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郭太後在後宮忍了這些年,忍的是真沒脾氣了,本來想着,都到了這會兒,自己也是這般年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能安安穩穩在宮裏過上幾年,也算造化,好歹郭家雖敗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文帝狠歸狠,畢竟沒有趕盡殺絕。
可哪想到,皇上一趟太行山回來,把付家的餘孽帶回了京,翻出當年付家之事,皇上借着這個緣由把她兩個兄弟下了大牢不說,郭家上下老少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躲過去的,這是要抄家滅族啊,眼裏哪還有自己這個太後。
郭太後舍了這張老臉,去乾清宮求情,好話軟話兒說盡了,也沒用,郭太後見實在保不住她兄弟,末了退而求其次的道:“縱你兩個舅舅罪不容誅,你那表弟可有什麽罪過,當年付家出事的時節,你表弟可才十歲稚齡,禍不及他們,皇上瞧在哀家面兒上,給郭家留條根兒,母後也念你的情兒。”
想郭太後出身權臣之家,進了宮又得先帝寵愛,何曾這般低聲下氣的求過誰,若不是為了自己兩個弟弟,何至于如此,再說,那付家的事兒都過去多少年了,如今翻出來要問罪要殺頭,豈不荒唐。
哪想文帝臉一沉道:“皇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更何況國舅,付江隐在太行山這些年,就為了給他付家洗清冤情,朕若不知也還罷了,如今朕知的清楚明白,若還裝聾作啞,母後莫非想讓朕當個昏君不成,非是兒子不孝,這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此一處饒過國舅,豈不讓忠良寒心。”
一句昏君,一句國法把郭太後駁的再說不出話來,心裏終也是明白過來,指不定皇上還記着過去給她兩個弟弟擠兌的仇,這兩年是沒逮到把柄,如今捏住了短兒哪還肯放手,莫說她兩個兄弟,兩個侄兒,便郭家一族,這回也躲不過滅門之災。
自己怎麽忘了,文帝是個睚眦必報的性子,如何會寬恕郭家,更不要說她兩個兄弟,這幾年也沒消停,郭太後待要惱,文帝已經站了起來,冷冷的道:“送太後回壽寧宮。”
郭太後氣紅了臉,卻也知形勢比人強,如今畢竟不是前十幾年了,文帝大權獨攬,又怎會把自己這個太後放在眼裏。
郭太後吃了一肚子氣回宮,偏這會兒下頭人來報,說慧妃跟棠貴人來了,一提起海棠,郭太後又添了一層氣,海棠是她兄弟在外頭千挑萬選了送進宮裏來的,讓她兩個弟弟吹得比狐貍精還厲害,只要男人瞅一眼,沾一沾就再撂不下,進來郭太後一過眼倒是生的好,可論本事手段,真真不值一提,郭太後瞧着,還不如慧妃呢,皇上沾了一回,就絕了這一門兒,把她往慧妃宮裏一扔,瞅都不瞅,這海棠還三天兩頭往自己的壽寧宮跑,來了不是抹眼淚就是哭訴,整個一深宮怨婦,當初剛進宮那點兒靈透氣兒一點兒都沒了,別說皇上,自己看着她都煩,今兒倒好還把慧妃給帶來了。
太後待要不見,旁邊的嬷嬷小聲道:“慧妃可有些日子不出來了,今兒忽然來壽寧宮給您請安,不定是有大事了,您不防見見,老奴可聽說……”把武三娘那事兒跟太後說了。
武三娘的事兒郭太後早就知道,這宮裏能有什麽秘密藏得住,更何況皇上跟前的,多少雙眼睛盯着呢,皇上三天兩頭往外頭跑不說,就前些日子折騰的,又是搜城,又是在慈雲寺停靈念九九八十一天往生咒,年兒都沒過,就為了一個武三娘。
要說武三娘,郭太後也曾見過,當年武家姐仨進宮選秀,還是自己主持的,武三娘的兩個姐姐,生的出挑,性子也招男人喜歡,能歌善舞 ,能詩會文,算的上難得一見的佳人,也因此,被皇上納入宮中,着實寵愛過一陣兒。
至于這個武三娘,太後如今想來,都記不得眉眼兒了,就記着是個低着頭問一句應一聲的木頭丫頭,說呆傻不呆傻,可就是少了機靈氣兒,莫說皇上,自己這兒都過不去眼兒,果然被皇上羞辱一番落選歸家。
後武家壞事,郭太後還道她死了,不想忽然就蹦了出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也不知怎麽整的,就把皇上迷的五迷三道起來,為了她,荒唐事一樁接着一樁,人死了該着一了百了吧!可忽然又活過來了,弄的郭太後都快糊塗了。
跟前嬷嬷跟郭太後道:“這慧妃今兒來八成是為了武三娘,外頭可都傳說皇上要封後呢,想必慧妃是為了這事來的。”
要是擱今兒之前,郭太後還真不見慧妃,可今兒剛在皇上哪兒惹了一肚子氣回來,郭太後心裏轉個彎,也找到了個撒氣的由頭,皇上不是拿國法往自己腦袋上扣嗎,自己為什麽不能用家規為難他的女人。
Advertisement
別管如何自己是太後,旁的事管不着,後宮的事兒插插手也應當,誰也說不出什麽,皇上找自己的麻煩,自己就收拾武三娘,就算不能救下自己倆弟弟,至少能解了胸中這股子悶氣。
想到此,便讓慧妃進來,慧妃這也實在沒法兒了,才來找太後,皇上對後宮自來便沒什麽興致,輕易也不踏足,可隔一陣子也能得召幸一回,好歹有個指望,哪想就來了個武三娘,把皇上的魂兒都勾了,這人還沒進宮呢,就折騰的全天下都知道了,若是進了宮,她們這些嫔妃往哪兒擺呢。
論說,便她認在鄒瑞膝下,剛進宮也封不得高位份,封個貴人嫔的就到頭了,位份在自己之下,進了宮也好擺弄她,卻如今瞧皇上這意思,這勢頭,奔着封後去的,便皇上心裏多愛她,還有宮規呢,她一無功二無妊,若封了後,豈不成了天下的笑話,入主坤寧宮,自己這個熬了多年的慧妃,還要磕頭行禮跪拜,怎忍的下這般屈辱。
再說,她本是武家的罪奴,如何能進宮侍奉聖駕,慧妃也記着當年武三娘那個木呆呆的樣兒,哪會将她瞧在眼裏,本想出宮先給她一個下馬威,卻又深懼文帝,思來想去跟她宮裏的海棠商量了商量。
這兩個女人,雖各有心思,如今大敵當前,倒連成了一氣,兩人懼怕文帝,便想起了郭太後,有郭太後出面,這事兒便名正言順了,那武三娘再如何,難道敢悖逆太後不成。
郭太後也是這麽想的,故此三人一拍即合,臨時組了團,奔着鄒府來了,武宜春剛進了尋梅閣,下頭來報說太後慧妃娘娘棠貴人來了,鄒瑞心裏就咯噔一下,暗道皇上剛把郭家這個眼中釘拔了,太後就氣勢洶洶的來了,不用說啊,定是沖着三娘來的,郭太後的手段,鄒瑞可略知一二,那是出了名兒的狠辣,當初先帝宮裏的嫔妃,在郭太後手裏沒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她可是太後,她若安心要整治三娘,這個虧三娘是吃定了,若是在宮裏還罷了,如今在自己府上,要是三娘有半點兒差池,就憑皇上對三娘這着魔的勁兒,自己這條老命恐怕真懸了。
想到此,忙使了個人去宮裏送信兒,這邊兒迎着太後進來,太後二話不說,奔着尋梅閣去了,鄒瑞有心想跟進去,不想讓太後的嬷嬷攔在外頭,鄒瑞更急,不敢走遠,就在尋梅閣外頭候着。
太後什麽人,哪會還等到通傳,小太監剛跑進去回了話兒,太後帶着人就進了屋,三娘一瞅這架勢,當前這位明顯不懷好意的老太婆,肯定就是太後呗,兩邊兒一邊一個美人兒,三娘仔細瞅了兩眼,剛小太監說慧妃,左邊兒這個的穿着像個妃子樣兒,姿色雖明豔,可也要跟誰比,跟自己比,那肯定不用說,算得上絕色佳人,若有跟右邊兒這個比,着實比下去了。
右邊這個也不知人家怎麽長得,這才是女人啊!那模樣兒生的,你就想不出再比她好看得是什麽樣兒了,還有那身段,那盈盈的秋波,稍微瞥一眼,都覺仿似有光暈流轉。
三娘就納悶了,有這麽個要模樣兒有模樣兒,要身段有身段的絕世大美女在身邊兒,讓死變态可勁兒的上,他還惦記自己這個不入流不情願的做什麽。
太後見了三娘先是一愣,繼而是惱怒萬分,何曾有人敢用如此放肆的目光打量過自己,便是皇後見了自己也當行禮跪拜,這是宮規,可武三娘,別說跪拜,連行禮的意思都沒有,頭都沒低,甚至都沒從炕上站起來,他們都進來了,她還坐在哪兒吃茶呢。
孫嬷嬷也有些急,忙扯了扯三娘小聲道:“姑娘得給太後見禮。”
三娘這才慢騰騰的起來,不大情願的福了一福,說了句:“太後萬福。”不想太後目光一冷道:“放肆,這般沒規矩,如何伺候皇上,沒人教你,今兒哀家親自教你,來人給我掌嘴。”
太後邊兒上一個滿臉橫絲兒肉的嬷嬷上來,腿一擡就踹在三娘的腿窩兒上,三娘沒防備,撲通跪在地上,老嬷嬷舉起手來對着三娘的臉就扇了過來。
只不過她的手剛貼近三娘的臉,就給邊兒上一只手攥住,是武宜春,有這個緩沖三娘才緩過神來,一緩過神來就怒了,這婆子敢踹她,還想扇她耳光,欺負到老娘頭上了,什麽太後,就算天皇老子也不行。
三娘蹭一下竄了起來,擡腿一腳就把婆子揣在地上,踹在地上還不解恨,腿一偏騎在老嬷嬷身上,對着她那張老臉反正的抽了有十來下,把那老婆子抽的,頭上的發髻也歪了,一張老臉腫的老高,三娘停了手,左右端詳端詳道:“這左邊兒明顯比右邊腫的高,老娘還得給你找找平衡,免得一會兒出去不好看。”說着揚起手狠狠一巴掌打在右邊兒,這才起來。
老婆子收拾了一輩子人,哪曾想,末了遇上這麽一位狠角色,差點兒給三娘抽的尿了褲子,爬起來,抱着太後的腿,話都說不出來了。
太後先是給三娘的驚住了,待回過神來氣的直哆嗦,擡手指着三娘:“你,你放肆。”
三娘才不吃她這一套,翻了個白眼,心說怎麽死變态家的人就會說這一句,三娘哼一聲道:“我放肆什麽了,她要不先動手,我能動手嗎,她都欺負到老娘頭上來了,老娘再不出手,難道等着挨打。”
“來人,來人,給我把她拿下。”太後一聲令下,後頭跟着太後的幾個嬷嬷呼啦啦就要往前上,武三娘也利落,嗖一下跳到炕上,擡腳把窗戶踢開,從窗戶蹦了下去,跳下去就往外跑。
外頭的人也不知怎麽回事,沒反應過來呢三娘已經跑出了尋梅閣,到了門口,宮裏的侍衛圍了上來,三娘一伸手,把頭前侍衛腰間的寶劍抽了出來,一橫橫在脖子上道:“都給老娘讓開,誰攔着老娘,老娘先抹了脖子。”
她話一出口,誰還敢攔,這位可是皇上的心尖子,甭說她抹了脖子,就是擦破點兒皮,他們也擔當不起,就這麽由着三娘沖出了鄒府。
鄒瑞在後跟着直跺腳,心說就知道得出事兒,這祖宗怎麽扛着劍就出來了,又不敢攔她,只能在後頭跟着,就盼着皇上趕緊來救場。
三娘出了鄒府,心裏真是百感交集,終于出來了,卻是這麽個境況,且不知該往哪兒去,忽瞧見身邊兒跟出來的武宜春,想起剛他攥住那婆子的手,頓生了親近之意,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那個,宜春,咱們回家,你帶着姐回武家,那才是咱的家呢。”
見旁邊兒兩匹馬,三娘上去砍斷拴馬的繩子,一翻身上去了,那利落勁兒,看的鄒瑞直發愣,武宜春倒笑了起來,雖不知道他這個木頭一樣的三姐怎變成了這般,卻有這麽個膽大包天不吃虧的姐姐,武家是真有了指望。
想到此,也翻身上馬,姐倆騎着馬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