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職務
至于江軒的親生父母?
江家人的一致态度,則是等孩子大了,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後,自然會将一切真相告訴他。
當年皇帝為了保下江家一家,才低調的暗中處理了江時意的事,免得江大将軍和明陽公主,因為生了一個因兒女私情,致邊關戰損的兒子,被人攻讦,沒法兒做人。
這事以前不能提,以後也不能提,至少,只要明陽公主和江大将軍這一脈還在朝中為官時,是萬萬不能提起的。
但現實是,似乎小小年紀的江軒,等不到親眼去別苑瞧瞧他親生父母恩愛的那一天了。
近兩年,因國庫充盈,百姓富足,有和燕國正面開戰的實力。
皇帝想要将燕國一舉拿下的野心自然顯露出來,而作為曾經統領過禁衛軍,對禁衛軍的訓練十分有一套,在職期間,将禁衛軍的實力提升了一倍有餘的時硯,自然被皇帝重新提溜出來,打發去邊境,幫助邊關訓練士兵。
朝中大臣看着這君臣三言兩語間就定下了江大人未來一年的職務變動,臉上盡是麻木。
心裏不停吶喊:您二位可醒醒吧!還有人記得江大人是文臣!是內閣重臣嗎?
自然是沒人記得的。
早朝上剛定下這件事,第二天時硯就輕裝簡行,帶了幾個随身侍衛,先一步出發了。
這讓後知後覺聽到風聲的衆人恍惚:“時硯公子那般光風霁月之人,要不是這一茬,我都忘了,他可是比前前任禁衛軍統領還厲害的高手呢!”
“嗨,你這一說倒是提醒我了,別人在大街上高來高去,我最多覺得這人輕功極佳,但咱們在京都,一年到頭哪能見不到幾個高手呢?
唯獨咱們時硯公子啊,上次在飄香樓外輕身一躍救人的場景啊,我就覺得那是神仙下凡!美的晃眼。”
說什麽的都有,就是沒人對時硯這趟邊境之行表示擔憂,就連京城街邊的乞丐,都知道時硯公子允文允武,聰明睿智,這幾年朝中的好幾項利民政令,就是時硯公子在後面推動住持的。
一開始,朝中還有人擔心時硯一個外來人,貿然進入軍營,并不能服衆,給工作帶來麻煩。
Advertisement
要知道軍營派系衆多,且十分排外,加上和粗漢子打交道,到底與文臣不一樣,可以預見這趟之行并不容易。
沒過半月,邊境頻頻傳來消息,說江大人被排擠孤立了,軍中衆人做什麽都不帶他,就将他高高的供起來,什麽都不讓他參與,即使他是江大将軍家的二公子也不行!
衆人心中一緊,緊接着又傳來消息。
說江大人一連幾天,帶着幾個侍衛在軍營轉悠,游手好閑,什麽都不做,整天笑眯眯的,像是被軍營那幫人的計策給屈服了。
這幾年在朝堂上沒少吃虧的大臣們是萬萬不會相信這話的,一聽就假的很,不知道江大人又憋着什麽壞呢。
果然,又有消息傳來,說江大人在軍中整整轉悠了十天,然後伏案寫作,熬了整整一夜,在天亮時分,找了軍中幾位說得上話的将軍過去,密談了兩個時辰。
等衆人出了營帳後,江大人開始整頓軍務,訓練士兵,在無人阻止,也無人幫忙,仿佛說得上話的将軍們集體失明似的,什麽都看不到。
等朝中人再次得到消息,就是江大人讓人送來的折子,折子上說,邊軍訓練已經走上正途,繼續下去,不出兩月,定能讓軍中風氣煥然一新,一年之內,讓邊軍戰力翻上一番。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折子,私下裏,還有十分詳細的如何整編,如何訓練,各項事宜如何安排,都有詳盡的描述,內閣衆人也都傳閱着看了,不得不再次感嘆:他們老了,現在的年輕人了不得。
時硯在邊境的任務,并不是簡單的訓練軍隊,暗中還要掌控在燕國的密探。
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打戰過程中尤甚,而這些密探,就是楚國窺視燕國的眼睛。
終于在一年後,時硯功成身退,返回京城,将前線交給真正需要在戰場上磨砺的士兵們,燕楚兩國的戰争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邊境戰火連天,時硯在公主府逗孩子。
又長大了一歲,虎頭虎腦的軒軒抱着時硯的腿撒嬌,順便告黑狀:“爹爹,他們都說,您去了邊關,肯定被邊關的風沙侵蝕成糙漢子,回來後,這京城第一美男子的稱號要拱手讓人了!”
時硯在軒軒看不到的地方翻個白眼兒,也不知道京中的人為何總是如此無聊,盯着他的臉不放,說實話,他都是奔三的人了,在當下,都能做人爺爺了,這般聽着總覺得怪別扭的。
明陽公主沒忍住笑出聲,調侃小兒子:“你不知道,你不在的這一年,外面好幾家的小公子啊,為了下一任第一公子的名頭,争的頭破血流,就想搶在你回來前,将第二的名頭坐穩了,等你一回來,瞧見你人老珠黃,憔悴不堪的樣子,第二自然就是第一了!只是沒想到……”
軒軒人小鬼大,背着雙手道:“沒想到,爹爹您那日打馬進京,出塵的風姿在朱雀街上一閃而過,讓第二公子的心碎了一地,大家發現,還是您最好看!當得起第一公子的名頭!”
時硯:“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
坐在一旁聽三人聊天的江大将軍這時才開口:“你就不想親眼在前線瞧瞧你這一年訓練出來的士兵,上了戰場,實力如何?被陛下召回,不覺得可惜嗎?”
時硯搖頭,微微一下,從容而篤定:“孩兒親手訓練出來的兵,孩兒心裏有數。再說了,咱家人還是少往軍營那邊鑽營才好,免得自己失了分寸。”
江大将軍滿意的颔首,之前他一直擔心,這個兒子自從身子好後,聰慧顯現出來,做事無往不利,幾乎沒遇到過挫折,怕小兒子陷在朝堂紛争中看不清局勢。
現下看來,是他多慮了。
這孩子分明比任何人都清醒。
軒軒對大人們的話似懂非懂,乖乖聽爺爺與爹爹說完話,突然好奇的問了一個之前從未提過的問題:“爹爹,軒軒的娘親呢?”
話音落,三個大人臉色一沉,明陽公主當即對身邊的嬷嬷道:“去查查什麽人接觸過小少爺。”
時硯心中有了猜測,也不在意,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陰謀小計都不值一提。
從後勃頸上拎起軒軒,溫聲問剛才有些被奶奶吓到的孩子:“那叔叔帶你去瞧瞧你娘可好?”
軒軒睜着懵懂清澈的大眼睛,連連點頭,一臉的憧憬。
明陽公主臉色有些不贊同,時硯輕聲道:“眼下前線已經打起來了,要是不出意外,等燕國敗了後,燕太後也會想辦法讓華翎公主回去的。
這幾年,燕太後的人一直在京中盤旋,好幾次差點兒摸進別苑将華翎帶走,可見是不死心的。
說不得以後就沒機會見了,見一面免得将來留有遺憾也好。”
明陽公主瞧着軒軒嘆口氣:“罷了,遲早要知道的。”
時硯已經行動力極強的單手抱着孩子出了院門。
遠遠地還能聽見他和孩子的對話:“讓人将本少爺屋裏子那個最大的小老虎帶上,我要送給娘親!要是娘親不喜歡軒軒怎麽辦?”
“怕什麽,你還有叔叔。”
“是爹爹。”
“呵,我可生不出你這般傻的兒子。”
“哼,軒軒生氣了,要半天不和爹爹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