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巴金和蕭珊的愛情
這裏穿插一下巴金和蕭珊的愛情——
巴金讀書的時候想高中畢業考上北大,但後來由于家裏的某種原因他沒有實現上北大的理想。之後,他到了法國留學。
後來,巴金寫了一篇題為《家》的小說,這小說很受青年人的喜歡,尤其是受一些女孩子的喜歡。因為很多女孩都寫信給巴金了。
但在這些來信中,有一個叫肖珊的女孩很特別。一是她經常的給巴金寫信,在信中還問起他的生活情況。其次,就是她每次在信後面的署名都和別人不一樣,一般人都是落自己的名字,而她卻落名為:一個十幾歲的女孩。
他們通信達半年之久都未見過面(女孩在信中談到想見巴金,但巴金沒答應和她見面)。最後,還是女孩在信中寫道:“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麽就不能面談呢?希望李先生(巴金原名李芾甘)能答應我的請求……”在信中她不僅約了時間、地點,還夾了一張她的照片。
女孩提出要和巴金見面,巴金知道這女孩已喜歡上自己了,有些不願見她,因為他覺得她還小,還是個學生,自己又比她大很多。加上他當時也不想談及感情方面的事,但女孩在信中一再的要見他,還說她現在被學校開除了,要他給她指點“方向”。巴金知道了她的這些情況之後就答應了見她。并把地點約在了上海的一家很有名氣、一些有名的文人都經常去的S酒樓。
女孩長的很漂亮,只是巴金沒誇她漂亮,開玩笑地說她比想像中的女娃還小。女孩聽他這樣說,就笑着說:“呵,你也沒有我想像中的老啊!”
後來,在談到她被學校開除的事時,巴金問她為什麽會被學校開除?女孩就說是因為她接觸了社會上的一些“思想份子”。巴金知道她說的那些“思想份子”是一些愛國的進步青年。
但他還是勸她繼續上學,要她轉到另一所學校去讀書。女孩不想上學想走向社會,巴金就說社會很複雜,一個18歲的女孩子還不能适應,說她多學了知識将來才好為國家作貢獻。
最後,女孩聽了他繼續上學,讀書。
通過這次見面之後,他們相互間的通信更頻繁了。寫信多了,在女孩的心裏,由開始的喜歡也變成一種愛了。心裏有了愛情,對他更是關心了,經常到巴金家裏去,要是他不在,就給他留紙條。巴金每次晚上回家聽到傭人說肖珊來了,他就會很是高興地看她給他留的紙條。
一天,蕭珊高興地來到巴金的住地,不一會兒,卻淚流滿面地從樓上下來。同院的朋友好心地拉住蕭珊問道:“李先生欺侮你啦,我去找他算帳。”蕭珊不好意思地說:“我爸爸要我嫁給一個有錢人,我來請他決定,他卻說:‘這件事由你自己考慮。’”這時,随後下來的巴金解釋說:“我是說,你還小,一旦考慮不成熟,會悔恨終身的。如果你長大了,有見了,成熟了,還願意要我這個老頭子,那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巴金一番發自肺腑的表白更堅定了蕭珊追求愛情的決心。
1937年,上海被日本人淪陷。巴金主編的《烽火》要轉移到廣州。肖珊知道後,要跟巴金一起去廣州。為此,她母親還特意請了巴金在一家酒樓吃飯。
肖珊的媽媽當時還年輕,比巴金只大幾歲,因為巴金比肖珊大14歲,她媽媽就把頭發盤了起來,故意打扮得自己顯得老一些。
肖珊的媽媽見到巴金很是高興,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們三個人都吃得很開心。
肖珊說要跟巴金一起去廣州,她媽媽當着巴金的面點頭同意了。
那次酒樓的吃飯,也就成了巴金和肖珊的訂婚宴。
就這樣,巴金和肖珊真正地開始了他們的愛情之旅。
巴金和蕭珊的愛情說明了什麽?說明了愛情是不分年齡的。就巴金的話說,蕭珊主動愛戀自己是她的權利,是她純潔美好心靈的自然表露。
是的,愛是美好心靈的自然表露。就謝一曼來說,她喜歡鄧明了老師沒有錯,鄧明了老師喜歡謝一曼也沒有錯。錯的鄧明了老師是個有老婆的人了。
是啊!你都是個有老婆有孩子的人了,怎麽能去喜歡自己的學生呢?再說,喜歡(愛)一個人,就一定要和她怎麽樣嗎?況且你們還是師生關系。你看巴金,他還沒有結婚,開始和女孩見面都不肯,他知道自己比蕭珊大很多她還是個娃。為什麽你鄧明了老師就不去想一下謝一曼還是個娃呢?為什麽不去想一下自己比她大了18歲都可以做她爹了是有老婆有孩子的人了呢?巴金比蕭珊只大14歲都遲遲不“行動”。
是啊!鄧明了老師啊鄧明了老師,你就不怕我們這些學生說你是個“色狼”?
是的,我們學校的一些學生都說鄧明了老師是個“色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