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陽奉
與雍王妃一番攀談後,雍王并無表現出親近之意。
直至祝清逸被施以宮刑,雍王方現身後宮寬慰于我,言辭裏皆是對康文帝的不滿,欲救我于水火之中。
然彼時我身心俱疲,不久後更是大病了一場,無奈只得将複仇暫時擱置。
那段時間裏,雍王如數年前般,常着心腹與我送來補品與新得的玩物。
病愈之後,我最先籠絡的卻是朝廷新貴樂元泰,既要與虎謀皮,若無一點後着,屆時只怕被啃得連骨頭都不剩。
與樂元泰交好同時,我與太子宏徹底絕了裂。至此,我方趁着康文帝不在宮中時,約雍王于微雨亭相見。
多年來,我已習慣一切以身子做籌碼。
雍王既将我當做娘親的替身,必也是觊觎我的身子。然無論我于亭內如何含情脈脈,目送秋波,他也只是正襟危坐,同我共商良策。
“王爺想本宮離間皇上與太子間的關系,可本宮與太子并無任何交集,縱是想離間,怕也是有心無力。”
這雍王卻一眼看出了我心中所想,他執起我為他斟的酒抿了口,而後道,“娘娘今日傳喚小王,必是已有對策。也罷,小王便為娘娘獻上投名狀如何?”
北伐一役,雍王聲名鵲起,康文帝卻對他頗有忌憚,處處設防。
因而雍王給了我份名單,名單上的大臣大多是中庸之輩,亦或是他雍王陣營中的末位官員。
單上細列着大臣們的罪狀,雍王便是讓我拿着它去向太子宏投名,以期接近,而他也好佯作弱勢,暫斂鋒芒。
彼時朝堂上仍有殘餘的張丞相黨,雖未居要職,對太子宏還算忠心;亦有雍王這些年攢下的人脈,獨占一隅;然而更多的還是以樂元泰為首的“保皇黨”,只是他們暗裏卻大多為我所用。
接了雍王的名單後,我亦讓樂元泰又拟了一份。該名單上所記錄的,則悉數是雍王黨裏位居高位的官員罪狀。
我将兩份名單參雜後挑出其中七八,方交諸太子宏之手。
Advertisement
太子宏一連貶斥了雍王手下幾位權臣,這已超出了雍王的預期,而他卻誤以為是太子宏手段高明,深挖了其他。
我使樂元泰以自危為由對雍王假意投誠,并提出彈劾太子宏一事。
因着樂元泰身家清白又位極人臣,雍王自是欣然将篡位之計往前提了一步。
他卻不料,這一步卻是叫他陷入我所羅織的蛛網中,一點點吞食了他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