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要太激動,請注意駕駛安全。”行壹提醒了愛德華一句。
如果是在驅魔鬥法的過程中受傷了,還能以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刀來安慰自己。可是如果在去破案的途中因為己方隊友的失誤車禍了,就是陰溝裏翻船有苦也說不出。
愛德華從後視鏡裏看到行壹平靜的表情,而他如何不煩惱,人皮幹幹淨淨的,沒有留下一絲隐晦之氣,那麽要去哪裏找有用的線索。
“行,你确定嗎?我不會讓你白忙一場,想要局長給你發工資是不現實的,這次還是我請你幫忙,收費可以按照你的規矩來。”
“錢是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它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
行壹也沒說會分文不取處理此事,該問誰要這筆酬金可以看着事态的發展再談,眼下最重要的是那些殘魂去了哪裏?正如那本偶然間發現的人皮書,它上面也是陰氣全無,這兩者會否有所關聯?
“現在有兩點,第一那本線裝的空白記事本能否提供某些線索?比如說有無留下指紋痕跡、紙張大概是什麽時候生産的,它有沒有特別的地方?
第二有關人皮的保存方式,從你帶出來的兩張來看,它們必然是經過了某些特殊的處理,技術部門有什麽發現嗎?”
愛德華将車駛入了允許停車的馬路,未免真的出現駕駛事故,還是先停車再談話。
“同事已經抓緊速度去查了,一張張掃描記事本的頁面,紙張的生産時段等還未确定,确定的是那上面應該沒有留下使用者的指紋。全都是最近增加的黑乎乎的指印。”
使用記事本的人在夾入人皮時,應該會在不同的頁面上留下相同的指紋。
而目前發現的那些指紋都是不太幹淨的零散指印,應該都來自于下水道接觸過布包的流浪客。
“所有的指紋都比對過了,數據庫裏沒有匹配。記事本還在技術科,下次我想辦法帶出來給你看一看。”
愛德華想着另一條關于人皮保存的問題,“有關嫌犯是用什麽手段保存皮,化驗還在進行中,而要做好的準備是得到一組數據,卻不一定能找到與之相關的線索。”
“這個案子有些奇怪,如果嫌犯謹慎地未在記事本上留下指紋,他也不會大意弄丢了本子。那麽到底是他主動将此事公之于衆,還是被誰鑽了空子将這本子盜了出來。”
行壹也知道此問暫且無解,一切仿佛都走到死胡同,所以才有了愛德華的緊急來電。
Advertisement
其實也不是一點線索都沒有。如果把人皮書與十一張人皮的案子聯系在一起,比起一個字都沒留下的線裝本,起碼人皮書裏面寫滿了字。
“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着我?”愛德華不可能沒注意到行壹的沉思,“合作最忌諱不夠信任搭檔。”
行壹笑而不語,他們兩人并沒有後背相托的信任。不過,信任是所有感情的高級境界,有聽過一見如故,沒聽過一見信任。人們要經過太多的考驗磨砺,才會有後來的信任。
“我是有一件事沒說,但也沒有把握它與此案有關,你确定要談案件外的事情嗎?工作是工作,不把那些事情帶入生活,我記得你曾經将兩者分得很清楚。”
愛德華曾經是這樣想的,人在職場不必講同事變成太親密的朋友,私事與公事要能分開。盡管比起那些寫字樓裏的白領們,出于警察的特殊工作性質,同僚之間少了一些勾心鬥角,更多了一些全力合作,但他們與生活裏的朋友總有不同。
“大多數的人一生都走在直行道上,一路會遇到磕磕絆絆也是正常現象,可如果不小心走上過岔路,那些經歷就不能抹去了。我是弄明白了菲利克斯的案子,但沒能聯系到他在歐洲的遠親,那棟廢宅也還存在着。
人經歷過了一些事總會改變的。說這些的意思是你知道我的那些秘密,所以我們該算有私交的朋友,我們可以談一些案件之外的話題。作為朋友,我也不會出賣你,正如你不會去舉報我将這些證據偷偷帶出來。”
行壹沒有繼續讓愛德華感嘆人生,而是将人皮書與舊書店的異常之事說了出來。“地下室像被打劫過一樣,我有理由懷疑有人在找這本人皮書。你能查到誰進出過書店嗎?還有你精通古英文嗎?”
“我會去調查書店的情況,将三年內書店附近能調的監控都調出來。但是這屬于私活,工作量很大、費時很長,沒有十幾天是看不完的。”
愛德華接過人皮書翻了幾頁,就算将那上面的字母分開來,他都不能全部能念出來。
“過去的英語與現代英語在拼寫、詞彙、語法上都差別很大,其中以1100年為界限,還分成了古英語與中古英語。這是我僅記得的英語發展歷史,而電腦軟件無法翻譯,只能去找專業人士,你不能找教授幫忙嗎?”
行壹并不放心将書交出去,不是因為人皮書的收藏價值頗高,而是它說不定記着古怪的內容,萬一讓誰引火燒身就不好了。如果是找人翻譯,她希望能在一旁呆着,起碼能及時應對突發情況。
“如果請教授幫忙的翻譯,教授能讓我全程陪同?你覺得這本書要是真的被人盯上了,那人或是團夥得到風聲,他們知道書在誰手裏會沒有動作嗎?”
請君入甕是有風險的,美國允許個人持槍,必須要多小心一些。
在對人皮書的內容一無所知時,行壹希望能盡量控制消息外洩,就不會透露給卡洛教授知道地下室存在這本書,免得将她也卷入風險裏。
要找一個合适的翻譯有些難度,此時就足見人脈的重要性。
行壹給法拉盛的老周打了一個電話。老周號稱除了關大爺雕像與胖白貓不賣,其他什麽貨物能都賣,不知道能不能介紹一位滿足她需求的翻譯?
“古英語?還可能是1100年之前的那一種?這對應到華國就在宋朝及其之前的時代了,得是有些本事才能接這活,外加你還要在一旁監工。我得好好琢磨一下該找誰。”
老周特意加了一句,“先說了,估計這價格可不低。”
這就又繞回來了。
行壹沒把錢看得太過重要,但不可否認錢是好東西,沒有它還真寸步難行。所以,該找誰為這個案子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