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回看見連家四房這四個正室坐在一起
大伯母于氏一身石榴紅吉祥如意綢緞棉裙襖,發髻上插着五六支閃閃的金釵,耳上、脖上、手上,也都是金制飾品,腰背挺直,一臉富态,眉眼間都是傲氣,端的是一副連府當家主母的大架子。
二伯母……咳,也就是她便宜娘沈氏,一身木蘭青雙繡梅花長襖,雲鬓蓬松,簪了一支鑲蜜蠟水滴狀銀釵,一張芙蓉瓜子臉,帶着恬淡的笑容,粉黛不施,裝扮素樸低調,但那身段和姿容卻叫人不得不多看幾眼。
三嬸雲氏,烏亮的頭發梳了高髻,插着兩根金點翠鑲紅珊瑚步搖,穿玉色亮緞襖子,杏黃绫羅刺繡牡丹紋羅裙,臉上畫了飛霞妝,淡淡暈開。她的容貌論起來沒有沈氏好看,可打扮得精致出衆,走的是氣質美人路線,笑容雖溫柔可親,但神色間有淡淡的倨傲。
四嬸楊氏,一身姜黃色繡遍地毓秀纏枝芙蓉花錦緞長襖,身段苗條,盈盈婉約,漆黑的發絲梳成了個一絲不亂的圓髻,規矩的戴着鎏金孔雀開屏大釵,耳畔是一鑲珍珠墜子。眉目冷凝疏離,長相只能算中庸,不過有幾分書卷氣,氣質也端莊。
這四位各有特點,一位是土豪地主婆,一位是小家碧玉妻,一位是笑面桃花虎,一位是高冷官家太。
這四位的特點性格,注定不會是和睦的妯娌,只不過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總要裝裝樣子,平時除了沈氏,另外三位走動還算頻繁。表面上和諧共存,妯娌情深,實際上也是明争暗鬥,唇槍舌劍,火光四濺。
不過,她們仨倒是有一個一直以來都共通的契合點,那就是打心裏瞧不起沈氏,極盡所能擠兌她。但沈氏從來都是忍氣吞聲的,從未紅過臉,抱着“惹不起還躲不起麽?”的原則,素日裏都會避免跟她們相處,除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場合。
比如像今天。
三位伯母嬸娘瞧不起沈氏,自然也就瞧不上連子心,尤其是這段時間眼瞧她想要鹹魚翻身的可勁兒折騰,就更加排斥她了。
所以連子心跟她們問安打招呼,她們都愛搭不理的。
連子心一點都不在乎,作為小輩她該有的禮數都做到了,你們作為長輩這種姿态,這種教養,這種心眼,啧啧,反正丢臉的不是她。
老太太耳聰目明的,雖然不吭聲,但卻已經默默地把這一切看在心裏。
今兒是全家大聚會,基本上所有人都來了,大房四個姨娘,三個女兒,四個兒子;三房的三個姨娘,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四房除了一個姨娘要帶小奶娃不便來,其餘三個姨娘,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皆是到場。
看着叔伯們妻妾成群,兒女一籮筐,熱熱鬧鬧的,連子心卻一點不羨慕,反而有些慶幸自己是投到了二房這個獨生女的身上。自己一個人有什麽不好呢,不用跟從別的女人肚皮出來的同父異母的所謂兄弟姐妹惺惺作态,也不用看着親娘跟其它女人争風吃醋,簡簡單單的清清靜靜的,還可以享受父母親全部的愛,偶爾孤獨一些,算什麽呢。
或許,她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罷,孤獨是深埋在心底的種子,開出的花都是清冷。夾腸記巴。
過了不久,就有丫鬟上來通報說廚房那邊已經準備得差不多,可以開飯了。
可是連四爺還沒有到。
老太太道:“不等了,年年都如此,他好大的架子!孩子們都餓了,開飯罷!”
四嬸楊氏聞言有些不高興,但只是蹙了蹙眉頭,并沒有出聲。
大家也只能聽從老太太的,紛紛入席。
珍味閣分為內外兩部分,外面便是聊天聚會的地方,而掀開一道珠簾門進去,則是吃飯的地方。
裏面很寬敞,收拾得很整,地上鋪着紅色氈毛地毯,牆角放着幾株綠油油的盆栽,中間一張紫檀木鑲钿大圓桌,圍着一圈雕花圓凳。空出來的一側,置着兩張小號的紅木圓桌和幾把靠背小椅。再往裏,一扇四折的烏梨木雕花繡緞屏風,屏風後還有兩張小號檀木鑲钿圓桌。
為什麽這麽多桌?
人多倒是其次,關鍵是上桌吃飯有身份分配的規矩在裏面。
紫檀木鑲钿大圓桌是主桌,主桌嘛,自然是身份最高的人才能坐。
老太太坐主位,連家四位爺其次,四位正室夫人,然後還有兩位嫡孫連子敬和連子榮,作為嫡女的連子慧自然也在其列。而子心、子蘭還有四房的子俊也可以上桌,為什麽呢?因為他們仨雖不算嫡,但都是正室所出,所以有資格。
一側兩張小桌,則是給其餘的十來個孩子安排的,屏風後的兩桌,就是十多個姨娘的座位了。
年夜飯,家庭聚餐,這樣的安排等級分明,可見親疏,看起來似有些淡漠無味。但古人的階級觀念很森嚴,無論是家庭內部還是公共場合,尊卑有別都是必須的。
大多數人家,姨娘與姨娘所出的孩子,還沒資格參加家宴呢,連家如此,已經算很有人味了。
大家自覺地落座,正要上菜呢,連四爺總算是趕到了。
原主記憶中對這位四叔印象最為模糊,甚至都不知道他長什麽樣兒,這讓連子心不由地打量起他來。
這位四叔看上去很還年輕,最多三十出頭,身形颀長寬肩窄背,一襲合體的水色直裾襕袍,革帶束腰,足蹬烏皮靴。面容清瘦,五官端正,墨發散系,眉尖輕挑着一抹清高,可以感覺出這人很努力地往讀書人氣質的路線發展,但效果并不怎麽好,官僚氣息倒是挺濃的。
“呵,連通判怎麽來得這麽早啊?這還沒上菜呢。”老太太一頓冷嘲熱諷。
“母親……兒錯了,實在是那邊有點官務脫不開身。”連四爺誠懇地解釋。
“是,你這大官忙得很,年年都得讓這一大家子等着你,架子大的喲!”老太太繼續不客氣。
“以後一定不會了,不會了!母親哥哥嫂嫂原諒我,待會向祖我自罰三杯賠罪可行?”連四爺還算是個脾性溫和大度的人。
大家都紛紛幫連四爺說好話,這才哄得老太太開了顏。
連四爺在連老大旁邊坐下,擡手誇張地抹了把并不存在的汗,小小聲說:“謝謝各位幫我了,不然今兒我得被母親罰去面壁了,恐怕年夜飯都吃不上咯。”
聽見的人都掩嘴直樂,老太太也佯怒地瞪了他一眼。
連子心覺得,老太太必是極疼這個小兒子的。
人總算是到了,除夕家宴也正式開始。
一衆丫鬟們輪番上菜,先是主桌的菜,首先端上來的竟然是湯。
然卻不是用的湯盆,而是一個一個的湯盅,每人都有一盅湯。
老太太的是香橙釀多寶魚丸湯,多寶魚肉打成指頭大小的白色魚丸,釀入香橙的酸甜,湯色金澄澄的,完全無魚腥味,只餘淡淡橙香,光聞着就已胃口大開。
四位大爺和兩位嫡少爺的湯是雙黃羊肉湯,裏面擱了黃芪、胡蘿蔔、當歸和羊肉,羊肉炖的爛爛的,入口即化,湯汁有濃郁的藥味,但卻很香。此湯是極好的冬季養身湯,暖胃散寒、扶正培本。
四位夫人的是枸杞海參鴿蛋湯,鴿子蛋一顆顆瑩白光滑,用特殊的手法處理過,裏頭的鴿蛋黃吃起來香味濃郁,海參彈牙鮮香美味,紅紅的枸杞漂浮其上,色香味皆是俱全,也有補肝腎、益精氣、豐肌膚的功效。
三位小姐和子俊小少爺的湯,則是傘菇鴨茸湯,傘菇片蘸上鴨茸糊煎至金黃,再澆上熬好的老鴨高湯,鋪上燙熟的小白菜、撒上碎蔥,最後再澆上幾滴香油。雅趣簡潔,很适合小孩的口味。
老瓜師傅和海參師傅的手藝根本不用說,頂呱呱的。
湯一上來,每個人都忍不住先嘗上幾口,然後一嘗,不小心就去半盅。
緊接着就是上熱菜:
海帶雞柳燴、水晶翡翠蝦、糖醋紅酥魚、肚絲金銀片、米酒脆小排、石耳煨老鴨、醬爆腰花、腐乳肘子、鹵汁南瓜、蔥香芥菜心、素細粉簽兒、烤冬筍。
有熱菜自然就少不了涼菜:
蒜泥豌豆黃、糖醋五香絲、炝拌爽口筍。
還有一個羹:松仁豆腐鮮貝羹。
總共十六道菜,滿滿一桌,足夠豐盛。
雖然連子心很清楚兩位師傅的手藝,但對着這桌子菜還是很迫不及待的想嘗一嘗。不對,确切的說,恰是因為她清楚兩位師傅的手藝,所以才更迫不及待。
但是別桌都還沒上菜,這桌的大人們都還沒動筷子,她也不能動啊,所以只能鼓着腮幫子,瞪着眼等着,默默催眠自己:我不餓我不餓我是淑女我是淑女要矜持要矜持……
等這桌的菜上得差不多了,另外四桌也開始上了。
姨娘們的菜是一式兩份,一桌十個熱菜:
錦繡小排骨、豆漿小海鮮鍋、酥炸椒鹽鹌鹑蛋、四寶雞胗、龍眼玉米蝦仁、魚唇炖三寶、蔥燒醬牛柳、蒸釀尖椒筍、幹鍋菜頭花、栗扒白菜。
兩個涼菜:豉椒粉絲雜蔬、幹香馬蘭頭。
兩個熱湯:劍花川貝炖水鴨、蓮子雞蛋蜜棗湯。
庶少爺小姐桌,九個熱菜:
冬瓜汆丸子、紅油焖大蝦、臘肉糯米卷、滑蛋鮮雞茸、茶香小虎皮蛋、松子玉米片、三絲金針菇、三色蔬菜包。
兩個涼菜:酸甜西芹豆腐、海苔脆黃瓜。
一個湯一個羹:南北杏鹧鸪湯、幹蝦雞蛋羹。 分手妻約 ///
整整五桌子的菜,沒有一樣重複的,足見兩位師傅的廚藝功夫。
也足見連家在吃上面的重視,這種水準的年夜飯,皇室貴族應該是比不上的,但在大戶人家之中,應該算得上佼佼者了!
因為年年如此,所以在座的就算是年紀最小的幾個小孩都懂規矩,主桌的人沒動筷子之前,他們是不能動的,即使整間屋子已經被香味溢滿……也要忍!
還好老太太并沒有為難大家,說了兩句話,拿起筷子宣布開動。
看着衆人都紛紛動起來,連子心也不客氣了,對着觊觎以久的那盤米酒脆小排發起進攻!
一時間無話,入耳全是喝湯、咀嚼、吞咽、挾菜的聲音……
不過連家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平日裏最不缺的就是美食,大魚大肉也都已經吃慣了吃膩了,所以面對這豐盛的年夜飯,表現的都挺稀松平常,大家就着新鮮勁兒埋頭吃了一小會,席間的話就開始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