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雲水禪心
相近兩年的傾力打造,蓮博園項目終于大功告成。以蓮博園景觀為主打,發展集觀光、休閑、娛樂、特色餐飲、民俗民情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游産業,在N市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了。
林思齊奔波忙碌,皮膚雖然變得黝黑,将軍肚卻日益壯觀起來了。一邊是工作太忙,一邊是應酬太多,他沒有時間陪伴兩個兒子,常常是累得筋疲力盡回家,兩個兒子已經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夏沐晴忙裏忙外,有時也河東獅吼般向老公下最後通牒,可還是無濟于事,這就是人到中年焦頭爛額的人生!
一天早晨,他拿起公文包剛要邁出門,突然記起了事情,打開公文包,從裏面拿出三張票,遞給正在忙碌的夏沐晴。“明天蓮博園開幕式,你帶兩個兒子去看看吧。”
第一屆荷花藝術節暨開幕儀式在N市蓮博園隆重舉行。
夏沐晴興致勃勃帶着兩個孩子前去參觀。
千畝荷花池邊,賞荷之人熙熙攘攘。走進蓮博園中,除了亭亭玉立的各色荷花,園內所有的涼亭、棧道、廊橋等皆是一處處別具特色的的風景。
高低錯落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随風搖曳,新長出的圓圓的荷葉,宛若一位位碧玉仙子,掩映在一片碧波當中,繪成了一幅碧綠的田園風光。荷花池旁的木制棧道和休閑長廊與這一片風光交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一步一換景,一景一生情,清風徐來,十裏荷香。
夏沐晴終于從案牍勞形裏抽身而出,頓時感覺清風拂面,神清氣爽。她雙手拿相機咔嚓咔嚓不斷地拍照,頭戴着一頂白色遮陽帽,情不自禁吟誦起古詩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兩個五歲的兒子活潑可愛,在荷葉掩映的木棧道上徜徉。
夏沐晴還沒注意到,一個兒子伸手摘了一片大大的荷葉頂在頭上當帽子。另一個呢追着弟弟要搶荷葉,沒有搶到荷葉,跑來向媽媽告狀了。
夏沐晴走過去,撫摸着兒子的頭,說,“風兒,你不能摘荷葉啊!這蓮博園的荷葉是給大家欣賞的哦。”
小兒子嘟起小嘴巴,十分委屈似的說:“又不是我一個人摘了荷葉。你看,那個小妹妹也摘荷葉啦!”
順着兒子肉嘟嘟的小手指的方向望去,她看見一個三歲多的小姑娘,穿着粉紅色的紗裙,紅撲撲的臉蛋十分可愛,兩只手上各拿了一片荷葉,在木長廊上手舞足蹈地扭秧歌兒呢!就像一朵粉紅的荷花在綠葉叢中翩翩起舞。
“小調皮鬼!你就會找借口!”夏沐晴輕輕地揪了揪小兒子的小耳朵。
“淩風兒!你在哪兒?”遠遠傳來一個女人急切呼喚的聲音。
Advertisement
“媽媽,是誰在叫我呢?”小兒子睜着忽閃忽閃的眼睛,擡起頭來望着媽媽,好奇地問。
夏沐晴也覺得匪夷所思,向那邊張望,只見小女孩慢慢地走向那個女人。
遠處的女人漸漸走近了,一條精致的紫色旗袍勾勒出窈窕的身姿,一頭大波浪卷發顯得更加妩媚。只見她蹲下來對小姑娘說,“淩風兒,你怎麽摘荷葉呢?”
這不是林夕嗎?夏沐晴喜出望外,走過去,熱情地說:“林夕!是你呀!”
林夕站起來,捋一捋肩上的頭發,手上的翡翠手镯把她的手腕襯托得更加白皙,“哦,夏沐晴。”她望着夏沐晴,臉上沒有一點驚喜的表情。
“五年未見了,變得我都有點兒認不出來了。你都有女兒了!”久別重逢,夏沐晴甚是激動。
“你還不是一樣?有兩個兒子了!”林夕仍然是一臉平淡漠然。
兩個人沒寒喧幾句,孩子們就吵着要去玩,她們為了照顧小孩,各自走開了。
望着林夕的背影,夏沐晴內心有隐隐的失落,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起親如姐妹的閨蜜,居然有了深深的隔閡。
她望着千畝荷塘,荷花争相綻放,白的如雪,紅的似緞,荷葉圓圓,荷花尖尖,蓮蓬高矗,一副迷人景色。
這時候,一陣悠揚的古筝聲從遠處傳來,兩個孩子尋聲跑去。
她帶着孩子閑庭信步般走到了涼亭,見飛檐翹角的涼亭上,有三個飄逸脫俗的大字:“荷中禪”。
亭中,有三位身着古裝的美麗女子在表演彈奏古筝琵琶,白色的紗裙衣袂飄飄似仙娥奏樂。些許游人在此駐足欣賞。
古筝叮叮咚咚地婉轉,如流水潺潺。綠葉扶疏,泉石相映,天籁一般的絕妙之音漫卷漫舒,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仿佛天地萬物全都溶在了這一份亦真亦幻的意境之中。
偶爾幾聲清越短促的琵琶,像花朵碎密如錦,飄浮在綠葉之間。輕柔清麗的樂曲,如廣袤的天際幾朵白雲,悠然飄游,使得曲子的氣韻更加柔和飄逸。揭開音樂禪意神聖的面紗,感覺到的是江南絲竹般的清幽娴雅。
一位女子亮着清麗的歌喉,《雲水禪心》那空靈缥缈的歌聲就在這十裏荷塘上空綿綿不絕回蕩。
“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
夏沐晴靜靜地駐立于亭外木欄杆邊,聽得如癡如醉。她不禁神往起來,如果每天都走在這木質長廊上,與荷為鄰,吟詩品茶,看太陽東升西落,明月高懸碧藍的夜空,看湖水一波三折,行人熙來攘往。在這條木棧道上,閱盡世間百态,讓靈魂詩意地栖居,該是人間何等賞心樂事啊!
賞荷歸去,夏沐晴甚是疲憊,坐在沙發上休息。兩個兒子圍坐在沙發前,纏着爸爸,講述自己的見聞。
“爸爸,今天有個小妹妹叫淩風兒,名字和弟弟相同啊。”
“是嗎?!天天。”林思齊撓撓兒子的小腦袋,滿臉柔情蜜意。
“有點兒相同。”夏沐晴揉捏着酸痛的腿,“林夕回來了。她的女兒大約都三四歲大啦!。”
“哦,我這個堂妹真是特立獨行。”林思齊有點吃驚,“能幹!自己又開畫廊又帶孩子!”
“是獨立呀!不過她女兒怎麽姓淩,她那豪門老公不是叫徐什麽嗎?!”她有點迷惑不解。
林思齊一怔,終于忍不住把林夕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
夏沐晴心亂如麻,有點氣急敗壞,“你們怎麽把我當外人呢?還有多少秘密讓我蒙在鼓裏呢!?”
前塵往事,歷歷在目。是痛?是傷?是恨?夏沐晴一氣之下,向單位告了假,奔赴c城佛教聖地,只想在那縷香,那聲鐘,在那高山流水與暮鼓晨鐘中尋覓片刻寧靜!
這是一座千年禪林古剎,歷經風雨洗禮,依然梵音袅袅,木魚聲聲。山幽水清而古木森森的寺內,雕梁畫棟的廟宇殿堂,飛檐翹角的亭臺水榭,星羅棋布數裏之內;芳草綠樹成蔭,茂林修竹掩映。寺內有雲松、翠柏、棕榈樹、芭蕉樹……參差不齊,高低相間,有自然天成之美。樹木叢生,曲徑通幽,令人心曠神怡。
夏沐晴行至陌上,喜看紅蕉似錦,時有雜花點綴。蕩舟湖間,輕風徐來,水波不興,落日餘晖灑于湖面,波光潋滟。舉目遠眺,頗有“艙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軸,陽景逐回流”的詩情畫意。
她信步園內,許多金色花朵映入眼簾。原來這就是千葉佛蓮,六片花瓣為一輪,一輪一輪,仿佛人生輪回的真谛。佛經中觀音菩薩就是踩着一朵朵千葉佛蓮普度衆生。而更奇麗的傳說是:佛祖誕生之時每走一步,足下就會長出金光燦燦的蓮花,此乃“步步生蓮”。且佛祖講經到精彩處,即會“天花亂墜,地湧金蓮”,而這金蓮花正是千葉佛蓮。它秉承了佛教的精髓,故其被譽為“佛學之花”。
夜宿禪林古寺,遠離喧嚣之地,幽靜而微涼,時聞空山鳥語蟬鳴,不禁想起“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來。
夏沐晴在此小住幾日,感觸頗深。但見衆寮房院內一塵不染,整潔有序。殿內檀香袅袅,梵音輕響。香客游人,僧侶居士,皆面含和色輕聲細語,移步緩緩,盡無喧嘩之聲。就餐時,食者雖衆,卻寂然無語,毫無擁堵之景。其間數次皆見一身素衣女子,如墨般的黑發直瀉腰際,眼眸冷冽的如同雪山上的一泓清泉,身上自有一股空靈冷傲的氣質。身着藍色的雪紡長裙。她吃飯時向齋堂虔誠鞠躬以示感恩。
夏沐晴頗有感慨:如此井然有序,言謹行恭,此處不愧為德行教化之聖地。正所謂: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衆善皆奉行,有德行天下。
而今放眼禪林古寺之外,燈紅酒綠中,紙醉金迷醉生夢死;夜夜笙歌處,紅男綠女色情狂欲……如此等等,浮世喧嘩,戾氣橫生。
夏沐晴感慨萬千,還有多少女子在紅塵中苦苦掙紮,愛情、婚姻;桎梏、牢籠;背叛、悲歡、離合……
我難道要逃避?我應該做點什麽呢?她靜坐一隅苦苦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