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冬訓 “讓我和一群七八歲的小蘿蔔頭一……
千禧年初, 人們對貸款買房的接受度尚且不高。很多家庭更傾向于全款買房,貸款買房都覺得壓力大、心中不安。
林清家這樣兩套新房原本就有貸款,又二次抵押給銀行, 把房子的首付款貸出來, 在親朋鄰居眼裏,就像每人腦門上寫着“破産”兩個字。
第二天, 林秀英去單位上班後才發現, 昨天晚上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根本不算什麽。
不在同一棟樓辦公的老熟人, 都特地跑到林秀英辦公室來找她。每個人的語氣都裝作關切, 然而從眼角眉梢洩露出來, 他們跑過來不過是為了看個熱鬧、獲得一些談資。
林秀英同一個辦公室的年輕人看不下去, 把辦公室門緊緊關上,對林秀英說道:“林姐, 你回家吧,你的工作我幫你做兩天。”
林秀英答應了, 她是真不想看到那些幸災樂禍的嘴臉了:“謝謝你啊小王,等過了這一陣, 我也替你上班, 讓你調休幾天。”
林秀英嘆息道:“怎麽會這樣呢, 都是老同事老街坊,認識這麽多年也沒矛盾。”
現在她家遇到難處了,怎麽一個個都看笑話呢?
小王說道:“越是老同事老街坊,就越容易有人眼紅。”
“大家一個單位上班、一個家屬院住着,過了幾十年差不多的日子。”
“結果林姐家突然變得不一樣了,女兒上了名牌大學,做生意還特別賺錢。”
“老同事還在食堂裏當臨時工,林姐調回了辦公室。”
“老街坊一家五口人在家屬院的兩室一廳裏擠着, 林姐家一口氣買了兩套商品小區裏的電梯房。”
“落戶北京那麽難,老同事老街坊想也不敢想,林姐家一下子就拿出大幾十萬,全家都落成了北京戶口。”
大家知根知底地相處幾十年,從心底認為都處于同一個水平上。林清家突然富裕就格外難以接受,憑什麽發財的是林清家不是自己家?憑什麽自己家還要繼續過這樣的日子?
原本藥廠裏的家家戶戶覺得自己家的日子也不錯,每家至少一個人有穩定工作,還有單位的福利分房。但是看到林清家,才知道兩種日子真的沒法比。
最重要的是,林清太年輕,發財太突然。
大學都沒畢業就開公司賺大錢,這超出了藥廠家屬院裏絕大部分人的認知。
人生幾十年的固有認知被打破,無疑是不适的,甚至是痛苦的。
因此現在得知林清急需用錢,把兩套新房做了二次抵押,這樣的發展反而回到了許多人的認知範圍內。
普通家庭出身藥廠家屬院長大、大學在讀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林清,做生意不該發財。
“就算一時僥幸賺了錢也留不住,還是要賠回去。”
藥廠很大,職工衆多,配套一應齊全。但同時藥廠又很小,半封閉的熟人社會裏幾乎沒有秘密。
林清一家找銀行上班的張阿姨家兒子辦貸款,然後消息不胫而走。
同樣的,此時誰在背後嘲笑林清家,一句句也都傳到了林秀英的耳朵裏。
林清辦完貸款後立刻又飛回了杭州。
這些話林秀英爛在肚子裏,一個字都沒對林清提。
林清這時候的壓力一定比她大,她幫不上忙就算了,絕對不能再讓林清反過來擔心家裏。
林清小姨天天打電話寬慰她:“姐,那些話我都聽到了,你聽到的肯定更多。你千萬別往心裏去。”
“那些風言風語,聽到的人在乎,才能傷人;聽到的人不在乎,那就屁都不是。”
林秀英嗯了一聲:“趁着這個機會看清身邊的人也挺好。”
如果不是遇到了這個困難,林秀英是真不知道原來身邊這麽多人看不得她家日子過得好。
明明林清做生意賺錢後,林秀英身邊的笑臉一下子多了。
現在林秀英才知道,原來臉上對她笑的人,心裏未必也在笑。
林秀英年近五十,生活給她上了一課。她對林清小姨說道:“當初林清考上大學、林清做生意賺錢,我不該在單位裏在家屬院裏說的。”
當初林秀英太高興了,女兒如此有本事,她這個媽媽太自豪了。
林秀英聽到旁人誇林清一句,比聽到誇自己一百句還要高興。
林秀英和老同事老街坊們分享這份喜悅,以為別人臉上的笑容也是真心實意的,現在卻知道根本不是這麽一回事。
有人真心為她高興,也有人臉上帶着笑、心中滿是妒意,巴不得趕快看到她家倒黴。
林秀英對林小英說道:“在家買兩套電梯房的事瞞不住,落戶北京的事不該說。”
“在北京買房、投資,我不說根本沒人知道,我當初就該說去北京旅游了。”
林秀英把落戶北京的事說出去後,不少人問需要什麽條件,林秀英實話實說:“買一套二三十萬的房子,再存五十萬在銀行裏,存五年不能動。”
大家聽到之後都倒吸一口冷氣。
林秀英現在想想,最招人嫉妒的一點就是這個了。
經歷這一回,林秀英心中牢記:以後再有什麽好事,自己家人知道就行了,沒必要對外人說。
林秀英把林清舅媽,甚至還有林清舅舅,從“自己家人”的範圍內刨除。
這次最讓林秀英心寒的就是林清舅舅和舅媽的表現。
林秀英對林小英說道:“楊鳳妮這次可讓我惡心透了。”
“林清賺錢的時候,天天湊過來。現在遇到困難了,有多遠躲多遠,生怕沾上她一點。”
林秀英話頭一轉:“不過小雪是個好孩子,沒看錯她。”
聽說林清做生意虧損,林冰雪主動提出把自己的存款借給林清。
林清拒絕後,林冰雪買了不少吃的,給林清寄到了杭州。
林清小姨說道:“小雪有這麽一對爹媽,自己還這麽優秀,真不容易。”
餐桌上,林清小姨說了小雪的事情,感慨道:“小雪現在說話做事都像個大人了。”
林清小姨父說道:“她也該有點表示,白得一個北京戶口。現在林清遇到困難,她要是什麽表示都沒有,那就是白眼狼了。”
李子浩張口:“爸,你心裏是不是還不平衡啊?”
林清小姨父瞪了李子浩一眼:“瞎說。”
李子浩心中有數了,每次他爸說“瞎說”,那就證明他說中了。
李子浩搖頭,虛僞的大人們。
外人不清楚情況,對林清的生意生出諸多猜測,林秀英自己心裏卻是有底的。
林清的美妝門店生意好好的,這次抵押房子貸款只是為了再開一家勞務派遣公司。
勞務派遣公司不賺錢,甚至賠錢都不要緊,有美妝門店一直賺着錢。
假如依照林秀英的性格,她根本不會再開一個不知道是賺是虧的勞務派遣公司,但是林秀英一句勸阻的話都沒說,做生意的事情林清比她懂。
林秀英也給林清小姨交了底,讓她放心,至于林清舅舅和舅媽,林秀英直接不理了。
外人林秀英沒解釋。
一開始她試着解釋了兩句,但是聽到的人明顯不信的樣子,林秀英也就懶得再說了。
林秀英開解自己,一直開解得挺好。直到幾天後,程菲菲放學回家問林秀英:“媽,我同學問我是不是不能去北京讀初中了。”
林秀英臉色一下子變了:“學校裏有同學看你笑話了?”
程菲菲搖頭:“沒有啊。”
林秀英松了一口氣,看來小孩子的世界還是比大人的世界單純。當然也有可能是以程菲菲的性格,就算有人陰陽怪氣,她也根本發現不了。
對于程菲菲而言,去北京讀初中和留在家讀藥廠附中并沒有高下之分。
媽媽和姐姐都說去北京讀初中更好,程菲菲聽多了也覺得好。但是留在家裏讀藥廠附中,好處更是現成的,升入初中後身邊的同學依舊是小學這一批,處處都熟悉,對程菲菲來說誘惑力更大。
程菲菲只是好奇:“我到底在哪裏讀初中啊?”
林秀英說道:“去北京讀。”
“家裏的事情影響不到你,你好好學習就行了。”
林秀英說得斬釘截鐵,然而當天晚上嘴角卻起了兩個泡。
她在辦公室裏泡降火的菊花茶喝,結果好幾個人問她:“林姐,怎麽上這麽大火啊?”
林秀英第二天就改了,晚上在自己家裏狠狠喝兩壺去火,白天在辦公室就喝白開水!
程菲菲同學的問題,正好戳中了林秀英最大的心事。
別的她都不怕,哪怕兩套電梯房真的被銀行收回都沒什麽,林秀英最擔心的就是程菲菲初中的讀書問題。
還有一年半,程菲菲就小學畢業了。如果想在北京讀初中,這一年半裏就要在北京買好學區房。
北京學區房那麽貴,林清現在做生意的錢這麽緊張,都是從銀行貸的款。
短短一年半,能從貸款變成有存款,存款還夠買一套北京學區房?
林清反複讓林秀英放心,林秀英還是放心不下。
“不能全靠你姐。”林秀英像是對程菲菲說,也像是在自言自語。
今年春節,林清剛開了勞務派遣公司,要忙的事情特別多。林清打電話回家:“我沒空回家過年,媽你帶着妹妹來杭州過年吧。”
林秀英帶着程菲菲來杭州,也早就熟門熟路了。
出乎林清意料的是,林秀英拒絕了她:“今年我們就分兩頭過年吧。”
“你妹妹要參加乒乓球冬訓。”
“教練說了,冬訓最重要。冬訓練好了,提升是夏訓的好幾倍。”
林清驚訝道:“那往年怎麽沒訓過?”
林秀英說道:“往年你妹妹還小。”
林清忙碌之中沒有細問,默認林秀英說的冬訓是藥廠附小的乒乓球校隊教練組織的冬訓。
事實上,是林秀英去找校隊教練,拜托校隊教練幫忙牽線,讓程菲菲跟着市裏的專業隊去冬訓。
之前林秀英認定程菲菲去北京讀初中,也就沒有在這方面操過心。
現在林秀英心裏不踏實,想要一個托底方案。能去北京讀初中最好,要是真去不了北京,她也想讓程菲菲讀一個比藥廠附中更好的初中。
藥廠附中真不行,初中高中讀完,考上大學的沒幾個。
林秀英盯上了全市數一數二的師大附中。師大附中每年自己組織入學考試,以程菲菲的文化課成績,林秀英不指望了。
就算她從今天開始讓程菲菲頭懸梁錐刺股地學上一年半,程菲菲也考不進師大附中,她就沒有讀書的腦子。
先看着林清讀書,再看着程菲菲讀書,林秀英知道兩個孩子的差距有多大。
但是師大附中有一支相當不錯的乒乓球隊,每年都要招收乒乓球特長生。
一眨眼,程菲菲的乒乓球也學了好幾年。之前林秀英都挺随緣的,沒指望讓程菲菲在這方面出成績,就圖個強身健體。
學校裏好幾次大規模的流感,班裏三分之二的學生倒下,程菲菲依舊活蹦亂跳。
林秀英就覺得這乒乓球學得值。
但是現在林秀英想着,已經打了好幾年,為何不讓乒乓球特長發揮出更大的用處呢?
程菲菲的乒乓球一直打得不錯,進省隊國家隊參加專業比賽,林秀英不敢指望,靠着乒乓球特長進入師大附中總有希望吧?
林秀英拎着禮品,去了校隊教練介紹的新教練家。
程菲菲的新教練姓陸,收下禮品後,說得試試孩子的水平。要是差不多就可以跟着專業隊參加冬訓,要是差得太多,參加也沒用。
第二天約在體育館,陸教練帶着兩個和程菲菲同齡的小女生,讓兩個小女生依次和程菲菲對打。
程菲菲都輸了。
林秀英心涼了。
然而陸教練卻滿意地點了點頭:“還不錯。”
陸教練誇完程菲菲,扭頭把程菲菲塞到了比她小兩歲的冬訓隊裏。
程菲菲一開始很不樂意:“我都十歲了!讓我和一群七八歲的小蘿蔔頭一起打乒乓球!”
第二天,程菲菲就不說這話了。
因為她發現這群七八歲的小蘿蔔頭都比她厲害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