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食盒
若竹依言去了。
姜寧靈攏着被子在榻上坐了一會兒,這才慢悠悠地下了來。
天色尚早,她卻覺得心中仿若飛進來一直雀兒,攪得她睡不着覺。
又有些歡喜。
一番梳洗過後,姜寧靈簡單用了些早膳,便來到小廚房裏,看若竹帶着一衆人忙活。
姜寧靈知曉自個兒不擅長這些,若是她親手去炖一盅湯讓穆淮喝了,只怕太醫院今夜裏沒個消停,便沒打算動手。
一盅湯熬到晌午,熬得鮮香,叫人聞着便有食谷欠。姜寧靈挑了個食盒,親手将湯裝了出來,又進屋細細補了個妝,這才往勤政殿去了。
在去的路上,姜寧靈忍不住想着,若是穆淮見她來了,可會有欣喜?
永安宮離勤政殿不遠,不大一會兒便到了。
九山見姜寧靈來了,先是詫異了一瞬,規規矩矩行了禮,而後進殿向穆淮通傳去了。
姜寧靈等在廊下,只覺日頭有些曬,便往裏再走了兩步。
候在殿門口的小太監見狀,以為姜寧靈是想直接闖進去,趕忙擡了手道:“皇後娘娘,還是先等九山公公出來吧。”
語氣并算不得好。
姜寧靈只當他是在認真當差,怕不好向殿內的人交代,便停住了腳步,不再往裏去了。
九山很快便出來了,向着姜寧靈行了個禮,平着聲音道:“陛下忙于政事,娘娘請回吧。”
聽得此言語,姜寧靈略一颔首:“既然陛下在忙,本宮便不打攪了,只是這湯,還煩請公公送進去。”
Advertisement
穆淮忙于朝政不谷欠被人打擾,這也算不得意料之外的事情,只是這湯是特地為穆淮準備的,若是拎回宮去,待穆淮晚上過來在用,只怕味道要大打折扣了。
再說,也沒有讓穆淮吃剩菜的道理。
姜寧靈原以為不過一句話的事兒,誰知九山面上卻顯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這邊正說這話,殿外又走來幾人。
“九山公公,陛下可在忙?”女子聲音不大,卻剛好打斷了姜寧靈與九山的對話。
姜寧靈聞聲回頭,就見唐才人一身芽綠衫裙,腰間系了一條玉色宮縧,襯得月要肢纖細,楚楚動人。
唐才人同九山說了話,這才轉向姜寧靈,向她行了個禮:“嫔妾見過皇後娘娘。”
規規矩矩的,叫人挑不出錯處。
卻沒由來地教姜寧靈心中有些不快。
姜寧靈淡淡應了聲,便不打算同她交談,唐才人見她神色,便識趣兒地不再同她攀談,轉向九山道:“我親手煲了湯來,想送給陛下,還請公公進去傳個話。”
九山點頭應是,轉身又進去了。
進去前朝姜寧靈道:“娘娘請留步。”
九山進去後,留姜寧靈與唐才人并肩站在門外,氣氛沒由來有些微妙。
頓了一會兒,唐才人率先打破了安靜:“嫔妾見娘娘手中提着食盒,想必也是來給陛下送點心的?”
唐才人語氣柔柔,姜寧靈便也溫聲回應了一句,而後便聽得唐才人繼續道:“真是巧,嫔妾也備了湯來,看來陛下一下午要用兩碗湯了。”
聽這話的意思是在打趣兒,可又叫人無端覺出着敵意來,姜寧靈只敷衍地笑了一笑,并不打算繼續同她聊下去。
唐才人自是看出來她不想多言,便不再揪着什麽食盒不食盒的,擡手遮了遮面,往廊裏邊兒進了兩步,一面往裏走一面道:“這日頭真是大,果然是入夏了。”
唐才人往裏進了好幾步,幾乎要貼着殿門了。
可方才擡手攔住姜寧靈的那小太監不僅并未伸手攔人,還往裏讓了讓,讓唐才人能被陰涼給遮住,口中殷勤道:“才人再往裏點兒,莫曬壞了。”
姜寧靈微微眯了眼,看着那小太監忙不疊給唐才人騰地方。
若竹也明白過來這小太監是在踩高捧低,登時有些生氣,想要上前同他理論兩句,卻見姜寧靈輕輕搖了搖頭。
若竹這才按捺住心中的氣憤,繼續垂手立在姜寧靈身後。
九山很快便出了來,對殿門口的幾人笑道:“陛下正忙着,不便見二位,娘娘還是請回吧。”
唐才人點了點頭,很是乖巧懂事的模樣,又叫宮婢将食盒奉上,對九山道:“這是我親手給陛下熬的湯,雖見不到陛下,但還請公公将這份心意代為送上。”
九山笑眯眯地接了:“才人親手熬的湯,陛下定然會喜歡的。”
姜寧靈也将手中食盒遞了前去:“那便請公公将這個也一并帶進去吧。”
九山頓時面露難色,支吾道:“娘娘,陛下只說要唐才人的,這……”
陛下只說要唐才人的。
姜寧靈收回了手,示意若竹拎好食盒,而後對九山道:“既然如此,本宮便回了。”
九山心中有歉意,但當着唐才人的面又不好表露出來,只公事公辦道:“恭送娘娘。”
姜寧靈轉身離去,動作幹脆,很快便出了勤政殿。
唐才人看她離去的背影,轉頭又同九山柔聲說了幾句話,表了幾句關心,見九山一一都應了,說定會将才人的心意帶給陛下,這才帶着宮婢離開。
待出勤政殿,姜寧靈已不見了身影。
唐才人身後的大宮女不禁有些興奮,:“主子,方才九山公公可是只接了咱們的食盒,您瞧見皇後離開時那模樣了嗎,估計是忍着脾氣才沒發作呢!”
唐才人比了一個“噓”的手勢,低聲道:“慎言。”
宮女想起這還在勤政殿外,便閉了嘴不再言語,只是面龐上帶着掩不住的激動。宮裏嫔妃數來數去就那麽幾個,若唐才人得陛下獨寵,身邊之人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賞賜與好處定少不了。
莫說那宮女了,唐才人心中也止不住地激動。
自從昨日她制造了那一場“巧遇”起,一切似乎便都水到渠成了。
各式各樣名貴的賞賜流水一般往她宮裏送來不說,昨兒夜裏陛下擔心她苦等,還特地叫九山公公去她那兒傳話,說被政事絆住了手腳,叫她早些歇息。
今日裏她想趁熱打鐵,多在陛下面上露露臉,便特地命手藝好的宮女炖了湯送過來,假意是她親手做的,以示自個兒的賢惠貼心。
雖說并未能見到陛下,可九山和殿外那小太監的殷勤不似作假。
且最重要的是,皇後吃了個閉門羹。
從前她還擔憂陛下會因得姜寧靈那張與錦嫣有幾分相似的臉而對她偏心幾分,眼下看來,并非如此。
想來只要她不似陸婕妤那般明着以下犯上,那姜寧靈便奈何不了她。
如今她還未曾侍. 寝便如此風光,想來只要她略施手段,日後爬到貴妃之位也不是不可。
唐才人這般想着,心中越發輕快起來。
待回到毓秀宮後,秋螢為唐才人奉了一盞茶,對她擠了擠眼。
唐才人會意,随意尋了個由頭将房內的人都打發了出去,只留秋螢一個。
秋螢是唐才人從府中帶進來的侍女,自是她的心腹。見當中人都退了出去,秋螢從袖中拿出一張紙條,遞到唐才人手中,低聲道:“小姐上回吩咐下去的事兒,老爺都打聽過了,全在這上邊兒。”
唐才人接過紙條,細細展開:“父親那邊可托了什麽話?”
秋螢垂首答道:“傳話的人說,宮裏查的嚴,咱們的動作還是先停上一停為好。老爺那邊還是一樣的話兒,只要小姐得了寵,一切便順當了。”
唐才人點了點頭:“近段時間便不要和宮外聯系了。”
反正,她想知道的,已經全知曉了。
多虧了她父親在宮外打探消息,從行宮裏的老人那裏探聽到了錦嫣公主的喜好與習慣,這才能讓她昨日一舉便得了陛下的關切。
唐才人細細看了紙條上的字句,心中愈發明白錦嫣公主是個娴雅聰慧的嬌柔女子,不禁松了口氣。
還好,她與錦嫣公主一樣,皆是沉穩娴靜的性子,模仿起來也容易些,也不會叫陛下覺得太過刻意。
還好,皇後生得太過秾麗。
想必身上那股明媚的氣質與在宮中隐忍多年的錦嫣全然不同。
所以,長得相像又有何用呢?
秋螢點了油燈捧過來,唐才人将紙條放在火苗之上,看它一點一點化成灰燼,不禁勾起一抹笑。
前兩日她還想同皇後聯手,現下看來,皇後不過是個拖油瓶罷了,她一人便足夠。
唐才人這邊一派歡喜,永安宮內氣氛卻有些低沉。
見姜寧靈自勤政殿回來後便捧了本書看,若竹有些擔心她難過,便特地沏了她喜歡的花茶上來,寬慰道:“陛下今早上還說了讓您今夜等着呢,心裏肯定是有娘娘您的,娘娘莫要多想,先喝些茶吧。”
姜寧靈接過茶盞抿了一口,又想起什麽:“将那湯端過來吧,若是冷了,便不鮮了。”
若竹依言将湯端了上來。
湯已經有些涼了,姜寧靈握着瓷勺,一口一口喝了下去。
若竹在一旁看着有些心疼,張了張口,卻又說不出來,将話全都咽了回去。
到了傍晚,日頭漸漸落了下來,若竹鋪好了床,問姜寧靈道:“娘娘可要等陛下?”
頓了頓,又猶豫着補充道:“聽聞陛下去了毓秀宮,同唐才人一道用晚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