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發筆小財
第53章 五十三章 發筆小財
有了孩子後冬天也沒有印象裏那麽難熬, 每天去竈屋裏做飯,這就已經打破了守在山洞裏過冬的傳統, 外面雖然冷,出來的時候雪光刺眼,進去後适應不了昏暗的油燭,會覺得眼花眼暈,但清新冷冽的空氣、壯觀的雪景、踩在雪上沙沙的聲音,會讓人的心情放松,不再憋悶。而且每次出來鏟雪, 只有累的鏟不動的時候,就沒有不夠鏟的雪,完全可以把鏟雪也當成一種鍛煉,身體活動開後, 手腳都是暖和的, 出來玩也沒那麽容易受涼, 都是在山裏勞作的人, 身體沒有那麽差。
每次鐵牛出來鏟雪,滿月也要跟出來, 他雖然嘴裏嚷嚷着幫他爹鏟雪,也就做做樣子,不是在滾雪球,就是在雪地裏攆着狗跑, 偏偏雪深, 一腳下去半條腿都陷進去了, 如果他爹看見了就會把他撈出來,放在已經鏟了雪的地方跑,沒看見他就跟着肥肥在雪地裏壕一趟, 玩夠了再喊爹喊娘去撈他。
時間長了,秋菊有空了也會出去鏟雪,雖然才出去的時候冷的人發顫,在外面待一會兒也就适應了,為此還專門縫了兔皮手套,從頭到腳裹的嚴嚴實實的。
家裏的大大小小一共也就四個人,可每天也熱熱鬧鬧的,惹得周圍鄰居鏟雪的時候都望着他們一家,漸漸的也有小孩憋不住出來玩,大人也不再死拘着自家的娃,主要還是因為秋菊的醫術,男人們被凍成雪人了,個個兒回來都發高熱,但喝了秋菊的藥,時間或長或短的都好轉了,沒有死一個人,他/她們不再那麽怕受冷受寒發熱,心理上松動了,沒有人願意沒日沒夜的窩在山洞裏。
滿月帶着兔皮手套,爪子不冷了就可勁兒的玩雪,滾個半大不小的雪球就推不動了,喊他娘幫忙,秋菊一時興起就想堆個雪人來羞鐵牛,也讓滿月想起那晚他爹的樣子不再害怕,她指使滿月繼續推雪球滾,“咱倆來照着你爹那晚回來的樣子堆個雪人,你會不會?不會就給娘打下手,娘來堆”。
果然不受激,“會,我滾的雪球結實,我滾雪球”。
秋菊把滿月滾的雪球加大,進屋去拿了兩個核桃,一個板栗,等滿月把雪球滾大了,秋菊喊鐵牛把小雪球抱到大雪球上,把核桃和板栗按進雪球裏,有了眼睛和鼻子,有那麽點意思了,滿月還跑進去拿了把雞毛出來,讓他爹抱起他,把雞毛插在了雪人的頭上,純白的雪人頓時變得猥瑣起來,他還念叨着好看……
好在一場大雪下來,雪人埋了一半,頭上的雞毛也給蓋上了。
但從那往後,滿月每天都要堆個雪人,沒有了他娘的幫助,雪人的肚子和腦袋總是凸凸凹凹的,還頂着一腦袋雞毛,讓秋菊好一陣擔心滿月将來帶個個醜媳婦回來。
等到滿月生日那天,秋菊用純白面給滿月做板栗糕吃,不知道是不是喜歡板栗糕裏甜甜的蜂蜜味,他突發奇想想吃甜甜的肉了,好在他娘見識的多,知道甜甜的肉可以吃。
當初鐵牛下山賣肉的時候,氣溫已經很低了,秋菊就留了一扇排骨挂在雜物間晾着,只過了道鹽水,現在烤着吃只用洗掉煙灰,不用腌制了。
直接在竈屋裏懸着陶罐的火坑上烤,抹了一遍從山下買回來的清油,這清油用花椒和麻椒炸過,火一烤,椒香味兒就出來了,肉快要熟的時候,挖一勺已經變成豬油似的蜂蜜放碗裏,加點熱水化開,給抹在排骨上,架火上繼續烤,那油亮的顏色看着就饞人,滿月早就端着他的木碗坐在他娘身邊等着了,就連鐵牛懷裏抱着的老二也是眼巴巴的瞅着。
熟了之後,秋菊用刀把排骨切開,涼一些後,咬一口嘗了一下,味道挺好,表面微甜,但被椒香中和了一下,腌的鹽味也進了肉裏,沒有被甜味遮蓋掉。秋菊直接把排骨劈成一根一根的,滿月直接兩手抱着啃,鐵牛也嘗了一塊兒,甜膩膩的,吃不好這個味兒,他還是更喜歡麻椒香的肉,把老二給秋菊抱着,他接着烤不刷蜂蜜的,秋菊吃的差不多了,看他那架勢要把排骨給烤焦,接過排骨她來烤,離的遠還不覺得,坐在火旁邊,煙子裏的麻椒味兒太濃了,“你這是抹了多少椒油?幹脆抓把麻椒烤了嚼了吃吧”。
烤好後,鐵牛吃的賊香,滿月和秋菊都擠過去咬一口,咳,嗆嗓子,但等肉咽進去了,嘴裏麻麻的感覺太舒服了,秋菊要了一根,抱着孩子慢慢的嚼,但滿月受不了那個味兒,還是喜歡甜甜鹹鹹的排骨。
滿月生日後不到半個月就過年了,今年出來鏟雪的人多,路上的雪早早就推到一邊了,鐵牛抱着燭光,秋菊牽着滿月,小毛驢和肥肥在前面跑,時不時的有狗蹿出來跟它倆蹭蹭,跟着跑一段路再拐回來,看到秋菊和鐵牛,也跑過來親熱的打招呼,不止狗,但凡山洞外有人的,見着秋菊都感激熱情的打招呼,還喊兩人進去吃點東西,往常一刻鐘都用不到的路被走了半個時辰,秋菊抹把臉,熱情的讓人吃不消。
Advertisement
剛到公婆家沒多久,族長被他兒子背來了,家裏的十來個人匆忙的迎出去再跟進來。
族長年紀比鐵牛爹還大些,面容瞧着是個有智慧的老頭兒,他坐下喝碗熱水,沒有兜兜轉轉,直接了當的說:“老實,我今天來不是來找你的,是代表全村的人來感謝你小兒媳的,秋菊啊,老頭子也要給你說聲感謝,山裏不少人的命都是你救的,你也別謙虛推辭,老頭子不糊塗”。
秋菊高興但又不能露出來,“族長,您太擡舉我了,我會這門手藝,能治的我肯定治,我也嫁進來這麽些年了,大家都是血脈族親,就像你們在山裏,有人遇到危險了,聽到的人不都要去幫忙嘛,這也是我懂點醫藥該盡的本分”。
“好孩子好孩子,鐵牛能娶到你上輩子給菩薩塑金身了,但那些藥都是你辛苦采來的,大雪天的挨家挨戶的跑也艱難,不能你辛苦了還貼東西,我讓我大兒挨家挨戶跑了一趟,喝藥的人家都收了二十個銅板,他們都沒意見,這是你該得的,收下吧”,族長身邊的中年男人把腳邊的麻布包袱提起遞給秋菊。
對方是男人,秋菊也就沒推扯,半低着頭接過來,中年男人松手後,秋菊差點被手上的包袱帶個呲咧,這重量忒壓手,好在被鐵牛接手了。
族長又勉勵了秋菊幾句,就站起來打算走了,“今年過年,家裏人也在等着我,也不耽誤你們一家過年了,我們也走了,也祝你們新年大吉大利”。
家裏的人都七嘴八舌的挽留族長,最後由鐵牛大哥跟着一起送族長回去。
族長到家後,看鐵牛大哥已經在往回走了,轉頭對他大兒子說:“那個鐵牛也是命好,讨了個好婆娘,聽她說話還像是個讀過書的,阿松成婚早了啊”。
中年男人大志說:“阿松娶的也還行,咱們說的她都聽”。
族長走遠後,秋菊一行人進了山洞,每個人心情都很激動,一是因為秋菊他們一家被族長重視,二是鐵牛手裏的那包銅板。秋菊也沒把包袱打開,直接伸手進去抓一把給大姜,大姜還害羞的不接,“大侄子,快拿着,你送了一晚上的藥也是有功的,大男人了,別害羞”。
其他孩子們聽了都笑大哥臉紅了,大姜他娘也推了他一把,“快接着,別讓你小嬸一直舉着手,以後你多給你小嬸跑腿就是了”。
秋菊也贊同,給大姜銅板能贏得不少小孩的歡心呢,大姜接過後,秋菊又給婆婆抓一把,“娘,今晚在你家發財了,你也快來沾沾喜氣,免得我把你新年的財氣帶走了”。
鐵牛娘一聽,趕快接住了,笑的嘴合不攏。
“哥哥嫂嫂們,今天不在你們家吃飯,我就不給你們發了啊”。
大嫂聽了連忙說:“可別給,大過年的小的給大的發銅板,我們可抹不開臉接,而且族長兒子沒到咱們家來,這裏面可沒我們的銅板”。
秋菊也不打算要,她現在是個富有的人了,不幹這傷面子的事,“不要不要,以後我多找你們幫忙,你們可別嫌麻煩”。
都笑着說讓她有事就來說,秋菊看了下,最喜歡酸別人的二嫂臉上也是真心實意的笑,看來只有自己有個手藝,能養活自己,才能得到別人最起碼的尊重。
大哥回來後,男的就着手開始燒竹筒,噼裏啪啦的聲音把燭光給吓哭了,臉埋在他娘脖子裏,哼哼唧唧的小聲哭。耳邊嗡嗡的哭聲終于壓住了她激動驕傲的心情,冷靜下來,又成了慈愛的娘,拍着燭光的背,小聲的安撫他,等他不哭了才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