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光哥,再見!
小時候,司馬溪一向乖巧聰明,成績優異。如願以償,考進當地重點初中。但是進了初中的第一年,一次數學小測試,司馬溪只考了六十多分。試卷發下來仔細一看,前面都正确,後面三道大題卻全錯。再細細檢查,原來那三道題因為排版問題,每道題都分成兩行數字,只不過第二行是結尾,冒出來的很短。結果司馬溪根本就沒注意,差了數據,結果當然是十萬八千裏。
不知道為什麽,此時司馬溪居然想起了這件事情。這事對于自己實在是記憶深刻!考試的當天晚上,司馬溪如往常一樣坐在自己的爸爸司馬雄的自行車後座上。司馬雄是司馬溪上的這所中學的教導主任,司馬溪考的成績這麽差,班主任立即通知了司馬雄。
那是十月份,算不上秋天。那天風很大,司馬溪覺得有點冷,于是伸出小手,緊緊的摟住自己爸爸的腰身。可是一直默默不語騎車子的司馬雄不耐煩的反手掰開司馬溪的手。司馬溪身子一晃,差點掉下車去,只好趕緊抓緊後座的鐵欄。
眼看離家不遠了,車頭一拐,卻進了路邊的一個小公園。車子停到一棵梧桐樹下,司馬雄先偏腿下了車,又命令司馬溪下車,口氣很生硬。
那時司馬溪個頭小,自己小心翼翼的踩着車登子下來站到地上。偷偷瞥見司馬雄陰沉的臉色,趕緊低下頭不敢再看,心中十分害怕,卻不明白為什麽。司馬雄點燃一根煙吸着,半天沒說話。天色已深黑,風中起了涼意,刮倒司馬溪單薄的身子上,很冷,卻一點都不敢動。更加不敢擡頭,因為自己的爸爸眼中的目光,比這涼風還要冷得多。
“你知道錯了嗎?”司馬雄冷冷的問道。
“不知道”
“什麽!”司馬雄提高了聲調。
“知道”
“錯在哪了?”司馬雄又問。
“我不知道”
後面的事情不記得了,司馬溪也不明白這個時候怎麽會想起這樣的回憶。北方春天的河水依然冰冷,冷得司馬溪只覺得自己的腦子都要凍僵了。僵硬的感覺卻讓司馬溪覺得有些輕松,眼看着河水已經漫過了自己的胸膛,很快就會沒過脖頸,蓋過頭頂吧?那個時候,自己就真的永遠輕松了。
依稀之中聽見遠方傳來聲嘶力竭的呼喊:“溪溪,溪溪,司馬溪,你在幹什麽?快回來!”
司馬溪下意識扭過頭去,遠遠的望見那個曾經魂牽夢繞的人,曾經讓自己又愛又惱的人,曾經願意付出一生去追求相伴的人。
司馬溪笑了,笑得很慘然卻也很燦爛。
“光哥,再見!”
Advertisement
PS:注1:民間神話傳說中的比幹
封神榜鹿臺完工後,纣王聽信妲己妖言,欲會見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計,于十五日夜請軒轅墳內衆妖狐變成仙子、神仙、仙姬來鹿臺赴宴,享受天子九龍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貍騷臭難聞。功夫淺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幹看得十分真切,宴後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黃飛虎。經查,衆妖狐都是軒轅墳內的狐貍精。比幹便與武成王黃飛虎領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貍盡行燒死。比幹還揀未燒焦的狐貍皮制成一件襖袍,嚴冬時獻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與君前。妲己見襖袍盡是其子孫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幹,誓挖其心。一番思索之後,妲己找來雉雞精胡喜媚,兩人決心共同設計害死比幹。
忽有一日,纣王正與妲己以及新納妖婦胡喜媚(雉雞精)共進早餐,忽見妲己口吐鮮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舊病複發,常有心痛之疾,一發即死。冀州有一醫士張元,用藥最妙,有玲珑心一片煎湯吃下,此疾即愈,纣王便要傳旨宣冀州醫士張元,喜媚對纣王說朝歌到冀州路途遙遠,并推算說在朝歌惟有丞相比幹是玲珑七竅之心,可借一片食之,纣王信以為真,即命人急召比幹。比幹聞之,既怒且驚,由于先前姜子牙離開朝歌時,曾去相府辭行,見比幹氣色晦暗,知其日後必有大難,便送比幹一張神符,叮囑在危急時化灰沖服,可保無虞。比幹入朝前知己必難,便服飲姜子牙所留符水。比幹來到鹿臺下候旨。纣王聽到比幹來到,對比幹說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珑心可愈。聽說皇叔有玲珑心,乞借一片作湯,治疾若愈,此功莫大焉。比幹怒奏:“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內,坐六葉兩耳之中,百惡無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則手足不正。吾心有傷,豈有生路!老臣雖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賢能盡絕。今昏君聽新納妖婦之言,賜吾摘心之禍;只怕比幹在,江山在;比幹存,社稷存!”纣王曰:“皇叔之言差矣!總只借心一片,無傷于事,何必多言?”比幹厲聲大叫道:“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塗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幹不犯剜心之罪,如何無辜遭此非殃!”望太廟大拜八拜,泣曰:“成湯先王,豈知殷受斷送成湯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帶現軀,将劍往臍中刺入,将腹剖開,其血不流。比幹将手入腹內,摘心而出,望下一擲,掩袍不語,面似淡金,徑下鹿臺去了。比幹一言不發,騎馬飛奔跑了好幾裏路,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比幹勒馬即問:“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比幹登時大叫一聲血如泉湧,一命鳴呼。後來,姜子牙助周滅纣成功,奉元姶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幹被追封為北鬥七星中心的天權宮“文曲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