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誠以動人
古時候沒有敲響新年鐘聲一說,但有人打更。
咚咚咚敲了十二下,外邊炮聲連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連子心站在門口半捂着耳朵,看着弟妹們在園子裏追鬧,很多的思緒和畫面在眼前不停地掠過。
在那個傳統春節已經禁了煙花爆竹許多年越來越沒有年味的國度,小時候在親戚家,人家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去外面迎接新年,她總是獨自一人關在房間裏,發呆看着窗外的萬家燈火;
和外婆相依為命那幾年,吃過外婆煮的一頓極其豐盛的年夜飯,然後就捧了一堆零食堆放在床上,和外婆一起窩在被窩裏祖孫倆一邊看春晚一邊笑;
後來外婆走了,只剩自己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她每年或者一個人在天臺上燃放幾百塊錢的煙花或者上那種最大型的購物廣場買一堆吃的,最後坐在廣場上一邊胡吃海塞一邊跟幾千個陌生人一起倒數新年的鐘聲……
這些畫面,曾經那樣深刻的烙印在她記憶裏,然而現在卻似乎感覺逐漸模糊了……
前世,她也只是一條孤魂野鬼罷了,那個繁花如錦的世界于她來說,除了那些美食讓她留戀,似乎也沒其它東西讓她感覺無法割舍的了。
今生,她也許依舊是一個孤獨的靈魂,要背負着永遠無法與任何人共享的秘密漂流在這異世紅塵,但她的身邊至少還有親人,還有父母。還有這麽一個名義上的——家。
若現在讓她回去,她似乎已經不願意了。
擡頭望着沒有任何污染,黑得更加透徹的夜空。風打在裸露的臉頰上有些刺痛。
嘴角勾起一抹情淺至極的笑,她對自己說:
真的再見了,白芙。
……
說是守歲。其實也可能真的這麽多人整整在這裏守到天亮。
邱氏身體雖康健,但畢竟已經上了年紀,還有年紀小的少爺小姐也是熬不住的。
于是每日在吃過一晚熱騰騰的甜湯後,就都各自散去,該回哪兒回哪兒去了。
連子心也就近回了蓮心院,鑽進暖乎乎的被窩裏,一覺睡到大天亮。
大年初一,按照規矩,四房之間是要互相串門的,小輩們給長輩們請個安拜個年,然後長輩就要派發壓歲錢紅包了。
往年的節奏,連子心一家從來不跟人家串門的。而別房也從不上他們那兒去。
但今年,連子心意外地出現在了各房裏,驚掉了叔伯嬸嬸們的下巴。
她為什麽要去?這不是廢話麽,有壓歲錢紅包拿啊,說幾句吉祥話又不會少塊肉,這樣就有壓歲錢,多麽簡單的事,為什麽不去?
而且這是規矩是禮節,叔伯嬸嬸們再怎麽不待見她,也不能伸手打笑臉人吧?也不能不給她這個來拜年的小輩壓歲錢紅包吧?
一圈下來,連子心拿到了十幾個紅包外加一些好吃的糕點,總共有八兩銀子呢!
這對于一個小孩來說,已經算是一筆小巨款了。
自打年前遭遇偷荷包風波,她就對錢財一事重新重視起來。
人在江湖漂啊,哪能不存錢啊!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萬一哪天被趕出去了,有點錢傍身,也不至于淪落成乞丐不是?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府裏的一些娘家在永州府本地的女眷都一大早坐馬車回去了,沈氏沒有娘家,連子心回去陪她并打算在二房住上幾天。
大年初三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外出串門拜年了,親戚間也彼此上門走動,其實從這可以看出一戶人家的地位和人脈關系,比如連府,除了一些親戚來訪外,其餘的訪客并不多,不能說是門可羅雀,但也算是門庭清冷了。
不過一個訪客的到來倒讓連子心有些意外。
中午吃完飯後她正在二房院裏曬太陽,香橙那小丫鬟就過來通報了,說是有一位貴客來訪,老太太讓她去一趟暮蒼堂。
連子心到的時候,子慧、子冰、子冰三人都已經在場,而那位到訪的貴客,竟然就是馮嬷嬷。
馮嬷嬷跟她之前想象中的形象差不多,看起來約莫比邱氏小兩三歲,形體是削瘦型的,身着一件鐵鏽色纏枝菊花刻絲襖子,頭發花白,梳着一絲不茍的圓髻,绾了一對金絲如意翠玉扁方。眼睛不大眼神卻很犀利,顴骨有些偏高,莊重又帶了幾分古板,眉宇間嚴多慈少,不茍言笑。
銀杏說過,這位嬷嬷性格比較孤僻,看起來應該是真的,不過這一身的氣質倒是真不錯,不愧是從宮廷出來的老嬷嬷。
馮嬷嬷和老太太交談,老太太說本來應該是自己去給她拜年的,沒想到讓她捷足先登了。
馮嬷嬷雖然性子較為清高,但對邱氏還是挺給面兒的,一口一個“老姐姐”叫着,還說是自己愧疚,那回病好了之後本就應該登門道謝,卻硬是拖到了這時候。
提到那怪病的事,自然就少不了連子心。
馮嬷嬷知道那道湯是邱氏的一個小孫女做出來的,一直都想很看看這孩子長的什麽樣兒。
四個子并排而立,子慧身子已經長開,高挑修長,衣着打扮也最為精致華麗;
子冰雖骨架嬌小玲珑,但也不矮,且該該凸的凸,該翹的翹。衣着雖不如子慧華貴,但很懂打扮,加上一張姿色不凡的臉,嬌弱如輕柳,輕愁帶薄嗔,可謂風姿宜人;
子蘭身子不算徹底長開,身型健美端方,雖不如子冰貌美,卻也青春朝氣;
至于子心……
馮嬷嬷問道:“你們誰是心姐兒?”
連子心只能站出來,柔柔聲道:“是我。”
馮嬷嬷細細打量着她,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這姑娘跟她的丫頭一點兒都不像,這姑娘雖然外表打扮也是質樸,但年紀小小已然是個美人胚子,且這姑娘低眉順眼的,氣質清柔,似乎是個性子內向之人。
而她的丫頭相貌平庸,可膽子大,性子也剛烈潑辣,臉上總是挂着笑,與眼前這位姑娘,完全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啊。
不過若要說有什麽相似之處,也是有的,就是那雙眼睛。
這姑娘跟她的丫頭一樣,都有一雙清澈明亮的眸子,如同天上的星辰般欲語還休。
失望歸失望,馮嬷嬷對連子心的印象還是挺好的,她覺得能做出那道跟丫頭做的湯味道完全一樣的湯的人,一定也是個好姑娘。
馮嬷嬷拉着她的手道了聲謝,并給了她一個大紅包。
其它三個子并不知道連子心跟馮嬷嬷之間有什麽淵源,并不知道連子心其實算是馮嬷嬷救命恩人了,她們只知道馮嬷嬷是從宮裏光榮告老還鄉的貴人,她們只知道這位貴人對她們和對連子心的态度很不一樣,心裏當然又是嫉妒恨,極其不痛快!
如果眼神可以殺人,那連子心早就被三姐妹殺人的眼刀子給分屍了。夾諷名血。
不過她也沒辦法啊,她已經盡量低調了,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老少通殺……有什麽辦法?
喂==!
當然,這次馮嬷嬷來的目的可不是單純拜年的,答應過邱氏的事情她得兌現咯。
于是馮嬷嬷就此住了下來,打算從正月十五過後便開始給府裏的小姐們授課。
連子心回到屋裏,打開大紅包一看,裏面竟是一個純金的小金豬同心鎖,還有一張十兩銀的最小面額銀票。這已經算是非常慷慨了,就算她是救了她一命,但憑馮嬷嬷的身份,也只需向邱氏道謝,完全無須對她這個小輩表示什麽。
樂滋滋地把紅包存進一個紅木螺钿的匣子裏,這是她的第一個小金庫。
忽然覺得做小孩兒挺好的,過年都有壓歲錢紅包拿,她已經好久好久沒有人給過壓歲錢了。
其實她一直認為,華夏的傳統的節日,都只為了一個原因,那就是——吃!
春節就是其中一個最以吃為主的節日,“吃”這條主線貫徹整整七天,連家最不缺的就是吃,連子心感覺自己過完這個年應該就會實現自己的願望了——變成一只名符其實的嗯哼——豬。
一直到年初八,節日的氣氛才基本散去。
子心和子娴都重新搬回了蓮心院,子蘭聞風而動,緊随其後也搬回了蘭香院。
老太太召來了她們兩個,有一件事也該宣布一下結果了。
“年前給你們倆派的差事,兩位姐兒都做得不錯。”一上來,老太太先給兩個甜棗吃。
“對啊,兩位小姐都沒這方面的經驗,卻能把事兒辦得這樣好,真真了不得。”
“托了兩位小姐的福,今年……哦不對,應該說是去年的春節,奴婢們可閑了不少呢!”
胡嬷嬷和銀杏也都不遺餘力地拍拍馬屁。
連子心只是微微笑着,并沒說話。
而子蘭同學似乎過度自信了,她認為以老太太如今對連子心的偏袒和疼愛,如果她這回真的做得比自己好,那麽老太太一定會特意大大得誇她一番的,而現在老太太是把自己和她都誇了,那說明什麽?呵,可別想蒙混過去!
“奶奶,蘭兒覺得自己這回做得還是很不足的,可是看來八妹卻是做得很不錯呢。可否讓蘭兒看看八妹是如何安排的?也讓蘭兒學習學習,看看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彌補的。”
不得不說連子蘭雖然自大,但說話還是聰明謹慎的。這樣說老太太哪裏還有不同意的道理?
既滿足了她一究到底的心思,而且萬一真的是她輸了,也顯得她謙虛不是?
可俗話說得好,姜還是老的辣。
她再聰明,能耍過邱氏這只老狐貍?哦不,是這塊老姜。
邱氏已經挖好了坑,等地就是她這句話。
“其實,老婆子這回給你們倆派這個差事,只是想鍛煉鍛煉你們,也着實沒想過要你們姐倆分個好壞。确實你倆都做得不錯,但若真要說誰更好一些……蘭姐兒,你确實要向妹妹學習學習。”
聽了老太太的話,連子心差點忍不住笑了。
這老太太啊,也是個腹黑的主兒!作為親親祖母,這樣坑自己的孫女兒,真的好麽?
子蘭同學可笑意全無,老太婆……你坑我呢?!
強顏歡笑,絕不相信:“是嗎?那就請奶奶讓我見識下吧!”
邱氏沒說什麽,直接甩出了兩張紙。
這兩張紙上面分別記錄了連子蘭和連子心這五十兩銀子的具體花銷。
連子蘭的:
一、冬衣二十八套,衣料花費十兩,裁縫費八兩,總計白銀十八兩;
二、下人過節禮物,每人一個小利是半吊錢,總計白銀十四兩;
三、七天全部小吃零食,各種類果脯蜜餞二十斤花費五兩,各類瓜子糕點十斤花費五兩,總計白銀十兩;
四、年夜飯一頓,各種食材花費總計六兩;
總花銷:四十九兩白銀,剩餘二兩。
再看看連子心的:
一、冬衣二十八套,衣料花費十兩,裁縫費四兩,總計白銀十四兩;
二、下人過節禮物,香囊二十個花費一兩,念珠手串兒八個花費一兩,總計白銀二兩;
三、七天全部小吃零食,各種類果脯蜜餞共三十五斤花費九兩,各類瓜子糕點共十五斤花費四兩,總計白銀十三兩;
四、年夜飯一頓,各種食材花費十兩、酒水花費三兩,總計白銀十三兩;
總花銷:四十二兩白銀,剩餘八兩。
……
連子蘭看着眼前的白紙黑字,震驚得完全說不出話!
不不不,這不是真的,這不可能,一定是假的!對,一定是假的!
自己這五十兩能夠剩下二兩銀子,已經是絞盡腦汁,其中還利用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而她怎麽可能夠剩下這麽多錢?!誰知道是不是真的,這個東西完全可以僞造!
連子蘭滿心都是憤怒和委屈,但她畢竟不是連子慧那個蠢貨,她很努力地抑制了自己的情緒,甚至擠出了一個笑容,道:“八妹果然是好樣的,我差得真不是一星半點呢。”
雖然她克制得很好,但隐藏的那些憤怒和委屈的情緒還是被老太太盡收了眼底。
不打算就此不了了之,既然都這樣了,就得讓她知道自己到底輸在了哪裏。
“蘭姐兒,你是不是覺得心姐兒這張單子,很不可思議?”
“蘭兒不敢。”
“無妨,心姐兒,你來說說。”
老太太不給她拒絕聆聽的機會。
連子心便也乖巧大方地說了。
其實說起來,連子心這個方案,并沒有多高明的地方,從賬面上就可以最直觀看出,所省下的錢都在第二項——下人過節禮物——這上面了。
香囊二十個,是送給所有丫鬟和婆子的禮物。
小酸梅、子娴和她的丫鬟,在四五天內縫制了二十個香囊袋,再去采了很多不同的鮮花,然後連子心将這些鮮花制成幹花,再配上一兩味芳香氣味的藥材,縫進香囊裏。
這些香囊都是挑的好看的織錦料子做的,顏色沒有一個重複,品紅、桃紅、绛紫、櫻草、杏黃、缃色、茶色、墨色、竹青、蔥綠、松花、碧藍、月白……基本上能找到的顏色都有了。
而且這些香囊上,都繡上了每個人名字對應的圖案,像小酸梅,就繡上幾顆小酸梅,像那個叫香橙的丫鬟,就繡上兩顆香橙……
每個香囊裏裝的幹花和藥材也是不同的,有的是冬菊、梅花、海棠搭配豆蔻,有的是水仙、一品紅、杜鵑搭配柴胡、川芎,有的是山茶、蘭花、三角花配上薄荷、蒼術……如此搭配下來,每個香囊的氣味竟然也沒有相同的,芬芳清新怡人,帶在身上整個人都是清清爽爽的。
這些香囊,雖然繡功談不上多精致,裏頭的幹花和藥材也都是普通之物,但花費的心思和功夫也是不少的。
而那八串檀木念珠則是送給小厮和護院的,檀木念珠是買的散貨,然後用秘制香料浸泡了幾天,再用彩繩串起來,戴在手上幹活累了的時候聞上一聞,提神醒腦,舒緩疲勞,非常管用。
這些東西實際連二兩銀子都花不了,最主要的是人力的功夫。
禮物禮物嘛,就是要讨巧要精心。當然連子蘭直接送錢也是挺好的,但吃虧在自己,這一項上一下子就花了這麽多,別的項目就得是敷衍了。
再說說第一項的冬衣。
為什麽同樣是二十八套,連子蘭的裁縫費花了八兩,連子心的才花了四兩呢?
哦,連子心請的那些裁縫肯定是次貨,縫制出來的衣服肯定很粗糙!
不是這樣嗎?真的不是!
之所以會節省了一半的錢,那是因為二十八套冬衣,裁縫只負責一半十四套的縫制,而另外一半,皆是由沈氏帶着她的丫鬟和求助了兩個朋友,一起趕工縫制出來的。
沈氏的女紅手藝并不比裁縫鋪的裁縫差,因此她們負責的十四套冬衣一點問題都沒有,做工完美得很,那四兩銀子,她們掙得理直氣壯的!
其實連子蘭最大的問題就是,能用錢解決的絕對不動心思不費工夫,并且她認為最後兩項,也就是在吃的方面,是最不重要的。七天的小吃零食,不僅數量買得極少,且都是挑最便宜的買。
反觀連子心,她不僅數量買得多,且都是在永州府物價最貴的餮市買的。
去看看她給準備的那些小吃零食,種類非常豐富,而且除了在外面買的,她還自己動手做了幾樣。
比如自制的五香瓜子——買來一些生葵花子,用清水洗淨,去除掉表面的浮土,再倒入鍋中鐘用浸泡半刻鐘的時間。将八角,花椒,桂皮,甘草和丁香一同放入鍋中大火煮開,調入鹽攪勻後,繼續浸泡至瓜子和湯自然冷卻。盛出瓜子後,放入瀝水籃中充分瀝幹,再把瀝幹水分的瓜子放在一塊平放的大紗布上,紮口後用繩子系好。最後只要把紗布袋放置在暖爐上烘上幾個時辰,平攤後冷卻便可以了。
這種瓜子雖沒有外面賣的那麽香脆,可是一點都不上火,而且成本便宜。
還有一種怪味椰絲香草豆——白糖和鹽加入水中攪勻,中小火将水煮開直到鍋中冒大氣泡兒時馬上倒入花椒粉攪勻,再然後倒入香草豆,快速用鏟子翻攪,使料汁均勻地包裹在香草豆外面。最後撒入椰絲,快速攪勻,讓椰絲也均勻的包裹在豆子外面即可熄火。
這種怪味豆味道獨特,從來沒有人見過,是這個新年受下人們歡迎的零食之最。
……
連子蘭聽了這些,心中滋味有些複雜,确實,很多東西都是她沒有想到的。
或者說,不是她想不到,只是壓根不想花這些心思。
錢都是可以省出來的,雖然連子心這樣是有很多人幫忙,但老太太當初沒有規定不能找人幫手啊,況且,自己不也是只動動嘴皮子,買東西的事情不都是下人去辦的麽?
她還沒複雜完,老太太又擡出一樣東西給她傷口徹底撒上鹽巴。
原來就這次的年夜飯,老太太派銀杏和玉竹私底下在兩邊的下人中進行不記名投票調查。
最後的結果顯示,連子心這邊年夜飯,二十個下人的投票滿意度為十八人,只有兩人覺得不滿意。
而連子蘭那邊二十個下人的投票滿意度僅為十二人,有八人覺得不滿意。
十八對十二,高下立見。
要說連子心為何在年夜飯上又能勝一籌呢?其實也是很簡單的。 ^ —舌尖上的皇後
除了菜色較為豐盛,最關鍵的是她是用了心的。
她親自烹制每一道菜,論手藝她現在不一定比得過竹竿哥和鲈魚哥,但她帶着滿滿的誠心做。
因為她從未覺得給下人做飯做菜有什麽丢臉的,烹饪的快樂在于分享與傳播,沒有高貴的嘴與低下的嘴之分。只要有心的人,都能嘗出菜裏不一樣的味道,那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尊重與溫暖。
連子蘭那邊的年夜飯,都是交由竹竿哥和鲈魚哥做的,他們倆的手藝沒問題,可是由于他們倆不喜歡連子蘭,所以做菜的時候免不了有些敷衍,且會不由自主地将一些不好的情緒帶到食物裏,如此一來,再好的味道,都會銳減幾分。
總結,連子心并沒有多高明的地方,她勝在了心意。
心誠則靈,誠以動人。
連子蘭到底有沒有心服口服,連子心無從知曉,只是她這回沒有任何反辯和抗争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