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生日禮
方嵘沒自己媽那麽多計較, 一門心思就在陳安忻和木工活上。
在外面逛着逛着,又逛到陳安忻家附近。
陳安忻沒在外面,陳安萍在,兩個特別小的小孩子也在。
找他們三個小孩子比找陳安忻容易。
方嵘去問小孩了。
也沒有很直接開口問你們姐姐在家嗎?開口第一句是你們在這裏玩着呢。
一句廢話。
時時悅悅兄妹倆看方嵘手上沒攥着信, 就沒太大興趣和高個子叔叔說話, 只是點點頭。
陳安萍:“哥, 今天不用幹農活,也沒集, 我姐就待在家裏不出門了,我爸媽也在家的。”
意思是今天他要見姐姐比較難。
除非讓姐姐自個兒出來見他。
方嵘意圖不要太明顯。
“姐姐中午是不是做過吃的。”既然陳安萍都提姐姐了,方嵘自然問陳安忻的事。
陳安萍:“是的, 李嬸子今天過生日,我姐給她做了包子饅頭。”
她也有吃到, 已經在想下次自己生日是涼拌面還是包子饅頭了。
時時悅悅也有吃到, 紛紛說姑姑做的包子饅頭好吃。
“有人過來了。”陳安萍餘光注意到有兩個附近鄰居過來。
方嵘假裝路過, 走到別的地方去。
過了幾分鐘, 附近鄰居不見人了,方嵘又走回來。
見三個小孩玩自己的, 不理他, 方嵘想到陳安忻說過的話。
摸出四分錢,不吱一聲, 三個小孩分了,陳安萍最多, 兩分錢, 另外兩個小孩,一人一分。
拿人錢財,替人辦事, 陳安萍:“哥,你去我家院子後頭的樹林,我馬上把我姐叫出來。”
方嵘點頭,去小樹林了,小樹林他熟。
時時悅悅跟着小姑姑回去,今天又有糖吃了。
...
陳安忻正在屋子裏織圍巾,院子都不願意待了,冷。
屋子裏也沒很暖和,但是比外面好多了。
“姐!”
“不能再吃了,留着明天午飯吃。”陳安忻聽到妹妹的喊聲,以為妹妹又惦記吃包子。
陳安萍:“不是吃的事,姐,方嵘找你,在小樹林裏。”
“叫他不要大白天過來,非要大白天來。”
“姐,我話傳到了,和時時悅悅繼續出去玩。”話傳到,後面的事陳安萍可不管了。
妹妹走了,陳安忻擦了把臉,照鏡子,把辮子拆開,梳了遍長發,重新紮好辮子,出門去了。
“安忻,你要出去?”方紅霞剛碼完柴火就見女兒出門。
剛才聽到小女兒叫大女兒,小女兒進院子一向是先喊人,她都習慣了,也沒問小女兒有什麽事,大女兒出門她才問一句。
“嗯,媽,見方嵘,他在後頭樹林等我。”
“小心點別被人瞧見。”方紅霞看出女兒挺高興能見到方嵘,兩個小年輕見面她不管,但提醒還是要提醒一句。
“我知道的,媽,我出去了。”
陳安忻去院子後頭的樹林,方嵘就在老地方。
這片樹林有些樹的樹葉已經掉落,光禿禿的,留下了空蕩的枝桠,有些樹則還留有綠葉,遮擋是足夠的。
“找我有事嗎?”
“沒事。”
“那你幹嘛白天找我?”
“想你了。”
“白天就不要想我了。”陳安忻抱住方嵘的腰,臉貼着他的肩膀說話。
方嵘:“安忻,我晚上找你。”
“冷天不想離開被窩,你都見過我了,晚上就別來了。”
“安忻。”
“別撒嬌,沒用。”
方嵘:“我們好久沒有練習過,你告訴我,我們要勤練習的。”
“天冷不想練習就想偷懶。”
“現在還好,之後更冷的。”
陳安忻沒有堅持很久:“那好吧,晚上你注意點,我好不容易有好聽的名聲,不少人家上門說親事,別因為你,我又被村裏人指指點點。”
“安忻。”
“我都答應你了,你再委屈,晚上不要來了。”
方嵘很難不委屈,尤其聽到不少人家上門說親事。
“我走了,晚上見。”陳安忻拍拍屁股走人,不管方嵘什麽想法。
兩人确實還得練習,方嵘仍舊不熟練,有些粗魯,需要她耐心教他。
...
“阿嵘,你這條新圍巾誰給你的?”孫桂元注意到兒子戴了條新圍巾。
之前也沒見他戴過新圍巾。
方嵘:“哥從縣城帶的,送我了,不要錢。”
“看着還挺暖和,你哥這次去縣城帶了別的什麽?”
“我不知道,也沒問。”方嵘戴的圍巾是陳安忻織的,他已經找方威串過詞了。
方嵘剛從堂哥家回來的。
和自己媽說了幾句,方嵘回房間,鎖了門,拿了鏡子,取下圍巾,衣服扣子解開,看肩膀的痕跡。
安忻留下來的,穿上衣服就遮擋住看不見了。
安忻說讓他吃點苦,受到教訓,以後膽子就不會那麽大。
他沒吃到苦,安忻親咬也是不痛不癢,他當時第一念頭就是幸虧見面前他都會洗澡,把自己洗得很幹淨。
見安忻前洗的澡,永遠是他洗得最認真的澡。
看了會兒,想到昨晚的情景,方嵘躺床上,把自己埋進被子裏。
還是好想馬上和安忻結婚。
結婚以後就能天天練習了。
方嵘在房間裏待到吃午飯,午飯還是媽一個勁說話,爸偶爾附和幾句,沒人和他說話,方嵘就一句話也不說。
孫桂元:“二弟家日子是越過越好了,還說威和陳家女兒不可能,我看就是打算結婚的。”
“有可能早結婚了,還能拖到現在?”方剛強已經不覺得兩家兒女有結婚的打算了。
方嵘聽到就想反駁,忍住了。
安忻是他的媳婦,和堂哥一點關系也沒有。
“誰知道在想什麽,走那麽近。”
“你就別管人家閑事了,他們兩家走得近,礙着我們家了嗎?陳家也不是大罪人,沒享過祖上的福,當了一輩子農民,還因為祖上,被村子裏的人瞧不起,如果二弟家因為和他們家走得近,連累老方家的名聲,那就連累吧,名聲也不值幾個錢。”
方嵘在心裏點頭,爸說的對。
名聲在窮餓年代不值幾個錢,他不覺得祖上有當官有讀書人的家庭名聲就壞。
又不是貪官污吏,安忻家真的太冤了。
不礙着他們家,礙着她的眼了,孫桂元聽出來老伴生氣了,不再提二弟家和陳家:“阿嵘,你以後娶個好媳婦,也給家裏帶好吃的,咱不羨慕別人家。”
誰羨慕了,方嵘一點不羨慕,明明是媽羨慕了。
他真的不羨慕,昨晚安忻給他留包子饅頭當夜宵吃,安忻有好吃的都會想着他,不需要他羨慕別人家有好吃的。
...
從李真鳳家出來,陳安忻遇見了孫桂元。
陳安忻沒打算和不熟的孫嬸子打招呼。
方嵘是方嵘,他媽是他媽,她不會因為方嵘就對他媽有多少好感。
“今天又給我弟妹家裏送吃的?”
她不去搭話,孫桂元主動找話。
陳安忻除了趕集,很少往方家住的這片走。
今天是有個別情況,她才過來了:“不是的孫嬸子,今天是去李嬸子家幫忙做燒餅,她家得來個燒餅爐子,問我會不會用,我在縣城讀書的時候有見過怎麽做燒餅,就去幫忙做燒餅了。”
燒餅爐子還是李嬸子娘家人送的,說是打算換個新的燒餅爐子,舊的就給她家了,冬天能烤番薯吃。
李嬸子娘家人賣燒餅的。
“你還會做燒餅啊。”
“做得不算多好,孫嬸子,你拿兩個嘗嘗吧,我得趕緊回家了。”陳安忻用草紙包了兩個燒餅給孫桂元,給完就走了。
趁熱乎帶回家吃,燒餅涼了吃起來就沒那麽脆。
孫桂元肯定不能把兩個燒餅扔了,和陳安忻搭話就是打聽她去做什麽,順便瞧瞧她籃子裏有什麽。
“阿嵘,出來吃燒餅,還脆着。”
“媽,你又從二媽家拿吃的了?”方嵘接了燒餅吃。
“算是吧。”她不好直說是陳安忻給的。
如果是二媽家,就是安忻做的,方嵘問了句心裏有數後,吃了不大的餅,吃完繼續幹活。
下次見着安忻,跟安忻說她做的燒餅也很好吃。
...
“別臭美了,整天待在鏡子前。”陳安忻拿着燒餅回到家裏,見妹妹還在房間裏照鏡子,說了她一句,将餅分她一個。
“姐,你給爸媽了嗎?”陳安萍終于不再照鏡子,啃餅。
“給了,爸媽一人兩個。”陳安忻坐在床邊,也吃起了燒餅。
前幾天她生日,方嵘送了她一個梳妝臺,梳妝臺上還有鏡子,不是單獨的一面鏡子,就是連着梳妝臺的,還能翻轉。
梳妝臺并沒有大得誇張,比一個人寬些,兩個人就窄了,方嵘還配了個高度适宜的凳子。
安萍一眼就喜歡上了,還問她出嫁的時候,會不會把這個梳妝臺帶走。
她說看情況吧。
除了梳妝臺,方嵘還送了一個女孩形象的木頭不倒翁,給不倒翁上色了。
發型,常穿的衣服褲子顏色,一看就知道是她。
方嵘特意說這個不倒翁是他餓肚子兩天做的,梳妝臺一直悄悄在做,給她當生日禮,等他們倆結婚,給她做更大更好的。
她生日沒打算過,妹妹見她生日沒一點反應,早上中午吃得都很普通,慌了,怕晚上也沒好吃的,提醒她,今天是她的生日。
她說知道,生日也不是必須吃什麽好東西。
陳安萍哪能答應姐姐的說法,一年裏頭沒幾天有正當理由吃好東西的了,姐姐生日絕不能白白浪費。
經過她軟磨硬泡,陳安忻終于答應煎餅,吃了煎餅就當正式過個生日。
她沒想過方嵘會在晚上送她生日禮,還是和方威一起來的,方威拿煤油燈,方嵘搬梳妝臺。
東西送到,方威等着方嵘,方嵘和她說會兒話,把梳妝臺放在她房間門口,跟着堂哥一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