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葉臻就任商業部部長之後,新榮書店首先在京城轟轟烈烈地開張了。印刷機的事情早傳遍了京城,一時讀書人奔走相告,熱鬧非凡;書店裏人滿為患。
一日趕上容璟休沐,葉臻到景王府造訪,說起書店的事情,不由有些眉飛色舞。
唐果兒不得不提醒他道:“表兄可別忘了,這書多了,紙可就貴了。表兄還是早早看看紙張供應的事兒。”
葉臻聞言苦了臉,“王爺,王妃,我此來正是為了這事。”
“我已經算過了,好的印紙本來就少,若是想讓書店開遍各州府,已經不是貴不貴的問題了,根本數量上就不夠,連一半都不夠。何況以後還要出書印書。”
“至于這紙張供應短缺,一是因為材料少,用的是一種南方特有的蒲草;二是因為出率低,一捆蒲草進去,也就出紙十張左右。”
“我跟韓尚書商議了半天,沒想到什麽解決的法子。我來是想問問王爺王妃,可有何建議?”
容璟道:“材料只來源于南方蒲草,這未免有些太過受限了。還是想想有什麽各地都常見的原材料才好。”
唐果兒心想,木漿倒是好東西,可還是不要砍樹伐林了吧。于是道:“王爺說得對。原材料受制于人就不好了。”
葉臻聞言有些奇怪,不過是從南方進罷了,怎麽就受制于“人”了?仍道:“我已經聯絡各地造紙作坊,讓他們試試用別的草,不過眼下還沒有好消息……”
唐果兒自醒來後連京城都沒出過,最多去過京郊的無憂山莊,可她看的書多,且過目不忘,聞言在腦海裏搜索了一番,道:“我看書上說,有種竹子叫寒竹的,極易在北方生長;北方地廣人稀,荒山野嶺不少,不如種些竹子,不但可以綠化環境,還有竹筍吃。竹子長成了就砍來做紙張,出來的紙比蒲草還要好。“
葉臻聞言眼睛一亮,“我這就讓人找種子去。筍還是不要吃了,留着長竹子吧。”
唐果兒笑道:“種得多了,筍就不稀罕了。你且不必操心,讓竹農自行料理就是了。”
葉臻聞言稱是,頓了頓又道:“王爺王妃,城外有家造紙作坊,我約了韓尚書和幾個師傅們去參觀,不知有無興趣一同去?”
唐果兒前世今生兩世加起來也不懂造紙啊,不過好在她看的書多,作坊也見過幾個,心裏多少有些想法;然而到了才發現,造紙還真的是一大污染源啊。
參觀到中途,她差點捂着鼻子跑出來;參觀完出來之後發現污水排放還不少,搞得周圍都彌漫着一股難聞的氣味。
Advertisement
唐果兒:“也別說出産率了,先把這污染搞一搞吧。若是有什麽既能提高産率,又能降低污染的法子就好了。”
看衆人面面相觑,只好灌輸了一番環保意識。還有,誰能成日裏待在這種環境裏勞作?工匠身份再低微也是人,總得為他們的健康考慮考慮吧?
唐果兒最後道:“這樣吧,我先讓錦繡坊做些口罩,讓他們先戴上應應急;長遠之計還是要改善污染。”
“當然就是改善了,口罩還是要戴的。韓尚書,明日我讓錦繡坊送幾個口罩的樣品過去,以後口罩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旁邊的工匠聽見了,不由熱淚盈眶。他們整日聞着刺鼻的氣味都習慣了,不舒服沒辦法,病倒了也沒辦法,從來沒有人為他們想過。沒想到今兒景王妃來了,一來就為他們謀福利。
一個年輕的工匠看唐果兒為産率發愁,有些想上前,又不敢,正躊躇間,唐果兒一眼瞥見了,不由笑道:“你有何事?但說無妨。”
作坊老板見了,趕忙道:“二黑子,王妃問你話呢,還不趕緊出來回話。”
二黑趕忙出來撲通一聲跪下了,“王妃娘娘,小的有話說。”
作坊老板臉都白了。這是要做什麽?喊冤告狀不成?他可對他們不薄啊!憐惜他們勞作苦,開的薪資都比別家高一成。
就聽二黑結結巴巴道:“王妃,小的爺爺懂造紙,年輕時曾經在好幾個作坊裏待過,後來咳嗽得太厲害了,就只好待在家裏了。小的爺爺常說造紙有些工序是可以改的,但沒人聽他的……”
唐果兒:“走!去看你爺爺去!”
這樣的老匠人是寶啊!唐果兒和容璟帶人去挖寶了,身後跟着一串韓尚書、葉部長這樣的朝廷大員。還沒到村口,就引起了全村的轟動。
村民們戰戰兢兢,驚慌失措,“這是咋的啦?來抓人嗎?”
“去了二黑家?二黑咋瞅着還挺高興?他家又窮又破,這些貴人們去他家裏作甚?”
“呀,把陳老頭也給擡出來了?陳老頭這是犯了啥事了嗎?瞧哭成那樣……”
“啊?還坐上轎子了!也沒五花大綁,還拿轎子擡你,這等福氣,你個羅鍋老頭哭啥咧!”
村民們有躲起來觀望的,有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的,有膽大的跑上來磕個頭的,還有淘氣的小孩子大人沒拉住一下竄出來的……唐果兒見了,早知她出門帶糖果啊!
她看向月酣、星醉,兩人會意,趕忙掏出錢袋子,一人塞給一把錢,或一顆碎銀子,很快就撒完了。随行的韓墨羽、葉臻等人,連帶着作坊老板,也掏出了錢袋子。
唐果兒看着衣衫褴褛卻興高采烈的村民,心想自己做得還是不夠啊。忙活了那麽多零碎,農民的利益還沒有被切實顧及到。
還是要抓農業啊!從哪裏入手呢?
唐果兒回來的一路上,就陷入了沉思。容璟看她思考,也不攪她,靜靜在一旁扮個安靜的美男子。
大家回到作坊,陳二黑的爺爺看着一個個槽子,一捆捆紙,哭了一路的老頭不由又老淚縱橫。
終于等到這一天了,自己的夢想可以實現了!他原以為要帶進棺材去的……
唐果兒一行人回城後,順路去了趟錦繡坊。唐果兒給繡娘畫了圖紙,做了講解,最後叮囑道:“不要用什麽絲麻綢緞,用棉布。”
葉臻點頭道:“棉布好,防飛塵,還透氣。”
韓墨羽:“若是遇到走水,還可以弄濕,防止煙熏。”
容璟:“南方多叢林雨水,煙霧迷障多,瘴氣毒氣也多,戴上這個倒也可行。”
唐果兒突然道:“毒氣?那造防毒面具好了。”
韓墨羽看着她。口罩就夠新鮮的了,防毒面具是啥?
改天,韓墨羽就收到了景王妃派人送來的口罩樣本和防毒面具的圖紙。
容璃聽說了,跑來找韓墨羽:“口罩也罷了,防毒面具是打仗時候用的,防毒煙毒氣,工部留着作甚?給我們兵工部吧。”
韓墨羽翹着短髭,“景王妃派人送來的是工部,可不是兵工部。誰說防毒面具只能打仗時候用?房子走水了,作坊冒煙了,都可以用。”
二人争執不下,拉着一起來到了景王府。
唐果兒一聽笑了,“怪我沒想周到。這樣吧,韓尚書你把圖紙給離王描一份。工部負責供應民用的,兵工部就負責供應軍用的,如何?”
容璃和韓墨羽都笑道:“這個主意好。”
時間轉眼來到了三月。
京城裏的世家子弟,還有慕名從各州府遠道而來的年輕人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就等着這一天了。振榮軍堂要招第一屆學生啦!
經過半年的時間,由張長弓督管、韓墨羽帶人建造的振榮軍堂圓滿竣工,林斐負責招聘的各科師傅們也全部到位;如今,就是招考學生的時候了。
潘相被人扶着下了轎,拄着拐杖坐到了主考官的位子上,向早已坐在旁邊的張太傅點點頭,“讓張太傅久等了。老朽沒想到,老了老了,皇上還想着給我派了個這麽重要的差使。”
張太傅笑道:“潘相老當益壯,德高望重,皇上自然想着您老人家。”
兩人說着客套話,底下站着的考生們早就等着急了。
潘相和張太傅互相推讓了半天,考生們看得嗓子都冒煙了,最後終于還是張太傅善解人意地開口了。
“今日是文考,明日起三日裏是武考,總共考四日。文考占三分,武考占七分,第六日出布告,公布錄取名單,共錄取三百人。”
“你們文考武考綜合成績排在前三百名的,即可成為振榮軍堂的第一屆學生!”
衆人聞言,有歡呼的,有愁眉的,“才三百啊!這麽多人,我能考進三百名嗎?”
“第一屆,不可能招那麽多人;以後估計就招得多了。今年你若沒信心,不如明年來試試?”
“明年還能考?不是三年考一次?”
“你外地來的吧?科舉三年一次,軍堂每年都招,寧可兵多了裁員,也別打仗時人手不足啊!”
“就是,若是三年招一次,三年才有三百人結業,那也太少了!”
“若我說,國子監也該每年招生,每年都有科舉……”
“哪裏有那麽多官做?”
“新開了兵工部和商業部,正缺人呢!連工部也缺人手……”
“那你爹怎麽沒讓你去試試?你跑這裏來考什麽軍堂?”
“咳,你知道什麽!人家挑得可嚴了,尤其兵工部和商業部,沒有點水平根本進不去……再說,我年紀還小……”
“十八了還小?十八就可以進兵工部和商業部了!這兩部有好幾個剛滿十八的呢!”
“就是,離郡王乃兵工部部長,今年才二十一……”
“哎,你還別說。這倆部門,不挑年齡,小到十八,老到七十的都有;人家只看你有沒有真才實幹,沒有的話,走後門托關系都不行。葉部長的商業部自己說了算吧?他想招誰就招誰吧?聽說他外家一個表兄想進商業部,葉部長的娘都跟他急了,他也沒松口……”
“唉,還是先來上學吧。學了東西,結業了再去應聘,把握就大了。”
“那也得先考進前三百啊!”
“哎哎,別說話了,要安排考試了,大家好好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