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節
也不敢多想,敷衍了幾句。回身跟夫人說“夫人,我看禮單上有送過來有好參,靈兒外曾祖父下個月過壽,東西要是沒準備,就把那個送去吧!”
“祖父過壽的東西妾身已經準備了一份。今兒送來的這些,您先過過目,您平常需要打點維系的多,萬一有用處呢。要是用不到,祝壽那天,妾身再加上一份也使得。”
“好。”他不知道還要說些什麽。雖然老婆和女兒沒察覺,他自己卻很別扭。
“其實我祖父啊,您和靈兒當天去給他賀壽,比送什麽都讓他高興。”
他呵呵的笑了幾聲。
又聊了幾句,摸了摸了劉靈素的頭,借口書房還有事,起身走了。
他有些慌亂的回到自己的書房,把人都打發出去,打開了一處書櫃的底層,裏面有個大盒子,打開來,裝着些零七八碎的東西,褪色的絹花,小琉璃珠子,手帕,幾根絡子,還有厚厚的畫稿,畫稿紙年代不同,但裏面都是同一個女子,二三歲一直到成年,她在笑,她在看花,她在撫琴,他看着,這個心心念念的女人啊!
他清楚的記得,當知道她離和的消息時,心髒的狂跳,這些年少有的感覺。
他用力的看着畫,眼淚充滿眼眶,手指撫着畫中女子的臉,輕輕的,生怕弄疼了她那樣,半天,把手指放在嘴邊。。
從裏面拿出一個舊的小荷包,沒用過,卻因為經常撫摸而變得陳舊。
上好的淡綠緞子上繡着花,兩枝柳條,柳條上站着一只奇醜的胖鴨子。
“燕子。”
那是她剛學繡花時送給他的,他記得當時她神氣的拿給他,很自信的說的。
現在,他低頭看着這長長短短的針腳,雜亂的顏色,不由嘴角帶了一絲笑容。
最後定了定神,把其它東西仔細的收起來,只留了荷包,慢慢摸索着想事情。。。。
決定,在進門前已定下。
Advertisement
現在,是該思考如何操作了。
第二天,派他最衷心的心腹劉大去看賀豐浦,帶了寫了幾句話的信“表妹是女子,只需要安心靜養。我是男子,如果表妹信得過,表妹的未來就交給表哥來辦。最近不能親自看你了,你多保重。”
賀豐浦看完信,心下稍定,坐在那裏愣了一會兒,執筆回信。內容是自然信得過表哥,都聽表哥的,她會安心等,希望表哥一切順利。
劉雲收到了信,帶着趙大,到了京郊,那裏有個黑醫,以前有事接觸過。
他戴了帽子,披着黑色披風,讓人約了那個大夫,晚上在一個酒館小包房裏見面。
确定周圍沒人了,他給那個大夫看夫人的診脈單子,只說“自然點。”
那個大夫仔細看了看,沉吟了一會兒說“此脈相和身體狀态都不差,現在動手不宜,事後做好些。”劉雲拿出一個沉甸甸的小包給他。
兩個人分開,劉雲回到了客棧,過了一會,來了個人送了包東西過來,散發着藥草的香味。還有一封信,他細細看過兩遍,湊到油燈下,把信燒了。
這個時候的長興侯府,劉靈素正在寫字,突然轉頭跟侯夫人說“娘,爹爹跟您說今天去哪裏了嗎?我怎麽有些心慌?”她有些莫名的不舒服。
“好端端的,你心慌什麽?你知道什麽是心慌?小小年紀,盡瞎操心。”侯夫人笑着嗔怪着,根本沒當回事。
“昨天爹爹說北邊來的人,他要去陪兩天。您知道嗎?咱們要把寧東那片草場買下來了,以後咱們可以有自己的馬場了。可以給馬喂自己的好料。多好呀!”
侯夫人搖搖頭“你才五歲,知道什麽是買草場。”
劉靈素搖搖頭“娘,女兒什麽都知道,您不要小看您女兒。您看爹爹教女兒寫的這個字,女兒寫的很好了。不知道爹爹什麽時候回來看,唉。”
“拿過來娘瞧瞧。”
劉靈素拿着紙,輕輕走過來依在母親身邊。
侯夫人仔細的看了看,跟身邊的胖嬷嬷說“嗯,靈兒的字,力度真好。我小時候,祖父說我的字,有形無力,我可是練了多少日子的,還綁了沙袋寫呢。到現在,也只算是勉強,沒想到這丫頭,形未成,力度透紙。也不知道怎麽回事。”
旁邊的胖嬷嬷笑着“聽得咱們家老大人說,字如其人。您性子溫和,這,可是咱們劉家大小姐的字,就應該如此。”
“呵呵,侯爺的字,不算尋常意義的好,但穩重圓滑,排列規整。仔細看,每個字的筆劃,結構,都很完美,沒有敗筆。這丫頭的,太随心所欲了些,也不知道像誰了。”
她看着女兒,整整她頭發,拉拉裙子,眼睛滿是喜愛。
“是呢,咱們大小姐,可跟那些親朋家的女兒不一樣呢。她們在一起玩的時候,老奴瞧着都着急。。。。”嬷嬷笑着。
“唉,我可不願意她這樣。靈兒,你有爹娘護着,就像個平常小姑娘一般長大好嗎?哪怕嬌縱些,整天打扮吃喝什麽都不學,爹娘都能讓你一生随順。”
劉靈素說“娘啊,人家娘都看自己女兒好着呢。您怎麽挑剔女兒啊。”
“娘也看你好啊,只是想,你能不能跟其它小朋友一樣,翻翻花繩,玩玩小布偶就好呢?”
“那有什麽意思?靈兒都想好了,等靈兒滿六歲,每天下午,就跟爹爹去前書房。”
“哪有女孩子往那裏跑的?可不行的。”
“娘,等有了小弟弟,您就顧不得靈兒了。靈兒就可以到處去了。”她得意的笑。
“呵呵,就算你是這樣想的,也不必現在就告訴娘啊!還是小孩子。”侯夫人笑話她。
“您是我娘,女兒同您講話還藏着嗎?這世上,只有您和爹爹兩個人,靈兒不會藏着話。”她認真的說道。
胖嬷嬷在旁邊假裝咳嗽。
劉靈素看了看說“嬷嬷,你別咳嗽,你勉強算半個人吧。”
哈哈,夫人和嬷嬷都笑了。
“好!你爹要同意,你就去!”
第二天,劉雲帶着東西回到自己書房,把東西妥善的收好。坐在椅子上,在回不回後院間,做着鬥争。
最後,放棄了。對外頭人說“讓他們進來吧。”
事情總有得做,到很晚了,他的書房仍舊燈火通明。
出嫁女也沾光
程家大姐兒程靜回娘家了,小蟲她們一家剛從西城回來時,程靜露了一面就走了。随手送了兩匹料子,收了小蟲一家送的玉石禮物。
中間又回來過一次,文氏和小蟲在後面老太太那裏看到她,她只淡淡招呼了一下,話也沒說。
印象中,她衣着華貴,态度傲慢。只與老太太和婷姐兒說笑,別人都不怎麽理。
當然,文氏和小蟲更不會往前湊。
程靜頭胎生了個女兒,現在又懷孕二個月。這次是帶來半車的東西,高高興興的回來的。
先去了老太太屋裏。
老太太看到她來了連忙的說“你怎麽來了?有什麽事打發人來說一下就行了,這個時候亂跑什麽呢?”
她笑着給老太太行禮“祖母。母親。”
大太太也趕忙問“可是有什麽事兒?”很擔心這個女兒,光怕有不好的消息。
老太太說“趕緊坐下說話。去端碗甜湯來。”吩咐小丫頭。
程靜坐下,笑着說“祖母,娘,別忙了。坐下說會話。”
“是有兩件事兒跟祖母和娘說,是好事。您倆不用擔心。”
大姐兒嫁入這個人家,當初也确實是高攀了的,還是程老太太的大女兒程珠的婆家給說的。
門第是不錯,丈夫長得也端正,就是性格有些軟弱,沒什麽本事。但也不像程珠的丈夫那樣能花能折騰。
她嫁進去,本以為是落了門好親,結果發現丈夫沒什麽能耐。跟着程老太太習慣了,見着慫人摟不住火,就對丈夫說三道四的,她丈夫雖然沒能耐,可畢竟出身大家,打小被家裏寵着,受不得委屈,不像程奉春年青時好欺負,鬧了起來。
她太婆婆和婆婆知道了,急了眼,就你這門第?!還挑剔我兒子(孫子)哪?!
對她極為不滿,沒少苛責。
而且,家裏太婆婆和婆婆,這兩重婆婆之間還有矛盾。兩重婆婆即瞧不上程靜家世,又瞧不上她做派,妯娌也都不是省油的,她的性子又敏感偏激,所以在這個家裏無比郁悶。頭胎又是個女兒,所以更加的困難。
婆婆規矩大的很,平日裏想回趟娘家都不容易,回來了,也大多報怨,沒個好心情。
今天來,老太太和大太太看到她,面帶輕松笑容,稍稍放心了。
“兩件事,前半年了吧,家裏老太太娘家侄子從陝西來,要辦件事,跑了好幾個月,也沒批下來,找了人也不好使,花用了不少銀子,這時間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