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苦差事
臘八一過,這天兒愈發寒冷起來。
不過天冷心不冷,連子心最近沒有什麽需要操心的事,一直暖暖的。
有了爹娘的關愛。總比沒有好,這算是精神上的富足。
當然,比精神上的富足更為重要的是——物質上的富足。
蓮心院裏每天白天的地龍都燒得足足的,夜裏睡覺的時候,炭火也沒斷過,被褥暖和。
原先半舊不暖的棉衣也換了,扯了幾身又軟又暖和的新棉,她再也不用把自個兒裹得跟個粽子似的了,總之就是,她日日穿得暖,睡得飽。當然,還吃得香。
老太太知道她一直在吃郎中開的藥調理身子,且效果不錯,所以繼續讓她吃着。
不僅如此,還讓廚房每天變着花樣給她做補血養氣的吃食兒,像什麽:
豬蹄燕麥花生粥——豬蹄煮成濃稠湯汁和大米一起熬炖,加入花生仁、燕麥煮至爛稠,加入鹽、香油、蔥花……
豬蹄是多用途的良藥,含有很豐富的膠原蛋白,能促進毛發、指甲的生長,保持皮膚柔軟、細膩,使指甲富有光澤。
骨骼生成時。首先必須合成充足的膠原蛋白纖維組成骨骼的框架,所以膠原蛋白又是“骨骼中的骨骼”,還能補血。很适合血虛者和長身體的小孩兒食用,另外燕麥和花生也有不錯的補氣功效。
燕麥與大米濃香結合,豬蹄炖得爛爛的。骨肉分離肥而不膩,喝了一碗想兩碗。
養生小元宵——山藥和地瓜洗淨去皮,用檸檬水泡一泡,蒸熟之後碾成山藥泥和地瓜泥;紅棗、黨參、山藥皮加水煮開,去渣取汁;蓮子悶熟碾成泥,與桂圓肉一起切碎攪拌均勻成餡待用;之前的山藥地瓜泥搓作成條,切塊壓平,包入蓮子桂圓餡兒,揉成一顆顆小元宵;紅棗黨參汁煮沸,倒入小元宵小火煮至浮起。
山藥補脾健胃、益肺腎,黨參補氣,桂圓肉補血加入紅棗的藥引子。調和固本!
山藥地瓜泥的皮兒金黃金黃的,一顆顆入嘴即化,蓮子桂圓餡兒粉糯甜香,紅棗黨參的湯汁甜中帶着絲絲的苦,卻苦得爽口……全都是來自食材的糖分,叫人連湯鍋都想吃進肚裏去。
麻香大棗飯——大棗與大米同蒸成一鍋飯,黑芝麻爆鍋炒香,飯蒸熟後撒入黑芝麻粒拌一拌,大棗與黑芝麻都是極佳的生血之物,簡單營養又美味,配上兩碟青翠腌水蘿蔔,一頓能吃三大碗!
馬蹄爽蘿蔔雙脆餅——馬蹄磨成茸,與白糖、豬油和勻,倒入已掃油的鐵盤上,放到蒸籠內蒸熟,趁熱加入幹糯米粉搋成粉團,壓扁成圓餅形;紅蘿蔔切成細細的絲兒,拌鹽和白芝麻、香油,成餡兒包入馬蹄粉皮兒;油鍋燒熱,煎至呈淺金黃色,再翻另一面,至兩面同一色澤。
咬一口酥脆爽香,馬蹄爽還有一股清甜,咬出裏頭的蘿蔔絲來,嚼起來滿嘴的爽脆,皮甜餡香,皮脆餡也脆,一不小心舌頭都要吞下去!
每天這些吃食兒送來,連子心、小酸梅和連子娴三人都要搶食一空。
她真覺得老太太把自己當成了小豬養……不過當一頭豬,她挺樂意的。
當然,她知道當豬的日子并不可能長久,如果被眼前的安逸所迷惑,現在貪圖一分的享樂,将來就會多受三分的苦楚。
所以連子心并沒有真的成為一只好吃懶做的豬,該吃吃,該喝喝,每天晨起堅持繞整個暮蒼堂跑步兩圈,飯後院子百步走,午後有時候踢半個時辰毽子,有時候跳半個時辰的花繩,晚上的時候,就在屋裏打打太極……你沒看錯,就是打太極。
前世在所有走在時尚前沿的女性都熱衷于練瑜伽的時候,她迷上了華夏古老的太極拳。
有一段時間沒事兒就上廣場,跟着一群老頭兒老太太“一個西瓜,切成兩半,一半給你,一半給我……”還別說,人只要有恒心,總能有大成——練了三年多,她走上了牛欄坡社區太極拳大賽的舞臺,奪得了青年組業業餘組別的冠軍!
……笑啥?哼,別瞧不起人,大賽總共有幾百名參賽者呢,頒獎的還是著名的太極拳宗師!
不信?不服?來過兩招,老娘一個四兩撥千斤拍死你!
咳咳。
除了強身健體的體育運動,文化運動她也是開展的滋滋有味。
每天按時去和老太太請安,接受她老人家半個時辰左右的諄諄教誨,聽聽她講講年輕時在家在宮裏的光輝事跡,然後再跟她撒撒嬌,說說昨兒吃的某樣菜品的感受;
和小酸梅、連子娴下下五子棋,玩玩翻花花繩,打打這個朝代有的小花牌……雖然她覺得相當無趣,跟這兩個小屁孩玩這些,贏的毫無壓力好不好?
不過有一樣叫她有些無地自容。
那就是寫字。
前世她寫了二十多年的字,但都是簡體字啊,這個朝代的通用文字,自然是簡體字——的添油加醋版,繁體字。
這繁體字,雖沒學過,但現代社會的孩子從小啃港劇看臺劇長大,認繁體字幾乎成了自帶技能!所以連子心是差不多能認個全的,可是她認識它們,它們不認識她啊!
再加上書寫工具是毛筆,她簡直成了一個文盲,寫出來的字扭曲得不像話,連她自己都看不下去,心中萬分懊悔,小時候怎麽沒上個少年文化宮或者報個書法培訓班陶冶陶冶情操呢?
吃吃吃,光會吃了,你說就是吃一點墨水也是好的,可偏偏只有一肚子醬==。
雖然她的目标不在于成為一個什麽才女,可是兩只字拿出去還是得要人能看懂的。
所以練習毛筆字,也成了她日常計劃的一個運動,雖然十幾天過去了,她的字還是寫得比六歲的連子娴差,但總算是稍微能看了。
嗯,只要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她總有一天終成大師……弟。
有俗語道:過了臘八就是年。
時間就在悠閑而又充實的日子中飛快地溜走了,轉眼就到了小年,這代表大年也即将來臨。
除舊迎新,大年無疑是古代人民最隆重一個節日。
家家戶戶都開始為這一年到頭最後的一個節日忙碌起來,連府上下亦不例外,布置府邸、張燈結彩、采購年貨……一派忙碌而喜氣的景象。
連子心作為半大的小孩,又是府上的小姐,這些事情自然輪不着她來操心的。
不過就在她想回二房看看沈氏那邊有沒有什麽需要她幫忙的時候,老太太卻給她派下來了一個差事。不對,不能說給她,而是給“她們”。
她們就是她和連子蘭倆人。
什麽差事呢?
老太太給了她們倆每人五十兩銀子,讓她們負責采購置辦整個暮蒼堂這個年節所有下人所需的年貨,其中就包括每人要發的一身新衣,打賞的新年小禮物,整個年節七八天下人房要準備的零嘴吃食兒,以及除夕夜那一頓晚飯。
整個暮蒼堂的下人加起來有多少人呢?
原本住着邱氏一位主子的時候,大概三十來人,現在住進來她們三位小姐,又添置了不少人手,裏裏外外加起來數一數,包括銀杏、胡嬷嬷她們這種的在內,竟有五十六人之多!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連子心也是感慨,難怪古代宅門裏事兒那麽多呢,想一個大院裏,奴仆就得養這麽大一群,人心複雜深似海,能不多是非那才是怪!
如同連家這樣沒權沒勢還沒落的人家都這麽奢侈,難怪人人都想追逐金錢名利權利當主子了,一個人就可以有一百個人伺候着,多酸爽啊?
當然,現在不是感慨這個的時候,現在該感慨的是,尼瑪老太太這是個啥意思?
五十六個下人,她和連子蘭對半分,也就是一人要負責二十八個人。
五十兩銀子,照平時來說已經是不少了,可放在這節骨眼上,随着年節臨近,外邊的物價也是有所上漲的,這些銀子要負責這麽多人,這麽多項的開銷,分明就是一個苦差事嘛。
連子心和連子蘭在聽完老太太分派給她們的這個差事後,都刷刷苦了臉,可是她們都知道,這就是老太太對她們的一個考驗,故意讓她們二人做同樣一件事,你不應便是不敢應,還沒比呢你就算輸了!在老太太心中會落下個什麽評價先不提,在競争對手面前你就先矮了一頭!
姐妹倆都看對方不順眼,決計是不想被對方看扁的,便都笑眯眯地咬牙應了下來。
離了老太太視線,兩個冤家就打起了嘴仗。夾土狀血。
子蘭同學俏臉一沉,道:“你現在愈發長本事了呀,我竟然要跟你做同樣的事情!”
子心菇涼懶懶回道:“你不想做可以不做,奶奶她老人家又沒有強迫你咯。”
“哼,我就等着瞧你給那些下人們置辦的年禮哦,可千萬別太寒酸了,到時候丢的可是暮蒼堂的臉。其實五十兩銀子還是夠花的,只要有些人別眼饞克扣了就行……畢竟啊,五十銀子不是誰都當個小錢的,有些人怕是長這麽大都沒見過五十兩有多少呢。”子蘭同學挑眉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