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章節
沒說,小二的眼睛就直了,不情不願的态度立即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客官們還有什麽需要的嗎?”
正埋頭吃面的羅家窪漢子們只擡頭看小二一眼,就不再理會他。
羅袖伸出食指敲了敲桌面,道:“你對縣裏熟悉嗎?”
“熟悉”,小二點頭,“小姐還想要買什麽東西,只要縣裏有的,我都可以幫您買來。”
“倒不用那麽麻煩”,羅袖道,“我想買一間臨街的店面,要求不高,前殿後院的就行。”
這更麻煩一些吧,不過人家有錢,買個鋪子應該也跟買個包子似的。小二忙道:“巧了,我正好知道一家,就在後面的東二街,有一家布店要轉賣,要不現在就帶您看看去?”
布店是一家姓劉的人家開的,家裏男人出去進貨時被流民哄搶,受了不輕的傷,再加上貨物損失,布店實在開不下去,劉家人經過商議便準備将鋪子賣了,賣得的錢一部分給男人治傷、一部分去城外買幾畝地,以後就靠地租過活。
然而現在到處亂糟糟的,買賣根本不好做,劉家布店放出轉賣的信兒已經好幾天了,都無人問津。
羅袖等人登門,讓本來就很着急的劉家人萬分欣喜。
雙方都很有誠意,僅僅一刻鐘時間就談好價錢,劉家的鋪子以十萬個錢的價格轉賣給羅袖。
而按照現在的金銀銅錢兌換比,這十萬個錢其實不足八兩黃金。
羅章等人懷裏包着的金條,羅袖拿出來兩個,跟劉家人到縣衙走了一趟,就把此事辦得妥妥當當。
加上給縣中吏員的潤手費,兩根金條沒花完,還剩了兩千個大錢。
這兩千個大錢羅袖懶得拿,都交給季三兒背着,付了客店的一百八十錢飯錢,給了小二五十錢的打賞,又去糕點鋪子稱了好幾斤點心果脯,一行人這才趕着馬車從東邊的城門出去。
出城後羅袖便讓蒼生注意着後面路上的情況,一直都走出十幾裏來也沒有什麽可疑人物跟上來。
Advertisement
事情還挺順利的。
羅袖想着,伸手拍了拍面前包着金子的包袱,二哥把三包袱金子都放在了她跟前,可能是覺得她跟神仙有聯系,金子放在自己跟前更安全?
這一塊金子有五兩,就能在縣城買一個很不錯的小院兒。
今天二哥着急,其實她還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買。
馬車雖然比牛車輕快,但坐馬車絕對不比做牛車更愉快,羅袖很快就被颠的沒功夫想其他事了。
中午停下來休息的時候,羅袖把二哥叫了過來,讓他給與他們同走這一行的人每人都分一塊金子。
羅章猶豫片刻,點了下頭,揣了幾塊金子就走到坐在一起談笑的那些人中間,又回來拿兩趟金條,便分足了。
見小三子一直看着那邊,羅袖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家也給你一塊兒。”
季三兒搖搖頭,“我不要。姐姐,那是你的東西,為什麽要給他們?”
“你還是個小孩子呢”,羅袖笑道,但頓了片刻,還是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實很冰冷,要一些人真正的敬服你,那你便不僅僅要他們怕,還要适當的給予他們好處。”
季三兒聽了,半晌不語。
羅袖說道:“不過也有例外,親情、愛情、友情上升到一定程度時,這些外物就都不重要了。”
季三兒擡眼,看着羅袖,“姐姐,我不怕你,你也不用給我好處,我會一直忠于你。”
“你個小傻瓜”,羅袖失笑。
自從認識姐姐,季三兒還是第一次看見她笑得這麽開心、明媚,那笑顏比他見過的最美的花都要動人。
那麽他一定要永遠守護姐姐的笑容。
從樂安縣這邊回村,中間要經過柳林莊那一片村莊密集處,剛進到這邊的一個村子裏,羅章等人就聽到賣豆腐、換豆腐的聲音。
“那不是我家三斤嗎?”許三方欠身說道,朝前面那個挎着個大竹籃子叫賣的少年喊道,“三兒,過來。”
許三方在兄弟們中間行三,名三方,他給自己兒子取名也簡單,大力、二重、三斤。
許三斤也是曾經跟張平等人從羅袖學燒陶的少年,他聽到父親的聲音,轉頭一瞧,嘿,他爹和叔伯們又坐着大馬拉的板車回來了。
着急地收了一個婦女的豆子,遞給人家一塊豆腐,就颠兒颠兒地跑了過來,又追着馬車小跑,“爹,我也要做馬車。”
許三方伸手把孩子拉上來,掀開籃子上幹淨的麻布,只見裏面僅剩一塊兒豆腐,便笑道:“怎麽賣起豆腐了,看起來賣的也不錯啊。”
“葉大爺爺家的酸脂粉做好許多,賣了好些出來,而且石膏、鹽水都能做鹵,村裏人家便都做起豆腐來。”
許三方邊說邊比劃,“我大哥連夜做的豆腐板,做了一百斤豆腐,我拿到這邊的村子一吆喝,就賣得差不多了。”
“咱們村裏還有去更遠地方賣的呢,一斤豆腐一斤豆子都有人換。”
許三方高興地在兒子頭上呼嚕了一把,懷裏揣着一塊金子,再有做豆腐的活計,讓他心裏從沒有過的安穩下來。
一行人說說笑笑,出了這個村子,沒走兩裏地就到前面的楊家莊。
047 絲綢
羅袖他們大舅舅家就住在村口,籬笆牆內,一個老人正在院子裏挑揀豆子,正是楊外婆。
一擡眼看到前面駕車的羅章,楊老太還沒敢認。
“姥”,羅章跳下車,轉身接過妹妹遞出來的一包蜜餞,小跑着給送到院子裏,“這是在縣裏稱的,您放着自己吃。”
楊老太答應着,問道:“章兒,這是回來了?裴家沒把你們怎麽樣吧?秀兒呢,別讓她心裏難受。”
羅家的事前天楊家這邊就知道了,楊老太把三個兒子都趕到羅家幫着守門戶,羅母自然不會讓娘家耽誤這麽好的做生意時機,教了三個哥哥怎麽做豆腐就又讓他們回來了。
不過這幾天,羅家那邊,楊家人是天天去的。
羅章不知道這些,但看到院子裏的擺設,也大致能猜到,笑道:“秀兒好着呢,姥,您歇着,我先回家了。”
“哎”,楊老太擺手,“快回去吧,你們都出門四五天了,你娘怕是早急了。”
這時廚房裏走出來一個女人,正是大舅母,客氣地要留羅章吃飯。
羅章心裏厭煩大舅母虛僞,只怕是聽到他要走才敢出來的,但自己是小輩,明知道大舅母根本不想留他吃飯,還要與她客氣道:“不用了,家裏還等着呢。”
說完又叮囑楊老太,“姥,那蜜餞是秀兒特地給您買的,您別舍不得吃。”
楊老太點着頭,把羅章送了出門,看到車上的羅袖,笑道:“有空了姥姥再去看你。”
羅袖道:“該是我們來看您的。”
羅章坐到車上,拿起馬鞭,對楊老太道:“姥,我們走了,你回家去吧。”
楊老太擺手,卻是一直站在門口看着他們走遠。
大舅母在旁邊,滿是豔羨,“妹子家這是發了,那麽多高頭大馬呢。”
能換多少錢啊?
楊老太瞪她一眼,“你眼裏只能看到這些。”
大舅母撇撇嘴,不回話,卻也沒把老太太的訓斥聽在心裏。
鄰居有在門口兒編筺的,問楊老太太,“剛才那是你外孫子?怎麽趕了那麽些馬車?”
楊老太道:“老了,哪清楚這個?”
“對了”,鄰居又感興趣地問道,“你們家做的那豆腐,是不是你外孫女兒那個有錢的未婚夫家給的?”
“我呸”,楊老太立刻變色,朝地上唾了一口,“豆腐是我外孫女兒自己想出來的,跟那一家子忘恩負義的有什麽關系。”
擔心老太太氣出什麽好歹,這鄰居立刻不敢再多說什麽了。
羅袖揉了揉有些發癢的鼻子,聽到後面那輛車上的許三斤正瓜啦瓜啦說他們燒的陶器快要好了,便問道:“三斤,你們打算去哪兒賣。”
許三斤喊了聲秀姑姑,才道:“平子說了,先去鎮上賣,村裏人都不舍得,一般要拿糧食換的,很麻煩。”
羅袖笑道:“平子倒是會做生意。”
“那小子聰明着呢”,許三斤道,“不過他奶奶想做豆腐,這兩天一直念叨他,讓他跟您求求情。”
羅袖好奇,問道:“我爹娘沒有賣酸脂粉給他們家嗎?”
“酸脂粉不多,只賣了跟姑姑出來的這些人家。鹽鹵做出來的豆腐根本不好吃,石膏又貴。”,許三斤說着仰了仰下巴,“平子他奶奶不讓他爹和大伯、二叔出來,葉大奶奶便不讓賣給他們酸脂粉。”
聽到這話,車上的人都笑起來,這是老葉大娘能做出來的事。
天光亮起來,卻是陰沉沉的,淅瀝瀝的雨聲傳進屋裏,讓本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