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賣蘑菇
“行,你們等等我,我去拿籃子。”趙春花說完便進屋去了,一會兒工夫就拿着一個籃子出來了,和梁月他們一起去采蘑菇。
到了地方之後,梁月看了一下,泥濘的小路上一個腳印也沒有,看來這一片的山林确實很偏僻,沒有人願意來。
“小月,我們分開來找吧,這樣快一點。”趙春花建議道。
梁月想了想,覺得趙春花說得也沒錯,反正這裏也沒有人來,分開來能找的範圍更大,能找更多。梁月也沒有想太多,便點點頭說:“那我去那邊吧。”
“那我去這一片找吧,小月小心點。”梁斯言說道。
梁月轉身就去山上找蘑菇,剛剛走了幾步就聽到梁斯言有些疑惑的聲音:“丁二嬸,你不是說分開找嗎,怎麽也來這邊了?”之後趙春花說了什麽梁月就沒有聽見了。
快要傍晚的時候,三人又一起回去了,經過狗蛋家門口的時候被宋玲叫住了:“小月,快過來。”
梁月心情很好的走過去:“丁嬸。”宋玲端出一根凳子給梁月:“來,坐着說會兒話。”然後又轉頭對梁斯言說,“斯言,你先回去吧,我和小月說會兒話。”
梁月覺得宋玲的态度有些奇怪,似乎是故意把梁斯言支開,貌似有什麽話是不能讓梁斯言知道的樣子。
梁斯言離開之後宋玲才問:“小月呀,你們怎麽和趙春花一起去采蘑菇?”
“我們經過他家的時候被她看到了,然後就一起去了。”梁月有些疑惑的說道,宋玲特意問起這件事,必然有古怪。
“小月,你們以後一定要她遠一點,特別是你哥哥,可千萬別和她走的太近。你可要提醒着你哥哥。”宋玲一臉嚴肅的說道。
但是梁月卻被搞的莫名其妙的,這個趙春花難道有什麽隐疾,或者傳染病之類的嗎?
“我知道了,丁嬸,可是為什麽呢,難道她有什麽病嗎?”梁月問道。
“你還小,其他的就不要問了,反正只要記住別和她走得太近就是了。”宋玲說完就讓梁月回去了。
宋玲和趙春花其實是兩妯娌,宋玲老公是老大,趙春花老公是老二,就連房子都是相鄰的,因此梁月甚至忍不住猜測,難道是因為這兩妯娌不和,所以才會這麽說嗎?
Advertisement
宋玲的家離梁月的家還是很近的,直線距離也就是一百米的樣子,之所以說是直線距離,這裏的路基本上都是沿着山腳的,所以基本上沒有直線的路。
梁月很快便回到家裏,梁斯言已經在做飯了,蘑菇也被倒出來,裝在一個很大的篩子裏面。梁月回來之後也來不及做其他的事情,将今天采的蘑菇全部拿出來,然後一樣一樣的分類,将同一種蘑菇放在一起。
要是能找到一朵成熟的蘑菇就好了,梁月想着,這樣她就能夠人工種植蘑菇了,可比做豆腐好多了。只是想想那些釆蘑菇的人群,梁月覺得自己這個想法太不現實了。
“哥,今天晚上我們吃蘑菇吧?”梁月說道。
“恩。”
梁月挑選了一些不太好吃的,或者外形不怎麽好看的蘑菇出來今晚吃,至于其它的,梁月打算明天拿去賣掉。
在古時候沒有味精,菜肴的鮮味都是靠蘑菇或者海鮮,所以炒蘑菇即使只是放了一點鹽,但是在這個時候來說,還是很好吃的,梁月和梁斯言都吃了不少。只是不是大米飯,不然就更好了,梁月想道。
“哥,你今天幹嗎讓那個趙春花和我們一起去采蘑菇?”梁月有些不解的問道。
“小月還太小了,你只要知道哥哥不會害你就可以了。”
“你們怎麽一個個的都這樣,就說我太小了,然後什麽都不告訴我,丁嬸也是這樣。”梁月故意用小孩子的語氣抱怨道。
梁斯言一聽這話,擡起頭來有些疑惑的問:“丁嬸說什麽了?”
“她說不要讓我們和趙春花走得太近,特別是哥哥你。”梁月如實的說道,然後用小孩子的口吻說,“所以,我不準哥哥以後和她說話,一句話就不可以。”
話說出來,連梁月自己都有些吃驚,她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這樣說,不過梁月并不是一個會在這些小事上糾結的人,很快便把這件事抛到了腦後。
“等這件事完了之後我就不和她說話了,行不行?”梁斯言用商量的口吻對梁月說道。
梁月故意做出一副考慮的樣子,然後才點點頭,故意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那好吧。”
晚上睡覺的時候,梁月想起來自己還沒有告訴梁斯言明天去賣蘑菇,便朝着簾子的另外一側說:“哥,明天我們去賣蘑菇。”
“好,我和你一起去。”梁斯言淡淡的說道。
第二天上午,梁月找到她以往擺攤的那個位置,剛剛将東西放下來,旁邊已經很熟悉的小販就說:“昨天去采蘑菇去了呀,難怪沒有來。”
梁月将幾種蘑菇分開擺好,沒一會兒就有一個熟客來了,是一個中年婦女,一見到梁月便抱怨道:“小姑娘,你昨天怎麽沒來呀?害我白跑一趟。”
梁月倒是楞了一下,這還是第一次有人這樣說,其實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豆腐并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和其他人家的豆腐都是一樣的,但是沒想到竟然還有人特意來買。
“真是不好意思,我昨天去采蘑菇去了,所以就沒有來。”梁月笑着解釋道。
“大嬸,今天也沒有豆腐,要不你買點蘑菇,這些都是好吃的蘑菇。”梁斯言在一旁說道,變聲期的嗓音不太好聽,但是也算不上太難聽。
中年婦女似乎是這才發現梁斯言,有些驚訝的說:“這是你哥哥?長得還真不怎麽像。”說完也不理會梁月他們的反應,徑自蹲下來挑選蘑菇,一邊挑選還一邊說:“我就喜歡來你這個小姑娘這裏買東西,會做生意。”
中年婦女拿起一個蘑菇說:“你看這蘑菇,都是一樣去山裏采的,可是你這個小姑娘的蘑菇看起來就是不一樣,整整齊齊的,還弄得幹幹淨淨的。”
中年婦女連價錢都沒有問,挑選好了蘑菇之後便讓梁月稱一下重量。
“三斤,一斤三文錢,一共是九文錢。”梁月說道。
中年婦女很爽快的付了錢然後離開了,緊接着又有另外的人來買,沒過多久,梁月帶來的蘑菇就全部都賣完了。
蘑菇賣完之後時間也還很早,梁月就拉着梁斯言去上次那個茶館裏面,到了茶館裏才發現這次的人沒有上一次的多,就問另外一桌的一個年輕人:“大哥哥,為什麽這裏沒有上次那麽多人?”
“小姑娘說的是一個月之前吧?”年輕男子笑着問。
梁月點點頭,她确實有一個多月沒有來了。
“那個說書的先生早就走了,現在是另外一個說書的,沒有那個人說的那麽好,所以自然人就沒有那麽多。”
梁月有些失望,不過想想既然都來了,那還是聽完了再回去吧,于是便繼續等待說書先生的到來。
梁月他們倒是沒有等太久,很快說書的先生就來了,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不過看起來精神卻很矍铄的樣子。
“今天呢,我就講一個前朝的故事。”老人大聲的說道,聲如洪鐘。
梁月津津有味的聽完了老人的故事,然後付了茶錢便拉着梁斯言一起離開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上,梁月忍不住感嘆道:“今天這個說書先生的故事真好聽。”其實更多的是現在娛樂活動實在是太少了。
“小月喜歡聽那就每天都來聽好了。”
“這麽遠的路,我才不幹呢。”
兩兄妹說着閑話,很快便到家了。回到家裏之後梁斯言便将弓箭拿了出來,開始磨箭頭,梁月知道,梁斯言又要進山了。這已經是梁斯言第四次進山了,只有頭兩次是和張獵戶一起去的,從上一次開始,梁斯言就是一個人單獨去的。
下午梁月并沒有繼續去找蘑菇,經過人們的大肆尋找,現在已經沒有多少蘑菇了,剩下的蘑菇還不值得梁月花費這麽多時間。
梁月拿着鋤頭去地裏照看莊稼去了,在去的路上看到同村的一個中年男人,笑着說梁月:“你又去給你的莊稼除草呀,地裏哪裏有那麽多的草給你鋤呀。”
梁月沒有理會他,繼續往莊稼地裏走去,每走一會兒又碰到另外一個人,是一個年輕婦女,這個年輕少婦似乎有些不和善,語帶諷刺:“喲,小月這是又要去照顧你的莊稼呀,這是伺候得比爹娘都要好呀。”
梁月依舊沒有理會這個莫名其妙的人,一路上碰到了不少同村的人,大部分人都會調侃梁月伺候莊稼伺候得太好了,不過都不是什麽惡意的。
其實,梁月拿着鋤頭來只是做做樣子,她不希望被那些人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麽,因為梁月有信心,等到收獲糧食的時候自己家的産量肯定會是最好的,倒時候難免那些人将自己種地的方法學了過去。
說梁月自私也好,還是什麽其他的,她都不在乎,在自己的溫飽都不能解決之前還處處替人着想,她自認沒有這樣偉大的情懷。
作者有話要說: 真想快一點将這一段劇情過了,小孩子家家的,什麽也做不了,實在是太沒有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