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紅粉世界029
周日上教堂做禮拜是一個挺重要的事,不過這也分人。即使是這個全民信教的社會裏,也多的是人幾乎一輩子不進教堂——就薇薇安知道的,很多街頭小販就是這樣。
而她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奧斯汀先生總結過街頭小販的一些特點:
‘他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是憲章派,擅長欺騙和取悅,【黑話】就是将單詞倒過來讀,大多數沒法真正結婚…一輩子未進過教堂也是常有的’。
薇薇安自己對宗教當然談不到虔誠了,她大體上是個唯物主義者。就算秉承着華夏人的實用主義迷信,會在臨時有事的時候‘寧可信其有’一次,抱的佛腳也該屬于更親切一些的‘神’。
不過生活在這個世界,她從未對禮拜之類的活動表示過不滿,在她眼裏那就是一種社區活動。反正奧斯汀先生和奧斯汀夫人也沒有因為他們的神影響到日常生活,就當他們找了個心靈寄托好了。
在學校門口排隊,準備去教堂時,薇薇安還胡思亂想着結束禮拜之後要不要去聖恩大教堂背後的主禱文大街逛一逛……
“奧斯汀…你站到前頭來。”夏普夫人精英女子學院的女學生們按照年級排隊,高年級的理所當然站在前頭。而就在排隊時,夏普夫人忽然讓薇薇安站在隊伍的最前頭,這立刻讓早就自覺站在最前方的羅麗莎臉漲得通紅。
過去一般是羅麗莎走在隊列的最前頭的,雖然這不是定死的事,更像是‘約定俗成’。但既然‘約定俗成’了,按理來說,就不該有什麽變動才對,除非發生了什麽特殊的事。
羅麗莎思考這類問題還是很敏銳的,她完全能代入夏普夫人的想法——薇薇安今天的穿戴以一個小孩子來說是過分奢華了,作為女校長應該不提倡這個才對。但是,要讓她走在隊列前頭,一路步行到聖恩大教堂,那也是夠氣派的。
也正是因為她是最認可這類思想的人,所以這種情況下難受、氣憤都有,卻也無話可說…當然,夏普夫人做出的決定,她本來就沒有勇氣當面說什麽。老師和學生始終是有‘血脈壓制’的說法的,這個時代尤其如此。
生硬地讓出了領頭的位置,羅麗莎狠狠瞪了薇薇安一眼——然而薇薇安其實并不以這個位置為榮,正相反,她還挺不好意思的。不是走在隊伍最前方會覺得不好意思,而是為這件事中的虛榮炫耀窘迫。
說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她知道夏普夫人和羅麗莎怎麽想的,覺得那真是既幼稚又虛榮…然後替人尴尬的毛病就犯了。
等到隊伍開始向聖恩大教堂移動,又過了一會兒,薇薇安才慢慢平複了心情,可以以平常心走過這段已經很熟的路了——每個禮拜都要走一次路,真是閉着眼睛走都可以順利走完了。
一路上也沒什麽事,唯一稱得上‘意外’的是,遇到了一群從濟貧院出來的孩子。他們由濟貧院的人領着,幾位年老的修女跟随,還有人舉着木牌,似乎是去附近廣場募捐的。
濟貧院出來的孩子很好認,他們都穿着濟貧院提供的衣服,款式統一還在其次,關鍵是不合身。
濟貧院會為住進來的女人孩子提供衣服,不過一般都是準備布料讓女人們自己做,這樣省錢。孩子們不會做,就由母親代勞,沒有母親的則由其他的女人幫忙。
原本這樣衣服應該是合身的,但問題是清洗的時候又是混着來的,也不允許繡上名字做區分,大家也只能拿到哪一件就穿哪一件了。
據說這樣是為了最大效率地利用那些衣服,這樣一來誰都可以穿。
薇薇安下意識避開了去看這些濟貧院出來的孩子,就像大多數人都會吃肉,卻沒辦法動手屠宰一樣,‘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說的明白一些,就是她有恻隐之心,不忍心去看。
那些濟貧院的孩子都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在寒冷的冬天,他們似乎是将自己能找到的衣服都穿到身上了,但依舊看起來單薄。薇薇安甚至能看到夾層中露出的報紙,這應該是為了禦寒想出來的辦法,薇薇安在此時很多窮人身上都見過。
還有那些孩子們的臉,也是真正字面意義上的‘面有菜色’,青白色,餓的半死的樣子。還因為腳下的鞋子不合腳,走的拖沓、小心翼翼——薇薇安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搞到的鞋子,有的人穿着的是拖鞋,有的人則明顯是女靴,為了能讓腳擠進尖尖的靴頭,靴尖甚至被割開了。
衣服濟貧院會發,但鞋子好像不是救濟物品,所以他們是能得到什麽鞋子就穿什麽。很多都是撿的,雙腳都不成套(此時的鞋子因為工藝和材質等問題,穿着穿着掉了,很常見。如果人群擁擠一些,鞋子遺失了也不奇怪)。
薇薇安不至于因為自己生活越來越好,看到這些孩子就羞愧,但不好受的感覺确實是更強了。
也因為薇薇安的這種複雜心情,她沒有注意到一路上走來,不少人的圍觀。其實注意到也沒什麽,女子學校的學生們排隊去教堂做禮拜,經常就是引人注目的。街頭小販或者普通行人習慣了也就不以為然了,但同齡的男孩女孩始終很有興趣,願意每次都來看。
“是後街女子學院的學生!”
“就是那些‘淑女’嘛!迪克說過,說他以後一定要娶一個淑女做妻子!”
“領頭的那個真漂亮!還是金頭發藍眼睛呢!”
“後面的也都漂亮,瞧她們的外套…嗳!她們居然穿着長筒襪。”
小女孩的裙子可以不那麽長,基本都是露了腳踝,低年級的還有能露出小腿的,所以能看到裏面穿的長筒襪。雖說這個年代女性穿長筒襪更像是‘必須’,畢竟不許穿長褲,腿部要保暖就得長筒襪了。但實際上窮人是很難穿上長筒襪的,長筒襪作為襪子容易磨損,換新的價錢也不便宜呢!
“你說,我去買一條上好的絲綢圍巾,能讓她們中的一個成為我的女人嗎?”說話的是一個12、3歲的孩子。
其他的同伴聽他這樣說,都嘲笑他:“喂,羅賓!這可不是你哥哥平時獻殷勤的那些女人,一條絲綢圍巾可搞不定!”
他們基本都是街頭小販的孩子,未來大多也是要做街頭小販的。他們不會費心娶一個正經的妻子一起生活,但往往很早就有自己的女人了,這個‘很早’一般是14歲左右,因為這往往是他們開始自己做生意的年紀。
這個叫‘羅賓’的孩子還沒有相關經驗,但看的很多了,就脫口而出了——找一個年紀差不多的姑娘成為自己的女人并不難,‘傳統’是送一條絲綢圍巾。姑娘們興高采烈地收下了,事情就成了。
一般都會興高采烈地收下,生活的艱難讓她們都傾向于找個男人依靠,或者說‘搭夥過日子’。所以在她們中,渴望結婚,或者至少有個自己的男人,非常常見。
“一條絲綢圍巾還不行?這也太貪心了,難道還要香水,或者花邊緞帶,一條絲綢的手絹?”叫‘羅賓’的男孩兒看起來是剛從鄉下來城裏,對于很多事半懂不懂。說着還嘆了一口氣:“這得煮多少橙子才能掙到足夠的錢?”
聽起來他是個賣水果的小販,或者他的父親、哥哥是,所以他正跟着學這份差事。
在所有的街頭小販中,賣水果算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因為水果的保質期比較短,需要盡快賣出,這就很考驗銷售能力了。而且如何讓自己的水果更誘人,這裏面是有很多說頭的,‘煮橙子’就算是技巧之一。
買來的橙子只要煮一下就會膨脹,變得更大更飽滿,光澤也更好,看起來像是上等貨色。但那只能糊弄不懂行的人,這樣的橙子內部已經壞掉了,而且很快表面也會發黑。這是賣水果小販諸多伎倆中,可以說是入門的‘技巧’。
進階版的技巧也很多,比如摩擦粗糙的厚皮蘋果,使其紅潤光滑;賣櫻桃時要上等品和次品交錯着疊放;梅幹要在出售前煮熟,使其更飽滿漂亮(這個技巧類似煮橙子,但很少見,知道的人不多,所以也算‘進階技巧’了)……
此時的街頭小販不能說所有人都不誠實,但确實大多數都對偷奸耍滑、以次充好的伎倆了然于胸。
看‘羅賓’一本正經的樣子,似乎是真的非常認真地考慮這件事,同伴們都快笑死了!
捂着肚子笑了一陣,才有一個矮小靈巧,眼神裏就透着精明的男孩兒對他說:“傻瓜!別想了!那些女人和你沒有關系,你就算賣一輩子的橙子、蘋果、櫻桃和草莓,送她們黃金做的項鏈,她們也不會看你一眼的。”
“她們只會做紳士的女人,你是紳士嗎?”他以嘲笑的口吻說話,說到‘紳士’這個單詞時尤其嘲弄。他們當然被紳士們看不起,所以經常以這種嘲弄作為反擊。在他們的腦袋裏,‘紳士’就是一群軟弱的自大狂,虛僞又沒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