,太太難免會進行比較,小時候看長得好不好,可是長大一點,就要看聰穎程度了,她有點擔心。
兩個小娃娃,加上奶娘和伺候的丫環,就是浩浩蕩蕩十幾個人,湧進了賈敏的屋子。
“娘娘,娘娘……”奶娃娃已經記住請安的流程了,其他的話奶娘會說,他只用說這一句就好。
林瑜也想跟着叫一聲的,不然賈敏誤以為,他不如奶娃娃聰明怎麽辦,可惜他張了張嘴,“娘”沒有叫出來,反而是黛玉的丫環剛端進來的一碗蛋羹吸引了他,就不由自主叫起了“蛋蛋”。
賈敏聞言莞爾一笑,問道:“二哥兒想吃姐姐的蛋羹嗎?”因為害怕不好養活,林瑜和奶娃娃哥哥到目前不僅沒有正式名字,甚至連小名也沒有,林家上上下下,都是用排行稱呼他們。
林瑜想了想,用力點了點頭,奶娃娃不明所以,也跟着點頭,惹得衆人掩唇而笑。
賈敏止住笑,吩咐道:“把大哥兒和二哥兒抱到炕上,跟大姐兒一起吃。”黛玉吃東西就跟小貓似的,一碗蛋羹能剩下大半,姐弟三個一起吃盡夠了,說不定還吃不完呢。
“姐姐,姐姐……”奶娃娃見了黛玉高興地叫道,還奉上一個大大的笑臉。
林瑜不好意思管個不到兩歲的小丫頭叫姐姐,就“咿咿呀呀”含混着,好在林黛玉也不介意,兩個弟弟一個拉了拉小手,就姐弟三個一起坐在炕上,讓各自的奶娘喂起蛋羹來。
就像賈敏猜得那樣,黛玉胃口小,吃了兩勺就不肯吃了,奶娃娃也差不多,對蛋羹興趣不大。只有林瑜,他過去半個月天天喝奶,早就膩了,今天難得換個口味,吃得可謂不亦樂乎。
林瑜一邊吃着,還一邊擡頭打量坐在對面的林黛玉。這是傳說中的林妹妹哎,他要多看兩眼,可惜黛玉年紀尚幼,除了看得出是個漂亮的小女孩,跟曹公筆下的形象,暫時還看不到共同點。
對此,林瑜并不覺得奇怪,紅樓正文裏面,林妹妹一出場就沒了娘,過了沒多久又沒了爹,萬貫家財不知所蹤,一個人孤零零地寄人籬下,不悲傷、不憂郁,倒是奇了怪了。
而現在,她還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要什麽有什麽,自然是天真可愛,無憂無慮了。
林瑜吃得盡興,不知不覺就把蛋羹吃了一半,奶娃娃看他吃得開心,又鬧着要吃,然後林黛玉也被兩個弟弟吸引了,最後姐弟三個合力,把一大碗蛋羹吃得幹幹淨淨。
賈敏在外間理事,聽了三人奶娘的回報,驚訝之餘不覺有些欣喜。林家三個孩子,除了最小的那個生來健壯,一向無病無災,玉兒和大哥兒都是多災多難的,雖說不是大病,可是孩子小,病得次數多了也遭不住。揚州城有名的兒科聖手他們都請過了,還是一位老太醫說得有道理,小孩子身體弱,最重要的還是食補,慢慢調理,不然藥喝多了就不吃飯,只會越來越糟的。
偏偏兩個孩子胃口都弱,喝奶喝一點點,吃東西吃一點點,不像二哥兒,有段時間佟嬷嬷一個人還喂不飽他。倒是今天三個孩子湊在一起,居然都比往日吃得要多些,算是意外之喜。
賈敏甚至琢磨着,兩個兒子也到添加輔食的年紀了,以後幹脆都讓他們一起吃,有二哥兒帶頭,說不定玉兒和大哥兒都能多吃點,要是這樣的話,她起碼可以少操一半的心。
心滿意足地吃了大半碗蛋羹,林瑜打了個小嗝,還伸了個小懶腰,感覺整個人神清氣爽。
與專心致志玩着七巧鎖的林黛玉和認認真真發着呆的奶娃娃不同,林瑜的注意力,有一大半都在外間,因為賈敏身邊的幾個丫環裏面,有兩個是挽了發的,一個還不時地往裏間的暖閣張望。
林瑜知道,那就是賀姨娘和穆姨娘。有機會就往這邊看的是穆姨娘,她五官豐潤,是俗稱的有福氣的長相,而賀姨娘,由于她一直沒有回頭,林瑜也就看不到臉,只能看到婀娜的背影。
林瑜是半路過來的,對原身的生母,不可能有什麽感情,只是有些好奇,但也不是多執着。長期以來,賈敏有意隔絕庶子和生母的接觸,雖說不至于完全不讓見面,但是單獨相處是不可能的,更不會讓人在他們面前說起什麽,所以林瑜早先才會先入為主地以為,他和奶娃娃是雙胞胎。
就在林瑜走神的同時,只聽得“啪嗒”一聲響,黛玉手裏的那個七巧鎖,竟然被她解開了。
林瑜頓時目瞪口呆,搞錯沒有,林妹妹就是仙子下凡,也聰明地有點過了吧。像那個七巧鎖,他小時候也玩過,可是不會解,每次都是拿在手裏亂扯,最後就不知道扔到哪裏去了。
前世,林瑜從小到大都是老師和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因為他聰明好學,成績遙遙領先,誰知來到這個詭異的紅樓世界短短半個月,就被兩個小朋友打擊得死去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