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書名:問丹朱
作者:希行
所有人都想問一問陳丹朱,你的良心會不會痛
作者自定義标簽 世家 爽文
序章
大夏楚氏結束了亂世,高皇帝建爵位,功臣皆有所賞,封五個皇子為王,許其子孫延綿承襲,可自置吏﹐可得賦斂,齊吳周燕魯五王散布東南西北,殘餘亂勢被震懾清掃,大夏王朝固若金湯,天下終得太平。
十年後,高祖駕崩,太子登基為帝,新帝發現分封的五個王勢力極大,天下九州百郡占去了一多半,他所能掌握的只有二十郡,這樣下去他想給自己的兒子們分封都沒有多餘的地方。
皇帝一看這樣不行,就要重新劃分封地,諸侯王們拿出聖旨,輩分高的罵皇帝違背祖訓,輩分小的哭自己的爹死的早,與朝廷紛争,質問皇帝,皇帝無奈只能作罷。
十年後,皇帝駕崩,諸侯王進駐京城插手帝位之争,最終十五歲三皇子登基為帝,燕魯兩國不奉新帝,私藏被廢為庶人的二皇子,齊吳周奉聖旨對燕魯用兵,是為五國之亂。
五年後,齊吳周分燕魯兩國,諸侯王地位更盛,動辄不接朝廷聖旨,不進京朝拜,驅逐朝廷官員。
二十年後,禦史大夫周青請皇帝推行承恩分封制,皇帝欣然同意,昭告諸侯王,不再要收回諸侯王的封地,希望諸侯王的兒子們能都得到自己父王的封地。
諸侯國頓時陷入紛亂,兄弟殘殺,甚至還要弑父。
三年後,諸侯王們舉着高祖的聖旨,帶領大軍,清君側讨伐禦史大夫周青,周青遇刺而亡,皇帝也險遭不測,是為三王之亂。
不知道是因為先前王子們争搶封地傷了元氣,還是皇帝因為遇到刺客而震怒,查問諸侯王行刺謀逆之事,迎戰諸侯王兵。
兩年後,周王吳王先後被誅殺,齊王将兒子送為質,交出封地只留王爵得以退居北地存世。
大夏皇帝将九州百郡一千五百縣都握在手裏,天下終于安穩四海終于太平。
Advertisement
至今又十年矣。
引子
春雨下了幾場後,道觀後的菜園裏齊刷刷的冒出一層綠油油。
陳丹朱摘了一籃子,用山上引來的泉水洗淨,加油蓬一下,将腌好的春筍切幾片,煮一碗桃花米簡簡單單吃了一頓。
下午的時間,陳丹朱都在忙碌将餘下的菜挂在廊下晾幹,以便和春筍一起腌起來,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靜心師太從前觀急匆匆的來了。
“丹朱娘子。”她神情有些焦急,“山下有個孩子不知道怎麽了,剛剛吐了滿口白沫,昏迷不醒,家人怕往城裏送來不及,想請丹朱娘子你看一下。”
陳丹朱道聲好,将手擦了擦,拎起廊下放着的小籃子,裏面銀針等物都齊全,想了想又讓靜心師太稍等,拎着籃子去道觀後自己的菜園轉了一圈,摘了一些自己種的草藥,才跟着靜心師太往山下去。
桃花山不高,她們又是常在山裏行走速度快,從最高處的道觀來到山下的村子也不過一刻鐘。
昏迷的男孩子六七歲,已經被擡到村口了,母親在哭,父親在焦急的看山上,看到兩個女子的身影忙喚“來了”村民們打着招呼“靜心師太,丹朱娘子”紛紛讓開路。
“不知道怎麽回事。”父親紅着眼還能把話說清楚,“從外邊回來的時候還好好的,剛坐下端起飯碗就抽搐昏倒了。”
陳丹朱放下籃子道:“我來看看。”俯身先查看這孩子的口鼻眼睛,又将手腳上衣服拉開仔細看了,“不是蛇蟲咬了,是吃了有毒的野菜了。”
聽她這樣說,哭泣的母親不解:“還沒吃飯呢,我這幾天沒有摘野菜。”
陳丹朱道:“是他自己在外邊随便嚼着玩了吧,我先給他解毒,等他醒了你們問問。”
父母便再沒疑問,安靜的讓開,看着這二十多歲的女子先用銀針刺孩子頭上手上幾下,從籃子裏取出一把不知道什麽的綠油油草,在小藥碗裏搗碎,捏開孩子的嘴連汁帶液灌進去,才灌進去孩子就哇的吐出來,原本不聲不響的人也開始發出哭聲。
父母有些慌張的問“丹朱娘子?”
陳丹朱将孩子扶着半趴,讓他哭以及繼續吐,片刻之後拿出手帕給孩子簡單的擦拭,直起身子道:“可以了,人已經醒了,送去城裏大夫們看看吧。”
村人們松口氣,父母更是歡喜,連連道謝,擡着趴在門板上雖然還昏迷但發出哭聲呻吟的孩子放在牛車上,匆匆向城裏奔去。
餘下的村民們“丹朱娘子辛苦了”“多謝丹朱娘子”道謝。
陳丹朱含笑還禮:“讓孩子別在山上亂吃東西,越好看的越不要吃。”
村人們再次道謝,陳丹朱和靜心師太便告辭向山上走去,暮色濃濃轉眼就看不到了。
這邊夫婦拉着孩子來到城裏,夜色已經籠罩了天地,京城繁華的夜生活也剛剛開始,到處都是走動的人群,秦淮河裏游船如織,燈光如星海。
夫婦來到西城一家醫館,坐診的大夫給孩子查看,哎呦一聲:“竟然是吃了斷腸草啊,這孩子真是膽子大。”
雖然不知道斷腸草是啥,但聽名字就很吓人,夫婦兩個渾身發抖流淚。
“別怕別怕。”大夫安撫,一邊查看,咿了聲,“用針先截斷了毒性蔓延,又催吐出來大半,你們找人看過了?”
婦人含淚道:“我們是桃花村的,附近就是桃花山,請丹朱娘子先看了看。”
大夫哦了聲,道:“那就好,很好。”說罷便仔細的給孩子診脈,讓店夥計取藥,有條不紊的診治起來,竟然不再多問多說一句。
這是對那位丹朱娘子的信任呢還是不屑?旁邊候診的人豎着耳朵還等着聽呢,十分不解,只能自己問“丹朱娘子是誰啊?是個名醫嗎?”
大夫只當聽不見,那夫婦含糊道:“是我們村子附近一個娘子。”
村婦嗎?那為什麽要找她看?是神婆嗎?很靈驗嗎?旁邊的人越發的好奇,但再問卻沒人理他,什麽啊神神秘秘的。
很快大夫給那孩子用針用藥診治好了,孩子也清醒過來,結結巴巴的說了自己下午在山上玩,随手拔了一棵草嚼着玩,因為吐出來口水是紅色的,就沒敢再吃。
大夫笑道:“福大命大,好了,回去吧。”
夫婦千恩萬謝付了診費拿了藥拉着孩子離開了。
候診的人坐在大夫面前,還不肯放棄問:“福大命大是說這孩子被那位丹朱娘子先解了毒嗎?”
大夫笑了笑應聲是。
“這丹朱娘子是誰啊?看起來大夫你也是知道的,不止一次遇到被她診治過的人了吧?”問診的人一疊聲問,“醫術很高超嗎?怎麽在城裏沒聽說過?”
別說看病有本事,就是一個神婆,厲害的話,名氣也瞬時能傳遍京城。
大夫搖頭:“啊呀,你就別問了,不能有名氣。”說到這裏停頓下,“她是原來吳王的貴族。”
問診的人立刻明白了,十年前齊吳周三個諸侯王謀反,稱為三王之亂,周王吳王先後被誅殺,之後皇帝遷都,如今的京城,就是曾經吳王的國都。
夏帝遷都,京城的貴族們自然也跟着遷居到此,而吳王的貴族背着謀逆之民的罪名,淪落到不如平民百姓,能活着就不錯了,哪裏還敢圖名利。
為了清除吳王餘孽,這十年裏不少吳地世家大族被剿滅。
“這位丹朱娘子很得村民愛護啊。”問診的人感嘆。
丹朱娘子救治的肯定不止一兩家,名聲沒有傳開,自然是大家都閉口不談,免得給她引禍上身。
大夫想了想,多說一句:“這個丹朱娘子吧,倒是不用怕禍事,有天子金口玉言免死。”
問診的人驚訝:“為什麽?她是什麽人?”
大夫笑了,笑容譏嘲:“她的姐夫是威武大将軍,李梁。”
問診的人臉色頓時也變的了,拉長聲調:“原來是威武——大将軍啊。”
威武将軍李梁,這個名字別說京城的人,天下皆知。
當年就是他親手斬下吳王的頭顱,舉着迎接皇帝,立下大功。
李梁有功被新帝看重,但卻沒有好名聲,因為他斬下吳王頭顱的時候是吳王的大将軍,他的岳父陳獵虎是吳王的太傅。
雖然李梁說是奉帝命正義之事,但私下難免被嘲笑賣主求榮——畢竟諸侯王的臣子都是諸侯王自己選定的,他們先是吳王的臣子,再是天子的。
這個李梁誅殺了吳王還不夠,又瘋狂的構陷滅殺吳地世家大族,如一條惡犬,吳地的人恨他,大夏的其他人也并不敬愛他。
問診的人不想再多談他,說另外一個很熟悉的名字:“這位丹朱娘子原來是陳太傅的女兒?陳太傅一家不是都被吳王殺了嗎?”
當年的事也不是什麽秘聞,夜晚問診的人不多,這位病人的病也不嚴重,大夫不由起了談興,道:“當年陳太傅大女兒,也就是李梁的妻子,偷拿太傅印信給了丈夫,得以讓李梁領兵反攻國都,陳太傅被吳王處斬,李梁之妻被綁在城門前吊死,陳氏一族被關在家宅不分男女老幼仆從侍女,先是亂刀砍又被放火燒,合族被滅,太傅家的小女兒因為生病在桃花山靜養,逃過一劫,後城破吳王死,被夏軍抓到帶來詢問李梁怎麽處置,李梁那時正在陪同皇帝入王宮,看到這個病歪歪吓的呆傻的小女孩,皇帝說了句稚子可憐,李梁便将她安置在桃花山的道觀裏,活到現在了。”
說起當年,問診的人神情悵然,掐指一算:“已經過去十年了啊,真快,我還記得那時候可真慘啊,一邊兵馬混戰,一邊還發了大洪水,到處都是死人,屍橫遍野,那場面,根本不用皇帝打過來,吳國就完了。”
雖然過去了十年,但吳王的餘孽還不時的鬧騰,說這些舊事也怪危險的,大夫輕咳一聲:“所以說天要亡吳王,不要說這些了,你的病沒有大礙,拿些藥吃着便是。”
問診的人還想說什麽,身後有人站過來,帶着幾分血腥氣:“你看完了沒,看完了快讓開,我的手被刀切破了。”
問診的人吓了一跳,轉頭看一個年輕人站着,右手裹着一塊布,血還在滲出來,滴落地上。
大夫見慣了流血并不驚慌,一邊問“怎麽傷的?”旁邊的店夥計警惕的打量他,京城禁攜帶兵器。
年輕人二十七八歲,面容微黃,一口吳音:“我是醉風樓的幫廚,不小心菜刀切到了。”
大夫已經解開裹布,傷口雖然吓人,但也還好,讓夥計給綁紮,再開些外傷藥就好了。
年輕人付了錢走出去,站在熱鬧的街市,看向城外桃花山的方向,兩邊的燈火映照他的臉忽明忽暗。
陳丹朱每天起床很早,會沿着山上上下下轉兩遍,順便打山泉水回來。
這一日她來到山泉邊,看到已經有人先行一步。
年輕人背對她,用一只手捧着水往臉上潑,另一只手垂在身側,裹着傷布。
他說:“這水怎麽這麽涼啊。”
陳丹朱道:“桃花山的泉水一年四季都是涼的,敬哥哥十年沒回來,都忘記了嗎?”
年輕人轉過身,被洗去黃粉的臉露出白皙的肌膚,有着英俊的面容,眼中幾分驚訝:“阿朱,你認出我了?”
陳丹朱走過去,把兩耳水壺放下,看着晶瑩跳躍的泉水:“敬哥哥與我哥哥是好友,同進同出,也常帶我玩耍,你的背影和聲音我怎能認不出來?你怎麽回來了?吳大夫楊氏一族的名單都撤掉追查了。你何苦又出來呢?”
楊敬笑了笑:“我們家都死光了,我怕世人忘了,所以出來啊。“
陳丹朱将接滿水壺拎起來:“敬哥哥是回來報仇的嗎?”
楊敬看着她,二十五歲的女子臉上沒有了稚氣,薄紗頭巾遮不住她嬌媚的面容。
他輕嘆一聲:“阿朱,你不怕我嗎?”
陳丹朱道:“怕你殺我嗎?”她轉過身袅袅婷婷邁步,“這十年來,有人來殺我,也有人來勸我去殺人,我見得太多了,習慣了,沒什麽可怕的。”
女聲平靜,聽起來卻又憂傷。
“阿朱。”楊敬喊道,“你恨吳王嗎?”
恨吳王嗎?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但家破人亡的痛苦陳丹朱哪裏能忘,她一雙眼盯着楊敬,咬牙道:“吳王聽信讒言,誅殺我族,雖然說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但我如何能不恨?我陳氏一族自高祖分封跟随吳王,世代忠心,我父親在五國之亂的時候奮勇殺敵,保全吳國不受半點侵擾,為此傷了一條腿,吳王他怎麽能僅僅聽信讒言,無憑無據,就誅殺我家主仆一百三十口人!吳王他——”
“阿朱。”楊敬上前一步打斷她,沉痛道,“這是吳王的錯,但他也是被蒙蔽的,不是無憑無據,是有憑據的,李梁拿着兵符啊!”
陳丹朱冷冷一笑:“是嗎?那先前張監軍害死我哥哥,他怎麽不認為張監軍是要反了?”
楊敬笑了,笑中有淚:“阿朱啊,阿朱,你們都被李梁騙了,他哪裏是沖冠一怒為你們,他早就歸順皇帝了,他騙你姐姐偷來兵符,就是為了反攻國都的。”
聽了這話陳丹朱神情漠然,很明顯不信他的話,問:“你是吳太王的人還是洛王的人?”
吳王被殺了以後,其屬地自有官将不服,認為皇帝背信棄義,違背祖訓,不堪為帝,于是擁立了兩位吳王的宗室召集人手意圖讨伐,不過,吳太王五年前已經被大夏大軍剿滅,至于最新這個——
“擁立洛王的大将軍,應該剛把洛王殺了,自立為王了吧?”陳丹朱道,“那與吳國吳王還有什麽關系?”
十年過去,吳王在世人心中早已經消散,所謂的吳王随衆也不過是各有心思各圖名利。
楊敬看着陳丹朱眼神幽幽:“你在這山裏,世間的事還都很清楚,是李梁告訴你的嗎?”
陳丹朱不再說話邁步前行,她身姿纖瘦,拎着水壺搖搖擺擺如風撫柳。
“阿朱。”楊敬慢慢道,“丹陽兄不是死在張美人父親之手,而是被李梁陷殺,以示歸順!”
陳丹朱的身子一下子站住了,她轉過身,薄紗跌落,露出驚愕的神情。
當年李梁之所以讓姐姐陳丹妍盜取太傅印信,是因吳王美人之父張監軍為了争權,故意讓哥哥陳丹陽陷入夏軍圍困,再延誤救援,陳丹陽最終體力不支戰死,但吳王圍護張美人之父,太傅陳獵虎只能忠君認命。
李梁咽不下這口氣,要為陳丹陽報仇,說服了陳丹妍盜取印信,準備潛行回國都與張監軍對質。
結果,消息走漏後,吳王下令斬殺了太傅,滅陳氏一族,将李梁之妻綁在城門前吊死,李梁一怒沖發反了吳王——
對陳丹朱來說,李梁是為她一家才反了吳王,是陳氏的恩人,是她的親人。
但現在楊敬說一開始就錯了?
“你胡說!”她顫聲喊道。
楊敬神情哀戚:“阿朱,我沒騙你,我在齊地游歷,打聽到秘聞,李梁早就歸順了皇帝,先殺了丹陽,再誘騙丹妍姐偷印信,他當時回來就是攻打國都的,根本不是為了什麽質問張監軍,丹妍姐也不是被吊死的,是被李梁一箭射死在城門。”
陳丹朱看着他,搖頭:“我不信我不信。”
“你若不信,你叫李梁來一問。”楊敬淡淡道,“讓他對着丹妍姐姐的墳墓發誓,他敢不敢說問心無愧!”
陳丹朱咬住下唇神情恍惚,姐姐啊,一家慘死胡亂埋葬,萬幸有忠心舊部偷出了陳太傅和陳丹妍的屍首給她,她将姐姐和父親埋在桃花山上,堆了兩個小小的墳堆。
“阿朱。”楊敬聲音幽幽,“再過五日就是大姐的生辰了吧。”
姐姐陳丹妍生在春暖花開時,父母期望她嬌妍明媚,結果二十五歲的年紀凋零,帶着尚未出世的孩子。
陳丹朱雙手捂住臉哭泣幾聲,再深吸一口氣擡起頭,看着楊敬:“我會問李梁,如果這一切是真的,我——”
她的眼神幽深恨恨。
“我一定親手殺了他。”
夜色裏的京城延續着白日的嘈雜,宮城附近則是另一片天地。
這裏守衛森嚴,巡查的重重馬蹄聲一夜不間斷。
這片豪宅中就有威武将軍府,此時已經陷入夜靜的卧房裏,男人輕輕的起身,拿過一旁的外袍披上,剛要邁步,身後的帳子裏傳來輕柔的女聲“怎麽了?什麽事?”
男人立刻回身,聲音低沉:“沒事。”停頓一下還是詳細說,“桃花觀那邊有人來了,我去看看。”
帳子裏女人沒有再起身,只柔聲道:“小心點。”
男人應聲是,回身整理了下帳子,說聲好好睡才走了出去,腳步遠去,室內帳子裏的女人喚聲來人,值夜的仆婦忙近前,端着一碗溫熱的茶。
帳子裏只伸出一只手,昏燈照耀下,肌膚細膩,指甲深紅,豐腴迷人,仆婦掀起帳子将茶杯送進去。
女人的聲音道:“聽說那個小賤人越長越像她姐姐了。”
仆婦低笑:“夫人說笑了,她姐姐再美,不也被姑爺眼不眨一下的害死了?貌美沒有用。”
“不是貌美無用,是在權勢面前無用。”女人聲懶懶,又一頓,“你這話說的,他不被美貌所惑,那當初看上我是因為什麽?”
仆婦笑了:“那自然是因為将軍與夫人是天造地設一雙,一見鐘情。”
女人咯咯笑了,将茶杯遞出來“行了,睡吧,他就是看上那小賤人,也不過是個玩物。”
仆婦應聲是,聽着內裏無聲,慢慢的退出去。
書房裏亮着燈,坐在虎皮椅上的男人在地上投下黑影。
站着的下人靜靜等了一刻,才有聲音低低沉沉落下:“三月初十嗎?是阿妍的生日啊。”
下人低頭問:“将軍,見還是不見?”
室內再次沉默一刻,李梁輕輕敲了敲桌面,駁駁幾聲:“告訴小姐,三月初十我在停雲寺等她。”
李梁同意見她卻不來桃花觀,陳丹朱有些不解,楊敬卻不意外。
“他自知做的惡事太多,你看他什麽時候敢單獨接近你?”他冷笑道。
陳丹朱默然,李梁幾乎不踏足桃花觀,因為說會睹物思人,姐姐的墳墓就在這裏。
以前她聽這話是覺得深情,現在則別有滋味了。
“無妨。”楊敬道,“只要提前知道李梁出現在哪裏,就足夠我做準備了,到時候我會埋伏在那裏助你。”
陳丹朱點點頭,深深一禮:“還好有敬哥哥。”
楊敬伸手攙住她,手沒有再放開,看着眼前青春正在逝去的女子,神情悵然又一笑:“阿朱,如果不是那場意外,我們現在應該已經成親了,也好,待一起死了,黃泉路上可相伴。”
三月初十,陳丹朱像往常一樣上山,打了泉水,澆灌整理自己的園圃,園圃裏有菜有花更多的是草藥,帶着清晨的露珠長的郁郁蔥蔥。
陳丹朱剪了一些花草放在籃子裏,再去洗漱更衣,當靜心師太見到她時吓了一跳。
“啊,丹朱....”她看着眼前穿着大袖高襦裙,梳着百花鬓,婷婷袅袅而立的女子,那聲娘子喚不出來,聲音降低,喃喃,“小姐。”
陳丹朱笑問:“我梳着這個頭是不是很怪?這還是我小時候最時興的,現在都變了吧?”
靜心師太搖頭:“沒有,很好看呢。”
再看陳丹朱沒有像往日那般帶着薄紗,露出了遠山眉黛,春波明眸,淺笑柔媚,不由有些恍惚有些失神。
陳丹朱長的真美。
陳丹朱略有些羞澀:“十年沒出門下山了,怎麽也要梳洗打扮一下,免得驚吓了世間。”
靜心師太忙道:“丹朱娘子最最最好看。”
陳丹朱一笑,問:“車來了嗎?”
靜心師太點頭:“來了來了,很早就到了,一直在山下等着娘子呢。”
陳丹朱拎着花籃款款邁步,靜心師太落後一步跟随,兩人一起來到山下,一輛黑色大馬車在路邊靜候,看到陳丹朱走來,車夫利落的施禮,擺好了上車的凳子。
陳丹朱将籃子遞給他,提裙上車,靜心師太在後忍不住喚了聲小姐。
陳丹朱回頭對她一笑:“阿甜,我走啦。”
阿甜是靜心師太的俗名,聽這一聲喚,她的眼淚再撲撲滴落,低頭施禮:“二小姐,走好,阿甜很快就跟上。”
停雲寺在京城的另一邊,跟桃花觀不同,它有千年歷史。
吳王被誅殺後,皇帝來到了吳地,先看王宮,再看停雲寺,寺廟裏的高僧說這裏為大夏京城,能保大夏永世,所以皇帝便把京城遷過來了。
停雲寺也變成了皇家寺廟,香火更盛。
此時的停雲寺前空無一人,雖然是皇家寺廟,但李梁如果說一聲,停雲寺也能為他關門謝客,且不說李梁的權勢,李梁與停雲寺方丈慧智大師私交很好。
馬車停下,車夫将花籃交給陳丹朱,指了指大門:“小姐進去吧,将軍在裏面。”
陳丹朱拎着花籃邁進去,一個身材偉岸的男子站在大殿前,迎着晨光看着她,視線落在她手裏的花籃,裏面青青草白白的花清麗可愛,嘆息一聲:“跟你姐姐一樣,喜歡擺弄花草了。”
陳丹朱道:“畢竟我也不能騎馬射箭了。”
太傅陳獵虎老來得女極其嬌慣,但陳二小姐自小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
李梁沒有接話,道:“還沒吃飯吧,進來吧,這裏的素齋很好。”
陳丹朱要說話,李梁擡手在唇邊對她噓聲。
“我知道,你不喜歡吃素。”他低聲道,一笑,“我給你帶了醬鴨鹵肉羊肉湯,別讓佛祖聽到。”
陳丹朱看了眼四周:“佛祖嗎?他們聽不到。”将花籃一遞,李梁伸手接過,看她從身邊走過向室內去,錯後一步跟上。
兩人一前一後進來,陳丹朱坐在桌案前,擺好的碗盤肉菜精致。
李梁在她身後站着,看她拿着筷子慢慢吃,手輕輕撫上她的肩頭。
陳丹朱身子一僵,不動了。
李梁問:“阿朱,你找我做什麽?”
陳丹朱握着筷子擡頭看他:“我哥哥姐姐都是你殺的?”
李梁笑了,大手摸上她的臉:“怎麽過了十年才想明白?阿朱果然可愛——”下一刻一手捏住了陳丹朱的下巴,一手抓住了她刺來的筷子。
筷子已經被換成了袖子裏藏着的匕首。
但女子動作再快身手再靈活,在李梁面前也不過是只白兔罷了,一只手就讓她動彈不得。
“楊家那小兒告訴你這個,你就來送死了?”他笑問,将她握着匕首的手一折,陳丹朱一聲慘叫,手腕被他生生折斷了,“你就這麽信楊敬的話?你難道不知道他是吳王餘孽?你以為他還喜歡你愛護你可憐你?你別忘了你們陳氏是被吳王誅族的,你們在吳王餘孽眼中,是罪人!跟我一樣,都該死的罪人!”
陳丹朱狠狠的看着他,斷手的劇痛讓眼淚不自控的流出來,渾身發抖,就像李梁前幾天見過的風雨中的梨花,他的心瞬時火熱——
陳丹朱尖叫一聲被他拎起按在桌案上。
“你還打扮成這個樣子,是來勾引我的吧?”李梁的手從陳丹朱的臉上滑過到脖頸,抓住方領大袖衫用力一扯,雪白的胸脯便展露眼前。
陳丹朱尖叫着擡頭咬住他的手,血從手上滴落。
李梁不僅沒有甩開,反而将手塞進她的嘴裏,大笑:“咬啊你狠狠咬。”
大手堵住了口鼻,陳丹朱幾乎窒息。
“輕易就被楊敬利用,你還不如被我享用呢。”
“你以為楊敬能刺殺我?你以為我為什麽肯來見你?當然是為了看看楊敬怎麽死。”
李梁嘲笑,大手狠狠一甩,陳丹朱被打的吐出一口血,頭歪倒在桌上。
李梁的手掌被咬破一大口,翻着皮肉,他也不在意,放到嘴邊舔了舔,居高臨下看着待宰的羔羊。
陳丹朱此時沒有痛哭也沒有叫罵,忽的發出一聲笑,慢慢的轉過頭,眼波流轉:“我知道啊,我知道正因為你知道楊敬要刺殺你,你才給我見你這個機會。”
瘋了嗎?李梁皺眉看着她,要說什麽,門外有腳步聲,有人輕輕喊聲侯爺:“吳王餘孽已經控制住了,六皇子的車駕就要到了。”
李梁對外道聲我知道了。
李梁看着桌案上的陳丹朱,輕嘆一口氣:“阿朱,有個好消息我還沒跟你分享,鐵面将軍這老不死的終于病死了,衛将軍的位置非我莫屬了。”
李梁雖然滅吳有功,但夏帝眼裏最受信重的是另一位大将軍,這位将軍因為戰場上受了傷毀了容,用鐵面具遮面,人人稱呼為鐵面将軍,真實姓名大家倒是都忘記了。
鐵面将軍是皇帝最信任的将帥,在五國之亂的時候,他為皇帝守安危,且趁機助力諸侯王滅燕滅魯,既削弱了諸侯王們,又壯大了夏軍。
随後的二十年間練兵養馬,以十幾郡的支撐為朝廷養出數十萬的兵馬,終于一改朝廷孱弱,讓皇帝敢對諸侯王推行承恩令,在三王逼宮的時候敢迎戰。
在三王之亂中,又是他為皇帝滅周逐齊,還多年之前就打造了渡江水戰利器數千艘,從東海濱到西蜀如箭齊發,讓吳地毫無還手之力。
與他相比,李梁只是破吳國國都的功臣而已。
而且如果不是李梁先動手,破吳國都的功勞本也是鐵面将軍的,大概是因此吧,鐵面将軍與李梁一直不和,聽說鐵面将軍還當衆暴打過李梁,雖然被皇帝叱責,李梁也沒讨到好處,李梁就不敢與鐵面将軍碰面。
鐵面将軍在京城的時候,李梁都不上朝,免得起沖突。
李梁一直詛咒鐵面将軍早點死,現在他終于如願了。
“太子答應我了,只要我殺了六皇子,登基之後就封我為衛将軍,将來我的地位在大夏,可比你父親在吳王手下要風光。”
他按住陳丹朱的裸露的雙肩,激動又炙熱。
“你以後跟着我,就能當大夏最風光的陳二小姐。”
陳丹朱擡頭張口狠狠咬在他下巴上,李梁一巴掌将她打開,青胡茬的下巴被咬破,有血流出來。
“你這個不知好歹的賤人。”李梁罵道,“你與吳王餘孽一起跟六皇子陪葬吧——你本就是吳王餘孽。”
他将陳丹朱一把拎起來,大步向外走。
“我上次為殺吳王殺你兄長姐姐,這次就為殺六皇子再殺你一次。”
他打開門,剛邁一步,身子一晃,人向前撲去,與陳丹朱一起倒在地上。
“怎麽,怎麽回事?”李梁伸手按住咽喉,面色鐵青,聲音已經沙啞,不可置信的看着一旁的陳丹朱。
陳丹朱躺在地上對他笑:“姐夫,我早知道哥哥是你殺死的,我知道楊敬是要利用我,我也知道你知道楊敬利用我才會放松對我的戒備,你以為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中,要不然,我也沒辦法接近你啊。”
李梁伸出手握住她的脖子:“你給我下毒?你什麽時候,你怎麽?”
他看到了自己的手,被咬的血肉模糊,翻開的皮肉流出的血變成了黑色——
他再看陳丹朱,陳丹朱原本點的紅唇也變成了黑色,她對他笑,露出滿口黑牙。
顯然她的口齒皆有毒。
“你這個賤人!”李梁一聲大喊,手上用力。
陳丹朱窒息,慢慢的失去意識,但最後感覺到李梁的手松開了,他已經沒力氣掐死她了,陳丹朱露出笑,當然,她也要死了,為了找到能萬無一失殺死李梁的辦法,她準備了十年。
耳邊腳步亂響,聲音嘈雜,忽遠忽近。
“将軍!”“将軍怎麽了?”“快請大夫!”“這,六皇子的車駕到了,我們動不動手?”“六皇子的車駕進來了!”
陳丹朱滿耳都是六皇子,她知道六皇子是誰,六皇子是夏帝最小的兒子,體弱多病一直養在舊京。
當年皇帝入了吳地,被李梁引來停雲寺,不知道那老和尚說了什麽,皇帝決定遷都到吳國國都,京城遷到這裏,西京的權貴民衆便都跟着遷來,吳地民衆過了一段苦日子,吳地貴族更是苦不堪言,只有李梁借着穩定京城欺壓吳民,抄家滅殺吳貴族,越發扶搖直上。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遷來這裏,六皇子就一直住在西京,有說是體弱多病不能離開故土,有說是替天子守皇陵——活人遷都容易,死去的皇族們不好遷來陵,所以皇陵依舊在西京那邊。
前些時候皇帝病了,召六皇子進京,這也是六皇子十年來第一次出現在大家面前——
李梁适才的意思要殺他?然後栽贓給楊敬這些吳王餘衆?
是了。
皇帝病了,六皇子突然進京,太子擔心六皇子奪位,所以先下手為強殺了六皇子。
那這麽說,六皇子也要死了?
唉,這跟她無關啊。
陳丹朱放輕松睡去,現在大仇得報,可以去見父親哥哥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