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相比較先前的《鏡中美人》這類的武俠小說, 修仙算得上是時下的熱門題材了。因為道家思想盛行,得道修仙一直是古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也是經久不衰的題材。
文人運用超高的想象力,在筆下描繪出或瑰麗宏大或光怪陸離的世界, 有的則直接從道家典籍或是史書中尋找靈感。比如志怪小說、神怪小說。
在蘇清漪的時代, 明朝中後期出版業高速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優秀的小說, 比如《西游記》、《封神演義》等,又被魯迅歸類為“神魔小說”, 已然成為了一個單獨的類別。
但此時,尚未有人将此分門別類,所以當蘇清漪說出“修仙”二字的時候, 葉奉書先是一愣, 随即就反應過來, 十分感興趣道:“蘇姑娘能否詳細說一下?”
蘇清漪搖搖頭:“具體的故事我還需要再想想,到時候我來書坊找您吧, ”
葉奉書有些失望,鄭重道:“那老朽便恭候先生大駕。”
葉奉書走後, 蘇清漪回到自己的房間。
書桌上擺着一些散亂的紙張, 一旁還有一塊簡易的黑板, 這是蘇清漪特意找李木匠給做的。
她從前的房間裏有一塊白板,專門用來構思新文, 她會将激發自己靈感的詞彙或者片段都寫在板子上, 以此作為錨點, 一旦卡文或者陷入迷茫的時候,她就會看看這塊白板,找回自己的初心。
如今條件不夠,只能用自制的黑板和粉筆代替。
如今黑板上寫着修仙兩個字,旁邊則是現實和奇幻,這是三個怎麽看怎麽不搭嘎的詞,卻正是蘇清漪下一本寫作的初心。
或許每一個作者都有寫玄幻的夢想,蘇清漪也有過,事實上她賣的最好的幾本書中就有一本是玄幻。在她看來,寫玄幻的初衷其實就是四個字“逆天改命”,也許沒有什麽比玄幻更适合作為這四個字的載體了。不管是波瀾壯闊的世界觀,又或者是修煉、渡劫,本身就帶着一股對世界的叛逆。
奇幻在于世界觀,而現實,則是故事中的主角。
情要真,才能打動人心,而等級森嚴,有邏輯性的世界觀才是承載這本小說所有故事的基石。
但蘇清漪在預備寫這個題材之前,也搜羅了一些市面上的類似題材的話本,除了那些“我與女仙不可描述的二三事”之類的挂着羊頭賣狗肉的小X文,大部分都是化用古代傳說,或者一些神鬼小品之類,并不像後世會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為了更貼近時代,蘇清漪借用了道家典籍中的有關于修仙部分的描述,又自己私設了不少。等到将世界觀設計完備,她才開始正式寫大綱。
Advertisement
就在蘇清漪在家中兢兢業業寫大綱的時候,《鏡中美人》的最後一話終于出了。
殷無涯身份暴|露後,錢三木将他押回衙門受審,誰知半夜被人突襲,錢三木與人大戰,卻發現對方只是聲東擊西,真正的目标是被鎖在房中的殷無涯。
然而當他趕到放囚車的地方,正發現殷無涯持劍與一人相鬥。對方發現錢三木識破了他的計謀,正準備逃跑,卻被殷無涯抓住機會刺中要害,錢三木搶步上前扯下了那人的面巾,竟發現他居然是威遠镖局的镖頭常遠。
常遠被發現後,臉色劇變,轉身就想逃走,殷無涯情急之下,長劍出手,竟然刺中了常遠的要害,常遠當場斃命。
殷無涯為什麽沒有被鎖起來?錢三木對于突襲又為什麽早有準備?
這一切都要從兩個時辰前說起。
原來這正是兩人的計謀,就是為了引出那個一直隐藏在幕後的神秘黑衣人。
如今,常遠的真面目曝光,殷無涯便也說出了事實真相,原來他并非紅葉山莊後人,而是石重的後人。
石重生前曾擔憂自己兵敗後,敵軍不會放過自己的家眷,為了怕自己絕後,他将自己的小妾和唯一的兒子送走,并留下信物,作為日後相見的證據。
可惜亂世之中哪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後來小妾與兒子失蹤,石重也身受重傷瀕臨死亡,彌留之際,他将此事告知幾名為他守陵的侍衛,并讓他們發下毒誓,要将石家所有的財富都藏好,日後交給自己的後代,否則斷子絕孫,永世受苦,不入輪回。
然而時間足以消磨掉所有的誓言和忠誠。幾百年過去了,紅葉山莊的人已經将那筆富可敵國的財富當成了自己的東西,他們覺得石家的人已經死光了,所以,當有一天,石家的後人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并沒有想到要實踐諾言,而是起了殺心。
他們本以為一起萬無一失,卻不知道石家這一代竟然是雙生子,石家弟弟知道哥哥被殺後,恨意難消。他透露出石家的財富在紅葉山莊中,設計讓一夥強盜殺了紅葉山莊上下,他尾随強盜之後,将屍體搬入密室,又設下陣法,将屍體放入銀鏡中,為的就是讓這些人死後都要受到折磨,也算誤打誤撞全了祖先的詛咒。
強盜們在紅葉山莊的地宮中搜尋一圈,卻沒有發現半點財寶的影子,出了地宮,愕然發現屍體全都不見了,以為有鬼,當下就吓跑了。卻不想這一群人中還有一個膽子奇大的,正是常遠,他在所有強盜逃跑之後,又重新回了紅葉山莊,發現了正在将屍體放入銀鏡中的石家弟弟。
常遠逼問他財寶的下落,沒想到他咬死不說,為了逃生還挨了致命的一掌。
殷無涯正是石家弟弟的親生兒子,這些年他一直在尋找殺死父親的真兇,偶然與常秀秀認識,小兒女互生好感。
然而殷無涯沒想到,他竟然被常遠察覺出了身份,這麽些年,不止殷無涯耿耿于懷,常遠亦是如此,所以在知曉殷無涯身份之後,他便想要抓到他,威脅他說出石家財寶的下落。
可惜殷無涯為人警覺,并不曾讓常遠得手。所以常遠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親手殺了女兒嫁禍殷無涯,借官府之手抓到殷無涯,卻沒想到女兒的屍體失蹤,最後竟然被發現在當年同為強盜的黃大善人家中,并且如當年紅葉山莊中的人一般被封在銀鏡裏。
卻不想一封關于十五年前冤案的血書寄到了衙門,殷無涯也接近了錢三木,眼看就要解開秘密,常遠經不住誘惑,這才尾随他們,想到搶先得到財寶。
殷無涯卻道,當年的傳言不過是父親為了報複紅葉山莊而傳出來的,其實石家的財富其實早就被紅葉山莊花完了。
為了一個虛無缥缈的謠言,窮盡一生,親手殺了女兒,最後連自己的命都丢了。
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錢三木十分感慨。
最後殷無涯與錢三木告辭。
按道理,兩人江湖不見,故事就應該結局了。可偏偏後續還添了一點。
殷無涯與錢三木分別後,騎着馬到了一處驿道旁的茶攤,一個模樣嬌俏的少女正在茶攤等他,兩人相視一笑,竟然正是早已死亡的常秀秀。
她微微一笑,別住耳邊的頭發,露出了耳垂上的小痣。
兩人趕着馬車離開茶攤,只留下兩道深深的車轍。
這個結局一出來,臨江城裏險些炸了。這樣的多重反轉在現代已經被玩膩了,然而在這個時代恐怕還是開天辟地頭一遭,淳樸的古代人民在震驚過後,立刻在茶樓等處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趙明江将書丢在桌上,不可置信道:“怎麽會這樣?!殷無涯與常秀秀究竟是什麽關系!”
謝懷卿一邊拿着魚食在喂魚,一邊從容不迫地丢了第一個雷:“常秀秀與殷無涯是兄妹。”
趙明江傻了:“你怎麽知道?”
“前文有書,那地宮中有石重美妾的畫像,‘蛾眉螓首,耳上有小痣’,作者閑着沒事特意寫這一點做什麽,必然是有用處的。再者,之前錢三木詢問常遠時,他也說了常秀秀并非親生,只是收養。有這兩點,足以證明她身份了。”
“所以常遠當初收養她,就是為了引出殷無涯?”趙明江似乎明白了一點,很快又糊塗了,“不對啊,若殷無涯已經找到常秀秀,自然知道常遠的身份,那他直接将人殺了不就是了,何必要如此拐彎抹角?”
謝懷卿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漫不經心道:“為了石家的財寶。”
“可石家的財寶不是……”趙明江頓住了,所謂石家財寶被花光的話一直都是出自殷無涯口中,根本沒人知道真假,可謝懷卿怎麽又知道是為了石家的財寶?
看出了趙明江的疑惑,謝懷卿只能翻到前面的部分,正是當時林德安說書時被他改掉的那部分,一些當時看着奇怪的部分,卻正是真相的暗示。
趙明江感慨萬千,可心中的疑惑也越來越多。
謝懷卿被他問煩了:“你既然這麽想知道,不如直接找原作者問清楚不就好了?”
“說得對!”趙明江一拍掌,又問道,“那你病好了沒?”
謝懷卿:“……”
這幾日,蘇清漪都沒有出院子,好不容易将大綱初步寫完,正準備走一走活動一下筋骨,誰知道剛走出院門,就碰上一臉怒容的李木匠。
蘇清漪吓了一跳:“李叔,您怎麽了?”
李木匠看到是她,臉色勉強好轉了一些:“是七娘啊。”
此時李木匠的老婆也從房裏走了出來,見到蘇清漪便笑着道:“七娘近來怎麽也不出門了,如今你爹身子好一些了,你也能松快些,下回來嬸子這,嬸子給你做甜餅吃。”
“哎。”蘇清漪甜甜地應了一聲。
李木匠夫妻沒有子女,平日裏對蘇清漪也多有關照,見蘇清漪答應了,李嬸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只是看着蹑手蹑腳要進家門的李木匠,她臉上的笑容立刻就落了下來:“你站住!”
這一聲河東獅吼把蘇清漪都吓了一跳。
李木匠老老實實地站在原地辯解:“我就聽了一會……就一會……”
李嬸冷笑一聲,走上前去擰住他的耳朵:“讓你去城裏接活,你倒好,蹲在茶樓就不出來了!你膽子如今見長啊!”
“哎喲喲喲!老婆子我錯了,別擰……哎喲喲喲……別……”
“你下次還敢不敢去聽書了?!”
“不敢了不敢了……別擰別擰……”
蘇清漪目送着李木匠夫妻進了院子,這才後知後覺,罪魁禍首竟然是自己寫的《鏡中美人》,她頓時有些心虛,聽見院子裏傳來李叔的慘叫聲,她也感同身受地抖了抖,随即雙手合十:“李叔抱歉了……”
因為有這一遭,她便幹脆調整了自己的計劃,回房換了一身男裝,準備去茶樓看看觀衆們的反應。
許久沒有出門,一走到街上,蘇清漪就如同突然浮出了水面,叫賣聲、車馬聲争先恐後地鑽入了耳中。
她習慣性地走到了鴻昌茶樓,卻見裏面極為蕭條,原本人滿為患的大廳如今只有小貓三兩只。小二懶洋洋地靠在櫃臺上,老板李鴻昌則苦着臉在櫃臺後打算盤。
當初林德安被爆出抄襲後,程川為了脫罪将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他身上,再加上謝謹推波助瀾,林德安的名聲大壞,被人當成過街老鼠一般。而鴻昌茶樓也因此受到了影響,說書人怕得罪顏亭書,都不敢來鴻昌茶樓說書,再加上其他茶樓的擠兌,生意頓時一落千丈。
蘇清漪想了想就大概猜到了發生了什麽,她也沒有爛好心,便快步離開了鴻昌茶樓。
除了鴻昌茶樓,幾乎滿大街的茶樓都在說《鏡中美人》,蘇清漪也不挑,随意找了一家人不那麽多的茶樓便走了進去。
說書人正好在說最後一話,随着他的言語,一旁的樂師和百戲則用樂聲和口技烘托氣氛。自從之前林德安用了這一手之後,一些三流樂師和百戲也找到了一條新出路,更有甚者,和說書人達成合作關系,也算是雙贏。
茶客們聽得入迷,表情随着情節的發展不斷變化。
蘇清漪點了茶,就坐在角落的位置,卻并沒有聽臺上說書人的故事,而是打量着四周茶客們的表情。
蘇清漪從前就很喜歡觀察別人,她記得一個小故事,說的是西方的一位小說家,他的老師為了讓他學會描寫人物,便讓他坐在街邊觀察別人,根據一個人的穿着和神情猜測對方的人生經歷并寫成短文。蘇清漪覺得這個辦法很有趣,便學了過來,最後竟然成為了習慣。
這樣的習慣讓她在揣摩人物的時候十分得心應手,也就一直保留了下來。
正在她在心裏做着茶客們的人物練習時,忽然聽見樓上傳來一聲:“不對!”
這聲音極為耳熟,蘇清漪一愣,擡頭看去,果然看到小侯爺蕭澤。她感慨了一聲,她和這位小侯爺還真是有緣分。
蕭澤沒有注意到她,只是滿臉怒容地看着說書人:“書上可不是這麽說的,你憑什麽亂說?”
那說書人被吓得夠嗆,吶吶不成語。
茶樓老板連忙跑上樓去安撫他,蕭澤也不領情,直接甩開老板走了下來,看樣子也是氣得狠了,整個人走路都帶着風。
蘇清漪連忙丢下茶錢,跟着走了出去。
兩名護衛正拿着忽然生氣的小侯爺束手無策,一人卻認出了蘇清漪,蕭澤循着他的聲音看過去,見到是蘇清漪,臉色似乎好看了一些:“是你啊?”
蘇清漪好笑道:“小侯爺怎麽了?這麽大怒氣。”
蕭澤悶聲道:“沒什麽。”
蘇清漪再三追問,他才不太自然地道出了原委,原來正是那說書人随意篡改劇情,他氣不過這才發了脾氣。
說完,他偷偷看了一眼蘇清漪的表情,又補充了一句:“你也覺得是他的錯對吧!”
蘇清漪一開始的确覺得蕭澤有些小題大做,可見他如此認真地維護着自己的作品,她心中又覺得暖暖的,用力地點點頭:“對,是他的錯!”
蕭澤得了肯定,臉色頓時緩和了不少,又開始和蘇清漪興致勃勃地讨論話本中的人物。
不得不說,小侯爺看似傻白甜,但故事中蘇清漪埋下的伏筆和隐喻,他幾乎都猜到了,而且還沒有猜錯。雖說蘇清漪并沒有将伏筆埋得太深,但能被全部找出來也還是很難得的。
看到蘇清漪驚訝的目光,蕭澤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模樣:“我可是研究了許久,還特意都寫在了紙上,從前我念書都沒有這麽認真的。”
蘇清漪無語道:“您念書要是有這份認真,只怕狀元都考上了。”
雖說,有讀者這麽認真地看書,對于作者來說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勵,但蘇清漪卻像每一個擔心孩子沉迷小說的家長一般,小心翼翼勸道:“便是寫的再真,話本終究只是話本,人物也是虛構的,你可不要太過沉迷了。”
蕭澤原本興高采烈的模樣頓時就低落下來,他似乎想說什麽,但最終還是閉緊了嘴巴,一個人悶頭往前面走。
蘇清漪連忙追了上去,卻不妨蕭澤突然停下,她一腦袋撞到他背上,疼得叫了一聲。
蕭澤原本是很生氣的,但見她額頭通紅眼淚汪汪的樣子,又氣不起來了,嘟囔了一聲,又別別扭扭道:“笨死了,不會看路嗎?”
“還不是你突然停下。”
蘇清漪揉着額頭,沒好氣道。
有了這個插曲,蕭澤也維持不住之前的表情,郁悶道:“你怎麽知道那不是真的?書裏說的有板有眼的,說不定顏先生就認識江湖中人呢?”
蘇清漪十分無奈,她當然知道啊,因為就是她寫的啊。
蕭澤看到她臉上的表情,不服氣道:“你不信?”
“信信信。”
蕭澤被蘇清漪的敷衍給氣到了:“大夏這麽大,這些江湖人又不輕易顯露功夫,你也不曾探查過,怎麽就知道沒有這樣的高人呢?”
蘇清漪還被他問住了,沒想到小侯爺竟然無師自通了毛爺爺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名言。
蕭澤見她卡住了,十分得意:“說不出來了吧!”
蘇清漪忽然覺得小侯爺這小模樣特別像她家主子,她家主子每次叫她起床就是這樣,神氣地昂着頭,一臉傲嬌地在她肚子上走來走去,像個巡視國土的國王,一條尾巴還得意地抖一抖。
“是是是。”蘇清漪連忙應道,然後按住了自己想要撸貓的手。
蕭澤并不知道在蘇清漪心中,他已經變成了一只英短,接着帶着歆羨的表情道:“武功高強,又沒有束縛,一人一劍快意恩仇,這種生活想想就讓人覺得羨慕。”說着又嘆了口氣,“不過我也就是想想,我知道我是不可能學武功的。”
“為什麽?”
蕭澤有些落寞:“我問了我的護衛,功夫都要從小練起的,我如今再學已經晚了。”
“呃……”
不過蕭澤也沒有失落多久,又道:“沒關系,日後多帶幾個護衛出去行走江湖就好了,說不定碰到世外高人傳授我一招半式也說不定呢!”
蘇清漪見蕭澤興致勃勃的模樣,忍不住戳破他的幻想:“其實那些高來高去的大俠也沒你想的那麽輕松,你就沒想過他們要靠什麽維生,你看,就算是故事中的武功高強的捕頭錢三木不也是要在衙門打工嗎?”
她想起了以前在網上看過的一個帖子“古代大俠的日常生活”,挑了幾條說給蕭澤聽,果不其然看到他的臉瞬間變成菜色。
蘇清漪攤了攤手:“你看,故事中雖然沒寫,可不代表就不會發生嘛,對不對?”
蕭澤:“……”
他最後氣呼呼道:“你這人,怎麽就跟我大哥一個樣!”
“大哥?”
蕭澤猶豫了一下,還是将自己的家庭情況給說了出來。
武安侯原是蕭澤大伯,但蕭大伯體弱多病,早早就亡故了,爵位就落到了蕭澤父親的頭上,而蕭澤口中的大哥蕭衍是他大伯的兒子,兩人并非是親兄弟。好在蕭家并沒有發生什麽争權奪利的事情,家庭關系挺好。
只是蕭衍文武雙全,一對比,蕭澤就顯得有些一無是處了,武安侯也更看重侄兒一些,對親兒子那是十分嫌棄的。
不過蕭澤和蕭衍的關系很好,蕭衍性子看似嚴肅,其實非常腹黑。蕭澤小時候的一些壞毛病就是被大哥一本正經的恐吓中給改好的,只是至今都還有心理陰影。
大概是因為說開了,蕭澤也有了談興,兩人便漫無邊際地聊開了。
蘇清漪發現,小侯爺倒真不像外界說的那般不學無術,事實上他懂的東西很多,之前在古董店露的那一手只是一部分而已。并且他不古板,很樂于接受新事物,蘇清漪見多了思維僵化的讀書人,像父親蘇燮那般開明的已經很稀少了,更別提蕭澤的有些思想,在這個時代可以稱得上是驚世駭俗了。
蕭澤也發現,眼前的雖然是個姑娘,穿着也很寒酸,但涉獵廣泛,不管他說什麽,對方都能接上話,并且言之有物,這就很難得了。他談興來了,有時說了些不那麽合适的話,對方也沒有直言否定,反而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是逢迎還是言之有物,蕭澤還是分得清的,這就越發難得了。
兩人難得沒有擡杠,和平相處,都對彼此有了新的認識。
待快走到桐花巷,蘇清漪突然停了下來:“小侯爺,我快到家了。”
蕭澤愣了一下,随即反應過來,恍然覺得時間居然過得這麽快,竟讓他生出了依依不舍的情緒。
蘇清漪卻沒想那麽多,只覺得和小侯爺這一場談話酣暢淋漓,令她心情舒暢,毫不留戀地同他揮手告別。
蕭澤有些怨念地看着她頭也不回地離開,忽然聽到身旁的護衛說道:“少爺,有人跟蹤。”
蕭澤的臉色頓時一變。
于是蘇清漪還沒走兩步,就被他一把給拉了回去,另一處,蕭澤的護衛已經和一個灰衣的矮瘦小子打開了。只是蕭澤的護衛畢竟是軍旅出身,一身硬橋硬馬的功夫讓對方難以招架,最後不敵,竟然落荒而逃。
護衛雖然沒有留下人,但卻留下了一塊令牌,上頭正寫着一個“謝”字。
蕭澤一見這令牌,頓時就怒了:“這謝家人怎麽陰魂不散的!”
蘇清漪一愣,想到謝謹當初上門還特意道了歉,應當不至于再派人跟蹤她了吧。
蕭澤卻已經替她解惑了:“你說你怎麽老跟謝家人糾纏不清,先前是個旁支,如今幹脆是謝懷卿親自派人來了。”
“你說誰?”
蕭澤皺眉:“謝懷卿啊!”
蘇清漪拿着令牌來到趙家的別院,果然沒有受到阻攔。只是除了她之外,還有滿臉不耐煩卻一定要跟過來的蕭澤。
領路的婢女雖然遮掩着,但卻一直好奇地偷瞄他們。
進了會客廳,謝懷卿已經在等着了,他的面前放着一個紅泥小爐,上面汩汩地燒着水,角落裏的冰盆冒着絲絲白氣,蘇清漪只覺得周身一下子就涼了下來。
謝懷卿見他們進來,似乎有一瞬間的錯愕,但很快就露出了笑容:“小侯爺、蘇姑娘,沒想到竟然是二位一同過來的。”
蘇清漪還沒說話,蕭澤已然皺起了眉頭:“你謝家人也太不講究了,光天化日之下派人跟蹤一個姑娘家,若非被我抓到了,還不知你要做什麽!”
謝懷卿笑起來,輕輕地拍了拍掌:“欺霜,出來給貴客賠禮。”
他的話音落下,先前跟蹤蘇清漪的灰衣男子便走了出來,朝着蘇清漪和蕭澤拱了拱手:“奴婢欺霜,向兩位貴客賠禮了。”聲音已然是個姑娘家。
蘇清漪和蕭澤都同時瞪大了眼睛,眼前這人除了瘦小一些,怎麽看都像個男子,脖子上竟然還喉結!
欺霜見蘇清漪好奇,笑嘻嘻地将脖子上的喉結給抹下來遞到了蘇清漪手中,蘇清漪捏了捏,居然還有彈性。
謝懷卿見狀,便道:“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蘇姑娘若喜歡,讓欺霜教你便是了。”
蘇清漪連連點頭。
謝懷卿示意他們倆坐下,手上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最後小小的壺中剛好倒出三杯茶,他推到二人面前,并示意他們品嘗。
待到喝完茶,謝懷卿便笑着道:“聽聞小侯爺于古董方面頗有建樹,我這兒恰好收了前朝柏楊子手制的‘雲鯉卧蓮’,正要請小侯爺幫忙賞鑒一二呢。”
所謂“雲鯉卧蓮”是前朝的玉雕大師柏楊子用一整塊玉石雕成,相傳極為珍貴,前朝覆滅後,這東西就不見了,沒想到竟然在謝懷卿手上。蕭澤心裏癢癢的,但也猜到這是謝懷卿支開他的借口,便有些猶豫。
蘇清漪看出了蕭澤那壓抑着渴求的小眼神,不由得道:“你去吧,我沒事的。”倒不是說她對謝懷卿的品行有多麽信任,純粹是信任蕭澤罷了,既然他說謝懷卿是個君子,那謝懷卿的品行就不會差。
蕭澤的目光在兩人之間掃了掃,這才猶疑着跟着欺霜離開了。
他一走,謝懷卿便對蘇清漪颔首:“顏先生,久仰大名。”
蘇清漪頓時就知道他為什麽要找自己了,幹幹脆脆地問道:“謝公子找我有什麽事嗎?”
“說不上有什麽事,只是好奇罷了。”
謝懷卿站起來,引着蘇清漪去了一旁的書桌上,那上面擺着一副裱好的字,正是當初蘇清漪在茶樓所寫。
謝懷卿觀察着蘇清漪的表情,見她十分自然,甚至還有一點恍然大悟的樣子,不禁有些挫敗。他雖然外表随和,但其實內心十分自負,他怎麽都不相信這幅字會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娘寫出來的,所以存心試一試蘇清漪,沒想到對方半點破綻也沒有。
但謝懷卿還是不甘心,便道:“這字在下十分喜歡,不知能否請姑娘再留墨寶?”
蘇清漪沒想太多,點點頭:“沒問題。”
謝懷卿親自給她磨墨,蘇清漪也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挑了一支中等大小的筆,想了想,寫的卻是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她也不知道為什麽,看到謝懷卿就想到了這句話。
因為最近時常要寫字的緣故,蘇清漪的字比起之前還略有進步。
不過想到對面畢竟是書香墨堆中長大的世家公子,她面上還不得不故作謙虛:“獻醜了。”
謝懷卿面色複雜,卻不得不承認,蘇清漪就是顏亭書,他這雙無往不利的眼睛,第一次看錯了人。
蘇清漪可沒想到她這字竟然令謝懷卿內心如此波動,見他沒有說話,只是站在一旁狀似發呆,只得小心地問道:“謝公子?你覺得這字寫得還行嗎?”
謝懷卿回過神,頓了頓,才道:“很好。”
蘇清漪頓時就滿足了。
兩人又重新坐回桌前,此時的謝懷卿已經恢複了平常的模樣,說起了話本。
蘇清漪沒想到堂堂世家公子,居然對話本也挺有研究的。
謝懷卿聽了她的疑問,輕笑道:“我不僅看,我還自己寫呢。”
“哦?”蘇清漪頓時來了興趣,“不知您的筆名是?”
“璇玑。”
“……”
謝懷卿見蘇清漪那恨不得鑽到地縫中的模樣,忍不住笑起來:“不過是閑暇時打發時間的樂趣,寫的并不好,比姑娘寫的差遠了。”
“……您太謙虛了。”
謝懷卿其實心中就是這樣認為的,只是蘇清漪以為他是自謙,他也沒有辯駁。
不過既然是同道中人,蘇清漪也就稍稍放開了一些,不再和之前一樣拘謹,待到她認為時機成熟的時候,才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實,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希望謝公子能同意。”
謝懷卿颔首道:“請說。”
蘇清漪便将周昊借書又強買,并将書送給謝懷卿當禮物的事情說了出來,最後,蘇清漪才硬着頭皮道:“其實,原本我不該提這個非分之情的,但此書是家父師尊手書,于家父意義重大,所以……”
謝懷卿蹙着眉頭,卻點頭道:“蘇姑娘言重了,還書之事本就應當,此事是我不察,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
“不不不,我只是……”對于蘇清漪來說,只要能将書要回來就好了,再說這件事她自己也有錯,反倒謝懷卿,是這裏頭最無辜的一個,又怎好讓他再多費心。
謝懷卿沒有再說什麽,只是派人将那兩本書給找出來,又遞給蘇清漪。
蘇清漪看着失而複得的兩本書,只覺得那塊一直壓在心頭的大石頭終于被搬開了,整個人都輕松許多。
從謝府回去之後,蕭澤便一直狐疑地看着面帶笑容的蘇清漪,最後忍不住問:“你今天這是怎麽了?謝懷卿給你吃什麽了?”
“啊……沒吃什麽啊。”蘇清漪一直在高興之中,反應難免有些遲鈍。
蕭澤有些無力:“沒什麽。”
蘇清漪笑眯眯的:“小侯爺,今天多謝你啦!”
“又……又不是什麽大事。”
蘇清漪看着耳朵尖都紅了還死不承認的小侯爺,玩心大起,仗着他看不明白,比了一個心給他。
蕭澤一頭霧水,看着已經離開的蘇清漪的背影,嘀咕了一聲。
“說謝謝就說謝謝,幹嘛還沖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