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誕節
鄰近“誕節”,皇宮裏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皇後忙于準備“誕節”,便取消了最近三天的請安,後宮衆嫔妃也都貓在各自的殿裏,緊張準備着誕禮。
寶珠醒來時已近午時,因為早上皇上離開時特意叮囑,并無人前來打擾,當然除了貼身的幾位心腹,下面的也只道她并未出殿而已。
想到昨夜半夜的外出,寶珠心裏止不住的郁悶,怪不得趙祯痛快的答應了她。
當她興高采烈的換上皇上特意找來的男裝,興奮的扮作趙祯的貼身小童,帶着十幾名黑衣人,偷偷走出了皇宮後。
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這半夜三更,古代的大街上是一片漆黑、空無一人啊。
趙祯看到她目瞪口呆,奧足捶胸的樣子忍不住心裏樂翻了天,這小丫頭難道是想出去玩想傻了,難道不知道本朝晚上是有“宵禁令”的嗎?
是誰說的這古代人的夜生活也是很豐富的?這不是誤人子弟嘛,這麽好的出宮機會,竟然只能看到黑漆漆的一片,寶珠的心都碎了,可惡的“宵禁令”啊,一定要說服廢除。
想寶珠在這生活十六年,平日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有消息都是下人傳遞,真的忘記了或者并未在意這點小法律。
不過終于在她的軟磨硬泡、死纏爛打,又勇猛獻身了一次後,皇上才抿着嘴答應,以後每年這一天都帶她出宮過生日,嗯,主要是要早幾個時辰出宮。
雖然過程中有點小曲折,寶珠的目的總算是完美的達到了。
寶珠在歡喜的伺候下起身,看到身上的紅腫,小臉滾燙,丢人丢大發了,歡喜畢竟是未出閣的小姑娘,紅着臉低着頭,不敢看寶珠。
“主子,用午膳嗎”歡樂進了內室,看着坐在銅鏡前,春光滿面的寶珠道。
“嗯,上吧”
坤寧宮
皇上很給皇後面子,直接到了坤寧宮陪皇後用了午膳,午膳過後,趙祯看着面前這位雍容華貴、表情始終不變的皇後,嘴角狠狠的抽了抽。
“皇後,明日便是誕節,最近幾日辛苦皇後了”
Advertisement
“為皇上分憂是臣妾該做的”皇後榮辱不驚,端坐在皇上對面,兩人一問一答,一對夫妻如此相處,說不出的詭異。
趙祯與皇後如此相處已近十年,自小更是對父皇和母後的相處情形耳濡目染,并未覺得有何不妥。
在他的認知中,早已根深蒂固的認定為人妻子,尤其還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必須是要端莊、撐得住場面。
可是外人面前端莊秀麗,兩個人私下相處仍是如此的相敬如“冰”,時間長了也難免會心煩意燥吧。
趙祯與皇後商量着封賞後宮之事,心卻飄到了那個靈動、活潑,拉着自己撒嬌的小女人那裏,想起她在自己面前千變萬化。
時而靈動、時而嬌憨,時而睿智、時而笨拙,臉上佛過一絲笑意,這樣一個可人兒,不知道會不會同樣生下一個如此招人疼愛的小寶貝呢?
往後的很長一段日子裏,寶珠與趙相處之時,時時被趙祯盯着她小腹傻笑的動作,吓的是魂不附體,卻不知道源頭竟然在此。
“皇後,這是這次封賞後宮的名單,待“誕節”過後的家宴,便宣旨吧”
皇後心中微微苦澀,接過名單,皇上難道一次陪她用午膳,竟然是為了封賞後宮其他的女人,心中怎能不怨呢。
想她自小受的教育便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皇後,可她卻真正的愛上了最不該動心的皇上。
“皇上,這紀婕妤的封賞是否有點…”皇後看到紀寶珠的封賞,眉頭微蹙,小心翼翼的看着皇上道,但願不是她想的那樣。
“紀尚書替朕分憂,解決了江南水患,自是應當封賞”趙祯面不改色,在他拟這份名單之時,便想到了皇後會問,只是真是只是因為紀尚書嗎?恐怕連皇上自己也說不清楚。
“臣妾遵旨”皇後仔細打量皇上眉頭微蹙,似有不快卻并未發作,這才稍稍舒了口氣,只不過是因為父兄庇佑而已。
當夜,皇上更是宿在皇後的坤寧宮,第二日便是“誕節”。
十月十日,皇上“誕節”,因是皇上登基以來第一次大辦,京城氣氛空前高漲,百姓歡欣鼓舞。
更是有傳言皇上乃是真龍天子,天神對皇上考驗三年,感嘆其勤政愛民、愛護百姓。
在皇上“誕節”來臨之際,滿足皇上願望,為百姓送上大禮,獎勵治下的恭順百姓,近半數善良百姓在家中發現天神獎勵。
一些平日裏惡貫滿盈的土豪劣紳、地頭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更是為“誕節”添寫神秘莫測的一筆。
皇上乃是天神贊揚的愛民之主、天下統一是大勢所趨,百姓得天神庇佑之事更是很快傳遍大江南北,自此,趙祯治下百姓無不忠貞愛國,四處贊揚,這切是後話不提。
當日五鼓後,文武百官要到太和殿左右朝賀,皇上在中和韶樂中着禮服升太和殿,随後按照順序分別進行奏樂、拜位,王公大臣按順序進獻壽禮。
獻完壽禮後,皇上宴請群臣。
金龍大宴是格外的豐盛,“壽宴”共有熱菜二十品,冷菜二十品,湯菜四品,小菜四品,鮮果四品,瓜果、蜜餞果二十八品,點心、糕、餅等面食二十九品,共計一百零九品。
皇上攜皇後高調入座,皇太後也被請了出來,這時候寶珠等小妾是沒有資格參加的,只能憋屈的待在自己的宮殿裏,等待晚上的家宴。
“臣等祝皇上,壽比天齊、福如深海,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帝後一左一右扶着太後,出現在“壽宴”上,文武百官無不起身下跪,恭賀壽辰。
皇上掃過烏壓壓的群臣,嘴角露出微笑,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揮揮手“起吧,壽宴開始”。
一時間絲竹之聲不絕于耳,鼓舞生平,文武百官觥籌交錯,言語歡暢,其樂融融,帝後保持着完美笑容,端坐上首。
壽宴長達四個小時,午時擺設,未時舉行,申時結束,不僅是端坐的皇後、太後那厚重的鳳冠,便是宗室皇親、文武百官已經早已筋疲力盡。
當夜,皇帝理所當然的宿在坤寧宮。
終于到了第三日,才是後宮衆嫔妃展現自我的機會,金秋十月爽氣宜人、金葉滿樹,蔚藍的天空飄着棉花般的雲朵。
禦花園裏菊花傲霜怒放,有的秀麗淡雅,有的鮮豔奪目,有的昂首挺胸……五彩缤紛,千姿百态,在陽光的照射下迷人、耀眼,這場為皇上賀壽的家宴便擺在了禦花園。
“主子,您今日需要畫妝嗎?主子今日定能夠豔壓群芳”歡喜一邊替寶珠裝扮,一邊念叨。
“不必,按平日來即可,今日能得了皇上注意并非好事”寶珠淡淡道。
“是”
“歡喜,今日你與劉全跟我去壽宴,歡樂看好軒內,不得有任何纰漏”
“是,主子”
禦花園裏不僅菊花争奇鬥豔,這盛情裝扮的美人更是美不勝收,傾國傾城、國色天香的韋貴妃,秀麗端莊的賢妃,溫柔可人的劉妃。
英姿飒爽的張婕妤,活潑可愛的王美人,楚楚動人的李才人,千嬌百媚的一對雙胞胎郭才人,就連因馬妃被囚,尴尬如透明人的馬才人也是花枝招展,、豔若桃李。
更有那亭亭玉立的馬寶林、柳寶林,還有寶珠叫不上名字的禦女、采女數位,這各類美人真是光彩照人,寶珠也不由的看花了眼,不知皇上是賞菊呢還是賞美人。
“皇上駕到,皇太後駕到,皇後娘娘駕到”帝後扶着皇太後,皇上牽着大皇子,皇後牽着大公主,後面奶娘抱着二公主,一家人在陽光下微笑走來。
候在禦花園的衆人不自覺的握緊了手裏的錦帕,殘酷的現實,再一次提醒着她們,只有皇後才能與皇上并肩,她們只是妾而已,只能遙望,只有劉妃看像大皇子時,臉色緩了緩。
“給皇上、皇太後、皇後娘娘請安”
“都起吧,今日是家宴,衆位愛妃随意”端坐後,皇上看着下首精心裝扮的美人,滿意的微笑,眼底那一絲深藏的厭惡沒人發現。
他掃過衆人,很容易找到了那一抹清爽,寶珠也在懊惱,她的不裝扮這下子成了,反其道而行之,真是鶴立雞群,一眼便能發現,她無視衆人刀子似的眼神,默默的坐着。
“皇上,皇子、公主,還有衆位妹妹可是為皇上精心準備了壽禮,還是先獻禮吧”皇後看着皇上,盡顯大度賢惠,微笑道。
“好啊,大公主先來吧”皇上呵呵一笑,顯然是心情很不錯。
皇後眼色一亮,是皇子又如何,還不是庶出,得排在嫡出的大公主之後,劉妃更緊的握住手裏的錦帕,似乎要将它扯碎。
“女兒祝父皇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是女兒為父皇繡的荷包”大公主不愧為皇後嫡女,雖然才五歲,端莊大氣的皇家風範已初露端倪。
這是寶珠入宮以來第一次見到大公主,五歲的小女孩,遺傳了皇後的端莊秀麗,黑黝黝的眼睛鑲嵌在帶有點嬰兒肥的鵝蛋臉上,口齒清晰,端莊輕笑。
“皇上,樂兒繡了幾個月呢,作為母後都不肯給呢,一定要第一個獻給皇上”皇後适時的佯裝吃醋,拉過大公主到身邊。
“好,不愧為父皇的長公主,賞”趙祯拿着手裏粗糙的荷包,卻很是開心,想來父母都會對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有着不一樣的情感。
大公主精致的小臉露出一個大大燦爛笑容,果然再早熟也還是個小孩子,渴望來父母的疼愛,卻見皇後暗中看了她一眼,透亮眸子暗了暗,皇上并未發現。
“父皇,這是兒臣為父皇抄寫的孝經”趙祯拿過大皇子進獻厚厚的一沓孝經,雖然字跡粗糙,扭扭斜斜難以确認,仍然視如珍寶遞給李明忠“收起來”。
“恪兒是個孝順的,最近身體怎麽樣”
“回父皇的話,多虧母妃精心照顧,兒臣已大好”趙祯滿意的點頭,皇後眼裏閃過厭惡,韋貴妃則是幸災樂禍。
小小的長公主估計是怕皇上冷落,甜甜的笑着“父皇,二妹妹也有禮物呢,二妹妹都等不急了”。
皇後則是微微一笑,劉妃雖然氣悶,卻只能憋在心裏,大皇子悶悶的回到劉妃身邊,經過三個月的調養,大皇子臉色好了很多,卻不複之前的活潑好動。
“呵呵,樂兒說對”趙祯的目光離開大皇子,轉向膽小躲在奶娘身後的二公主,眉頭輕輕一皺。
自從馬妃出事,二公主被養在賢妃那裏,便越來越膽小,賢妃倒是不曾苛責與她,只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失去了母親的庇護,只是個可憐的孩子罷了。
“皇上,二公主年紀尚小,便很有孝心,請求臣妾替皇後做了一套衣衫”賢妃站出來獻上一套衣衫,替二公主道。
“嗯,孝心可嘉。”皇上誇贊了一句,便不再說話,至于是二公主的孝心還是賢妃借由二公主之手獻衣服,已經不重要了。
寶珠愣了愣神,看着宮裏的三個小孩子之間的小動作,眸子閃了閃,這才四、五歲的小孩子啊,果然是宮裏沒有單純的童年,大公主一句話便轉移了皇上的注意力。
大皇子呢,話裏話外替自己的母妃邀功,就連才三歲的二公主,也知道抓緊賢妃這棵大樹,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一點。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