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葉帥怕是謝錯人了,其實本王……
“什麽意思?”
葉戟眯起了眼睛,目光打量的看着傅懷瑾。
傅懷瑾看着葉戟這副樣子,心中倒也勉強好受了幾分,他收起了心底的那些不甘,語氣正常了幾分,恢複了往日裏的溫和與有禮:“葉将軍可知在你帶十萬精兵進京時,遠在西南的睿親王做了什麽事情?”
葉戟聞言,面上微微一愣,蕭彥霁在西南做下的大事,他自是知曉,也曾派人去西南探聽過,但顯然蕭彥霁對于西南的掌控力的确非同凡響,他派去的探子,無一折損在了西南,就仿佛蕭彥霁對他早有所防備一般。
雖然蕭彥霁與趙清漪之後的牽扯,他是有所耳聞,可也知曉之後趙清漪對蕭彥霁做的事情,在他看來,蕭彥霁無非是趙清漪在失去葉家這份庇佑後,另尋的高枝罷了,雖然他心中對蕭彥霁隐隐有幾分敵意,但細細一想,對方不過是與他一樣的可憐蟲罷了,所以他并沒有執着于此。
之後他帶兵進京,一路上倒也不是沒有防備,可對于後方,也不可能料到在自己啓程後數日,蕭彥霖竟然帶了比他多上一倍的兵趕在了後臺,并且駐紮在離他有數十裏遠之地。
這已經超過他派出去的後方留守兵探守範圍內。
如今被那二十萬精兵包餃子似的包圍,說到底不過是在傅懷瑾到來勸說之時,略有放松警惕……
傅懷瑾面對葉戟的疑惑,倒是十分善解人意解釋道:“葉将軍帶領十萬精兵進京後,朝廷也接到了西南那邊傳來的緊訊,說睿親王帶了二十萬精兵入京,原想睿親王是打着和葉将軍一樣的主意,是想用着二十萬精兵逼迫朝廷應允一些要求……所以,當時朝廷派了傅某與壽親王殿下兵分兩路,分別前往您這邊和睿親王那頭勸說……”
“如今圍在外頭的,是睿親王的人?”
葉戟面上神色沉了下來,顯然也想到了傅懷瑾要說的話。
不過,傅懷瑾話中的信息量遠比他所想要多得多。
傅懷瑾目光頗帶幾分嘲諷,更是憐憫的望向了他:“對,外頭圍着的人,的确是睿親王的人,而且方才若是葉将軍沒有聽錯,壽親王在與我分開前往睿親王所帶二十萬精兵營地不久,連夜進了宮……只怕進宮之人,不僅僅只是壽親王殿下……”
“蕭彥霁也進宮了?”
葉戟眼神冷了下來,看來,他們那位太後娘娘,魅力倒遠遠比他們想象中要大的多。當年對蕭彥霁做出那樣的事情,可對方仍心甘情願為其驅使。
“若只是壽親王在其中斡旋,睿親王便甘願放棄稱帝,放棄如今大好的形式,反為太後娘娘驅使……葉将軍您相信嗎?”傅懷瑾最後一句話,問得葉戟心頭一顫。
Advertisement
若當初還能單純的認為蕭彥霁放棄稱帝,只是不願意日後被世人唾罵,做亂臣賊子!但如今這般心甘情願為趙清漪所驅使……
“只怕睿親王與太後娘娘早已達成了一致,那副不和的模樣,不過是做給咱們這般的傻子瞧着。”傅懷瑾語氣淡淡的說出了這句話,這也是他心底裏最不願意去猜測的一個方向。
畢竟當初趙清漪在得知睿親王掌控西南之後的反應,并不像是假的,可如今不管事實是否是這般,傅懷瑾必須讓葉戟相信。
“葉将軍,任憑西南十萬精兵再強悍,雙拳難敵四手……倘若今日你我真的折在這裏,日後您只會是亂臣賊子,而我……約莫比你好上一些,頂多是為國捐軀!”傅懷瑾這話,說的有幾分凄涼,卻恰恰說中了葉戟心頭上最在意的事情。
當年,他在西北掙紮求生、生不如死,幾乎是看不到希望,好幾回都要放棄時,已經說不清是什麽樣的信念支撐着他活下來,或許是振興葉家門楣,又或許是對某些人的仇恨與不甘。尤其是不斷從京中傳出的消息,趙清漪退了婚,與蕭彥霁感情日深;她要成為睿親王妃了;她沒有做睿親王妃,卻做了皇後;她垂簾聽政,做了高高在上的太後娘娘……
一樁樁,一件件,不知何時,竟然變成了他活下去的動力與執念,他不停的告訴自己,他要回京去,他要狠狠的讓趙清漪跌一個大跟頭,告訴她當年的悔婚,究竟錯的有多麽離譜!
可如今,他高估了自己,更是低估了趙清漪……
他想不通,蕭彥霁為什麽在趙清漪背叛他之後,仍然甘願為她鞍前馬後,可如今的形勢,就如傅懷瑾所說,他已經別無選擇。
來日方長,哪怕這一回他并不能如願,但畢竟他有西北戰功護身,哪怕趙清漪再想除掉他,也得估計世人的眼光,日後,他早晚會讓她後悔。
“早知如此,葉某倒不若一開始便應下傅大人的勸說,還能讓傅大人白白欠葉某一個人情!”
想通了一些事情,葉戟卻也有閑心打趣。
傅懷瑾想要牽動嘴角笑,卻發現自己竟然笑不出來了。
見到傅懷瑾這副難受的模樣,葉戟反倒是好受了許多。
要知道這位傅懷瑾、傅首輔,為了那位太後娘娘,可也是一片癡情,甚至鞍前馬後,不惜放下京中的榮華,以身犯險到他這邊勸說,可換來的卻是趙清漪的算計,若非他還有幾分心眼,只怕到死都不知自己喜歡上的女人究竟是個什麽模樣。
不,或許他有所察覺,否則也不會在背後留這一手。
十萬兵馬未動,傅懷瑾與葉戟二人換了一身衣裳,聲東擊西,躲開了西北軍的包抄,一路往京城疾行……
或許葉戟在進京之時,從未想過自己這輩子都會有這般狼狽落魄的樣子。
而在傅懷瑾與葉戟急趕的上京城裏、那座巍峨繁華的皇城裏頭,朝廷百官齊聚朝堂之上,蕭彥霁一身四爪蟒袍,一步一步朝着高高在上的趙清漪方向走了過去。
珠簾後的趙清漪面上是什麽神色,衆人無從得知,然而蕭彥霁面上帶着的笑容,衆人卻是能夠看得到,也能夠感受到這位即将成為攝政王的睿親王殿下如今愉悅的心情。
他慢慢的走到了珠簾下的臺階,然後恭敬的俯倒了身體,沖着趙清漪行了一個正式的大禮。
一側李四兒捧着聖旨上前宣讀,睿親王并沒有去聽,目光一直望着珠簾後頭那道模糊的身影。
明明是一副恭敬的模樣,然而那副神态看着,卻又詭異的讓所有人覺得二人仿佛是平等的。
旨意宣讀完畢,蕭彥霁一邊起身謝恩接過旨意,一邊卻是面帶輕笑,開口道:“微臣此次進京,還要送太後娘娘與皇上一份禮物!”
他說話時,将趙清漪放在了幼帝前頭,這本是不合規矩之事,可衆人并未發現異常,畢竟如今幼帝尚不知事,本就是太後執掌朝政,何況,蕭彥霖說的實在是太過于自然。
“攝政王殿下有心了!”
珠簾後頭趙清漪的聲音傳出,有些模糊遙遠,聽不出情緒。
而站在蕭彥霁邊上的壽親王卻是有些着急的開口問道:“什麽禮物?”
蕭彥霁輕笑一聲,正待開口,卻聽得外頭宮人一聲一聲的禀告聲響了起來:“傅首輔到!葉将軍到!”
蕭彥霁聞聲一怔,片刻之後卻是看着趙清漪莞爾一笑。
她的清漪,遠比他所想更要心軟。
不過倒也罷了,畢竟他也不想讓她背上不好的名聲。
“這兩人怎麽這個時候回來了?”
壽親王在邊上嘀嘀咕咕,卻仍是開口催促着蕭彥霁道:“你有什麽禮物,快說啊!”
蕭彥霁又是笑了,望着趙清漪只是道:“微臣如今,倒不知算不算禮物,不過若這是太後娘娘所願,倒也算是一份禮物。”
“多謝攝政王殿下援手。”
趙清漪聲音淡淡落下,而在此時,大殿之外,走入了兩道身着樸素的身影,衆人很快認出了傅懷瑾,也有些遲疑的看着有幾分陌生、還破了相的葉戟。
二人進殿後,沖着趙清漪俯身行了一禮,趙清漪溫聲開口:“傅大人快請起,此行辛苦了!”
卻并未喚葉戟起身。
葉戟在回京之時,心中早有所準備趙清漪可能會給自己難堪,見此倒也并不奇怪,臉上只嘲諷一笑,卻聽得趙清漪沖着一側李四兒開口:“宣旨吧!”
李四兒上前一步,拿出了一早備下的另一道聖旨,出乎意料,并沒有為難葉戟,竟是将一早拟好封賞葉戟為大元帥的旨意宣讀了出來。
葉戟面上也是一怔,半晌之後,嘴角仍是彎起了一道嘲諷的弧度。
“微臣謝過太後娘娘!”
他的目光直視着珠簾後頭那道模糊的身影,之後落在了身旁的蕭彥霁身上,輕聲說了一句:“也謝過這位攝政王殿下手下留情。”
蕭彥霁面上只是淡淡一笑,說出的話,卻并不客氣:“葉帥怕是謝錯人了,其實本王并不想手下留情……”
他語氣裏略帶幾分挑釁的遺憾。