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之十一
在托馬堡的一夜平安無事地度過了,沒有什麽意想中的偷襲者,不過蘇陽他們還是不能放松警惕。她早上起床的時候,使用了“監視水鏡”,發現昨晚的那只鷹仍停留在老地方,也不知道在他們休息後是否離開過。
用完早餐,商隊便要出發了,托馬堡的下一個城鎮恐怕得走上一天一夜才能抵達,途中倒是有幾個小村莊,順利的話可以在天黑前趕到。
上馬車的時候,博隆過來報告了一下他昨晚在酒吧的收獲,據說出了托馬堡會有強盜團……為什麽用“據說”二字,那還是因為抵達這裏的商隊沒遇到過,至于沒抵達的……誰知道呢?托馬堡的領主不曾發出過公告,更沒有去圍剿過,到底有沒有強盜團,居民們是不清楚的,有的只是不知從何處傳來的風聞,博隆靠一晚上的時間查不出更多了。
然而,蘇陽已看穿了一切。
沒錯,腦內系統又劇透了蘇陽一臉——a、告知商隊托馬堡領主與強盜團勾結;b、告知莫莉與博隆托馬堡領主與強盜團勾結;c、什麽也不說。
這是個對蘇陽而言很陰險的選擇,她過去被坑過兩次,經驗可謂慘痛。
一般系統提供的消息都是真實的,比如它現在毫無緣由地說托馬堡領主與強盜團勾結,那必然是事實,但它沒有言明根據,在蘇陽選擇a或b後,也不會給她任何根據,只是單純陳述事實。
但這種事……你說了,聽的人肯定會問你怎麽知道的,那該如何解釋呢?
以前蘇陽被系統劇透,選擇是否揭發教導主任猥亵女同學的事,她選了揭發,行動極其直白簡單,在系統的操控下,她所做行為,也僅僅是當着所有人的面,指着教導主任猥亵女同學。
然後別人就問了,“你看到了?”“是誰被猥亵了?”“可有證據?”
蘇陽沒親眼看到,不知道誰是受害者,更沒有證據。系統操控着她的身體,做完了她的選擇,便立刻沉寂了,留她一人面對衆人的質問。
年幼的蘇陽百口莫辯,成了衆人眼中“放羊的孩子”,而且性質惡劣。
教導主任憤怒地喊她去談話室,鎖上門表情就變了,想要做些“教育”她的行為,被她攻擊了胯`下後強行突破,蘇陽總算沒讓自己受到傷害,跑出去求救了。她的感情因為系統的原因變得淡漠,可也不是真的完全沒有。短短那一會兒的時間,她承受了怎樣的壓力與恐懼,不言而明。
這回她應該算是有證據了吧?有受害人了吧?
然而當她和別人說的時候,誰也不相信她。一、她身上并沒有遭到侵犯的痕跡;二、她有“随口污蔑”老師的“前科”。父母也覺得這種事丢臉——無論是她被猥亵還是撒謊——所以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最後的結果就那樣,被教導主任拉上臺要求承認錯誤并道歉,在她攢滿怒氣值後,炸了教導主任。
Advertisement
如果系統有分善惡值,那麽在蘇陽炸了教導主任之前,她是善,之後,她便一腳踏入了惡。然而系統并沒有這項分值,蘇陽對自己的心理變化也不甚了解,她只是很突然地……對他人的生死失去了感觸。
第二次被系統選項坑到,是在蘇陽上了初中之後,她所在的班級有個名聲很好、助人為樂的班長。不得不說這個班長情商很高,在受老師喜愛的同時,也很受同學喜愛。系統當時給蘇陽的選項,便是a、告知衆人班長偷班費;b、告知好朋友班長偷班費;c、什麽也不說。
偷東西肯定是不對的,蘇陽那岌岌可危的三觀仍在努力勸導她一心向善,可有了教導主任給的經驗,蘇陽沒有選擇a,而是選了b。
人嘛,活在世上總是得交幾個朋友的,尤其小孩子們,本能性會選擇群聚,似乎和大家在一起,和大家一樣,才能有安全感。蘇陽也不例外,是有一起行動的“朋友”的。平日課間會一塊去上廁所、放學會同行一段路、雙休日會一同出去玩玩、長假結束前會互相抄抄作業(基本是她全部做完然後給人抄)。
就那為數不多的兩個“好朋友”,在被告知班長偷班費,也不是無條件相信蘇陽的,她們首先就問“你看到了?”“你有證據?”
班長家境不好,還是單親家庭,但他學習很努力、對老師尊敬、對同學友愛,他的背景成功博得很多人的同情。蘇陽成績也很好,甚至比班長還好,但她個性比較孤僻冷漠,所以她只是因為成績而當上了“副班長”。
有“經驗”的蘇陽在系統沉寂後,便開始扯謊,“什麽時候偷的”、“偷了多少”、“怎麽看到的”……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圓,而謊言越多,越容易被看出破綻。
撒謊雖然讓蘇陽很不舒服,但她當時的想法,就是同“朋友”合作,監視班長,抓他個現行。可惜其中一個“朋友”嘴巴大,說了出去,被班主任知道了。班主任的做法就是大張旗鼓地喊人來對峙。然而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班長有嫌疑,蘇陽這個“副班長”嫌疑也不小,還扯上了其他班幹部。
這件事表面上是不了了之的,确實發現班費少了,但沒查到是誰偷拿的。班費平時都是放在老師辦公室抽屜的盒子裏,班幹部時常去幫老師做事情,也有老師去開會,班幹部留在辦公室的情況,誰說的清呢?
曝出班長偷拿班費的源頭是蘇陽,背上嫌疑的其他班幹部對她都有怨氣,尤其蘇陽和他們不親近,班長卻是和大家都很親近的。班主任沒有鎖好班費也有責任,但推卸責任似乎是每個人的本能一般(成年人尤甚),只責怪學生偷竊。
莫名其妙的,一件不了了之的事,随着時間的推移,讓很多人心中産生了“蘇陽偷拿班費想栽贓班長”的想法,其中班長也沒少做事。她小學時“污蔑師長”的事也被拉出來說,還添油加醋多了好些她沒做過的壞事,“聽說”、“據說”、“傳聞”……同學們一本正經地說着不知哪來的謠言,認定了她這麽一個“壞心眼”的家夥,偷班費絕對幹得出,大家沒有證據而已。
老師同學開始防備她,仿佛她就是個小偷,她的兩個“好朋友”也疏遠她,跑去班長那裏獻殷勤,大談着相信班長的人品,不像某些人那麽陰險……雲雲。
一日一日地,蘇陽的怒氣值又攢到了定點,跳出了選項a、炸了教室;b、炸了班長;c、炸了班長家。
她不懂系統的選項邏輯,不過她選了c。而且時間剛剛好,是在放學後,大家都放學回家了跳出的選項,蘇陽被系統操控着來到班長的家附近,她身上爆發的能量無形之間造成了目标的破壞。
班長的家沒了,在班長打開家門的瞬間爆炸,班長也受了重傷,沒死而已。
本來便不甚富裕的班長家,被調查出來說什麽煤氣洩漏、家庭用火不慎之類,不只要賠付周邊牽連的人家,還要承擔班長的治療費,生活變得極為困難。班長很可憐,班長的單親媽媽也很可憐。
這是正确的嗎?
按世人的三觀來說,肯定不正确。
蘇陽知道這麽做,在他人看來是不對的,但選項跳出來了,她十五秒內不做出選擇,選項也會給她随機選一個。
是的,她可以選擇炸掉個沒人的教室,至少不會有人受傷,但為什麽呢?為什麽要考慮減少傷亡?有必要嗎?
她壓根不是什麽正義使者,她那一心向善的三觀至此完全死了。并沒有和她相同境況的長者引導她走向所謂正确的道路,她只有自己。
如果說之前蘇陽還僅僅是一腳踩上了惡,那在炸了班長家後,她心中的善惡觀全部消失了,世人認知中的對錯與她無關。看着班長被炸飛的身影,蘇陽內心只有愉悅感,她不自知地微笑着,觀賞班長渾身是傷地趴在地上,掙紮着想要求助。
什麽是善?什麽是惡?對這些npc有意義嗎?對她有意義嗎?
那些在玩《柯南時代》的玩家們,帶着武器和爆炸罐抄別人家、盡情翻箱倒櫃搞破壞,甚至把別人辛苦建好的房子拆剩一扇門的時候,會考慮善惡嗎?
從那以後,蘇陽的怒氣值便很少有波動了,哪怕周圍的人忌憚她、排擠她,她也沒有任何感覺。甚至有人說看到班長家爆炸的時候,蘇陽就在附近,是她炸了班長的家。
不過……“你有證據嗎?”
時間回到現在,看着系統給出的三個選項——a、告知商隊托馬堡領主與強盜團勾結;b、告知莫莉與博隆托馬堡領主與強盜團勾結;c、什麽也不說。
蘇陽毫不猶豫選了c。
其實世界不同,世人的三觀也不同,尤其這個世界還有魔法這種神奇的存在,就算蘇陽不選a,選b,莫莉會無條件相信她,博隆和她關系不夠深入,不會随意探究她的秘密,選b完全可以用“魔法偵測到”來扯謊敷衍過去。
但自從初中那件事後,蘇陽便極其厭惡為了系統選項扯謊,每當她為了這些在她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撒謊時,都會讓她感受到一種折辱。
她寧可什麽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