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柳暗花明
李真鳳今天不歡迎大嫂來家裏。
人家臉皮厚一直不走, 她也沒辦法推着人家走,只能在廚房裏講話耗時間。
陳安忻拿了搪瓷缸子離開廚房的時候,方嵘還在院子裏。
方嵘媽在廚房,兩人當然不能說話聊天, 陳安忻直接走了, 方嵘在她走了大概三分鐘後, 也離開了二媽家。
離開二媽家,他先把曲尺放回自己家裏, 算着時間,安忻應該離開他家這片了,他才出門。
到了年三十, 村子比往常更加熱鬧,再熱鬧也沒人會和方嵘說話, 誰叫方嵘不搭理人。
他就是有事說事的人, 找他有事可以, 話家常他就不搭理。
別人嫌方嵘沒禮貌不搭理人, 話少。
陳安忻嫌方嵘不聽話,說話說太多太細, 沒必要解釋的話也特意解釋, 話多。
陳安忻回到家裏的時候,陳安萍已經在家, 侄子侄女也在。
今天大家子一起吃飯。
“姐,缸子裏有什麽好吃的?”
三個小孩在陳安忻回來的時候就圍住了她。
陳安忻:“李嬸子給我們家的肉, 晚上吃。”
“好香的肉, 姐,我能嘗一塊嗎?”陳安萍把想吃說出來了。
時時悅悅被媽媽教育過不能問姑姑或者爺爺奶奶要吃的,他們用眼神表達想吃, 跟在小姑姑身後看着二姑姑。
被三雙眼睛盯着,不給他們吃,陳安忻都覺得自己是罪人:“一人一塊,不可以多吃,不然晚上就沒了,安萍吃完洗中午要吃的菜。”
爸媽大哥大嫂都不在家,只有小孩子們在,三小只一人一塊肉分好之後,陳安忻從缸子裏夾了兩塊肉到碗裏,拿着筷子出門了。
陳安萍沒問姐姐幹嘛去,也沒說姐姐夾了兩塊肉的事。
本來就是姐姐帶回來的肉,姐姐想怎麽分就怎麽分。
時時:“好吃,叔叔沒吃。”
過年陳安志也在家,今天來家裏的人比較多,他就一直待在屋子裏寫作業看書,沒出來過。
他的房間有窗戶,聽姐姐的話,看書寫作業寫半鐘頭就往窗戶外看,讓眼睛休息會兒。
時時還記得有個叔叔。
陳安萍:“晚上就有的吃了,你們叔叔在看書學習,不要打擾他了。”
悅悅沒說叔叔的事,小姑姑開口了,她沒說也跟着哥哥點頭,不打擾叔叔。
點完頭後,兩個小的就站在廚櫃邊上。
二姑姑把肉放廚櫃裏了,他們要看着肉,不讓耗子偷吃。
已經吃過肉的陳安萍心滿意足去洗菜。
她完全不擔心兩個“小板正”偷吃。
在家的人裏,最有可能偷吃的就是她了。
...
“不是在李嬸子家見過了,幹嘛還跟過來,今天人比往常要多的。”後院小樹林常走的路會被弟弟看見,陳安忻特意繞了另外一個方向。
她快到家的時候,往來時的路看,遠遠就見到方嵘。
離開李嬸子家廚房,在院子裏看見方嵘還在的時候,她就有種預感,預感方嵘會跟來,果然應驗了。
方嵘:“沒見着安忻的時候沒想過來,見着就想過來了。”
“少來,你就是想吃肉,喏,給你留了兩塊,吃吧。”
“安忻你吃過嗎?我想吃肉,但是我找你是想見你,不是來吃肉的。”
“我吃過了,你快吃吧。”
聽她說吃過,方嵘才接了碗吃肉。
兩塊肉兩口沒了。
“年三十還要幹活?”她記得曲尺的事。
“不幹活,今天就是先量好做标記。”
“我要去做我家的午飯了,我們新年再見。”
“嗯!”
兩人簡單說幾句話就分開了,方嵘也沒糾纏,他真的只是想看她幾眼,想說句話,沒別的想法了。
陳安忻回家裏被妹妹問是去見方嵘了吧。
“嗯,是去見他了。”她沒隐瞞。
“好糾結啊,一方面希望姐姐有情人終成眷屬,一方面又覺得姐姐嫁給方嵘,家裏就沒好吃的了。”
“你姐在家裏就是個做飯的廚子。”
“哎呀,不是這個意思。”
“哦,姐不光是廚子,還是錢袋子,安萍,姐以後要是嫁出去,你就沒好吃的了,你平時多看看多學學,沒姐在你也能自己做好吃的,記得攢錢,想從爸媽這裏拿錢不容易,拿到就好好攢着,不要馬上花光。”
妹妹已經開始飄了,有錢就帶兩個小的買糖吃,不再攢錢,這可不行。
講完她回廚房,留妹妹哀嚎。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總不能指望她一輩子做飯給她吃。
...
“阿嵘,你認識陳家女兒嗎?”
方嵘聽到自己媽的問話,幹活的手一頓:“不認識。”
孫桂元:“就是你二媽經常往來的那個陳家閨女。”
方嵘:“有點印象。”
“什麽印象?”
“看起來挺聽話的,二媽好像也經常誇她手藝好,做飯好吃。”
“阿嵘,你想什麽時候結婚?”
“媽,哥還沒結婚。”
不想結婚就是堂哥也沒結婚。
“別學你哥,你也到了談對象的年紀,媽瞧着陳家女兒挺适合你的,如果你對她沒壞印象,可以處處看,和你哥提幾句,你哥沒準能當個媒人,媽只是讓你提幾句,你哥不願意就算了,也別告訴你二媽……只是處處看,不是以後要結婚的意思。”
“處對象是奔着結婚的,不結婚我就不處對象。”方嵘繼續幹活。
他居然還能聽出他媽話裏的意思,談對象可以,結婚再想想吧。
內心很激動,但方嵘沒有表現出來任何激動的情緒,拿鋸子的手也依舊平穩。
“處得好結婚,處不好不結婚,別耽誤一輩子,媽沒說不讓結婚的意思。”
陳家女兒的确出落得越來越好,各個說媒的人說媒不成功,回頭都講陳家心大,想把女兒嫁到縣城去,看不上村子裏的人,真把自己女兒當大小姐了。
後頭弟妹也說陳家女兒瞧着像是要去縣城做生意的,她做飯手藝好,去縣城做生意賺錢。
都要去縣城了,就找縣城職工家庭的男人結婚,村裏的年輕小夥,除了方嵘沒幾個成器的,看不上正常。
陳安忻的手藝孫桂元見識過,是很不錯,她也不像會作妖的性格,孫桂元心思就起來了。
手藝人是吃香,但沒職工家庭名聲好聽,她曾經想過讓兒子娶縣城姑娘,對方要是職工家庭或者自己是職工。
自己是職工最好,鐵飯碗有保障。
陳家女兒很有可能飛上枝頭變鳳凰,到時候陳家發達了,就是他們家奚落當初看不起他們家的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孫桂元沒多少文化,也懂這個理。
真和兒子說出口,又覺得不甘心。
陳家女兒不是一定會發達,到時候讓兒子娶她,她什麽也不做,飯也不燒了,讓兒子養她怎麽辦?
糾結猶豫大半個月,孫桂元還是說出口了,話裏滿滿都是餘地。
方嵘:“我問問我哥吧,我哥如果對她沒壞話,說明她人品沒問題,可以相見。”
“阿嵘,以前沒見你主動說過相見哪個姑娘的事。”
“媽,你不是不讓我看村裏的姑娘,我也沒興趣看,陳安忻雖然記得不深,但感覺聽話,不會在我幹活的時候說很多話煩我。”
孫桂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是啊,她在兒子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兒子說不要和村裏的姑娘好上,別理她們。
她自己也一直擋着媒婆,讓兒子和陳安忻好,确實有打自己臉的意思。
兒子的話也一點問題沒有,他幹活的時候很專注,最煩別人吵嚷,雖然不會生氣到吼別人,但會鬧情緒把自己關屋子裏幹活。
孫桂元:“阿嵘,別說是媽的意思,你當是自己想和陳家女兒處對象。”
孫桂元想兒子娶縣城姑娘,但是從來沒對外人明說,家裏親戚倒是知道的。
盡管外人默認她兒子要娶縣城姑娘,心知肚明,她對說親事的人還是講兒子年紀不大,結婚的事不着急。
方嵘的确不需要着急,就算三四十歲也是很吃香的光棍。
“嗯,我曉得了,媽,我有空又記得的話,會和哥說的,我繼續幹活了。”
“媽出門了……忘記也不打緊,你年紀小,不着急談對象結婚。”
孫桂元沒催過兒子結婚,偶爾說的也只是讓兒子專心學木工,在縣城不要招惹不三不四的人。
沒有強烈讓兒子娶陳家女兒的想法,兒子忘了也沒事。
“嗯。”方嵘心不在焉應了聲,似乎對這事不大感興趣。
...
“啊?”方威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方嵘:“哥,我媽答應了,就是別讓其他人知道是她的意思,要大家以為我喜歡安忻,和安忻談對象。”
他媽出門以後,他完全沒法冷靜幹活,去找堂哥分享他的好事,順便求堂哥幫忙。
方威:“嵘啊,你沒喜歡陳安忻到發瘋的程度,說謊騙你哥吧?”
“沒,真的,要發瘋早發瘋了,哪會等到現在。”
“也是,這樣啊,那別的事我幫你辦了,你們倆自己相處着吧,到時候說到的話,我會把事攬在我和我媽身上,你今天不着急見她吧?”
“不着急了,以後可以随便見面,不用偷偷見了。”方嵘說着,忍不住露出笑。
“這點你能想通就好,哥盡快辦好,不會讓大媽有反悔的機會。”
“哥,謝謝你,我和安忻會給你包紅包的。”方嵘知道他媽能改變主意,全是堂哥的功勞。
“紅包不着急,現階段主要任務是不要讓大媽後悔,你的錢就用來讓陳安忻做吃的孝敬大媽吧,我看大媽羨慕我媽羨慕得緊。”
“嗯!哥,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